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

三鼎甲一直走到承天門,便見此處已經搭起了涼棚一座,棚內懸掛着進士金榜,早有順天府尹宋之韓與宛平、大興兩縣令,分別牽着一匹亮銀色無雜毛,披紅掛綵的高頭大馬,在榜下恭候。

順天府尹宋之韓乃是高拱的門生,與高務實相識十載,一邊爲高務實將頭上的紅花換成金色,再給他身上十字披紅,一邊笑道:“世兄,今日之後,你便是千年以降讀書人之真魁首了,恩相在天有靈,一定會高興的。”

宋之韓是嘉靖十一年生人,如今已四十九歲(虛歲),以前他見着高務實都是用“小師弟”這個暱稱的,但今日高務實不僅已中得進士,更是千古第一人的六首狀元,哪能再用這麼稱呼?於是他便按照當下的習慣,門生稱恩師子弟爲“世兄”來稱呼高務實,這也是一種肯定,意味着高務實現在終於被天下讀書人視爲楷模,而不僅僅是“高拱之侄”了。

按理說,在今天這麼喜慶的日子裡,提到已經去世的高拱似乎多多少少有些不合適,但高務實並不介意,他非常清楚宋之韓在原先歷史中的境遇。那時宋之韓是跟馮保鬥法的主力戰將之一,高拱失敗歸田之後,宋之韓甚至被馮保假傳聖旨,差點活活廷杖至死,最後罷官歸家。而且此後幾十年,哪怕萬曆已經爲高拱平反,宋之韓也未曾再出山,直至病逝。

所以高務實對他頗爲尊重,也在高拱和郭樸面前給他說過不少好話,宋之韓能夠出任順天府尹這麼關鍵性的職務,其中也有高務實一份功勞。

此時兩縣令也爲榜眼、探花如法炮製。裝束已畢,宋之韓親遞馬鞭於高務實,兩縣令遞鞭於榜眼、探花,各扶三人上馬。

而三人身後,還有“連中六元”、“狀元及第”旗各一對、綠扇一對、紅傘一柄、鑼鼓音樂排列前行。大吹大擂,出去承天門,到了長安街上。

一到長安街,氣氛立刻從肅穆轉成了熱鬧喜慶。寬闊的長安街上,此刻已經擠滿了看熱鬧的男女老幼。若不是道路中間有順天府的兵丁把守,恐怕真要水泄不通了。

就在街上衆人翹首以盼時,突然間鼓樂大作。喜慶的樂聲中,兩排大漢將軍護衛着兩個披紅戴花的禮部官員,擡着幡龍金榜緩緩而出。這金榜由禮部尚書親自護送,衆進士隨行,從午門正中而出,在長安街上緩緩行過。

傳說中的“御街誇官”儀式的重頭大戲正式上演了!三位天之驕子,騎在亮銀色的高頭大馬上,接受長安街百姓的瞻仰與歡呼。這幾乎是京城百姓們最熱衷的慶典了,因爲從寒門士子一躍成爲新科狀元,本身就是最好的勵志故事,素爲百姓們喜聞樂見——當然,是不是真的“寒門”,那是兩說。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便是今年的三鼎甲都這麼年輕英俊,世人愛幕年少,自然要比往年更加熱情激動。而這種興奮,在見到禮部連夜趕製而成“連中六元”牌後,更是達到了巔峰。

男女老少,如癡如狂、尖叫連連,紛紛把籃子裡的鮮花花瓣往他身邊拋去。那些花瓣被風一吹,紛紛揚揚的飄灑在天街之上,更映襯的三人彷彿天神下凡一般。

昔曰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曰看盡長安花。

爆竹聲聲,鼓樂陣陣,大吹大擂之下,狀元誇官的隊伍從左長安門出來,除了三鼎甲外,其餘的進士便被引去禮部衙門,準備參加瓊林宴。

而高務實等三人繼續經兵部街遊行,至吏部衙門進去,入文選司、求賢科內的奎星堂上香。禮畢,再次騎馬出前門,在觀音廟、關帝廟行香,然後才又回到禮部衙門。此時除了本科同年外,歷科鼎甲諸君,齊在衙門前,衣冠濟楚,恭迎新貴。三人向諸位前輩各施三揖,然後至正堂,分次序而坐,御賜的瓊林宴便開始了。

稍作敬酒寒暄之後,諸位前輩便起身道別,狀元郎高務實率衆同年恭送出門,回來後佳餚羅列,笳鼓喧闐,衆人苦讀經年,此刻自是盡情享受今日之榮光。

早已文名鼎盛的高務實連中六元,從高龍文榮升爲高六首的喜訊,很快傳遍整個京城,這確實是個不得了的喜訊,讓俺答封貢一來,已經許久沒有聽到過這般大好消息的人們一片歡騰,朝野互賀,普天同慶。

大街小巷,人流如潮,各處鑼鼓聲、鞭炮聲響徹雲霄。就連素來有些陰沉的錦衣衛衙門,都破例放了幾掛鞭炮,近來身體不佳的老都督朱希孝都吩咐中午會餐時,錦衣衛衙門准許喝酒,以示慶祝。

別說錦衣衛了,甚至就連一貫在人們眼中名聲不佳的東緝事廠,那常年不開的正門今天都開啓了來,同樣是鞭炮鼓樂一樣不少,廠督黃公有過交待:外東廠無特殊差遣者,今日一律準酒,以慶大明遷都燕京之後的最大“文喜”!

下午時分,高務實又率領一衆同年,在禮部恭候讀卷大臣,鑾儀衛使、禮部尚書侍郎,以及受卷、彌封、收掌、監試、護軍、參領、填榜、印卷、供給、鳴贊等等,所有在進士路上爲他們服務的大人們,拜謝拜謝再拜謝,然後是更盛大的筵席,一直到三更天才散。

高六首這個衆矢之的,雖然一直算得上無酒癮但有酒量,可是也架不住這麼連軸轉的被灌,自然被灌得爛醉如泥,被隨行的高陌笑眯眯地親自背了回去。

而高府之中,也根本沒有人提前歇息,甚至左右的鄰居,都齊聚在大堂裡開懷宴飲,等待六首狀元郎的歸來。不用說,高府這流水宴是不花錢的,只要是這一坊的街坊鄰居,今日都能來高府吃流水席。

一羣人吃吃喝喝,胡吹海捧,有人遺憾道:“可惜我朝不興狀元尚公主,要不然,就憑狀元郎那潘安之貌、子建之才,聖上肯定會招他老人家爲駙馬的,到時候不僅金榜題名時,還外帶洞房花燭夜,才叫真的完美哩!”

有人鬨笑道:“聖上算起來和高六首還是同窗,高六首哪有公主可尚?”

之前那人搖頭晃腦道:“公主又不一定非得是聖上的女兒,姐姐妹妹不都可以?我記得聖上他老人家是有幾個妹妹的……”

“那也不行。”有人連忙擺手打斷道:“高六首是何許人也?前元輔高文正公之侄!而且啊,我聽說他在士林讀書人之中早有盛名,又是聖上的同窗,這將來不妥妥的就是閣老的前程?本朝尚公主對咱們這種身份、這種能耐的人算是大喜,對高六首可就不是了!到時候官爺做不得,權也掌不得,豈不是耽誤了?”

“也是啊……”前一人不禁撓頭:“本朝這個規矩可實在不怎麼樣,狀元怎麼就不能尚公主……不對,應該是尚公主怎麼就不能做官了呢?”

“誒誒!”他這話一出口,連忙被人拉住:“張老六,你胡說八道不要緊,可不要連累咱們這些人……來來來,喝酒,喝酒!”

他們說話之時,旁邊一席裡,一名身着生員服的年輕公子本來面帶笑容,聽了這話卻不禁失去了笑容,沉沉地低下頭,深深歎息一聲。

此時門外一陣喧譁,一衆家丁魚貫而入,高陌揹着高務實跟進,一名家丁笑眯眯地對在場的街坊鄰居大聲笑道:“諸位,狀元郎被灌醉了,今兒實在不能再給諸位敬酒,還請諸位包涵則個!不過打明日起,一連三天的流水席徹夜不停,還望諸位多多捧場!”

衆人見狀元郎的確被人揹在背上不省人事,又聽說流水席連開三天,一點點遺憾也都煙消雲散,紛紛大聲道喜,也不管高務實能不能聽見。

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064章 聯名信第131章 急,不急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87章 回京嘍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225章 三策(上)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05章 禁衛軍!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257章 後續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113章 世鎮的好處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100章 胡鬧!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100章 胡鬧!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123章 大危機第045章 務實御下(上)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22章 天壽山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