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決戰沙城

兩支騎兵,加起來近十萬大軍,卻竟然打起運動戰來,該是個什麼局面?

這恐怕是很多後世之人很難想象的事,而且他們恐怕也很難理解爲什麼兩支出身同族的騎兵會這樣打。

按常理而言,大家都是蒙古騎兵,誰也不必誰的馬術差,移動速度應該相差不大,騎射水平也都半斤八兩。

這種情況下,繼續使用逼近攢射襲擾的戰術幾乎沒有任何意義,而曼古歹戰術也一樣——對方還能不知道你想幹嘛?你要退,我就不緊不慢地吊着;你要射,我就跟你對射。

所以,常規的蒙古騎兵戰術在蒙古騎兵內戰之時沒有什麼作用,只有雙方放棄那些花招,直接衝陣纔是決勝的手段纔對。

但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因爲有一個最關鍵的不同之處,在於雙方的後勤狀況。

蒙古騎兵素來以所謂的“無後勤遠征”能力著稱,但這個能力在後世的文獻中只是被偶爾提及,大多數人的關注重點仍然是蒙古人縱橫天下的曼古歹,縱然有提及其後勤,也說得不多,彷彿蒙古人遠征十萬裡只需要喝馬奶就夠了。

這是一種不做考證的想當然。

哪怕是給後世的普通人連續一個月只喝馬奶,他也頂多能維持生命,怎麼可能保持高強度的行軍乃至作戰?

蒙古人也是人,自然也不可能單靠喝馬奶爲生,再說……難道所有的馬匹都是母馬,且都保持在哺乳階段?

母馬當然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但實際上蒙古人也是有後勤的。蒙古人的傳統飲食炒米、奶豆腐、牛肉乾都是經過脫水後易於保存的食物、最長可以保存達數月之久。

這些食物經過簡單的處理就可以食用,如炒米是由糜子米炒熟後碾去外殼而得的米粒,可幹食亦可熱水泡過就可以食用;

奶豆腐是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也是可以幹食也可蒸食;

牛肉乾就不必說了,直接食用即可,再加上牛奶、羊奶、奶茶等,都是容易得到並無需花費太多烹飪時間即可食用的食物。

但是,只靠這些食物遠征萬里,那已經是兩百年前的事了,事實上現在的蒙古人已經很難做到這一點,因此在圖們汗出征之時,還帶了一批牛羊。

牛羊既可以取奶,又可以食肉,是蒙古人如今出征之時基本必備的保障,察哈爾部這次主力齊出,自然也要攜帶不少的牛羊作爲補充。

六萬大軍出征時,圖們汗帶了三千多頭牛和七萬多隻羊。

單獨看這個數字還挺大的,但實際上分攤六萬人就不多了,而且還要加上已經丟了根基的萬餘辛愛所部,這點後勤實際上是有些不足的。

當時圖們汗打的主意是,這批牛羊只要撐到他與辛愛會合就差不多了,因爲剩下的部分可以找辛愛解決,辛愛如果不能完全解決,那就拿下把漢那吉和歸化城,也能妥善解決。

但事情出了意外,辛愛丟光了部民,當然也丟光了牛羊,甚至他的部下現在都做不到蒙古騎兵慣有的雙馬,很多人只有一匹戰馬。

圖們汗不僅沒有能夠把後勤包袱丟給辛愛,反而辛愛自己成了圖們的拖油瓶,這種時候,圖們汗那三千頭牛和七萬只羊的任務就更重了。

之前圖們和布日哈圖本來商量要在沙城頓兵十日再發動攻勢,結果只有六七天就開始了第一波試探,其中就有一個原因是後勤告急,逼得圖們汗不能不提前打一打,希望能拿下沙城作爲補充——沙城既然是明軍把守,那麼按照明軍的習慣,城中必有大批物資,包括存糧。

只是沒料到明軍的防守能力太強,而且炮火實在過於猛烈罷了。

進攻沙城受挫的圖們汗又面臨東西夾擊的危險,在布日哈圖的建議下,他選擇了先破東路軍的策略,既然如此,這些牛羊當然也得帶着走,以免留在沙城城下,最後反倒便宜了從西邊趕來的把漢那吉。

可是,牛羊的行進速度顯然比不上戰馬,所以圖們汗不得不分兵,形成約莫五萬五千騎兵主力在前,五千騎兵押送和保護牛羊在後的局面。

反觀恰臺吉就不同了,南邊是大明,且有高務實的京華作保,他可以安心的把牛羊留在邊關之處的京華商社各處馬市分部——因爲要進行馬匹和牛羊的貿易,京華在這些地方都有大型馬場,放些牛羊根本不成問題。

爲什麼高務實把戰場選擇在南線?更好的後勤保障能力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局面下,以恰臺吉的作戰經驗之豐富,豈能看不出圖們汗的劣勢來?

以己之長攻彼之短,乃是天下兵事的統一法則,所以恰臺吉並不選擇與兵力接近自己兩倍的圖們汗一接戰就搞衝陣對砍,而是選擇由他本人親自出馬,帶領少量精銳拖住圖們汗,同時派出青把都、打兒漢倘不浪等人率領一萬五千大汗護衛軍由側翼繞路直插圖們汗後方,目標正是圖們汗帶來的牛羊。

圖們也不是傻蛋,對方的兵力明顯沒有三萬,而中軍卻打出了恰臺吉的主將大旗,這幾乎是擺明了說對方還有主力部隊在執行其他任務。

其他任務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打算在自己和恰臺吉打得難解難分之時忽然從側翼殺出,爭取直接擊潰自己。但他覺得對方應該不至於如此自信,一半兵力就想跟自己玩這手。畢竟現在他之所以一時無法擊潰眼前的恰臺吉,主要原因是地形不方便展開。

此處的地形之前說過,是山脈和草原的交接線,而恰臺吉的進攻是沿着交接線展開的,這意味着圖們汗的正面只有平時的一半寬闊。雖然他可以選擇左路繞行展開,但那也有可能把恰臺吉逼進南方的羣山中去。

“逢林莫入”是騎兵的行軍法則之一,但恰臺吉如果是爲了避開圖們的鋒芒而選擇入山,則完全沒有問題,反倒是他入山之後圖們不敢追——進了山的騎兵,肯定是運轉不便的,兵力多的優勢就很難發揮了。

這種爛仗圖們當然不肯打。

既然不肯由左路包抄,那就只能在一半的正面戰場寬度之下跟恰臺吉交手,而這種不利於兵力展開的戰場上,圖們雖然可以仗着兵力優勢拿到主動權,看起來是壓着恰臺吉在打,可一時半會兒拿不下也在情理之中。

圖們此時就不能不考慮那另外一萬五千騎兵的去向,而這些人既然不太可能是爲了從側翼殺出攻擊他的主力本陣,那就只有可能是繞襲後方的牛羊去了。

雖然不算很擔心,但也無法可想的圖們只好分兵去救援後方的“後勤部隊”。

他想了想,乾脆把辛愛派了過去——辛愛有萬餘人馬,加上後方押送牛羊本來就有五千騎兵,這兵力已經超過恰臺吉派出的繞襲部隊了,圖們覺得問題不大。

----------

感謝書友“鋼筋913”的月票支持,謝謝!上一章應該是“決戰沙城(十六)”,發的時候漏了……

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73章 召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129章 關係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15章 劉項各有策(第4更)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40章 瞭解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205章 政策第221章 抵京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235章 臨別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11章 交接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30章 故事第263章 密議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