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

恰臺吉的軍陣出現了一絲騷動,尤其是恰臺吉所在位置附近,戰馬長嘶,甚至部分戰馬開始出現刨蹄子的動作。

麻貴頓時緊張起來,左手按住刀柄,身體微微向高務實側過來一點,壓低了聲音道:“侍中,有人生起戰意了。”

“嗯?”高務實的馬術現在已經還算不錯了,但戰場靈敏度顯然遠不如麻貴這位經年戰將,尤其是對於騎兵這一塊,更是弱項中的弱項,聞言一愣,問道:“何以見得?”

麻貴一邊死死盯着前方,一邊解釋道:“恰臺吉身邊都是他的親信戰將,胯下戰馬都是最好的,它們能從主人細微的動作變化中感應到主人的戰意,您看……那些戰馬有的在嘶鳴,有的在刨蹄子,這種動作如果是出現在尋常的馬身上,可能是緊張、恐懼,但對於這些久經戰陣的上等戰馬,則表明它們很興奮,已經想要衝鋒陷陣了。”

高務實恍然大悟,心說果然專業的事情就得專業人士來分析,外行領導內行最多隻能從戰略上下手,具體到戰術的話,就肯定不靠譜,看來這次把麻貴帶來,這步棋還真是走對了。不過,如果曹淦沒有奉我之命提前去見把漢那吉的話,他應該也能看出來吧?

麻貴見高務實沒回話,以爲他不相信,忙道:“侍中,脫脫之強,絕非僅止於個人武藝,他的騎兵用得出神入化,既然他們已經生起戰意,咱們最好趕緊準備……”脫脫,就是恰臺吉。

“打得過他們嗎?”高務實問道:“我是說,我們這五千騎兵,打得過恰臺吉手下這六千蒙古騎兵嗎?”

“這……打贏可能有點難,但除非脫脫拼着實力大損而不顧,否則絕不會跟咱們強行拼到底。”麻貴頓了一頓,又道:“就算他真的瘋了,末將拼了性命也會將侍中送回關內。”

那就是說,打恐怕還是打不過,只是對方也不容易吃掉自己就是了。

高務實眯着眼睛看了一會兒,搖頭道:“不必管他們。”

“侍中!”麻貴大急,道:“就算侍中不懼,咱們也得有些準備纔是。”

這話很有道理,有備無患,一直都是高務實的習慣。

但這一次高務實偏偏拒絕了,而是肯定地道:“他們也許會衝陣前來,但是,麻貴!”他的語氣忽然嚴厲起來,用點兵一般的語氣叫了一聲。

“末將在!”麻貴雖然心中緊張,但下意識的反應還是立刻讓他拱手應命。

“你去下令,不管對方是不是直接殺到跟前,在接戰之前,我方騎兵必須保持鎮定,一動不準動——你去讓本官的騎丁頂到最前線。達兵轉爲中軍,京營繼續壓陣。”

這個命令一下,麻貴反倒明白高務實的意思了,高務實是在賭對方不敢真的動手,但同時也還是做了一點準備,讓達兵轉爲中軍,意思就是萬一情況不對,麻家達兵掩護他走。

在麻貴看來,“走”不可恥,怕的就是高務實不肯走,結果把天子詔書和儀仗丟了,那個情節可比戰敗還嚴重得多。

簡單類比一下,就好比一個外國人當着你面踩踏你的國旗,這個性質不是尋常受辱可比的。

所以麻貴馬上按照高務實的要求下令了,不久之後他就開始佩服起高務實的“未卜先知”起來,因爲己方纔剛剛完成陣型變動,對方也懂了,果然是一下子出動了大概兩三百騎,直截了當開始衝陣前來。

這批人可能是恰臺吉的中軍親衛,連馬匹助跑都沒有做,幾乎是直接開始衝鋒。

馬蹄陣陣,塵土飛揚。

雖然只有兩三百騎,卻在恰臺吉的親自帶領下衝出了千軍萬馬的聲勢!

“持刀!”麻貴一聲怒吼。

已經轉爲前軍的高家騎丁立刻抽出了腰刀,但因爲沒有其他命令,所有人自動執行之前的“一動不動”指令。

如果單從軍事角度而言,現在雙方的表現都不正常。

恰臺吉一方無故發動,也沒有任何前置工作,直接開始衝陣,這可是有可能傷馬的行爲,蒙古人平時是很懂得避免的。

高務實一方視而不見,除了下令前軍抽刀在手之外,就沒有任何進一步的反應,如果是真正臨陣對敵,相當於把前軍賣了。

騎兵對衝本來就不是東方騎兵的主要作戰手段,對衝的一方騎兵像步兵一樣保持隊列讓對方來衝,那更是聞所未聞之舉,這讓他們直接失去了騎兵的兩大倚仗:機動力和衝擊力。

所以……這不是戰爭!

五百步。

四百步。

三百步。

恰臺吉見對方騎兵直到現在也只是抽刀在手,而沒有迎擊之意,心中也不禁爲對手喝彩,暗道:此人要麼根本不懂騎兵,要麼就一定是我生平第一大敵!

兩百步,高家騎丁最前線幾排有了些不自覺的波動,但並非他們主動爲之,而是胯下戰馬的自發行爲,它們感受到了危險,開始不安。

一百步!

“停!”恰臺吉大喝一聲,開始止住戰馬。

一行兩三百騎因爲慣性又向前衝出五十步,終於全部停住。

恰臺吉面沉如水,敏捷地翻身下馬,動作絲毫不比十二年前遲緩。

頭前兩排的高家騎丁額頭見汗,這時都忍不住悄悄吞了一口吐沫,目光死死盯着走上前來的恰臺吉。

恰臺吉身後,那兩三百騎士也都已經下馬,卻無一人上前,但看恰臺吉一人朝五千明軍走來。

“東勝衛指揮僉事脫脫,求見欽差!”

高家騎丁終於放心下來,主動分開道路,供恰臺吉上前。後方傳來麻貴的一聲高喝:“有令,傳東勝衛指揮僉事脫脫覲見天使!”

天子儀仗列開,高務實身後自有人高奉敕書,以表明高務實的欽差身份——歷代“欽差”都有其權力象徵之物,如秦漢欽差之“持節”,明時欽差則是“奉敕”。

高務實本人則端坐馬上不動,表情淡然的看着朝他走來的恰臺吉。

恰臺吉乃是“哲別神射”,老遠就把高務實看了個清清楚楚。

作爲一位頂尖武將,他只需要稍稍一瞥,就能看出高務實這位欽差鐵定是文官,雖然他年輕,身體看來也很不錯,但一定沒有練過武。

不過,文官在大明地位再高,在恰臺吉這裡也沒有任何不同,真正讓恰臺吉驚訝的,是高務實的神情。

他的目光淡然如水,沒有絲毫波動。

恰臺吉知道,方纔他這一方造成的聲勢足可以假亂真,哪怕高務實身邊那位麻家的青年俊才也一臉緊張,至今還左手扶着刀柄。

然而高務實這位文臣欽差卻絲毫不受影響,就彷彿他剛纔瞎了、聾了一般,神態中沒有一絲一毫的震驚、恐懼,甚至……彷彿還有一抹淡淡的嘲諷。

若非大勢如此,恰臺吉真想突然發難,把這年輕欽差擒下,看看他是不是還能如此鎮定。

可現在,這並不可能。

恰臺吉深吸一口氣,在高務實馬前十步站定,然後俯身下拜,沉穩而有力地道:“臣東勝衛指揮僉事妥妥,恭請聖安。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務實的聲音不大不小,也不像恰臺吉的聲音這般低沉有力,而只是平靜得猶如一潭深水,古井無波:“聖躬安。脫脫僉事,請起。”

----------

感謝書友“dj000214”、“書友20180224230320150”的月票支持。順便說一下關於恰臺吉的“恰”,之前文中解釋過一個字面意思是“外交官”,不過今天再查了一堆資料,發現史學界還有一說,認爲“恰”來自於“怯薛”,蒙古語爲hiya,或者xiy-a,有“大元侍衛”之意,而這個“恰”字,恰臺吉後人一直世襲,名字中都有此字,故學界也有學者認爲這是一種世襲的身份。

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030章 立威(上)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057章 財迷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56章 棘手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027章 倒潘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263章 密議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