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

高務實的這個說法,恰臺吉不好當面反駁,因爲帶兵前去恭賀嗣封事,在蒙古也很常見,或者說蒙古的各種大汗小汗們,去參加別的大汗小汗們嗣封的儀式,也經常都會帶上不算很少的兵馬。

既然如此,高務實代表大明皇帝前來冊封順義王,帶些兵馬有什麼好奇怪的?

不能說以前的大明使臣一般不帶多少兵,他高務實也就不能帶兵了啊。如果恰臺吉對此表示反對的話,高務實可以直接用一句“帶兵表示重視”懟回去。

再說,順義王的嗣封,不管對於大明,還是對於土默特而言,的確都是相當重要的大事,帶着兵馬前來慶賀,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

恰臺吉只好把話題轉移開,但他雖然在蒙古人中已經算是智者級別的名將了,行事說話依然難免直接,所以他一開口就直接進入主題了:“欽使前來,我土默特本當集合各部前來迎接,但欽使來得實在早了些……如今誰做徹辰汗,我土默特尚未有定論,欽使只怕要在土默特耽誤不少時候,用於等待了。”

哦?我要來這裡等你們選出徹辰汗?呵呵……

歷史上大明對順義王的冊封問題,高務實還是比較清楚的,如果按照原歷史來看,大明先等土默特自己選出徹辰汗,然後再封其爲順義王,倒也是事實。

在原歷史上,順義王自俺答汗初封,中經黃臺吉、扯力克,至卜失兔嗣封,共嗣襲四代,歷七八十年之久。

俺答封貢之初,大明爲“借其鈐束諸部之力”而對俺答汗封王賜印,賦予其主掌朝貢互市的權力,其規定:宣大和河套三部朝貢均由順義王統一負責寫表奏進;一切賞賜由順義王領取並轉發各部首領;各部首領職位的升授也由順義王在進貢之時代爲奏請,然後大明酌情處理;先由順義王進貢,之後方許開市。

此外,按照明蒙協議,順義王制定自己的相關法令,蒙古有違反貢市的部落人衆由順義王依照蒙古法罰治。

這樣,一方面由於順義王掌握着與大明封貢互市的大權,擁有王號,握有王印,意味着順義王已掌控了朝貢大權,故而“爲能制市賞之權”,所以也導致了蒙古內部激烈爭奪順義王位繼承權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作爲貢市事宜的蒙古方負責人和主持人,順義王能否順利嗣封,則直接關係明蒙和平貢市關係的維持,以及大明邊防的穩定。所以爲了確保自身利益,大明對順義王的嗣封也一直積極施加影響,進行干預。

三娘子四嫁順義王的事,此前已有所表,不再贅述。只說後來卜失兔與三娘子終於成婚之後的事。

他們成婚次年的六月,齊集部落向大明請封,但忠順夫人三娘子恰在這時病死,素囊盡掠三娘子給卜失兔的金銀什物,意欲王封。

面對複雜的形勢,大明派人前往蒙古,一面出邊慰哀情,一面密授方略,聯其異志,利用貢市的利害關係,使諸部彼此制約,並對素囊施加壓力,明確表示“俺答有約,封王以長,部落歸心。爾若叛盟,三枝十二部仗義聲討,何詞以對?況我天朝頒封,從爾倫序,爾若不聽,是逆天朝也”——也就是反對素囊封王的態度,素囊被迫只得放棄。

大明的作用,正如當時親自經手此事的督臣塗宗濬在事後嚮明廷報告的那樣:“中國之市賞足以示恩,犯令之罰革足以示威,我特執其機而善用之,諸夷何敢不服?”

九月,結束紛爭的諸部首領齊集,爲卜失兔具結請封,明廷下旨允准。但卜失兔爲挾貢增賞藉故拖延,直到次年即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六月才舉行了嗣封典禮。

《三雲籌俎考》記載嗣封情況雲:“訂以六月初九日受命。至期,制撫於馬市樓上憑檻而觀。素囊擁數萬騎先屯聚,日午,卜失兔坐大纛下,十二部落風飆馳禽騖,充谷蔽野,入我所設宴彩蓬中。故事,虜王即於此蓬外領敕,蓬離暗門尚二里,龍亭至暗門將出。餘謂中軍戴延春曰:‘天朝敕命,不蒲伏城下,而輕率迎至宴蓬,非體也。’傳示卜酋,頗難之,終不敢抗,遂率諸頭領跽伏龍亭前,以首頂敕叩首謝畢,還敕於亭,乘馬前導。宴畢,復叩首謝,成禮而畢。”

這樣,卜失兔的嗣封雖然一波三折,但由於大明的多方干預,最終順利嗣封爲順義王直至明末。

從這個原歷史上順義王的嗣封過程中,高務實歸納出以下幾點:

第一是黃臺吉、扯力克、卜失兔三王嗣封的過程大體上相同,即前王死後,蒙古遣使報告大明,明在接到報告後予以賜祭。

首先是部落首領按長子繼承製由嫡長子繼任,爾後按照與大明的封貢制度,順義王爵亦應由部落首領承襲。但嗣王爵者必須先與三娘子成婚,然後會集諸部頭目商議,得到大家的擁戴,再共同具結遣使向大明請封。

大明邊官上奏朝廷,大明廷頒發敕封詔書,派專人齎送到邊,由大明督撫官員主持嗣封典禮。新王率諸部頭目在指定地點領取敕賞,接受敕封。最後新王進馬匹及表文謝恩。

在這一過程中,嫡長子繼承部落首領之位,猶如蒙元時期忽裡勒臺的諸王會商,應當是依照蒙古的習慣法而行的,其餘程序則應是出於大明的要求和安排,而大明正是通過這些嚴格的程序來保證順義王位的順利嗣封。

第二是歷代順義王均承襲徹辰汗(乞慶哈,Secˇenqaγan)之號。據《蒙古源流》等蒙文史書記載,萬曆六年俺答汗與西藏黃教領袖索南嘉措會晤,雙方互贈稱號,索南嘉措給俺答的一長串稱號的最後即是“徹辰汗”。

此稱號源自元世祖忽必烈的汗號“薛禪”,原因是俺答本人在引進西藏佛教時以忽必烈自詡。從明人記載看,這一稱號又爲他的後繼者承襲。

萬曆十一年,大明封黃臺吉爲順義王時,黃臺吉已稱徹辰汗,“黃臺吉帥酋長南答素等三百餘人待命殺胡堡。當是時,黃臺吉亦新更名乞慶哈矣……其七月黃臺吉入貢,然弗稱乞慶哈者,遵敕書所載耳”。

黃臺吉之子扯力克亦稱乞慶哈,《萬曆武功錄》載:“(萬曆十七年)其七月杪,順義王乞慶哈傳發自長灘,至銷金水。乞慶哈即扯力克也。”

《神宗實錄》裡也說,萬曆十七年十一月“順義王乞慶哈(即扯力克)、忠順夫人、龍虎將軍一克黃臺吉等擁衆西行。”

至於扯力克之後的卜失兔,因爲時處明末,高務實沒有見到其具有乞慶哈稱號的記載,但從以上這些情況推測,應該也是如此。

由此觀之,“徹辰汗”是土默特之主的專有稱號,在俺答汗之後,凡是執掌土默特部之權者,同時也承襲這一稱號。

黃臺吉、扯力克、卜失兔作爲俺答汗的嫡長子長孫,是當時土默特部領主的繼承人,他們都擁有“乞慶哈”的稱號。

在蒙古內部,他們稱乞慶哈爲土默特領主在前,大明嗣封順義王、承認其爲土默特領主在後。

因此,大明方面記載黃臺吉在入貢之前已更名爲乞慶哈,扯力克在接受大明敕封之前亦已“自立爲王”了。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爲不能想象大明會敕封一個沒有成爲土默特之主的人去當順義王。

從這個意義來說,順義王爵的承襲實際上成爲土默特部領主的繼承和確認。而從上述過程中可以看出,大明的態度直接或間接地左右着土默特領主的繼承。而土默特部領主在一定意義上成爲右翼共主,這點自俺答汗後也一直傳承數世。

恰臺吉此時的說法,則是向高務實標明:選擇誰當徹辰汗,是我土默特的內部事務,大明雖然是“領導”,但你不應該插手這件事。

然而高務實顯然不會如歷史上的大明那樣“老實”。

因此他笑了笑,道:“誰做徹辰汗,自然是土默特自己的事,應該由土默特人自行決斷,不過……”

萬事就怕“不過”,恰臺吉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

果然,高務實淡淡一笑:“有一點本欽使必須提醒你,倘若大明不能認可徹辰汗的人選,徹辰汗是得不到順義王冊封的——換句話說,他將是一個不能掌握通貢互市之權的徹辰汗。”

說到此處,高務實直視恰臺吉的眼睛,一字一頓地問:“如今的土默特人,能夠接受這樣一個徹辰汗嗎?”

第124章 奉旨觀政(二)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下)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28章 務實制義(下)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