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封賞爭議

京中有什麼大事,高務實一直都是能夠得到消息的,高陌在京師的工作中就有這一條,不過由於高務實正在旅途之中,這次的消息稍稍耽擱了一下,信使和高務實錯過一段路才發現,等追上高務實,他都已經到了新鄭了。

龍文雅苑因爲自從改做了狀元第,規制上得到了提升,張氏好面子、重門第,自然該添上的都得添上。

一些裝飾物就不細說了,在高務實不在的這大半年裡,最明顯的變化是新修了一座魁星塔。

魁星塔也叫狀元塔,算是狀元獨享的榮耀,不過塔的形狀與普通的塔沒有太大差別,只是高家這座塔修得有點大。

高務實在塔下看了一眼,估摸這塔得有十幾丈高,而且位置很顯眼,南面雙洎河,迎河正對着新鄭縣城,想必在縣城北望,第一眼就能看見他這座狀元塔,實在是……高調。

這座狀元塔高聳雄峙,造型優美。最上層正南面鑲嵌着“文運開天”石刻匾,在塔身第五層三個窗口,有石雕“指日高升”、“魁星點鬥”、“天官賜福”等傳說故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其中,石雕吉祥圖案“魁星點鬥”是採用會意文字的形式,畫面上有一魁星,魁星神像頭部像鬼,一腳向後翹起,如“魁”字的大彎鉤,左手捧着墨斗,如“魁”字中間的“鬥”字,右手執筆,單足站立在鰲頭之上,意寓用筆點定中試人的姓名,這個人物形象也組成一個草體的“魁”字,取魁星點鬥、獨點鰲頭之意,形象生動,拼字巧妙。

所謂“魁星”,就是北斗七星中前四顆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的總稱,主文運、文章,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第稱作“奪魁”、“魁首”,高務實是狀元,且是六首狀元,皇帝欽點的“二百年來真魁首”,是以張氏對這個“魁”字形象很是花了些心思。

這塔的塔身嵌有青石陽刻的“惜字”兩個大字,意思就是字面意思,意爲珍惜文字。

古人認爲文字是神聖和崇高的,爲聖人所創,即使只是對寫有文字的紙,也不可隨意丟棄或污損,必須焚燒於塔中。所以“敬惜字紙”,可以算是時人追求讀書入仕的象徵。

看得出,張氏對高務實這個兒子給她帶來的榮耀,是相當滿意的。

但她越是覺得兒子榮耀,高務實要說服她也就越難。

狀元塔不遠處的小涼亭下,高務實站在母親張氏身邊,張氏坐在一把紫檀木椅上,微眯着眼,也不知是睡是醒,但應該是正聽着高務實慢慢講述自己在安南的經歷。

能讓高務實“罰站”的人不多了,但張氏顯然可以,別說罰站,就是罰跪也沒得爭辯。

也幸好高務實雖然不會什麼“武功”,但總歸是保持着適度鍛鍊的人,倒還不至於站不起。他就這樣慢慢地說着,從午後一直說到了黃昏。

張氏偶爾問一點細節,但大致上只是默默聽着,除了高務實和黃芷汀一起被潭底潛流吸入地下河的時候,明顯見到張氏輕輕放着的手猛然抓了一把扶手之外,她的神情基本都很放鬆。

流雲東去,落日西沉。高務實也終於說完了。

時值夏日,天色還亮堂得很,張氏也不着急回房,只是起身從涼亭裡慢慢走了出去,高務實則緊緊跟上。

侍女們還是遠遠看着,沒得到命令不敢前來。

張氏走上如城牆一般的院牆上,看着雙洎河的河水,緩緩地道:“聽起來這姑娘還算不錯,但她土司出身,自己現在也是一方土司,甚至還能帶兵打仗,實在是武烈了些,性子恐怕有些桀驁,不會太馴服。”

高務實平靜地回答:“這要看對誰。”

張氏不禁失笑,揶揄道:“你是說,對你還是馴服的?”

“算是吧。”高務實倒是頗不客氣,不過聽起來只是平常回答,語氣中並無得意。

張氏有些意外地打量了兒子一眼,嘆了口氣,道:“你和爲孃的說這麼多,想來是希望娶她爲妻?”

“是。”

“倘若只是納妾,縱然她已有誥命在身,爲孃的也可以答應你。”張氏又嘆了口氣:“但是娶妻卻沒那麼簡單。”

“孃親不同意?”

“我同不同意還不是最關鍵的……你可有問過你父親的意思?”張氏搖了搖頭:“你不要以爲你父親對你不聞不問,這些年所有關於你的消息,他都是很關注的,只是因爲過去的一些事和一些情況,他心裡始終有道坎,不想邁或是不能邁過去罷了。”

這倒是個新情況,高務實有些疑惑,問道:“孃親所指爲何?”

“三伯當年爲國子監祭酒,認識的考官很多,連着幾科考官都是他的熟人,因此不願你父親參考,結果蹉跎了他近十年……可他是老幺,自小受他三兄照顧最多,又沒法反對,只能怏怏不樂,學業也荒廢了不少,最後待得能去考試了,考個孝廉(舉人)也就到了頂。”

高務實有些明白過來,看來自己這位父親雖然是個乖弟弟,但心裡未嘗不覺得是三伯耽誤了他的前程,只是沒法明說罷了。

“所以,孃親的意思是說,父親對三伯有些芥蒂,昔日兒子隨三伯進京,他也就只是冷眼旁觀,甚至認爲這是三伯給他的一種變相補償?”

“可能是,也未見得完全。”張氏微微搖頭:“他的想法可能更復雜一些,但他不肯說,誰又知道他究竟怎麼想?但是不論如何,他對你一定是寄予厚望的,爲娘可以保證這一點——他很希望看見你達到他沒有機會達到的高度,以此來……證明些什麼。”

高務實有點頭疼,聽起來他這父親是把自己當年的雄心壯志寄託在自己身上了,所以什麼事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考試這一塊已經沒得說了,可能現在連娶妻他都有一種攀比心態。

果然,張氏輕輕嘆了口氣,道:“你父親和爲孃的當時成親,他心裡未嘗沒有遺憾,因爲你三伯母是官宦出身,而爲娘只是商賈之家。幸好你大舅給張家爭了口氣,纔算是擡高了蒲州張氏的門第,後來你父親才慢慢心平氣和了下來。”

她轉頭看着兒子,露出一抹苦笑:“你當爲娘看重門第只是一廂情願?唉……你娘我當年已經吃夠了這個苦頭,門不當戶不對的,就算嫁進門,也要遭受無數的冷眼、奚落,你可曾爲那位黃姑娘想過這些?”

高務實默然無語,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張氏又道:“現在,你知道爲娘爲何要搬出高老莊,在此處花這麼大一筆錢,給你修這龍文雅苑了?”

原先是不知道,但現在知道了,除了什麼給高家留一個安全的避難所,萬一流民四起也不會被洗劫之類,看來更關鍵的是出一口氣——當年你們瞧不起我六房,現在我兒子不僅有的是錢,而且還是六首狀元!

張氏見高務實不答,又道:“就算你說,那位黃姑娘入門之後,大概也很少會留在新鄭老家,見不着幾個家裡人。可是,你成親難道不回來?祭祖難道不回來?甚至哪天我或者你父親走了,你也不回來?你只能回來,可到那時候,她一個做慣了大土司的女子,在你家裡遭人冷眼、遭人嘲諷,會發生什麼事,你考慮過嗎?”

“還有,你不要忘了,你小的時候,是由於早有神童之稱,被你大伯親自開蒙教導,然後又被你三伯重視,甚至帶去京城,留在身邊親自指點,這纔沒有經歷過多少冷嘲熱諷。可是,你去問問務觀、務勤他們,他們沒有你的神童名望,這些年來受了多少奚落嘲諷,說是‘賈人之子,銅臭滿身’……你在京師賺的錢越多,他們在新鄭受到的諷刺就越多!只是那些人不敢當着你的面說起這些話罷了。”

“之所以這次你讓務勤去安南,爲娘沒有反對,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這裡。務觀畢竟是過繼去了三房,現在也蔭官了,今年就要去京師尚寶司上任,可以擺脫這些。但務勤他們卻沒個着落,因此你讓務勤去安南,對他而言也是一個解脫。”

高務實皺眉道:“哪些人說這些話?”

“你問清楚了又能如何?嘴長在人家身上,當着你的面不說,私下對你指指點點的,你能如何?便是皇上,也禁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何況是你?”張氏嘆道:“出身本是天定,但若是努力一些,也可以改變。只是這改變,有時候自己這一輩未見得能享受得到……或許你們男兒可以,就像你大舅,他高中之後,誰敢笑他?可是像爲娘這樣的女子卻不行,有一個你大舅這樣的兄長就已經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了……那位黃姑娘的兄弟,你瞧着可有能高中進士的麼?”

黃芷汀的兩個弟弟?快別提了吧,大弟弟屁事不懂,盡幹蠢事,純粹一個紈絝子弟;小弟弟倒是老實一點,不過瞧着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長處,將來就算做土司,估計也就是個“守成之主”。

指望這兩位考進士?我還不如指望紅河水倒流。

----------

感謝書友“秦朝小駐”、“蒼白頌歌”、“光vs暗”的月票支持,謝謝!話說,現在好像是月票雙倍了吧,大家有月票的不要忘記投了哦~!

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096章 地雷陣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55章 缺朝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12章 劃分檔次(下)第022章 天壽山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13章 大明癥結所在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252章 兄妹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59章 妖書案?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02章 利用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22章 天壽山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9章 關係第131章 急,不急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95章 破虜(下)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211章 目標第068章 幕後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284章 設計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