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

時光如流水,轉眼又過一月,已經是盛夏了。

高務實回到桂林,在這一個月裡,把積壓的文牘全部處理完成,還順手參劾掉一個私用驛站馬車的按察使(史實,《神宗實錄》裡這年真有按察使因此倒臺),因爲其他不法、不謹而被高務實參劾掉的官員也有六七名,總算讓他這個按臺沒有白乾一年,回去不好交差。

黃芷汀送高務實到桂林之後,呆了幾天就回了思明府,她畢竟也是有正事的人,不好長期在外耽擱。

她走的時候自然是萬般不捨,見慣了戰場生死的黃大小姐當時竟然淚眼婆娑,看那模樣,就算忽然說不走了,狼兵們也是不奇怪的。

幸好這次帶的狼兵私底下都知道大小姐跟高按臺之間有些不同尋常,一個個把頭低得就差塞進褲襠裡去了,算是勉強維護了一下大小姐的威嚴。

高務實沒有說太多的話,他雖然有不錯的口才,在這種時刻反而不太願意宣之於口,只是簡單的跟黃芷汀說了兩個字:“等我。”

黃芷汀的眼淚其實也就是被這兩個字帶出來的。

各項事情該辦的都辦得差不多了,高務實又不像張任一樣有興趣自己種紅薯,每天除了按時“上班”,就是接收京華集團從各地送來給他批覆的請示。

他近期也沒有做太多的調整,只有一件事算是新的指示:他命高琦以泉州港爲基地,派人逐步查探魍港極其周邊地區。

魍港,也稱北港,亦作蚊港,位於後世臺灣省的嘉義縣布袋鎮,在臺灣中部北港溪下游一帶。明朝時期,一度以“魍港”代稱臺灣。魍港也曾是海商及漁民來往臺灣島、澎湖列島、浙閩地區的重要港口。

如果從泉州出發,只要直接往東南方行船即可抵達,且中途幾乎正好經過澎湖列島。

臺灣島在中國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默默無聞,少人問津的狀態。春秋戰國時期大陸稱臺灣島爲“島夷”,秦朝時稱臺灣島爲“瀛州”,三國時,稱其爲“夷州”。

到隋唐宋元時則主要稱其爲“琉球”,這期間大陸與臺灣的聯繫更多是民間漁民或出海活動的人經常到訪,此時臺灣本島上除了極少數來自大陸的人移居外,還有一些途經此處短暫居住的人,而更多的居民則是臺灣島上的土著居民。

到了大明時期,後世的各類專家們估計,臺灣島上大約住着十萬左右的土著居民,他們過着原始部落生活,散居於全島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臺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臺灣北部)、“北港”(即魍港,臺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臺員”、“臺窩灣”(指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爲“東番”,萬曆年間,大明官方開始啓用“臺灣”這一名稱。

雖然歷代大陸朝廷對臺灣的管理屬於鬆散型,但也並不是完全放任不管。宋代由於海上貿易有了進一步發展,所以大陸與臺灣的接觸多了起來,到南宋時,政府還派兵屯戍於澎湖,管理臺灣。

元代則設立了澎湖巡檢司,這時到臺灣移民的百姓又有所增多。

到了明代時,明朝初期仍設澎湖巡檢司,直至洪武二十年,因實施海禁而廢除,並把居民遷到漳州、泉州一帶。嘉靖四十二年,因爲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不過總體而言,由於大明此前實行海禁政策,沒有對臺灣進行有效管理,使這裡成爲一些海盜走私集團的避風港和活動基地,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林道乾、林鳳,原歷史上還將有後來的李旦、鄭芝龍這對義父子。

高琦在閩海擊敗的,就是林鳳爭奪呂宋失敗後的餘部主力以及海盜聯盟。

哦,其實臺灣現在在歐洲人那邊也有另一個名字,叫做“福爾摩沙”。這還是嘉靖二十二年的舊事,當時葡萄牙人在開船去日本的路上,偶然經過臺灣海峽,意外發現了一座美麗的島嶼,他們就將這座美麗的島嶼稱爲“福爾摩沙”(Formosa),“福爾摩沙”就是“美麗之島”的意思。

不過,葡萄牙人雖然發現了“美麗之島”,卻並未佔領這座島嶼——葡萄牙人口有限,臺灣島上的原住民也很少,對於他們而言,其實沒有什麼價值。

隨後的歷史,如果高務實這隻小蝴蝶不出現的話,就應該是荷蘭人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成爲新的海上霸主。

然後荷蘭人會在巴達維亞城(現雅加達)建立“東印度公司”,負責管理東南亞一帶的殖民地。到了大明天啓四年(1624年)時,荷蘭人將派出部分人侵入臺灣島,並在島上修築了熱蘭遮堡(明人稱其爲臺灣城,位置在後世的安平),第二年,荷蘭人又在熱蘭遮堡對面的赤嵌山上修築了普羅文查堡(明人稱其爲赤嵌城,位置在後世的臺南)。荷蘭人由此開始了對臺灣的殖民統治。

此地原本是東方海盜走私集團避風港,忽然被荷蘭人佔領,這當然直接影響了彼時在大明東南沿海進行貿易的鄭芝龍集團的利益。不過那時候,鄭芝龍雖與荷蘭人有過交涉,但後因忙於抗清和降清問題,便無暇顧忌了。所以,在韃清與南明勢力爭鬥的過程中,荷蘭人在臺灣穩穩地駐紮了38年之久。

直到鄭成功收復臺灣——這個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說了。

總之,此時的臺灣有少量大明海盜或與海盜有關係的百姓在沿海生活,但人口很少。整體來說,臺灣還是個原始荒島,屬於無主之地。

高務實讓高琦派人探查魍港,自然不是爲了剿滅海盜餘孽——或者說這只是極少一部分原因——他是開始考慮佔領臺灣了。

以高務實現在的海上實力,佔據臺灣並不困難,甚至西班牙、葡萄牙乃至於後來的荷蘭人什麼的,很可能都不會考慮去跟他爭搶臺灣。

葡萄牙就不說了,這都幾十年過去了,他們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去佔領臺灣,卻根本沒這麼做,因爲無利可圖。

但是荷蘭人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後來不是佔領臺灣了?

其實這個道理說穿了一文不值:葡萄牙人租了澳門,儘管還是不大方便,但總歸是可以跟大明進行交易了。然而荷蘭人一直沒有取得這個“通行證”,他們一直要靠着鄭芝龍的轉手,才能跟大明做生意。

這顯然是很不符合當時號稱“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人心意的,所以他們纔打起了臺灣的主意,在臺灣搞殖民,指望有朝一日可以聚集實力擊敗鄭芝龍,然後強迫大明直接和他們進行交易。

所以,說穿了大家都不是衝着此時的臺灣島本身去的,而是爲了找個“中轉站”,好跟大明做買賣。

而現在的大明並不拒絕跟人做買賣,雖說外國佬的商船不準進港,但大明已經允許大明的海商出海貿易了,而且由於朝廷在其中獲利越來越大,這已經是一條國策,不會輕易變更了。

如此,誰會腦子抽風爲了一個荒島,去跟大明最強大的海貿集團對着幹?

因此在這個時候,高務實去拿臺灣島,顯然是不會遭遇太多外部阻力的。

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221章 抵京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130章 立威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29章 複雜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205章 政策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259章 妖書案?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129章 複雜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263章 密議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58章 庚辰春闈(四)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235章 臨別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