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

無事生非哪家強,龍文高公幫你忙!

本來土默特好端端的,把漢那吉一開始也沒什麼野心——好吧,他其實只是反應遲鈍,沒發現自己除了手中的土默特西哨之外,還能通過與鍾金哈屯的聯姻來獲取超過土默特一半的實力,更想不到有了高務實這個是非之人後,大明也會湊過來橫插一槓並幫忙說服恰臺吉,如今他手中的實力,在土默特已經可謂是天下三分有其二……哦不對,天下十分有七八了。

現在他的野心已經被成功點燃,再想讓他放棄,那就不容易了。

本來這廝就是個衝動的年輕人,一怒之下能以大成臺吉身份投明的傢伙,沒想明白那是沒法子,想明白了哪裡還能收手?

所以,額頭見汗歸額頭見汗,最終他卻狠狠地道:“圖們又如何?土默特幾十年來東征西討、威震漠南,何曾輪到他來指手劃腳了?他要是敢來,我就戳破他這個大汗最後的一層顏面,打他個落花流水,看他今後如何自處!”

咦?

他的這個反應倒是稍稍有些出乎高務實的意料之外,本來他還以爲身爲蒙古第一悍將的恰臺吉會站出來說這句話,想不到最後竟然是把漢那吉跳出來搶了這句臺詞。

不過高務實轉念一想,又瞭然明悟過來了:是了,把漢那吉雖然沒打過什麼大仗,但那主要是俺答沒給他什麼機會,這傢伙自小就被他祖母一克哈屯當成命根子,哪裡肯讓他出去親自上陣?

一克哈屯可是俺答昔日都畏懼幾分的強勢哈屯,而鐵背臺吉乃是她的親生子,把漢那吉也就是她的親孫兒。

當時把漢那吉跑到大明之後,一克哈屯敢拿鞭子去抽俺答的腦袋,還罵他說:“明人要你的腦袋,你把腦袋給他們就是了,我只要我的孫子!”結果俺答屁都沒敢放一個,灰溜溜跑了出來,慌忙召集人馬,帶着十萬鐵騎,幾路鋪開去威脅大明瞭。

可能有人不明白爲什麼一克哈屯如此牛逼,其實那是因爲一克哈屯原爲俺答汗之父巴爾斯博羅特濟農的第三哈屯。正德十四年(1519),巴爾斯博羅特卒後,按蒙古風俗,一克哈屯被俺答汗收娶。

當然,如果僅止於此的話,似乎還是不能完全解釋一克哈屯的強勢,那不妨說得更簡單一點:如果沒有一克哈屯的存在,俺答想要控制東西鄂爾多斯萬戶,將會難上十倍,而且即使土默特本部,也有不少人是一克哈屯的親信。

把漢那吉爲什麼這麼牛逼,能夠在闖下那樣的大禍,讓俺答大失面子的情況下還被俺答授予了佔據土默特四成實力的西哨?

一部分原因當然是俺答自己對他的寵愛,以及照顧大明的感受,但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西哨當時本來就匯聚了一克哈屯的許多親信及部衆——那本來是她打算留給兒子鐵背臺吉的,但鐵背臺吉既然已經死了,當然只好給他的獨子把漢那吉。

順便說一句,鐵背臺吉夭亡時,一克哈屯本欲以一百童子和一百駝崽殉葬,當殺至四十名幼兒時,引起民衆和一些蒙古貴族的強烈反抗,才被迫中止。

具體這件事沒什麼好評論的,愚昧落後而且異常殘忍的殉葬制度而已,但可以從中看出她對兒子的重視,同時也就不難理解她對孫兒把漢那吉的溺愛了。

有這樣一位牛逼之極又對他溺愛萬分的祖母,把漢那吉能夠撈到足夠強大的實力不足爲奇,但始終撈不到打仗的機會,也同樣不足爲奇——俺答哪敢啊?萬一把漢那吉要是戰死了,俺答怕不是連家都不敢回了,還談個屁的霸業。

這種生長環境下長大的把漢那吉,固然是誰都不敢得罪他,但同樣的,他也一定很想撈點戰功證明自己。

尤其是,大多數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年輕人都會下意識把戰爭看得比較簡單,覺得以自己的勇武和智慧,取得勝利那是理所當然的事。

把漢那吉現在的心態,就是如此。

高務實的“料人如神”剛纔稍稍失誤,但幸好這事問題不大,畢竟把漢那吉主戰,那簡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不過恰臺吉的表現有些不對勁,他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高務實幾乎是下意識的又開始琢磨恰臺吉的心思。

說恰臺吉懼戰,那誰都不會信,所以高務實估計,他現在應該是在衡量。其所衡量的,可能有幾個方面。

首先是打這場仗劃不划算。“劃不划算”聽起來雖然有些俗氣,但任何政治家考慮問題一定會首先考慮這一點。

後世有西方媒體抨擊普京,說他冷酷、狡猾、毫無信義等等,有外國記者問他對此怎麼看,普京就回答說:我沒有聽過,但我覺得一個國家領導人,他首先需要擁有的是智慧。

而考慮“劃不划算”,就是智慧的一種基本體現。

在恰臺吉看來,跟圖們火拼一場,恐怕多半是個虧本買賣。

尤其是當前這件事,如果真這麼做了,那麼本身就是土默特不遵守規矩在前,圖們倘若果然選擇開戰,在蒙古人眼裡,他肯定是出於維護達延汗所訂立的法制,以及蒙古人遵循了百年的傳統這個目的。

這可以算是一種“大義”,所以在這一點上,土默特方面乃是理虧的一方。

那麼,好處呢?總得有好處才值得衡量啊。

第一個好處,就是從今往後的徹辰汗都不必仰賴只剩一個察哈爾部的大汗之鼻息了,而且如果操作得法,徹辰汗將能名正言順地統管東西鄂爾多斯部,使土默特本部和青海土默特連成一片(實際上中間還隔了大明的陝西行都司,即甘肅)。

換句話說,大汗(俺答汗)這一生的功業,將在此戰勝利之後被合法化。

第二個好處,則是此戰因爲有大明的干涉,土默特只要順從大明的意思與察哈爾鬧翻,則幾乎一定會被大明視爲“自己人”,不說現在的互市肯定能被保留,說不定還會准許開設更多的互市地點,甚至還有可能進一步放寬互市中的某些限制——比方說鐵器製品。

鐵器製品這個問題,這幾年其實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主要是因爲土默特的農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對於鐵器農具的缺乏就顯得越來越嚴重,比方說你開墾荒地,總不能用手挖吧?於是鐵犁、鋤頭之類,就屬於硬性需求。

然而土默特自己幹不成這件事,只能依賴大明,但大明又限制鐵器出關,這不就急死人了?明明京華的鐵質農具物美價廉,但土默特只能乾瞪眼買不着,可想而知土默特人有多少人急得眼睛都紅了,可以說越是農業化程度高的部落,在這件事上就越着急。

把漢那吉肯定是最急的,其次就是鍾金哈屯,因爲大板升城的漢人百姓最多,而歸化王庭僅次其後,他們對於鐵製農具的需求最大也最迫切。

所以說,他們兩人爲什麼越是親明就越離不開大明,見了高務實之後更是傾心巴結?因爲高務實對大明的政策走向明顯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同時他還是京華的東家,是大明冶鐵業的絕對霸主,你買鐵器不找他還能找誰?

別提大明的官營冶鐵業了,他們的成本始終居高不下,聽說這幾天北方的官營冶鐵廠發現的新的賺錢門路:拿朝廷的撥款去開平找京華買鐵,買到之後直接轉手交給朝廷,那些鐵、鋼,質量槓槓的不說,還能免去他們無數的麻煩工序,而直接從中賺一筆錢,簡直不要太爽!

至於朝廷虧不虧……管他呢,朝廷有幾個買賣它能不虧啊,就多我這一門了?

而京華的態度也很簡單:我是個做買賣的,你是朝廷機構,合理合法的找我買鐵,這又不違反大明律,我爲什麼不賣?

所以,如果此戰之後能夠促使大明放開鐵器出口——至少是鐵質農具出口,那對土默特而言就一定是划算的!

好吧,名聲大不過利益,這件事要論划算,那還是跟着大明混比較划算。

剩下的,就是打仗的問題了,或者說,就是怎麼打贏,以及贏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怎麼打贏,這在恰臺吉看來只是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軍事問題比較好辦,可以先放一放再說,先得想明白的是,贏到什麼程度更划算。

直接打爆察哈爾?先不說辦不辦得到,至少恰臺吉認爲這並不好。

有賴於漢人屬民越來越多,別說把漢那吉和鍾金哈屯這種哈明派,就算恰臺吉都聽到不少漢人的學問,比方說“狡兔死,走狗烹”。

留着察哈爾這個北元朝廷在大明邊上,大明纔會覺得土默特真是既忠順之極,又格外有用,土默特才能藉此獲得特權和好處。而如果反過來,察哈爾被一戰打崩,不管大明有沒有興趣佔領察哈爾——這個可能性很小——對於土默特而言都不是好事。

哪怕大明把察哈爾部的領地全部賞賜給土默特也沒用,因爲那樣的話,大明北方就只剩一個土默特了,萬一皇帝被奸人慫恿,大明和土默特的關係會不會發生變化,那可誰都沒法打包票。

至於土默特多了察哈爾之後,是不是就能反過來壓制大明,恰臺吉現在已經不會這麼天真了。

高務實已經讓他明白,蒙古人光會打仗是不管用的,大明只要一句“罷互市”,土默特就有大麻煩,而只要土默特不具備長期佔據漢地的能力,哪怕偶爾殺進關內去搶一把,也根本毫無意義,要不然大汗四十年孜孜不倦地求通貢,難道是瘋了嗎?

更何況,現在大明邊軍明顯是在換裝,過去那些誰都不肯用的爛火器已經逐漸換成了京華製造的隆慶二式火槍,火炮也一樣,過去那些不好用的老炮都開始慢慢換掉,或者轉移到不那麼危險的二線防線上去“發揮餘熱”了。

一線要地如殺胡口、德勝堡以及宣府、大同這種重鎮,現在大多是京華的二號炮、三號炮在服役,甚至宣、大還有一些光看起來都知道厲害的一號炮。

所以,這連搶都不大好搶了,怎麼反制大明?

因此,跟圖們打不要緊,但是別說打死,頂多讓他“受點輕傷”,連重傷都最好不要。

那麼現在就剩一個問題了,恰臺吉終於緩緩開口,問道:“大成臺吉,如果圖們真的出兵干預,你覺得這一仗該怎麼打?”

把漢那吉一聽恰臺吉也支持打,頓時豪氣干雲,大聲道:“圖們如果只帶察哈爾部前來,我們土默特就用本部的力量將他打敗,如果他號召內外喀爾喀乃至朵顏、兀良哈等部一同進犯,我就傳下號令,讓東西鄂爾多斯和青海土默特一起前來支援,然後一舉擊潰圖們,讓所有蒙古人都知道圖們沒有能力帶領他們前進!”

好氣魄啊大成臺吉!可惜你這辦法實在太沒腦子了。

恰臺吉輕輕嘆了口氣,道:“大成臺吉,你漢學比我強得多,應該知道有句話叫做‘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憑什麼他帶察哈爾部前來,我們就要跟他一樣只用本部?又憑什麼,我們既然已經決定開戰,還非要等他前來?還有,辛愛呢,不管了嗎?”

“這個……”把漢那吉到底也是學過一些漢學的,聞言不禁猶豫起來,他剛纔“本部對本部”的思路,其實主要是從名聲上考慮,希望打出土默特的威名來。

不過恰臺吉的問題也問得有道理,他不能不考慮。

“那麼,脫脫叔父,你的意思是說?”把漢那吉問道。

恰臺吉道:“既然要召開庫裡臺大會,不如同時讓東西鄂爾多斯和青海方面都帶兵前來,能調多少兵看他們自己,我們可以把時間給得寬裕一些。”

“時間給得寬裕一些?爲什麼?你是怕他們也跟內外喀爾喀對待圖們一樣,不肯聽我的號令嗎?”

恰臺吉平靜地道:“那倒不是,只是在這段時間裡,我們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辦,而這件事只能我們自己辦,不能假手於人。”

把漢那吉睜大眼睛:“什麼事?”

“擊敗辛愛。”

----------

感謝書友“黃金髮123”、“zhou4770”的月票支持,謝謝!順便求訂閱和各種票票。

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10章 高夫人第040章 瞭解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277章 逆轉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136章 此立威耳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79章 “刑天”行動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氣”(4更破萬)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221章 抵京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030章 立威(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83章 避蟲湯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