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

或許是因爲歷史的慣性,朱常洛依然堅決地來到這個世界,並且如原歷史一樣成爲朱翊鈞的長子。

要說高務實毫不緊張,那是瞎說,畢竟原歷史上的國本之爭對於明朝的影響實在太大,基本上可以算是明代後期皇帝與文官集團對立的巔峰,對於整個國家而言,負面影響太嚴重了。

不過,要說高務實現在就會憂心忡忡,急得吃不下飯,那也是瞎說,畢竟他之前就已經備下後手,萬一王皇后始終不能再孕,就要請李時珍親自出馬。

所以,朱常洛的出生雖然對他而言是個壞消息,但他也只是皺了皺眉,就不再多想,而只是命人按照詔書的意思,去給自己做新衣服去。

蟒服原本沒有那麼多的名堂,不過嘉靖朝之後,不僅飛魚、鬥牛等賜服開始氾濫,蟒服也比之前多出不少,因此慢慢地也有了檔次劃分。

原先的蟒服都是行蟒,也就是側面的類龍圖,只是把五爪減去一爪。後來的坐蟒就更厲害了,它的圖案是與龍袍幾乎一模一樣的正面圖案,唯一的區別也只是五爪變四爪。

當然,坐蟒袍比之龍袍最大的差異,一般來說還是顏色,大明的龍袍多以明黃色爲主(其實也有別的色,如大紅),而蟒袍,尤其是坐蟒袍,則幾乎必是“大紅紵絲坐蟒衣”。

不過這身行頭皇帝賜服的時候只賜一件,你要是想天天穿,就得自己去做——反正皇帝賜服其實也就相當於賜了個資格,你不能指望皇帝給你一年四季要換洗的全都備妥。

換衣服只是小事,行蟒坐蟒也並不真正影響高務實的地位,他現在正在關心的是馮文弼革職候勘之後,遼南的人事變動。

馮文弼原本是以遼東都司兼任廣寧左營遊擊,雖然理論上他這個都司可以管轄遼南金復海蓋四衛,但實際上由於都司的實權早就被總督、巡撫、兵備道乃至總兵瓜分殆盡,剩下的幾乎只有管理軍籍等平時用處不大的一些權力——要不然一省都司也不至於只混個遊擊嘛。

所以,都司換人按道理講,對遼南的影響應該很有限纔對。

但不知道爲何,這件事發生之後不到十日,海蓋參將孔東儒就忽然稱病不出了,高務實派人去了解情況,也只聽家丁回報說孔參戎對高兵憲的關心萬分感謝,只是病體沉重,無法親來致謝云云——總而言之一句話,不能見面。

那就是裝病唄,這會兒又沒打仗,你孔參戎總不可能中了卸甲風吧?

不過高務實對孔東儒的裝病並不特別起疑,甚至略微猜出他的意思,或者說他背後之人的意思。

果不其然,孔東儒裝病的同時也上疏自請去職,並得到遼東總兵官、寧遠伯李成樑的背書。李成樑也上疏對皇帝表示說,孔東儒可能是舊疾復發,不如調來廣寧,臣這裡有些祖傳的藥物可以緩解其症。

內閣沒有從中作梗,朱翊鈞估計也猜到了原因,因此很快便有諭旨下達:孔東儒改任分守錦義右參將,駐守於廣寧以西不到百里的義州衛。

於此同時下達的另一道由兵部發來蓋州的公函則很有意思,大意是說海蓋參將位置緊要,現在原任海蓋參將調職,請遼東苑馬寺卿兼金復海蓋兵備副使高觀察考察諸將,推薦繼任,另有復州衛指揮使空缺,也請該副使酌情舉薦賢能。

原本海蓋參將的繼任者,金復海蓋兵備副使的確是有舉薦權的,不過一般來說是主動舉薦,而如今卻由兵部搶先發函催問,這就有些意思了,好像高某人不舉薦,這個職務就要難產了一般。

至於復州衛指揮使,也是同樣的情況。

高務實能讀懂大司馬吳師兄的意思,這是明擺了給他這個小師弟面子——你手底下最大的臂助和你自己弄出來的缺,都由你自己來挑,你說要誰,我就給你派誰來。

高務實思索了大概一天時間,在第二日上疏舉薦。

在疏文中,高務實舉薦馬芳長子馬棟爲海蓋參將,舉薦麻富之子麻承恩爲復州衛指揮使。除此之外,他還額外舉薦了一人爲東昌堡備禦,這個人是張秉忠之子張萬邦。

作爲馬芳的長子,馬棟麾下有家丁大概一千騎,實力相當不弱,不過他本人的能力如何,其實沒有任何記載可以證明,而高務實此行來遼南之前,在開平與馬芳交談時,馬芳對自己的兩個兒子有所評述(馬芳本有三子,長子馬棟,次子馬椿,三子馬林,但馬椿早逝,只剩馬棟、馬林兄弟二人)。

在馬芳自己看來,他兩個兒子都不能讓他滿意:馬棟能力一般,守城或稱穩妥,進取則失之果決;馬林相對而言略強一點,而且也能“有所思”,但此子膽色不足,用兵過於謹慎,打起仗來總想着留一線,算不上一流的騎兵將領。

由於沒看到過相關歷史記載,高務實不知道馬芳對馬棟的評價準不準,但馬芳對馬林的評價恐怕是相當準確,甚至稱得上一針見血的。

歷史上馬林後期在遼東的表現,幾乎完全被馬芳這次的評價言中:

當時在薩爾滸之戰中,馬林率北路開原軍出三岔口,三月初一抵尚間崖,此地在薩爾滸東北,當得知杜鬆軍已經兵敗之後,馬林的過於謹慎就表現無疑了。他不再前進,而是將軍隊分駐三處就地駐紮,挖掘三層塹壕,將火器部隊列於壕外,騎兵殿後,又命潘宗顏、龔念遂分屯大營數裡之外,以成犄角之勢,構成一個品字形,這就是變進攻爲防守了。

建奴那邊的反應卻很果決,大貝勒代善率八旗主力轉鋒北上,直攻尚間崖,努爾哈赤親率三千精銳朝龔營最薄弱的一隅猛衝。

三月初三,龔念遂營陣被破,龔念遂、李希泌戰死,至中午,努爾哈赤直奔尚間崖,命

“先據山巔,向下衝擊”,馬林見勢不妙,立即命令壕內的精銳步兵出壕援助。

努爾哈赤見馬林營內與壕外兵匯合,又命“停止攻取山上,下馬徒步應戰”,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各率軍前後夾擊,大敗馬林軍,奪尚間崖。

當時明軍急發鳥槍、放巨炮,然而“火未及用,刃已加頸”,至此北路明軍被殲。此役,馬林二子馬燃、馬熠皆戰死,明軍“死者彌山谷,血流尚間崖下,水爲之赤。”

雖說薩爾滸之戰打到馬林出場的時候,已經是以士氣大跌的北路明軍對戰努爾哈赤士氣高漲的建奴主力,加上馬林在遼東本就被李成樑舊部排擠得恨不能早走,也沒多少決一死戰的決心,但不管怎麼說,他這一仗打得完全沒有乃父馬芳當年的風範,那是肯定的了。

當然,馬家軍雖然戰敗,不過馬家將的表現至少比李家將要好不少,馬林二子馬燃、馬熠都是英勇戰死的,沒像李成樑的某些兒孫輩一樣直接掉頭就走。

馬林由於目前比他大哥馬棟混得要好一點,高務實就暫時不打算動他,而是先把馬棟調來自己麾下,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指點、培養一番。

畢竟在這個時空之中,麻家軍、馬家軍,都是他高黨的嫡系,可不能後繼無人。

尤其是當李家軍看情況多半最後還是會衰落的情況下,麻家軍和馬家軍之類的宣大將門,將來可能是要承擔重任的,對他們的培養也要儘早。

----------

感謝書友“Myzen0915”的打賞,謝謝!感謝書友“pml5339”、“神聖騎士團長”、“書友20170305213556329”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47章 有詔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108章 隱情(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251章 取勃固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206章 弒嶽(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47章 有詔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295章 成婚嘍!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209章 加銜第235章 臨別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54章 糾結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30章 立威(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16章 推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206章 弒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