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的時代

新鄭縣北,軒轅湖岸,龍文雅苑。

此處是前年是高家六房新建的一所別院,從“龍文”二字就能看出,是以高務實的名義修建的,不過實際上高務實這幾年根本沒有回鄉,這別院其實是高務實的母親張氏一手操辦建起來的。

項王曾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但高務實和項王不同,他對富貴還鄉沒有什麼感覺,只是他也拗不過母親,想着反正不過一所別院而已,建了也就建了,犯不着爲這點事讓母親不高興。

不過意外總是來得很突然,原本高務實以爲新鄭區區一個縣城,這別院又在縣城外頭,雖然是近郊,應該也花不了幾個錢。誰知道新鄭地價雖然便宜,但這別院造價卻很貴,前前後後花了足足十七萬兩銀子才建完,把接到報賬的高務實驚得目瞪口呆。

有沒有搞錯!歷史上張居正獨斷天下之時在老家修宅子,據說修得比王府還氣派,也不過就花了二三十萬兩,我他孃的修個別院居然花了十七萬?我這是修了個別院,還是重新翻修了新鄭縣城啊?便宜老媽是不是被坑了啊?

他是長子,張氏今後吃穿都是跟他,肯定不會貪他的錢,但張氏出身鉅富之家,萬一搞不清行情被人騙了,這個可能還是有的,所以高務實一直在心裡記着這件事,打算回來之後要好好看看,到底是怎麼修個別院居然花掉十七萬兩的。

不過當他親眼看到這所別院的時候,他就服氣了——這園子只花了十七萬?

這所龍文雅苑佔地巨大,竟有三千三百多畝,相當於後世兩平方公里還多一點,把後世新鄭市軒轅湖溼地公園全部包括進去還多了不少。

簡單一點說,這所區區“別院”,比後來慈禧修的頤和園也小不了多少了(頤和園大概4400畝),當然頤和園那邊是京師,地價貴、用工貴,還要養活一大幫子貪官污吏,各種材料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這個沒有可比性。

不過名義上歸屬於高務實的這所龍文雅苑也不是開玩笑的,比大氣富貴自然和頤和園沒有可比性,但有兩點,高務實一眼就看出來比頤和園更強。

這龍文雅苑名爲別院,名字還弄得很是雅緻,但它其實更像是個堡塢——此地三面環水,只有北面是陸地。根據母親張氏的介紹,環水的三面修了厚實的水泥高牆,採用的是高務實名下京華基建接邊軍工程時修堡壘標準,裡頭橫的豎的全是鋼筋,整個牆壁厚度爲十六尺,也就是後世五米多寬!

而陸地上的正牆更誇張,達到了二十尺的厚度,四捨五入差不多是七米寬,城牆上能跑馬!

牆身高度也一點不含糊,統一爲四丈,差不多是後世13米多,和眼下京師的城牆差不多高。雖然這並不違制,但……有必要麼?

明代京師的城牆其實不是最高、最厚的,整體城防也不是最強的,都不用說別處,光是高務實去過的大同城,其城防就比北京還強。當初俺答大軍壓境,大同城裡上上下下一點也不擔心大同有失,也有這個原因在裡頭。

高務實望着自己這個龍文雅苑,實在有些發懵:我這別院難道不應該是個讀書養老之地麼,建得能跟邊鎮雄關比防禦有何意義?難道老媽覺得我要造反,提前給我把老家修嚴實點?

面對兒子的一臉疑惑,張氏笑了笑,道:“你別這麼看着爲娘,爲娘可是根據你的話做出的決定。”

“我的話?”高務實一頭霧水:“我說什麼了?”

張氏眉頭一挑:“不是你說接下去這些年,北方几省的天災會越來越多,最終可能導致大量流民,甚至可能引發動亂麼?所以爲孃的才緊趕慢趕把這別院修成堡塢一般,萬一將來真那麼一天,新鄭高氏往這別院裡一避,總能免遭很多損失。”

“這……”高務實先是一呆,繼而笑道:“孃親可真是未雨綢繆。”

“那是自然。”張氏有些得意地道:“你以爲爲孃的怎麼會放棄高老莊祖業轉來這裡?我問過高珗他們那些在戚少保麾下受訓的傢伙,他們都覺得如果在新鄭建堡塢,就屬這一塊地方最好,三面環水,易守難攻!雙洎河這裡也來不了什麼水師水軍,真要是有警,只要守好北面就萬無一失了!”

張氏笑眯眯地道:“你那個護礦隊、護廠隊的法子可真是不錯,咱們家光在新鄭和禹州的幾個廠礦,如果把護礦隊和護廠隊全部聚集起來,就有兩千多人,守下這塢堡綽綽有餘。”

那是,我這可是兩千多家丁啊,如果放在邊鎮,差不多可以作爲兩三萬大軍的核心中堅!用來守個塢堡可不就是固若金湯嗎?

可是娘啊,你光守個塢堡頂什麼用啊,我新鄭、禹州兩地的產業怎麼辦?

那可是煤鐵聯營的工業集團——雖然是手工業水平,可架不住規模大啊,要是丟了的話,人家一個月能出產精鋼三千來斤,上好熟鐵四萬多斤啊,在眼下這個時代,就只有我自家的開平三大廠能穩壓它一頭了!你這是嚴重資敵啊!

不過幸好,河南這邊的幾個廠礦都不負責火器生產,跟軍工有關的產品主要是熟鐵片,一般是用來打造盔甲的,好歹沒有什麼攻擊性。這萬一是開平三大廠丟了,那樂子纔是真的大——隆慶二式火槍、丙子一式虎蹲炮這兩樣拳頭產品都是在那兒生產。

與火槍的命名方式不同,高務實名下推出的火炮系列,是以天干地支紀年命名的,比如“丙子一式虎蹲炮”就是萬曆四年所定型生產的。萬曆四年是丙子年,而這炮還沒有經過改款,所以叫丙子一式,如果今後改款,可能就是丙子二式、丙子三式這樣類推。

這款虎蹲炮是根據薊鎮總兵戚繼光的要求設計定型並製造的,結合了戚繼光在薊鎮的試驗數據,再經過一些改良得來,並且加上了高務實提出創意製造的新式炮架。

虎蹲炮是一種中小型火炮,一般用於隨軍野戰,是戚繼光很喜歡的一種炮。

丙子一式這火炮的威力加強倒也不算明顯,只是由於開平三大廠的冶鐵技術相對靠譜,所以重量下降了一些,穩定性和耐久性則有了明顯提升,再加上新的炮架,炮擊精度也有一定提高,比較符合戚繼光的要求,目前已經被薊鎮採購,第一批採購數量是八十門。

不過這些事情跟張氏說恐怕意義不大,尤其是在自己幾個兄弟都留在新鄭老家的情況下,萬一真出現流民動亂,張氏肯定會選擇先保家人族人,廠礦什麼的……到時候再收復不遲。

不過高務實想了想,覺得張氏的這個擔憂還是有道理的,自己最好先對這些可能出現的意外做個應對安排,要不然到時候廠礦的金錢損失事小,熟練技術工人的損失可傷不起。

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268章 揭謎(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四)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212章 誤解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129章 關係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068章 輿論造勢(上)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49章 不急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64章 聯名信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251章 取勃固第086章 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