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奇招(上)

“經略今日之言,真是痛快,令人感覺如飲瓊漿!”半個時辰之後,在宋應昌書房,贊畫袁黃挑起大拇指,高聲稱讚。

對於朝鮮國君臣魚肉其國內百姓的行徑,他早就看不順眼了,只是沒資格干預而已。故而,今天目睹宋應昌當衆怒叱朝鮮使臣,頓時覺得神清氣爽。

“我走之後,那些朝鮮人可曾向李提督求情,姓李的又如何答覆於他們?”備倭經略宋應昌臉上,卻沒有任何得意之色。放下手中的茶盞,非常認真地詢問。

“他還能怎麼說?經略您可是爲了弟兄們爭取軍糧!”袁黃想了想,臉上的笑意更濃,“此外,李薲上次在朝鮮,可是差點把祖承訓給坑死。李提督膽子再大,也不敢爲了跟您鬥氣,硬讓此人繼續帶領朝鮮兵馬跟在自己身後!”

“那就好,老夫剛纔之所以走得那麼急,就是擔心李提督突然站出來,替朝鮮人說話!”宋應昌長長吐了口氣,臉上依舊寫滿了凝重。

大明朝廷派一支軍隊入朝,卻設了備倭經略和御倭提督兩個主帥。並且彼此之間沒有明確劃分出職責範圍。這讓他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須瞻前顧後。無論是設計對付倭寇,還是安排解決朝鮮那邊的問題,首先要考慮的,都是如何擺脫李如鬆的擎肘。

而李如鬆,偏偏又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夫。各種官場勾心鬥角的手段,樣樣門清。先前在太監張誠在時,還會選擇裝傻充愣,旁觀他跟張誠“鬥法”。張誠前腳剛剛離去,後腳就跳了出來,爲了取得東征軍的絕對掌控權,跟他爭鬥不休。

結果,自然就是雙方都筋疲力竭,卻始終難分高下。彼此之間互相牽制,每天將大部分精力浪費在了自己人身上,無論做什麼都事倍功半。

就像今天與朝鮮使臣交涉,宋應昌的本意只是勒令對方儘可能地爲大軍提供糧草輜重,以減輕大明的供應負擔。卻必須繞個大圈子,先揪住朝鮮官兵軍紀敗壞,四處劫掠的由頭,然後再把更換朝鮮軍主帥李薲之事扯上,否則,就很難保證李如鬆不會站出來跟他別苗頭。

“經略您其實沒必要太給那姓李的顏面!”身爲受禮聘而來的贊畫,袁黃做事非常盡職。迅速察覺到宋應昌此刻的心態,想了想,壓低了聲音安慰,“朝廷之所以委您爲經略,自然是爲了對那姓李的有所限制,以免他居功自傲,做了第二個安祿山……”

“儀甫,此言休要再提!”宋應昌眉頭一皺,迅速叫着對方的表字打斷,“以文御武,乃朝廷大略。但在此用人之際,我等卻不可胡亂揣摩聖上的心思,更不可以因爲文武殊途,就忘記平倭大局。否則,百年之後,你我兩個,誰都難逃史家如椽巨筆!”

“這……”沒想到自己一句安慰之言,竟然引起了東主如此大的反應,袁黃楞了楞,臉色一直紅到的耳朵根兒。

“老夫之所以對那李如鬆百般容讓,圖的便是早日完成東征大業。儀甫,你曾在兵部任職,應該知道,此番東征,已經將我大明最後一點兒家底,都拿了出來!”知道袁黃也是出於一番好心,宋應昌嘆了口氣,叫着對方的表字繼續補充,“如果戰事能在兩年之內結束還好,我大明不至於傷筋動骨。如果戰事久拖不絕,加稅之議,必然會被提上日程。而自成祖以來,這稅只要加了,就不可能再減下來。民間負擔一日高過一日,早晚不堪其重!”

“經略拳拳之心,可表日月!”袁黃聽得大爲感動,紅着臉向宋應昌施禮。“只是據我軍渡江以來的戰績,那倭寇每每一觸即潰。照這樣下去,應該用不了太久,就能將倭寇趕下大海,甚至趁勢直搗其老巢!”

“胡說,倭寇的戰力若是如此孱弱,當初就不會只花費短短三個月,就橫掃了整個朝鮮?更不會讓史游擊等人葬身沙場!”宋應昌橫了袁黃一眼,對其盲目樂觀的態度很是不屑,“我軍渡江以來,每戰皆勝不假,可每次遇到的倭寇,數量都沒超過一萬。很顯然,倭寇是主動收縮防線,以圖依託平壤堅城,與我軍一戰分出雌雄!”

“經略所言有理!”袁黃聽了,再度用力點頭,隨即,卻又快速旁徵博引,“但選鋒營先前以區區千餘兵馬入朝,也是所向披靡。最近甚至直接打到了通川城下……”

“那是因爲,倭寇目前將心思,都花在了平壤!”宋應昌笑了笑,輕輕搖頭,“所以才讓他們撿了個大便宜。至於前面幾戰,除了鍋島直茂那次之外,其餘幾戰,哪一場不是小打小鬧?說實話,他們幾個的戰績,用來鼓舞我軍士氣可以。拿來見證倭軍的成色,則無異於管中窺豹!”

“這……”袁黃被駁斥得無言以對,只能訕笑着點頭。

將李彤、張維善和劉繼業三人收入門下,與其他幾位被拉攏的浙軍將領一道作爲嫡系,制衡李如鬆,是他在一個多月前,獻給宋應昌的“錦囊妙計”。可後者卻始終以“顧全大局”爲藉口,不肯積極推進。而今天,宋應昌的態度明顯已經開始鬆動,他正好藉機獻上自己的第二策,以讓世人知道,袁儀甫半生蹉跎,並非才能平庸,而是運數不濟,先前未能得到機會施展而已。

只可惜,宋應昌的回答,再一次讓他大失所望。

“不,老夫不會將他們納入麾下。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輕輕搖了搖頭,宋應昌手捋鬍鬚,滿臉神秘,“儀甫,你可會下棋?很多時候,看似一枚毫無意義的飛子,往往卻能殺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第十九章 獻俘(下)第三十章掀桌(中)第二十六章暴雨(上)第七章拼命(上)第二十五章 向南 (中)第二十七章冷槍(中)第十六章 光暗(上)第二十八章 緣由 (下)第二十六章 襲營 (上)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中)第十四章玩火(下)第十八章 寒風(下)第九章雨夜(上)第二十二章 借勢(下)第十四章玩火(下)第十四章 天城 (下)第十九章水落(上)第七章拼命(中)第七章 揚帆 (下)第八章反殺(上)第十五章 狐與狸(上)第十一章 虎嘯(下)第十七章 勝負 (中 )第一章雛鷹(上)第二十二章 玄機 (中)第七章 夜這 (下)第十一章 奇兵 (中)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下)第二十一章 正邪 (下)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上)第二十六章暴雨(下)第十一章 援軍 (上)第五章拯救(下)第十二章變數(中)第十四章 天城 (上)第二十三章 奇兵(中)第十八章匕現(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一章 真僞 (中)第十六章 冰城 (中)第六章 使舵 (上)第十三章 錦衣 (中 )第九章 壯士 (中)第三章噩耗(中)第二十八章醬缸(下)第十四章 故知 (中)第二十八章醬缸(下)第十六章 交鋒 (上 )第十七章圖窮(下)第十章 逆風 (上)第一章雛鷹(中)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中)第十五章 雪仗 (中)第二十三章 脫離 (上)第十六章 冰城 (下)第四章 天威(上)第二十六章 辟易(中)第十三章 夜襲(中)第三十一章 芒刺(上)第二十章 使者 (中)第三章 海商 (中)第三十三章 求索(上)第六章 鴻門 (下)第十九章水落(中)第二章 旋渦 (上)第五章 惡戰 (中)第五章 惡戰 (中)第四章 天威(中)第三十三章 求索 (下)第三十章掀桌(下)第二十三章 奇兵(下)第四章 收穫 (上)第二十章 使者 (上)第十三章 攻防 (上)第三章 海商 (下)第二十章 後生( 下)第二十四章 橫掃 (下)第二十一章所圖(中)第二十三章 脫離 (下)第七章 夜這 (上)第六章 鴻門 (下)第十九章水落(上)第十章黑白(中)第十章意外(上)第十六章 光暗(下)第九章 馳援 (下)第二十二章 借勢 (上 )第二十八章醬缸(下)第二十章 後生( 上)第十二章 大明 (下)第十五章 雪仗 (下)第十八章 秋光 (中)第十四章 天城 (中)第七章 夜這 (中)第二十章 旋渦(上)第二十四章賭命(中)第九章寶物(上)第十六章 礪鋒 (下)第二十一章 驚變(上)第二十五章 時代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