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

濟爾哈朗剛剛抵達大明京城,就發覺到情況不對,雖說他不可能掌握到大明朝廷的內部情況,但憑着超人的感悟能力,他能夠體會到不一般的情緒。

濟爾哈朗這次來到大明京城,與上一次的情況不一樣了,他是肩負重任的,而且相關的局面,皇太極也給他交底了,眼看着身體異常虛弱的皇太極,硬撐着身體操心大清國的事宜,濟爾哈朗的內心也是不舒服的,特別是他負責駐守遼東,卻遭遇了慘敗,雖然自己駐守在廣寧,保住了主力大軍,但駐守在西平堡的大軍全軍覆沒,面對如此的局面,濟爾哈朗是有着很深的自責心理的。

在大清國遭遇到困局的時候,來到大明京城談判,這是需要實實在在付出一些東西的,如同上次那樣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濟爾哈朗也需要爲大清國爭取到最大的利益,讓大清國真正的實力不受損。

所以掌握大明朝廷的動向,就是他的主要責任了,而這方面的主要任務,就是由吏部侍郎賈吉涵來完成了,賈吉涵與大明內閣的周延儒有過接觸,而且與周延儒的管家周康的關係不錯,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用銀子開路了,很多事情就完全可以辦好。

發現氣氛有些不對的濟爾哈朗,迅速派出賈吉涵去拜訪周康。

濟爾哈朗以爲這個任務的難度是很大的,因爲賈吉涵也是使團之中的一員,身份公開了,與以往的情況不一樣了,想着見到周康,也不過是試探一下。想不到賈吉涵居然完成了這個任務,見到了周康,五百兩的黃金也送出去了。

賈吉涵帶回來的情報,令濟爾哈朗高興,原來周延儒出任了大明朝廷的內閣首輔,這個信息太重要了。要知道周延儒是支持和談的,也正是賈吉涵喬裝打扮來到大明京城,見到了周延儒,這一次的和談纔有可能進行,既然周延儒出任了內閣首輔,那豈不是說明,大明朝廷對這次的和談也是看重的,肯定是那個崇禎皇帝認爲周延儒立功了,所以纔會提拔的。至於說前任的內閣首輔楊嗣昌,估計是不同意和談,所以被撤換了。

濟爾哈朗很清楚皇太極的囑託,不要看大明漸漸的強盛起來了,其實內部有着很多的矛盾,其他的矛盾不說,難道崇禎皇帝會容忍權力如此之大的蘇天成,若是這個矛盾爆發了。就是大清國最好的機會,皇太極也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會在大清國遭遇重創的時候,毅然提出來再次和談的事宜,看來皇太極的預計是非常準確的。

濟爾哈朗有了很大的信心,這次到大明京城來,他攜帶了大量的金銀財寶,跟隨一起到大明京城來的。還有莊妃和皇子福臨,這位莊妃可是人才,能言善辯,得知了皇太極做出來的決定之後,絲毫沒有猶豫。決定跟隨到大明京城來,其實就是作爲人質,爲大清國爭取到緩和的時間。

大清國是傾盡全力要完成這次的談判,爭取到時間,大明朝廷內部的鬥爭也出現了,如此的情況之下,完成皇太極交付的任務,就是容易的事情了。

分析到其中利弊的濟爾哈朗,當然不會坐失機會,他給大明的崇禎皇帝上書,言辭極其的卑微,以臣自居,懇請大明朝廷恩准,談判早日進行,須知談判的事情越早結束,大清國就能夠越早的安穩下來。

周延儒的主要精力,同樣在談判上面。

成爲了內閣首輔,周延儒深知,他必須要做出來一件兩件像樣的事情來,扳倒蘇天成這件事情,難度太大,目前來說,基本是不大可能完成的,但與後金韃子的談判,卻不是難度太大的事情,他考慮的是在後金韃子願意臣服的基礎之上,讓後金韃子做出來更多的讓步,這樣才能夠讓皇上滿意,讓朝廷諸多的同僚滿意。

賈吉涵拜訪周康,這是周延儒同意的,否則忙的暈頭轉向的周康,根本不可能接見賈吉涵,其實周延儒也想通過周康,摸清楚後金韃子使團的真正意思。

周延儒其實也矛盾,後金韃子的實力遭受了重創,如此情況下,繼續進攻是最好的選擇,但剿滅後金韃子的任務,恐怕只有蘇天成和江寧營來完成,皇上對蘇天成的忌諱,甚至超過了後金韃子,這等的情況下,依靠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甚至是南方的軍隊,幾乎不可能剿滅後金韃子,反而可能陷入到苦戰之中。

將幾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之後,周延儒認爲,掌握後金韃子的底細,全力應對好這次的談判,纔是最爲重要的事情。

回到府邸之後,周延儒藉口身體不適,謝絕了諸多官吏的拜訪。

周康進入書房的時候,周延儒正在閉眼沉思。

“老爺,小的今日與賈吉涵見面了。”

周延儒沒有睜開眼睛,微微點頭。

wωw. ttκǎ n. CO

“賈吉涵送給了小人五百兩黃金,小的沒有拒絕。”

周延儒睜開了眼睛,臉上露出了微笑。

“看來後金韃子是迫不及待啊,想着早日談判,那個濟爾哈朗,已經給皇上上書了,懇請早日啓動談判,而且還說了,什麼莊妃和福臨也來到了京城,真是笑話了,皇太極都準備去掉帝號了,還有什麼嬪妃啊。”

掌握了這方面的情況,周延儒還說高興的,後金韃子越是着急,他反而越是不急,就是要好好磨一下後金韃子的銳氣,這樣才能夠爲朝廷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有關談判的事宜,他已經安排禮部和兵部負責商議了,看看還要提出來什麼樣的要求。

這些工作沒有徹底做好之前,周延儒是不準備開始談判的,嚴格說這一次不是談判,而是後金韃子臣服大明,一切的事宜,都是要聽從朝廷安排的,後金韃子沒有資格提出來任何的條件。

周延儒面臨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僅僅是談判的事宜,包括朝中大臣的調整,包括有些地方巡撫的調整等等事宜,還有如何的妥善協調內閣大臣之中的矛盾等等。

皇上安排劉遵憲進入到內閣,周延儒是很明白的,劉遵憲以前是溫體仁的人,自己和溫體仁之間的矛盾,朝廷裡面的文武大臣都是清楚的,這樣的安排,只能夠說明皇上想着徹底控制內閣,徹底的維護皇權,讓內閣不可能鐵板一塊,深諳權力鬥爭內涵的周延儒,豈會不想辦法處理好這裡面的事情。

如何處理這些事情,重點還是在官吏的任命上面,周延儒不會想辦法去團結劉遵憲,那樣會引起皇上的猜忌,得不償失,況且劉遵憲成爲了內閣大臣,明顯就是在內閣之中做反對派的。周延儒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團結內閣裡面的巨大部分,鼓勵劉遵憲,這樣就能夠達到目的了,皇上也不好說什麼。

錢謙益已經開始提出來官吏任命的事宜,想着安排一些東林學子進入朝廷,周延儒已經表態了,這方面可以考慮,因此錢謙益的態度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下一步周延儒就需要與陳新甲多商議了,兩人能夠統一認識,內閣就可以發揮出來重大作用了。

正是因爲考慮這些事情,所以周延儒不想盡快的啓動與後金韃子的談判事宜。

今日在養心殿,皇上看了濟爾哈朗的上書之後,專門訊問了談判的事宜,周延儒的回答是非常得體的,認爲在這件事情上面,朝廷不需要着急,需要端出架子來,後金韃子是來臣服朝廷的,不算是什麼談判,既然要臣服朝廷,一切就要按照朝廷的規矩來。

一席話說得皇上連連點頭,很是高興。

“周康,賈吉涵說什麼沒有。”

“賈吉涵表達了對老爺的敬重和仰慕,說是想着能夠再次見到老爺,小的回覆了賈吉涵,老爺的事情很多,沒有時間見賈吉涵,賈吉涵還說了,這次皇太極是誠心想着臣服大明朝廷的,莊妃和福臨都在使團裡面,若是朝廷不反對,兩人可以直接成爲人質,交給朝廷。”

“呵呵,後金韃子真的是迫不及待啊,恐怕是想着朝廷暫時停止對後金韃子的進攻吧,如今大軍駐紮在廣寧和西平堡,隨時都有可能威脅到瀋陽,後金韃子坐不住了,他們以爲,那個什麼莊妃和福臨來到了京城,就能夠擺平一切嗎,沒有那麼簡單,對了,賈吉涵若是再次求見,你還可以見他,就說朝廷正在考慮這件事情,其餘的什麼都不要說。”

“老爺,小的明白了,只是這黃金如何處置啊。”

“儘管收下,這點黃金算什麼啊,賈吉涵以爲用黃金白銀就能夠搞好這次的談判嗎,也太小看我朝廷了,黃金封存好,明日上朝的時候,我會帶進養心殿的。”

周康離開了書房,周延儒的臉上依舊帶着微笑,再次閉上了眼睛,開始思考問題了,剛剛上任,他有着太多的問題需要思考了,如何吸取過去的教訓,掌握最大的權力,這是他組要首先思考的問題。(未完待續。。)

第846章 慘敗(4)第494章 宿命論(3)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1185章 行動(2)第8章 交易第884章 對決(6)第1191章 稱帝(3)第1116章 硬骨頭(1)第884章 對決(6)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669章 心結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1078章 補償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7章 窮則思變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92章 宿命論(1)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387章 小手腕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30章 山海關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19章 怒氣第884章 對決(6)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444章 想不到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645章 部署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420章 頭疼第195章 問責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653章 預判第231章 大婚第496章 內訌(1)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119章 秦淮河(3)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7章 馬市驚魂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645章 部署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882章 對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