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

原本高務實還預備了兩三種應急方案,但是讓他失望的是,這次庫裡臺大會根本沒有出現什麼波瀾,一切都按照把漢那吉等人預定的計劃穩步進行,甚至在庫裡臺大會授予把漢那吉土默特徹辰汗汗位之前還出現了一點點小插曲——有部分蒙古貴族認爲既然把漢那吉“輕鬆擊敗”了圖們汗,那他就不應該止步於土默特,而應該成爲全蒙古的大汗。

高務實不清楚這些人是真的出於自發,還是有人給他們授意,不過他並沒有出面干涉,非常守信的保持了“只看不說”的承諾。

由於把漢那吉本人也拒絕接受全蒙古大汗的頭銜,所以這件事最後還是以不了了之告終,那幫蒙古貴族倒也沒有堅持,見把漢那吉本人不肯,也就順水推舟的只公選了他爲土默特徹辰汗。

曹淦悄悄地跟高務實道:“老爺,那些人大半都是一些失勢的貴族,多半是祖上在達延汗時期的功臣,現在基本上都沒落了。這些人說起來的確不是把漢那吉的部下,但是……您是知道的,把漢那吉富甲蒙古,他們今天這麼一說,不管把漢那吉接不接受,到時候肯定會多給他們一些賞賜。”

高務實淡淡地道:“無所謂,我在編纂《大明會典》的時候查過庫裡臺大會的一些史料,從成吉思汗時期之後的庫裡臺大會,很多人的選票都要靠賞賜來維持……嘿,有時候東西方還是很有些類似的。”

曹淦沒聽懂什麼“東西方很有些類似”這話,不過不妨礙他聽懂高務實的言下之意,當下點了點頭:“這就好比賄選,小的明白。”

高務實倒是聽得一愣:“你還知道賄選?”

“啊……這事很常見嘛,就和找人請託送禮沒差……嗯,也就是請託的對象要多一些罷了,道理還是一樣的。”曹淦摸了摸自己油光水亮的大光頭道。

原來他是這樣知道的……高務實也不由得苦笑,看來古人未必不懂政治,只是某些時候的手段稍稍原始一點,但其實根子上還是通的。

庫裡臺大會既然順利閉幕,成了一場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把漢那吉如願以償成爲了把漢那吉徹辰汗,那麼接下來便是高務實的工作了。

冊封順義王,這件事纔是高務實此次出塞的最終任務,之前的一系列漠南大戰,從性質上來說,都是爲了保證冊封順利才發生的。

不過,對於冊封順義王和活佛贈予尊號這兩件事應該誰先誰後,高務實還是稍稍猶豫了一下。

冊封順義王之所以一定要在把漢那吉成爲徹辰汗之後纔可行,原因在於大明需要的順義王,一定是能夠控制土默特局面的那個人。

而活佛贈予“轉輪王”尊號(梵語:咱克瓦爾第)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不需要什麼先決條件,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那也是有前提的。

就像俺答之所以會得到這個尊號,根本原因當然也是因爲他乃土默特之主、右翼蒙古的“總瓢把子”。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不管是成爲順義王還是轉輪王,需要的前提條件是一致的,都是先要成爲土默特徹辰汗。

而現在,把漢那吉的徹辰汗汗位已經到手,下面的兩個“王”誰先誰後,也就必須仔細考量了。

雖然一般而言,最後出現的纔是壓軸大戲,但高務實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順義王應該先行冊封。

他認爲這裡有兩個問題:其一,俺答當年是先成功與大明完成封貢,被大明冊封爲順義王之後,纔得到與索南嘉措活佛會面的機會,然後兩人才互贈尊號的。

其二,先冊封順義王,就相當於是在說,能不能成爲轉輪王,首先要看能不能成爲順義王——這就從另一個層面限制了今後的土默特之主,他想獲得黃教的認可,首先必須獲得大明的認可,如果大明不批准他承襲順義王,那麼他也就無法成爲轉輪王。

隨着黃教將來在蒙古的勢力越來越大,土默特之主得不到黃教活佛加持的話,其統治就會變得虛浮起來,這對一位政治領袖而言是很致命的。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高務實就派人給已經去了樺皮嶺舉行盛大超度法會的索南嘉措活佛寫了一封親筆信。

這封信中,高務實除了對活佛的慈悲心大加讚賞之外,根本沒有提及請活佛於何時前往歸化城之事,但卻在最後提了一句“四月二十七舉行順義王冊封儀式”。

活佛接到高務實的信函之後,一言不發地將信函由轉給身邊的衆喇嘛觀看。

一衆喇嘛看完,不少人憂心忡忡,有人提心吊膽地問道:“上師,大明欽使沒有指示我等何時去歸化城,這是不是意味着欽使閣下對上師此來樺皮嶺有所……有所誤解?”

活佛閉着眼睛,淡淡地道:“高欽使法眼如炬,神目如電,本座此來所爲何事他一清二楚,何談誤解?”

此言一出,一衆喇嘛會錯了意,更加坐立不安了——之前就說過,黃教此前的情況頗爲不妙,對於大明一貫都是相當畏懼的,昔日力勸俺答汗不可與大明爲敵就是其表現之一。

此時活佛這般言語,讓他們以爲活佛是說高務實已經知道他們隨着活佛來此,是怕跟把漢那吉綁得太緊,影響黃教在整個蒙古的傳教。

高務實與把漢那吉是“十多年的安答”這一點,他們都是知道了的,所以一聽這話首先自己就心虛了,以爲高務實要拿他們開刀。

高某人有沒有這個能力?

這特麼還用問嗎!看看圖們汗的狼狽表現就知道了啊!

現在這個草原上,力量最強的是把漢那吉沒錯,可……可架不住把漢那吉這位徹辰汗事事都聽高欽使的話啊!

甚至,黃教諸位高階喇嘛都知道,高欽使甚至不需要動用一兵一卒,只要宣佈罷市,最遲今年年底之前,右翼蒙古包括青海在內就得一片大亂!

黃教現在跟右翼蒙古可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得罪高欽使,那恐怕佛祖都要現“忿化像”。

於是馬上有大喇嘛語帶顫抖地問道:“那麼,高欽使不邀請活佛前去歸化,難道是已經決定要施行懲罰了?”

活佛的語氣依舊淡然:“已經邀請了。”

衆人面面相窺:“已經邀請了?”

“是的,已經邀請了。”活佛總算睜開了眼睛,輕輕環視衆人,伸出食指一指那信函,道:“四月二十七之後,便是高欽使邀請本座前去的時間。”

----------

感謝書友“dj000214”、“玄遊冥”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27章 倒潘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54章 糾結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16章 推辭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216章 準備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83章 避蟲湯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12章 東返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73章 厚道人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