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

張秉忠直接,辛愛更加直接。

不過個把月的時間,他就從穿鞋的變成了光腳的,這個時候在野外碰上兵力弱勢的明軍,辛愛怎麼可能客氣?別說客氣了,是根本不容放過。

辛愛跟宣大邊軍打了大半輩子,對於邊軍的情況可謂瞭如指掌,雖然邊軍整體來說就是一個窮字可以表述,但窮也是要分檔次的。

單以大同鎮而言,大同一共有十五個衛,要說什麼朔州衛、蔚州衛、安東中屯衛之類,那的確是窮,真的窮到不搞點灰色收入就要餓死人的地步了。

可是,大同四衛——也就是大同前、後、左、右這四個衛,就肯定是矮子裡面的將軍,完全可以活得有滋有味。

爲什麼呢?因爲這四個衛不僅本就是大同鎮的核心衛所,而且現在掌握着如德勝堡、殺胡口堡這樣的馬市要地。也就是說,他們原本待遇就好,現在更可以從馬市中獲得某些福利,那自然就不是一般的衛所可以相提並論了。

而張秉忠所部,其主力正是大同左衛的人馬,剩下的則是他自家的三四百家丁,都是邊軍之中相對富裕的那種。

大同左衛的旗幟,辛愛當然一眼就看得出來,知道這是個有油水的對手,隨軍輜重必然不少,甚至哪怕不提輜重,光他們身上的各種行頭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自然是趕緊動手準備搶啊!

至於說戰鬥力,辛愛跟大同左衛是有交手過的,不過當初的情況和今天不太相同,那時候大同左衛都是在城中防守,辛愛由於不想承擔重大傷亡,也就沒有選擇強攻,所以他們實際上處於一種名義交手有過多次,但實際交手卻也不算多的情況。

但是,即便沒有硬碰硬真打過,辛愛的心理優勢卻很大,一來是因爲騎兵本身不畏懼步兵,特別是這種弓騎兵性質的蒙古騎兵,更是不必太擔心步兵能把他們如何;二來他們過去也都是進攻的一方,大體屬於壓着明軍打,這自然是最容易培養心理優勢的局面了。

實際上,哪怕是十多年前還沒有封貢一事的時候,宣大山西能讓辛愛真正覺得棘手的,也只有馬芳所部。

所以此刻的辛愛毫不猶豫,立刻下令分出兩支兵力,左右各兩千騎兵開始準備襲擾攢射,他自己則率中軍主力暫時不動,先觀察對方的動向。

這個打法在蒙古軍中很常見,就是先看對方在面對快馬繞營襲擾的蒙古騎兵攢射時,會不會出現慌亂,如果因爲慌亂導致陣型混亂甚至崩潰,那顯然就是弱旅。

這種情況下,辛愛接下去要麼繼續襲擾磨一磨,要麼就乾脆直接率主力衝陣,這隻取決於辛愛自己急不急。

萬一對方比較鎮定,沉着應戰,那也沒事,蒙古騎兵最不怕的就是耐力戰,只要一輪接一輪的繼續派兵襲擾就行。

根據他們幾百年的戰爭經驗,就這樣一直拖着打,即便不能把敵人打垮,也遲早能把敵人拖垮。

畢竟騎兵又不怕被步兵咬住,只要遠遠地兜着圈子攢射,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還能不斷地給對方造成殺傷,雖然這種遠距離攢射威力不佳,未必真能射殺多少人,但連綿不斷地襲擾還是能夠嚴重打擊對方的士氣,時間夠的話,對方的崩潰只是早晚的問題。

畢竟,只捱打卻無法還手,換了誰來,也會有挺不住的時候。

騎兵動了,步兵卻幾乎沒怎麼動。

這不奇怪,步兵對戰騎兵不可能跟人比機動性,通常的應對都是比較被動的。但辛愛卻皺起了眉頭,因爲對面的這支大同左衛明軍沒有擺出最常見的圓陣。

圓陣是步兵最常見的防守陣型,尤其是在面對騎兵的時候更是如此,明軍步兵在野外遭遇蒙古騎兵,以圓陣禦敵簡直是條件反射。

但今天出了例外,大同明軍步兵擺出來一個看起來很單薄的四方陣,這個陣型單薄到四個方面的每一面都只有幾列士兵,看起來隨便一個衝陣就能摧破,然後直取中軍,拿下對方主將。

辛愛有些摸不着頭腦,難道對方主將竟然是個傻蛋,帶着幾千人馬來草原犒賞本黃臺吉來了?

可宣大山西雖然只有一個馬芳真正讓他忌憚過,但並不代表他們就真的沒有強將了,實際上宣大山西這三鎮的整體實力是很強的,要不然也扛不住俺答數十年的蹂躪不是?

能在宣大山西三鎮帶六千精兵出塞的將領,辛愛不太相信對方真的是個傻蛋,他決定先稍稍觀察一下再做決定。

對方做的第一件事就讓辛愛有些撓頭,他們的陣勢本來就很單薄了,現在隨着自己派出的騎兵分左右兩路出動,大同明軍方陣的第一排士兵,在辛愛遠遠的注視下,不僅沒有開始裝藥裝彈準備射擊,反而紛紛在火槍口上套了一把“長匕首”,嗯……好像也可以說是“細短刀”。

辛愛有些莫名其妙,明軍這是在做什麼,難道你們的火槍還能把匕首打出來當飛刀使?

不過接下來他就看懂了,因爲明軍上好刺刀之後,忽然齊齊向前跨出一小步並蹲下,槍托朝下,“匕首”朝上,槍托立於地面,“匕首”刀尖前傾,第一排所有人全部如此並保持不動。

辛愛先是楞了一下,繼而冷笑出聲。

他的四子哈木把都兒見狀問道:“阿布何以發笑?”

辛愛朝明軍方向努了努嘴,道:“對面的明將是個二愣子,就他這單薄的幾列橫隊也想攔住蒙古鐵騎?”

哈木把都兒道:“明軍的火器這幾年比以前厲害了不少,對方可能覺得這幾列火銃的威力就夠讓咱們知難而退了吧。”

辛愛冷笑起來:“知難而退?我現在退無可退!”

哈木把都兒嘴角一抽,卻說不出什麼來。

辛愛又道:“再說,這有什麼可退的,明軍火器就算比以前厲害了,可是隻要發動衝陣,幾百步的距離他們能放幾銃?只要衝到他們陣前,就憑這麼單薄的陣列,也能擋住衝陣嗎?到時候無非就是一潰千里。”

哈木把都兒看了看,遲疑道:“但是他們第一排的士兵……”

“我看見了,可是那又如何,那玩意加在一塊兒還沒長槍長呢,何況只有區區一列,能攔住衝陣嗎?”

哈木把都兒一想,似乎也沒錯,長槍陣雖然能剋制騎兵衝陣,但長槍陣的長槍可比明軍這個“銃口插刀”長多了,而且長槍陣也不可能只擺第一排,明軍想靠一排“銃口插刀”擋住衝陣,這不是做夢嗎?

這麼一想,他就釋然了,點頭道:“可能明軍的主將是某個世襲的指揮使,根本不會打仗吧。”

正當辛愛父子覺得明軍這個陣型實在給蒙古騎兵衝陣送菜的時候,先前派出的兩支騎兵已經開始攢射襲擾了,但意外的是,他們的行動碰上了很大的麻煩。

蒙古騎兵們突然發現,他們引以爲傲的蒙古複合弓的射程,在面對當前的這支明軍時居然處於劣勢!

這怎麼可能?從蒙古帝國征服世界開始,蒙古騎兵從來沒有在射程這個關鍵因素上吃過虧!(英格蘭長弓的射程其實更遠,但有兩點要注意:蒙古人是騎弓而英格蘭是步弓;蒙古人也沒跟英格蘭人交過手。)

蒙古弓騎兵的基本裝備是雙曲複合弓,配合不同的箭矢有不同的表現,使用重型破甲箭時可以擁有驚人的穿透力,使用輕箭時則可以擁有誇張的射程,其使用輕箭之時,它的射程超過300米。

(其實應該用“步”表述,但一步究竟多長是個有爭議的事,這裡乾脆直接用米了,而這個數據來源於梅天穆【Timothy May】,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蒙古帝國史及軍事史的世界級權威學者,有《蒙古戰爭藝術》、《蒙古的文化與習俗》等專著。)

不過由於輕箭的威力不夠,尤其是面對防禦能力較強的明軍時,效力更是大打折扣,所以現在的蒙古騎兵通常在較短距離射出破甲箭,一般是在150米以內。

這個習慣性的射擊距離坑了這兩支騎兵一把,因爲對面的明軍在距離他們200米左右就開火了,而且一輪齊射就打死了二十幾個蒙古兵,還擊中了至少三十匹戰馬,把馬上的騎兵摔到草地上生死未卜。

從明軍的陣型來看,一個方向除開第一排列刺刀陣的士兵之外,還能射擊的只有一千兩百多人,而這一千兩百人,又分成了三列,剛纔只有第一列開槍。

四百多人的一輪齊射打中了五十個左右的目標,這個數據如果出在線膛槍時代,可能有點糟糕,但在眼下的滑膛槍時代,就已經很令人震驚了。

雖說騎兵個體大,目標明顯,而且在繞襲過程中,明軍只要往前開槍就行,對方該死的那些倒黴蛋自然會撞上子彈,但是……以前的滑膛槍對着正面開槍,子彈也可能上飄或者下墜,準確率是很堪憂的。

而這一次,萬曆一式燧發滑膛槍的上飄下墜都很少,雖然也談不上精準,但比起過去那是強多了。

因爲萬曆一式其實是一款“僞線膛槍”——按照高務實的要求,這款槍的槍身內部有四根對稱的既細且淺的直膛線。

膛線就膛線,爲何要說僞膛線呢?因爲在高務實的觀念中,膛線應該是後世那種螺旋狀的模樣,這種早期的直膛線效果比較有限,而且由於冶金水平限制,考慮到金屬應力問題,這四根膛線拉得非常輕微,以免影響槍身強度,引起炸膛。

在高務實看來,這玩意兒實在達不到他心目中的“膛線”這個級別。

但事實證明,有沒有這四根線,影響還是很大很大,萬曆一式的射擊精度遠超京華的上一代主力產品隆慶二式!最起碼它的子彈不至於亂飛了。

一輪齊射,蒙古騎兵就懵了,遠處觀戰的辛愛父子也懵了。

哈木把都兒面色發白,嚥了口唾沫,道:“阿布,‘捏兒格’戰術失敗了,要不……換‘失兀赤’試試?”

----------

感謝書友“鋼筋913”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100章 忽悠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30章 立威(中)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31章 急,不急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05章 禁衛軍!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31章 急,不急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16章 推辭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277章 逆轉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35章 蟻穴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16章 推辭第110章 高夫人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08章 在宮中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53章 君臣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