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

主人教訓家奴,放在哪裡都是理所當然,但朱翊鈞教訓馮保,李貴妃卻有些不樂意。

倒不是別的什麼原因,而是因爲馮保之所以成爲太子的大伴,就是源於李貴妃需要馮保監督太子,以免太子學壞。

馮保這個人,無論高務實這樣的“外人”怎麼看他,但在李貴妃眼中,他一直都是一個頗有學問,而且頗爲嚴厲的儒宦,正是她眼中理想的太子大伴。

馮保早年就在內書院讀書,名列前茅。如果要從“師門”來說,他的琴藝出自明代內廷琴聖戴義,算是戴義的再傳弟子,一手琴技不說像戴義那般出神入化,至少也算爐火純青;他的書法則出自大明太監界的不老仙翁蕭敬,也算是再傳弟子,歐體、沈體都十分了得,前次他敢送張居正條幅,其自信也可見一斑

這還只是文化修養上的能耐,更被李貴妃看重的,則是他敢於嚴格要求太子朱翊鈞。

當初他還在裕王府的時候,高務實還沒有出現,小朱翊鈞因爲有個寵他寵上天的父王,因此也是很有一段時間無法無天慣了的。

那時候,裕王府內其餘的太監、宮女都因爲他的身份不敢管他,只有馮保敢於真正聽從李貴妃的吩咐,嚴格管教朱翊鈞,李貴妃說了不允許的事,只有馮保敢完全按照李貴妃的話來要求朱翊鈞。

這就是裕王府那麼多太監,而馮保最得李貴妃信任的根源。也是由於這個原因,裕王登基爲帝之後,朱翊鈞被冊封爲太子,李貴妃就立刻想方設法讓馮保成了朱翊鈞的大伴。

望子成龍,不獨民間如此,天家亦然。

因此朱翊鈞剛纔這話一說出來,馮保當着李貴妃的面自然不好如何,但李貴妃卻有些不高興,把臉一板,道:“馮保只是出於驚訝纔有這麼一問,太子何故作態?”

母親發了話,朱翊鈞就不敢造次了,脖子一縮,認慫不說話了。

馮保一見貴妃娘娘給自己撐腰,頓時氣也壯了,膽也肥了,腰桿一挺,拿捏着“內相”的腔調道:“高諭德,聖上龍體不適,急召貴妃與太子覲見,事不宜遲,耽誤不得。至於討論《孝經》什麼的,將來再說也不遲,眼下你……”

馮保剛說到此處,李貴妃身邊一個聲音響起:“你既然也在,反正也不是外人,就一同去吧。”

馮保聞言大怒,轉頭就要看看是哪個不長眼的混蛋敢打斷自己的話,還敢曲解自己的意思,誰知道一轉頭就愣住了,繼而臉上露出悻悻之色,乾咳一聲,支吾着道:“唔……不錯,是,是這麼回事。”

李貴妃微微皺眉,偏過頭對身邊那人道:“文進,你插什麼嘴?”

原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幼弟李文進。

李文進被阿姐批評了一句,卻毫不在意,反而湊近過去,附耳對李貴妃說了幾句話。

李貴妃聽了,鳳目微轉,在高務實身上打量了兩眼,點頭道:“你說得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高務實,你是太子伴讀,就陪太子一道去吧。”

高務實彷彿完全沒發覺剛纔的情況有什麼不對,一副遲鈍呆萌的模樣,一本正經地上前行了一禮,依足了宮中規矩謝過貴妃娘娘。

李貴妃見了,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她就喜歡規規矩矩的孩子——尤其是這孩子還要天天陪在她的寶貝兒子身邊,那更是越講規矩越好,免得把太子給帶壞了。

馮保瞪大眼睛,心裡又急又怒,暗罵道:李文進!你這廝好端端的,爲何壞我好事?我馮某對你難道還不夠客氣、不夠關照?要不是我馮雙林【無風注:雙林是馮保的號】,你李文進受宮刑才幾年,就算是貴妃娘娘的弟弟,可宮中自有規矩在,能讓你這麼快混成太監?了不起就是個監丞,連少監都不見得能當上呢!

然而李文進卻是在和貴妃附耳說完那幾句話之後就開始眼觀鼻、鼻觀心了,瞧那神色,只怕根本沒看見馮保目露兇光的樣子。

李貴妃惦記皇帝那邊的情況,不想再在這裡白白浪費時間,水袖一揮:“好了,儀仗既已備好,咱們這就走吧,別讓聖上久等了。”

李貴妃這麼一說,馮保就不敢繼續咬牙切齒浪費時間了,趕緊上來幫貴妃娘娘掀開轎簾,請她上轎。起轎之後,也不肯稍離一步,亦步亦趨地跟在轎子邊,以備貴妃隨時吩咐。

朱翊鈞也急着去看父皇,朝高務實隨意招了招手就先往後去太子儀仗那邊上轎了。高務實落後幾步跟上,還沒走到朱翊鈞的轎邊,身邊趕過來一人,悄悄道:“事急矣,高公子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高務實頭都沒偏一下,卻壓低了聲音道:“李公放心,盡在掌握。”

這說話之人,自然是李文進。恐怕也只有他,敢隨便在貴妃和太子的儀仗中間來回亂跑。

聽高務實這般說,李文進很是滿意,回答道:“好,盡在掌握就最好不過了,這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都會寸步不離地陪在貴妃身邊,所以貴妃這裡你不必擔心,萬事有我。至於太子這邊,瞧他和你這親近模樣,想必問題不大。不過……皇后那裡,你到底有沒有安排?要知道,不管她得寵不得寵,一旦山陵崩,她就是正宮太后,而現在太子還小,肯定不能親政,那麼她的話,可就是懿旨。”

高務實一邊走到太子軟轎的側後方,跟着太子儀仗走着,一邊平靜地道:“李公儘管放心,只要李公能確保貴妃這裡不出意外,天津港百五乾股或者十萬兩長蘆鹽場兌票,任李公挑選。”

李文進立刻咧開了嘴,笑道:“港口什麼的,我李某人也不大懂,也懶得理會那些細務,我覺得吧,還是鹽場兌票來得實際,只不過……要是有現銀的話,那就更好了。”

高務實總算偏過頭來,看了他一眼,也露出一抹笑,毫不猶豫地道:“好說,好說,便如李公所願。”

要不是情況不允許,李文進恨不得大笑三聲。

但是他卻不知道,一句話就送出十萬兩白銀、看似大出血的高務實,其實此刻也恨不得大笑三聲。

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215章 大燈泡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32章 遇刺!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184章 變色龍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90章 降服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99章 借刀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04章 京營第004章 京營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一)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87章 “生意”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225章 三策(上)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99章 借刀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011章 靠山吃山(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190章 去遼陽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225章 三策(下)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12章 東返第068章 幕後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48章 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