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

高務實嘆息一聲,道:“因大禹治水之功,因此其疏導之法被後世奉爲圭臬,歷代治河皆以排洪泄水爲基本之法,但卻沒有對泥沙淤堵作任何關注。然則昔日王莽當國,曾於元始四年召集羣臣徵求治河意見,討論治水之法。其時大司馬史張戎就曾提出:‘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濁,號爲一石水而六鬥泥。今西方諸郡,以至京師東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乾燥,少水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溢決。而國家數堤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猶築垣而居水也。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今反觀之,似與潘公所論類似。”

高務實所說的這位張戎的意見,就是說下游之所以淤塞,是由於上游開渠灌溉,使河槽水少,流速減緩而致。如果高築數堤以居水,再停止上游的灌溉,就能使“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這個思路和潘季馴的主張幾乎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完全能夠看作是束水攻沙理論的最早的提出者。可惜的是,王莽新朝是一個短命的朝代,所以張戎的理論沒有來得及付諸實施。張戎以後,直到明代潘季馴,這一理論再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關注。

高拱大爲詫異,伸出手指朝高務實虛點了一下,道:“你這小子,看的書雖然雜了些,看來倒也不是無用,此事連老夫也未曾得知,倒要你來提醒。”然後稍稍一頓,決然道:“我看此法雖然未曾有人實行,但道理並無不妥……只是眼下翁儒參幹得也還不錯,而且他畢竟也是治河名臣,倘若沒個理由,卻不好將他撤換。”

高拱說着,便慢慢皺起了眉頭。

高務實又充當起狗頭軍師來,獻策道:“翁公手頭,現下可有負責什麼工程?”

“那自然有。”高拱道:“他是河總,任什麼時候手頭都必然負有工程。眼下他手裡比較重要的工程就有鴻溝、境山以及淮河疏浚等等。”

高務實就笑了起來:“這幾個工程還需多久辦妥?”

“聽說快了,前次他在奏疏中做過預計,大概今年年中就能辦妥,算起來也就三四個月的時間了。”高拱政務精熟,這些奏疏他看過之後幾乎過目不忘,是以高務實一問,他立刻就能回答。

高務實大笑:“那不就好辦了?”他眨巴眨巴眼睛:“翁大立治河數載,勞苦功高,着上調北京工部侍郎。”

高拱一怔,繼而哈哈一樂,隨即指着他笑罵道:“你這小子,你是哪位閣老啊,開口閉口就許出去一個工部侍郎?這可不是南京的官,是北京工部!”

高務實被高拱的態度感染,不禁有些忘形,得意洋洋地道:“現在自然不是閣老,但那總歸都是遲早的事!”

高拱聞言一滯,語速變緩,沉吟着道:“你有這等志向……也是好事,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想有朝一日能宰執天下、書批四海,現在就更要用心讀書,不爲翰林,焉入內閣?”

高務實連忙收斂心思,拱手道:“三伯教訓得是,侄兒定當謹記。”但態度歸態度,他畢竟穿越前就已經三十出頭,也實在不需要聽高拱無數次強調金榜題名這檔子事,於是立刻岔開話題:“不過即便治河之策有了着落,侄兒也還是以爲海運不可廢。”

“哦?”高拱眼下是真不敢小瞧了自家這個小小年紀的侄兒了,聞言立刻就問:“緣由何在?”

高務實道:“方纔三伯您也說了,區區一個月港,一年即上繳了近兩萬兩銀子的稅銀。而且您要注意,月港這還只是新近開港,進出船隻非常有限,朝廷的制度其實說起來也還太過嚴格,依侄兒判斷,其將來能夠收取的稅銀應當遠比現在更多。”

高拱若有所思地問道:“你的意思是……天津的大沽口也如月港一般開港?”

“如果可以的話,那當然是最好。”高務實立刻回答。

高拱卻搖了搖頭:“這事情恐怕還很難辦,朝廷裡頭有太多人反對不說,而且眼下老夫身兼天官,正着力解決朝廷官員人浮於事等問題,同時還要整理邊軍……戚元敬此前曾上疏請朝廷將九邊各軍輪流調到薊州讓他一一整訓,這事情內閣商議了好多回,還是辦不下來,老夫也爲難得很。”

邊軍整訓問題高務實是知道的,此事最開始是平定倭寇有功的名臣譚綸提出讓戚繼光訓練薊遼一代的士兵,後來訓練頗有成效,戚繼光於是提出了一個建議,讓九邊各軍都去薊州輪訓。

這個建議若是在後人看來那當然好極了——戚繼光何等人也?那可是臨終前回顧此生,能說出“吾三十年間,歷南北水陸大小百餘戰,未嘗一敗”的大明軍神!

一位將領,在一次戰役中打出輝煌戰績,便足可稱之爲名將,而這樣的將領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可謂着實不少;但一名將領,數十年來一直在打仗,由南打到北,由水打到陸,卻連“小負一場”的記錄都沒有,統統都是勝利,而且還幾乎都是以極輕微的代價打出大勝……這種人如果還不算軍神,那什麼樣的人才配叫軍神?

但高務實知道眼下還不是討論戚繼光的時候,畢竟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件件辦,而且戚繼光在朝廷裡的後臺其實是張居正,所以對戚繼光的任用,高務實還要慢慢謀劃、慢慢推動。

他把話題轉了回來:“三伯,天津可以不像月港那樣開放,我們可以找一個更好的藉口:譬如說將天津開闢爲漕糧轉運和軍備輸送的港口。”

這就是一步步走的思路了,先作爲轉運漕糧和輸送軍備,避免被太多朝臣反對,待港口建好、建大,將來萬事俱備的時候,只要一句話,天津就能直接開港。

但高拱卻有一點不解:“漕糧轉運老夫倒是明白,這軍備輸送是什麼意思?”

高務實解釋道:“嘉靖二十六年,察哈爾部達來遜汗懼爲俺答所並,率領所部十萬南遷,移牧於大興安嶺東南半部,自此之後,薊遼壓力漸大,其所需軍備、糧秣日益見漲,原先這些物資要入遼,多走山海關、錦州一線而至遼陽,原本陸路運輸耗費就已經堪稱巨大,偏偏這還繞了一個彎,更是靡費錢糧。倘若天津港利用好了,朝廷的物資可以從天津港而至樑房口(注:後世營口。),然後由海船轉河船,溯三岔河、太子河而上,直抵遼陽!不僅可省物資糧草無數,也避免偶有不察,被蒙古韃子打了草谷。”

高拱聽了,不僅沉吟起來,過了一會兒才道:“此事事關重大,老夫還需細細思量。”然後話題一轉:“對了,‘玩伴’一事,老夫已與聖上密談,聖上可能很快就要着手去辦了,你有什麼計劃,也要抓緊時間。”

高務實微微一笑:“那好辦……侄兒明天就離京,先去我那山莊別院實地考察一番。”

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295章 成婚嘍!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208章 剿殺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89章 暗殺高務實(4更破萬)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30章 故事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098章 回柳州!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206章 弒嶽(上)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93章 命案發酵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62章 二段擊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15章 新鄭鐵廠(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230章 士別三日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132章 遇刺!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