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

郭樸這話,高務實可就不敢當了。

吳兌並不是高拱的會試門生,他早年是捐資進入國子監的,當時高拱掌國子監,看中了他,傾心培養、親自調教,這纔有了後來的吳進士——這很好理解,他之前進國子監都要靠捐錢,水平能高到哪去?

這與其他高拱門生就很是不同,所以後來高拱被徐階逼得辭官下野的時候,那麼多學生都不敢在當時“滿朝倒拱”的局面下去送高拱,只有吳兌一路送到郊外。

這不是吳兌不怕死,而是他深知高拱對他的恩情之重,可以說沒有高拱就沒有他吳兌的進士身份。別人沒有受過高拱的授業之恩,但他受過,所以他不去送高拱的話,良心上太受譴責了。

當然,這隻能說明吳兌跟高家的親密,不代表高務實這位“世兄”就一定會“不敢當”,他之所以“不敢當”,主要是因爲吳兌資歷太老,年紀也大,乃是嘉靖三十八年的進士,今年都已經五十六歲了。

雖然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他們以私人身份見面的時候,吳兌要叫高務實“世兄”,可人家資歷年齡擺在這裡,高務實怎敢擺什麼世兄架子?能老老實實做個小師弟就已經是高拱面子大了。

高務實連說不敢,郭樸也只是調侃了一下,然後便道:“劉綎和鄧子龍的事情好辦,你不管是去找吳君澤,還是乾脆去找皇上,都是能解決的。不過,這種事最好還是內閣出面,老夫幫你把這事兒辦了吧,這也差不多就是老夫能爲你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高務實一怔:“您要請辭?”

實際上郭樸請辭都快十次了,但這個年代的重臣請辭,很多時候只是表明態度,能不能走成功,那要看皇帝批不批准,顯然現在皇帝不打算批准,又或者說兩宮沒同意皇帝批准。

但郭樸說出這個話來,說明他是真的確定要辭了——確定要辭也有其他辦法,比如親自去求見兩宮太后或者皇帝,又或者拿雙親說事。

郭樸的父親已經不在了,但他的老母親卻是身體倍兒好,現在還能每天出去遛彎散步,郭樸一直想回去奉養老母,這是高務實知道的。

畢竟老夫人身體雖好,年紀總歸擺在那裡,什麼時候走是不一定的,說不定早上還好端端的,中午坐在那裡,一眨眼可能就走了。人上了年紀有時候就是這樣,因此郭樸很希望自己能陪伴老母親最後一程。

高務實的這位郭老師,論才幹肯定不如他的前任高拱,但論個人品行,他不輸任何人,而且也真正是個孝子。

果然,郭樸道:“是啊,老夫今年七十,本已是古稀之年,該退了。再說,家慈明年九十大壽,這耄耋之壽做兒子的還不回去,難道還要等期頤之壽麼?”

期頤,指百歲老人,這個年代基本不敢想,所以郭樸這個理由很硬扎。

高務實知道這事兒勸不得了,只好道:“明年老太君大壽,學生一定親至。”

誰知道郭樸擺手道:“你來做什麼,我那兒是小地方,可容不下你到哪都帶着走的幾百號家丁,到時候連站都沒地方站,可別把我那幾畝薄田給踩壞了。那雖然不值幾個錢,卻也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可不能毀在老夫手裡了。”

高務實有些尷尬,只好轉過話題,道:“說起來,學生在河南也有不少產業,安陽以南不遠便是衛輝,要不讓世兄……”

郭樸連連擺手:“你不要插手這些事情!郭家子孫雖然不成器,但在安陽給人做個西席先生,開蒙授字還是幹得了的,不至於餓死街頭。”

那倒是,而且郭老師雖然不貪蠹,但他的正俸和津貼都高啊,況且大明朝官員退休也是照退休前的級別發俸的,郭家人又比較少,光郭樸的“退休金”都能養活一家子了,不可能餓死。

至於將來郭樸過世之後……到時候自己再看情況幫襯一下好了,反正看起來有郭老師在,他是不會收自己一兩銀子的。

但高務實還是有些情緒低落,黯然道:“學生纔剛回來,就要與老師分別,實在是有些感傷……”

郭樸教了他七八年,自然也有感情,況且高務實的的確確也是他最成器的學生——六首狀元啊,都沒法子更成器了,他聽高務實這一說,也嘆了口氣,道:“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只要你記得爲師的教誨,這輩子清白爲官,將來用心輔政,做老師的也就心滿意足了”。

他畢竟豁達,說到這裡,反而露出笑容,安慰高務實道:“再說,安陽是你回新鄭的必經之路,你將來回去的時候,要是爲師尚在人間,你也可以去我那裡盤桓幾日嘛——不過說好了,幾百家丁就算了,爲師可招待不開。”

高務實被他逗得哈哈一笑,道:“好好好,趕明兒學生就讓下面的人去在老師府上不遠買地,建它幾個大通間,將來也好讓家丁落腳。”

“盡胡說八道。”郭樸知道他是開玩笑,擺了擺手:“先不提這些了,趁着爲師還沒走,你還有沒有什麼事情需要爲師幫襯一二的,不妨說來聽聽。”

“這個嘛……”高務實一時還真有些想不起來現在有什麼事非要郭樸幫忙的,倒不是沒有事,而是郭樸臨走之前能幫忙的事情,卻似乎不多,因爲高務實大部分的事情都是需要佈局,而不是臨時要辦。

郭樸見他遲疑起來,便道:“你既然想不起來,那也不必着急,爲師雖然要走,但估計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定下來的,你今天回去之後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告訴爲師。”

但這時高務實想起一件要緊事來,忙問道:“老師,您走之後,內閣是不是要增補一位閣臣?”

郭樸聞絃歌而知雅意,道:“你擔心鳳磐?”

高務實道:“雖說您老走後,大舅應該便是首輔,但屆時內閣只剩四人,許閣老雖是我三伯門生,可他是徽州人……”

南北本來不是大問題,但不得不說,這個年代因爲進士分榜,南榜進士們有些瞧不起北榜進士——高務實這樣的除外,因爲最後是一起考的——於是在爲官的時候,也會出現鄉黨。

小一點的鄉黨就是同縣、同府、同省,而最大的鄉黨,就是同南榜、同北榜這樣的。許國的老家,那可是心學的根本重地之一。【無風注:前文說徽州人丁絲絹案的時候,已經提到過徽州甚至僅僅一個歙縣有多少朝廷大員了。】

而且許國整體上來說,本身就有點兒溜肩膀——也就是有點滑頭,不是那種意志剛強,如高拱和郭樸這樣政治態度異常明確和堅定的人。

郭樸搖了搖頭,道:“此事現在不好辦了。申汝默這個人,你不要看他平時和和氣氣,做事不聲不響的,其實他有些像當年的徐階,看似一直在退讓,其實只是退讓了一些邊邊角角,根本不是什麼關鍵之處,但是他的退讓卻會讓咱們不好跟他撕破臉……

不過,你也不必擔心,爲師這麼跟你說吧,如果王錫爵沒有回鄉照顧老父,這次爲師走後,廷推估計以他爲首。但他回鄉去了,聽說其父病勢沉重,說不定熬不過今年了,那麼三年之內,王錫爵不必擔心。”

高務實腦子裡過了一遍京中大員,問道:“那會是誰?吳師兄應該資歷還有所不足吧?”

吳兌在外爲官的資歷當然很足,但問題是他當京官的資歷很是不足,大司馬也只幹了一年多,估摸着廷推不會很有戲。

果然郭樸連連搖頭,道:“哪裡就能輪得到吳君澤了?就算他一切順利,估計也得再熬上兩年或者五年,這期間大概還要換個衙門,這樣他六十歲左右,沒準還有入閣的機會。”

這就是外任的壞處了,京官資歷不足,廷推的劣勢太大了——內閣閣老和九卿等有資格廷推的大臣,大多都是長期做京官的,你一個外官,跟他們能熟悉到哪去?哪能輪得到推薦你啊?人家認識的翰林學官多了去了,推薦誰不是推,當然是推薦自己熟悉的咯。

“那會是誰?”

郭樸笑了笑:“潘水濂(潘晟)這個禮部尚書幹了有一段時間了,他的資歷也足夠,是嘉靖二十年的進士,而且更關鍵的是,他這些年一直偏向實學一派,但又是個浙江人,所以扯平了,算是中立派吧。讓他補進內閣,咱們不必擔心,申汝默他們也不必擔心,皆大歡喜。”

哦,潘晟啊……倒不是不行,不過這哪是什麼皆大歡喜,這只是雙方都勉強可以接受的一箇中和人選。

不過潘晟對自己倒還不錯,不管他是出於什麼原因考慮,這總算還是個好消息。

看來,隨着老師的離去,內閣要進入大致上的勢均力敵局面了。

張四維和許國是實學派的兩名看家大佬,對面心學派則是申時行和餘有丁,最後外加一個多半會保持中立的潘晟。

----------

明天就是祖國70華誕了,祝偉大祖國更加富強美好!~

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117章 意外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259章 妖書案?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22章 覆滅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78章 丹砂之瞳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97章 高孟男第042章 纖幫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54章 將至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16章 陽謀!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005章 禁衛軍!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53章 利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