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

城門口不是說事的地方,高務實也不好在這裡指點馬芳教子,只能簡單的說幾句,然後便請他們父子二人去兵憲衙門說話。

由於麻承恩和張萬邦已經先期領命去上任了,所以這次會面便只有高務實和馬芳父子二人。

鑑於李時珍的要求,馬芳已經被禁了酒,他既然不能喝酒,馬棟自然不敢在父親面前放肆,免得馬老帥酒癮上來,又不好針對高務實,把氣都撒給他這個受氣包。

至於高務實,他是個有酒量無酒癮的人,能不喝那是再好不過,於是便只置備了一頓無酒之宴,看得馬老帥一臉失望。

高務實雖然心頭好笑,但爲了避免意外,還是趕緊把話題轉到了正事上來。

“關於遼南軍備,大致我就是這樣的打算,而具體到第一個進行清軍的衛所,就定在復州……崇齋兄這邊,先不急着動,等看看復州的情況再說。”

馬棟本想說話,但話到口邊,忽然想起老爹還在身旁,連忙閉嘴,朝馬芳望去。

馬芳瞪了他一眼:“你看我做什麼,我是海蓋參將?”說到這裡,忽然想起剛纔高務實的話來,不由得勉勉強強把脾氣壓了壓,語氣放緩,道:“你如今也算方面之將了,有事除了請示兵憲之外,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只知道遵命行事,要不然你與普通一小卒有何區別?”

馬棟忙道:“是,是,父親教訓得是。”

馬芳本要瞪眼,想到高務實的話,又懶得理他了,擺擺手讓他自己說。

馬棟見馬芳沒有其他指示,這才清了清嗓子,道:“兵憲要先讓復州清軍,想必是因爲復州指揮使新換,而麻指揮乃是我宣大之將,更能無所顧忌地執行兵憲清軍之決議。”

高務實點點頭,微笑着鼓勵他道:“崇齋兄所言極是,請繼續。”

馬棟精神一振,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又道:“另外,復州最先清軍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復州不必直面炒花部之威脅,縱然在清軍過程中有人不安分,也不會太過於影響遼南防務,因此末將冒昧揣測,兵憲要交給末將的任務,大概是守好海蓋二州,尤其是東昌堡一帶。”

高務實哈哈一笑,朝馬芳讚道:“老帥,如何?我就說虎父無犬子吧,您瞧崇齋兄這不是推斷得很準麼?”

馬芳不好質疑高務實,只好勉爲其難地道:“就算他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吧。”

高務實忍不住好笑,暗道:這當爹的對兒子期望太高之後果然也不好,容易鑽牛角尖,你要多放他自己思考、自己辦事,他的水平怎麼說也應該比原歷史上默默無聞要強。

至於你另一個兒子馬林,多半是因爲身爲幼子,在老爹面前多少能更受寵一點,纔敢“自作主張”一些,所以比他這長兄混得好。

不過,他的鍛鍊恐怕也不太夠,要不然薩爾滸一戰的表現不會那麼猶猶豫豫。

實際上,高務實並不覺得歷史上的馬林是因爲自己貪生怕死纔打敗仗的,因爲如果貪生怕死,在得知杜鬆全軍覆沒之後,就應該像李如楨一樣直接掉頭就跑。

而事實上,馬林的反應是原地紮營建工事,準備迎接努爾哈赤的攻擊。

這個戰術動作是很值得推敲的,因爲馬林當時已經是宿將了,在遼東也幹了不是一年兩年,他心裡應該非常清楚,自己手底下的開原一路軍絕對不會是努爾哈赤的對手。

爲什麼呢?因爲開原軍本身兵力就不強(僅一萬五千,幾乎是“四路會攻”中最弱的一路),杜鬆那一路算是主力,足有三萬精兵,都能被努爾哈赤一戰全滅,他這一路有什麼不同凡響之處,竟然能打贏?

而且更重要的是,開原這邊是李成樑一系的基本盤之一,馬林麾下除了自己從宣大帶來的隨任家丁之外,手底下的兵根本就不怎麼聽招呼,這從後來他們面對努爾哈赤主力時一擊即潰就看得出來——當時馬林及其二子還在帶着家丁死戰不退。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只有家丁戰敗了,大軍纔會潰散,家丁還在死戰的時候,大軍的軍心士氣通常是不會崩潰的,要不然大明也不會如此依賴家丁了不是?

另外,馬林昔日就曾經做過遼東總兵,正是因爲被遼東將門排擠無視,最後纔不得不離任,他會不知道遼東將門對他這樣的“外來戶”有多牴觸?

所以反向推導就能很清晰地得出結論:馬林知道自己麾下的開原軍靠不住,野戰打贏努爾哈赤根本不可能,只是他不肯一仗未打就棄地而逃,所以選擇立刻停止前進,原地安營紮寨、建造工事,欲圖以火力優勢固守於行軍要道,以免努爾哈赤輕鬆包圍開原城,導致北線大局頓壞。

而且他當時可能還有個念想,就是葉赫部的援軍(本就是爲了配合他來的)已經在來的路上,他固守要道便可以等葉赫部主力抵達之後,聯手夾擊努爾哈赤。

只是他大概也沒料到,當時的努爾哈赤主力士氣之高已經幾乎達到頂峰,而他麾下的開原軍不是靠不住,而是完全靠不住。

當時馬林見努爾哈赤親率的人馬只有兩旗外加四五千人,剩下的六旗人馬去打他的兩處副營了(他以品字形紮了三個營),於是帶着自己的一千家丁和幾千開原軍打算和努爾哈赤決戰,意圖直接拿下努爾哈赤本人,這場戰事就結束了。

誰知道他這邊一上去,對面的代善領軍迎上來和馬林戰得正緊張,另外兩營被破,建奴六旗趕來。

馬林及其二子仍然覺得離努爾哈赤只有一步之遙,不肯立退,還要再戰,誰料麾下開原軍見副營以破,縱然馬林還在死戰,他們也直接潰退了——在建奴面前潰退還有什麼好下場?頓時就被殺傷大半。

馬林二子不願父親身陷敵陣,掩護父親撤去開原,希望開原還能守到朝廷援軍到來,不至於丟給建奴,結果兩人雙雙戰死,馬林僅帶了數騎而走。

這個“數騎”本身也值得推敲,因爲馬林的隨任家丁一貫都是騎兵,如果他想帶走的話,怎麼說也不至於只有“數騎”,而將門之所以成其爲將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家丁強悍,他把衆多家丁留在戰場,本身就說明他在這一戰中是下了血本的。

對比李如楨看看?兩萬五千大軍,磨磨蹭蹭地龜速前進,聽說杜鬆戰敗,二話不說轉頭就走,這可不是一般的果斷。

更可笑的是,他撤退之時被建奴探馬發現,探馬在山裡鼓譟,做出進攻之勢,李如楨居然以爲是建奴主力已至,驚恐而逃,導致大軍隨即潰敗,甚至光因爲互相踐踏就死了一千多人。

對比馬林,誰更糟糕一點?誰更值得挽救一點?

----------

感謝書友“書友160429212821310”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95章 破虜(下)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212章 誤解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16章 陽謀!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70章 西北望第008章 在宮中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99章 傳教士?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125章 卻之不恭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30章 立威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112章 東返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四)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