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奇招(中)

一枚黑子迅速下落,執白子的李如梓笑了笑,快速做出應對,白淨的面孔上,寫滿了自信。

“啪!”又一枚黑子落在了先前那枚的附近,與臨近的一塊黑棋遙相呼應。

“嗯?”李如梓楞了楞,眉頭瞬間驟了個緊緊。沉思許久,纔在黑子旁邊應了一手,呼吸聲沉重得也宛若風箱。

對面的李如鬆笑了笑,在先前那枚黑子旁邊,又落了第三枚。然後笑呵呵地等着自家弟弟接招。待李如梓終於做出反應之後,又飛快的落下了第四枚。

李如梓的額頭越皺越緊,每一次應對,都需要思考很長時間。然而,卻越戰,越是被動。勉強招架了十幾手之後,身體猛地向後一跌,靠着椅子背捶胸頓足。

棋盤上,原本難解難分的局勢,已經雲開月明。黑方從多個方向攻城略地,而白方的,卻因爲先前那一子之差,處處被動,徹底無力迴天。

“你太執着於眼前了!”李如鬆笑着端起茶杯,低聲點評。“下了這麼多年棋,我怎麼可能胡亂落子?!”

“你贏了,當然隨你說!”李如梓翻了翻眼皮,悻然迴應。隨即,伸出手,迅速在棋盤上抹動,將黑子和白子盡數攪做了一團,“不下了,每次都是你贏,真沒意思。”

“贏家纔有資格說話,輸了的理由再多,也沒人聽!”李如鬆搖了搖頭,說出的話語裡隱有所指。

作爲遼東李氏的新一代頂樑柱,他必須像父親當年培養自己一樣,把握住任何可行的機會,對幾個弟弟言傳身教。如此,李家纔會多幾分依仗,富貴榮華連綿不絕。否則,萬一自己哪天醉臥沙場,家族的大廈就會瞬間而崩,想要再度崛起,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只是這個話題,在連番大勝之際說起來,未免有些煞風景。李如梓聽了,臉色迅速變得凝重,“大哥,莫非那姓宋的又在搗鬼?該死,這讀書讀黑了心的酸丁,沒本事對付外敵,坑害起自己人來卻一個賽過一個陰險。”

“不要這麼說宋經略,他這個人,其實稱得上是個正人君子。最近所做所爲,沒有一件是在拖大軍的後腿!”李如鬆瞪了自家二弟一眼,大聲警告。

“明明不通軍務卻恨不得事事都插上一腳,如此君子,真是罕見。”不明白自家兄長明明跟宋應昌鬥得昏天黑地,卻爲何忽然說起了此人的好話,李如梓悻然撇嘴。

“他是文官啊!”李如鬆笑了笑,彷彿一切都在自己意料當中,“本朝自英宗之後,文官來戰場上,不就是專門爲了挑武將刺的麼?他要是不跟我爭,非但不容於同僚,北京城內,得多少人會被嚇得睡不着覺?”

“你是說,你是說皇上……”李如梓終於意識到了問題嚴重性,悚然而驚。

“聖上乃是一代明君!”李如松下意識地朝西方拱了拱手,正色強調,“但聖上身邊小人甚多,我們李家又鎮守遼東太久。”

“還不是其它將帥太無能?!”李如梓頓覺不公,揮舞着拳頭高聲說道,“否則,大老遠的誰願意去寧夏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朝廷不會這麼想,只會覺得咱們李家尾大不掉。”李如鬆嘆了口氣,臉上的表情好生無奈,“最近已經有人將父親和我,比作當年的安祿山!”

“誰這麼缺德,我去宰了他!”李如梓大怒,“騰”地一下跳起來,拔腿就要往外走。

“回來,不要胡鬧!”李如鬆雙眉倒豎,厲聲呵斥,“都多大的人了,做事還如此莽撞?!你去殺誰?你又能殺得了誰?你殺得了一個,還能殺得盡天下信口雌黃之徒?!”

“那,那也不能讓他們平白往父親和你頭上潑髒水?!”李如梓兩眼發紅,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連大明太祖皇帝,都被他們潑了一盆又一盆髒水,更何況咱們李家!”李如鬆又嘆了口氣,繼續搖頭。(注1:大明中晚期,文人根據道聽途說的故事,寫了很多朱元璋的負面文章,其中大多數都經不起推敲。但朝廷基本對此不聞不問。)

“那也不能坐以待斃吧!別人都將你比作安祿山了。如果咱們不給他點兒顏色看看,下一步,他們就得給咱們來個莫須有!”李如梓連連跺腳,恨不得立刻帶兵衝進北京城去,將那些背後污衊李家的人揪出來,個個大卸八塊!

也不怪他如此氣急敗壞,想當年,安祿山乃是大唐玄宗時代最受信任的武將,受封三鎮節度使,掌管了大唐近四成邊軍。而現在,李成樑和李如鬆父子兩個連續坐鎮遼東,手中掌控的兵馬,也同樣是大明朝精銳中的精銳。

想當年,安祿山趁着大唐朝廷沒有任何準備,忽然造反,短短几個月時間就兵臨長安城下,逼得玄宗皇帝倉皇西逃,大唐就此由盛轉衰。而現在,遼東李家如果造反,恐怕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殺到北京城門口兒!

想當年,有人勸玄宗皇帝及早剪除安祿山,玄宗皇帝猶豫不決,導致大唐遭受滅頂之災。而現在,有人將遼東李氏比作安祿山第二,大明萬曆皇帝可是連授業恩師都果斷清算到底的主兒,萬一他聽信謠言對李家下手,等待着李如鬆、李如柏、李如梓兄弟們,恐怕就是風波亭上幾道白綾!(注2:風波亭,宋真宗害死岳飛父子之處)

“你先不要這麼急,辦法,我一直在想!”作爲比對方大了將近三十歲的長兄,李如鬆遠比自家弟弟李如梓冷靜。追上去輕輕拉住對方的胳膊,將其再度拉回棋盤之前,“但殺人肯定不包括在內,否則,豈不就成了心中有鬼,所以才搶着去滅口?!”

“那你倒是快點兒啊?!”李如梓卻沒自家哥哥力氣大,掙脫不得,只能跺着腳催促。

“我剛纔不是跟你說麼,不要太執着於眼前了!”李如鬆強行將弟弟按在座位上,然後走到另外一側,示意對方重新開局,“下棋也好,做事也罷,過於執着於眼前,反倒容易落一個欲速而不達。如果在別人注意之時,擺下幾顆閒子,說不定哪天就能收穫意外之喜。”

“嗯,也對!”李如梓這次沒有急着反駁哥哥所說的“大道理”,一邊快速落子,一邊心不在焉的點頭。

“石星和宋應昌兩個,派沈惟敬做大明使節,就是一步閒棋。只是沈惟敬本事不濟,且私心太重。”李如鬆看了自家弟弟一眼,一邊繼續落子,一邊笑着補充,“而你的那幾個朋友,則是另外一步閒棋。當初派他們渡河之時,誰都沒把他們當回事兒。如今,他們這顆閒子若是用好了,則足以讓平壤以北的所有倭寇,全都吃不了兜着走!”

“你是說子丹和守義他們?”李如梓的眼睛瞬間開始發亮,啞着嗓子向自家兄長確認。

“對,就是他們”李如鬆又快速落下一粒黑子,然後不慌不忙地補充,“當初你就不該急着回來報信,沈惟敬只是一介商販而已,翻不了什麼大浪。”

“你已經關心過了,該趕過去跟他們匯合了。”黑子繼續落在棋盤上,流暢得宛若行雲流水,“他們那邊兵馬太少,需要當心幾支倭寇狗急跳牆。你再帶一個營弟兄過去,先幫他們將通川城守穩了,然後跟他們一起安安心心地做閒棋。平壤這邊的戰事,不需要你管。我跟宋經略之間的爭鬥,你也不用胡亂摻和。平壤城內才區區數萬倭寇,肯定當不住大明東征兵馬傾力一擊。縱使最初憑藉高牆能佔一些便宜,早晚也是個倉皇出逃的結果。而那時候,你們這處閒棋,就有機會大展神威!”

“可,可那還是沒解決謠言的麻煩,你當心衆口鑠金!”實在想不明白,自己去做閒棋,與解決李家所面臨的麻煩之間,有什麼關聯。李如梓看着自家哥哥的眼睛,大聲提醒。

“你又輸了!”李如鬆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快速落下一枚黑子。

棋盤上,黑方大龍已成,白棋再度一敗塗地!

第十七章 權謀(上)第一章狗官(下)第十五章 狐與狸 (中)第二十二章 借勢 (上 )第二十一章 驚變(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下)第九章雨夜(下)第四章 逆流 (上)第十五章剝繭(下)第十八章 寒風(下)第二十四章 得歸 (上)第二十六章 遲暮 (上)第三章 噩耗 (上)第四章 逆流 (上)第十五章 奇貨 (下 )第十七章 勝負 (中 )第二十七章 長歌 (中)第七章老儒(中)第二十一章所圖(下)第二十一章所圖(中)第二十三章 奇兵(下)第十二章 龍山 (下)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十章 逆風 (中)第十九章 揚名 (中)第十一章 援軍(中)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三十四章 雄風 (上)第十四章 故知 (下)第九章 交易 (下 )第十八章 金牌 (中)第二十章石出(上)第三章 急援 (上)第十三章 錦衣 (下)第十五章剝繭(下)第十六章 礪鋒 (上)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中)第十六章抽絲(下)第十七章圖窮(下)第十二章 大明 (上)第二十六章 暮靄(中)第二十六章 暮靄(下)第十八章匕現(中)第二十一章 驚變(上)第十二章變數(下)第二十章石出(上)第三十二章 大捷 (上)第六章 鴻門 (下)第二十一章 奇兵( 上)第十章 管窺(上 )第二十九章勾兌(下)第二十九章勾兌(上)第五章錦衣(下)第六章 勝負 (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二十章 使者 (中)第十七章 勝負 (上 )第二十二章奈何(下)第二十六章 辟易(下)第二十三章 脫離 (下)第五章 上賓 (下)第二十五章 大謊 (上)第一章 潛流 (下)第二章 風雨 (上)第十六章 礪鋒 (中)第十六章抽絲(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中)第十八章 暴露 (下)第十二章變數(下)第六章 鴻門 (中)第三章紈絝(下)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下)第十章 試刃(上)第六章 勝負 (上)第五章 上賓 (中)第六章 鴻門 (中)第十六章 冰城 (上)第五章 惡戰 (下)第二章 風雨 (下)第十二章 爭奪 (下)第十一章 援軍 (下)第五章 惡戰 (上)第三章 曲直 (下)第三章 噩耗 (上)第六章 勝負 (下)第二十六章暴雨(中)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下)第十八章 寒風(中 )第二十一章 驚變(上)第十二章 龍山 (下)第十六章抽絲(上)第十二章社鼠(下)第九章寶物(中)第三十一章同行(下)第十九章水落(上)第十章 管窺 (中 )第三十一章 芒刺(下)第十四章故知(上)第一章 潛流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