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三鎮總領

高孟男沒想到高務實會給自己這麼大的權力。

按照高務實給他的權限,實際上他要做的事情可不只是高務實剛剛提到的這些,因爲這些只是其中“涉外”的部分,還有更多內務方面的責任也需要他承擔起來。

總領,何謂總領?

別的不說,光是高孟男已經知道的,河花府的鐵礦是肯定要大力開發的,高務實已經決定在此處建立一家軍械廠,但生產人員全部從國內調集和招募。

這家軍械廠的火槍生產只需要用鐵,還比較好辦,但是火炮廠因爲使用青銅,所以需要京西鎮守使岑凌來提供銅礦——高務實已經告訴岑凌,他名下的興化宣撫司就有足夠的銅礦可供開採。

至於錫礦倒是好辦,高務實說了,乂安的葵州就有大型錫礦,就在英都府西北幾十裡處。

而所有鍊鐵、鍊銅和火槍、火炮的生產所需的煤炭,則通通由黃氏控制的安邦宣撫司提供。

高孟男是知道高務實辦實業的習慣的,這河花府既然又是鐵廠,又是軍械廠,必然是一處關鍵要地,必須妥善掌握。所以他不光要考慮把這幾個產業發展好,還得把防務安排妥當,以及萬一遭受攻擊、抵擋不住時,對相關生產設備和資料的銷燬、人員的撤退等預案,也都必須做好,一樣都不能缺失。

而金港方面,除了黃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商港和軍港的建設,以及移民。高務實向他介紹了金港的大致發展方向,在港口建設好之後,還要建造船廠,負責造船和修船——這裡既然是南進基地,怎能少得了爲艦隊提供支持?

所以他這個三鎮總領,在內政方面就至少有一南一北兩個重點發展城市要打理,任務還都很艱鉅。

權力對應的是責任啊。

不過這權力還是太大了,高孟男覺得三鎮加起來,別說在安南的重要性,就算放在大明國內,都相當於一個兵備道,管着三個府呢,他不能這麼簡簡單單的就接受了。

“求真,愚兄很感激你的信任,但這份責任太重大了,只怕京華內部也會有人覺得你任人唯親,我需要有人幫我分擔一二。”

“不任人唯親,難道還任人爲疏?”高務實擺了擺手:“這一點二兄你不必擔心,京華是我的私產,用族親再正常不過了。不過,既然二兄覺得要有人分擔……”

他假裝想了想,皺眉道:“這樣吧,我讓務勤來幫你——其實也談不上幫,這小子讀書不太成,我看過他寫的文章了,估計也就是個生員的前程,不如來跟在二兄身邊學習鍛鍊一下,將來就在京華做事算了。”

其實在大明來說,生員就不算差了,不過那要看對誰而言,在高務實這個六首狀元眼裡……生員什麼的,自然不值一提。

高孟男也不敢懷疑高務實在科舉這方面的本事,既然高務實開口說高務勤“就是個生員前程”,那高務勤的水平大概也就到這兒了。

他想了想,高務勤雖然估計是幫不上自己什麼忙,但高務實說得沒錯,反正他讀書不太成,早些來京華做事,學習鍛鍊一番,說不定前途還要好一點——自己這不就相當於兵備道了?

況且高務勤過來的話,的確可以分擔自己的壓力,倒不是說他能做多少事,而是他有高務實親弟弟的身份,有他掛名在前面頂着,自己做事就不必擔心遭猜忌了——猜忌未必一定出自高務實,現在京華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利益體,高務實手下的重要家丁們也有很多處在重要位置之上,他們也是有發言權的。

高孟男對高務實的決定表示了支持,並且說,如果六房的老太爺和老夫人不同意,自己也可以勸說一二。

這件大事到此就算說開了,高務實對廣州港、天津港等地的調整也順便跟高孟男提了一句,讓他不必太擔心。

高孟男覺得只要廣州港不亂,就一切都好說,也就沒有表示什麼意見。

不過,正事談完之後,高孟男忽然想起一樁小事來,也跟高務實彙報了一下,他說道:“對了,求真,我在廣州的時候,濠鏡的佛郎機番僧頭子找了我好多次,非要我給他們引薦一下。當時廣州港不是有任務,要了解佛郎機海船的一些構造和製造之法,乃至於佛郎機火炮的一些技術麼,我也不好一直推脫,所以……”

“那不叫番僧,二兄,你應該稱他們爲傳教士。”高務實笑着打斷道。

高孟男有些詫異:“他們自己也這麼說,不過我還以爲他們只是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一羣番僧,居然也能稱‘士’?”

呃,你的關注重點還真是……很有大明範。

高務實簡單地給高孟男介紹了一下歐洲教士們的社會地位,然後問道:“他們想見我?可知道所爲何事嗎?”

高務實不像很多穿越前輩一樣,一聽見傳教士就趕緊屁顛屁顛巴結過去,許以各種特權來交換什麼歐洲先進技術。

因爲他知道,此時的歐洲其實也沒多少真正稱得上先進技術的東西,即便有,也不需要這樣來獲取——他們現在壓根沒有什麼技術壁壘一說,只要有門路、肯花錢,隨隨便便就可以搞到。

而且所有的歐洲國家,現在只要有那個能力的,都恨不得倒貼過來找大明做生意,而且他們對此時的大明基本是敬仰、畏懼和羨慕的。

比如英格蘭崛起的關鍵人物、“童貞女王”伊麗莎白,就曾寫過一封親筆信給萬曆帝,可惜當時英格蘭還在探索航線,這封信沒能成功送達,直到近四百年後,才由******女王在訪問中國時送到時任主席手中。

那封信的原文無須詳述,但只看一個擡頭就知道彼時歐洲人對大明的觀感:

“承上帝洪恩的英格蘭、法蘭西及愛爾蘭諸國女王,信仰的守護者伊麗莎白,致敬最偉大、強大而不可戰勝的大明皇帝陛下”——此時的英格蘭對法蘭西有宣稱,所以裡頭有個法蘭西女王的頭銜,當然這個不重要。

偉大、強大、不可戰勝。

這就是現在西方人對大明的看法。

所以,這些傳教士找我幹什麼呢?高務實也有些好奇起來。

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56章 漠南之戰(四)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111章 交接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23章 大危機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42章 纖幫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45章 諭德上疏(下)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125章 可戰方和(四)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112章 東返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