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

八日之後,四月十三,道試開考。在此前三日,督學李元泰已經按臨開封府。所謂按臨,是遵照朝廷規定,提學官要通過歲考和科考來考校生員,未免衆多士子奔波之苦,花費之巨,提學官會在其三年任期內(一任三年,一地只能一任),兩次赴全省各府和直隸州舉行考試,稱作“按臨”,這裡的“按”就是考驗之意。

但歲考和科考並不同於道試,那是對已經成爲生員的學子進行的考試,類似於後世學生的期末考試,不同的是,這是一種資格考試,以確保學子不會荒廢學業——考不過是要降級的。

而在對生員進行考試之前或之後,對各縣經過縣試、府試取錄送來參加道試的童生舉行最後一次考試,則稱之爲道試。

高務實已經通過新鄭縣試和開封府試,現在終於有了一個最初級的讀書人身份:童生。

現在他要衝擊今年的最後一考,考過了道試,就有了正經功名:生員,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秀才。

督學以次分期按臨考試,謂之出棚。到了道試這個層次,就比縣試和府試要嚴格、正規得多了,考試之時,會嚴加關防。按臨時沿途經過的地方州、縣護送敕印及隨行文卷官物,准許用驛站夫、馬、船隻,考棚應用官備各物及按規定所設的書役工食准予公費報銷。

督學按臨之後,住進考棚,以此爲臨時官署,故有時候也稱考棚爲學道衙門。督學按照規定所帶來的隨從書吏也要住進考場之內,不準外出,以免招搖撞騙、索取賄賂紅包、買賣生員錄取指標等項弊端發生。

還有更厲害的規定,譬如考試完畢之後,督學不準在按臨之地探親訪友、拜訪當地士紳等等。

當然,開封府的情況有所不同,這裡是河南省治,督學平時就是呆在開封的,所以情況要反過來:開封道試參加考試的是開封府和歸德府兩府考生,這兩府考生在開封府考完之後,督學就要立刻動身趕往衛輝府,在衛輝府舉行另一撥道試,考生來自於衛輝府、彰德府、懷慶府;再又前往河南府(府治洛陽縣),考生來自河南府與汝州;最後是南陽府,考生來自南陽府和汝寧府。

總而言之一句話:規矩森嚴。

道試考試日期已到,高務實與廩保在隨行家丁的護送下,於五更天趕至考棚整備的大門——俗稱龍門——內的考棚前。

這地方眼下真是人如潮涌,趕考的、送考的、賣各色食物的、乃至於看熱鬧的,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若有那沒來得及吃早飯的考生,便得抓緊時間在小吃攤前吃早點了。

高務實也沒來得及吃早點,但他畢竟不同一般考生,因爲他有錢,而且是很有錢,所以他早有高珗等人從客棧帶來的精緻食物,無論份量還是花樣,都可以隨便他吃。

不過高務實吃飯歷來準時,現在其實還沒到早餐的飯點,他的食慾比較一般,隨意吃了些就算了事。

沒多久,考棚放了頭炮,大家便到大門點名處前等候點名進場。當點到某縣考生時,院中會立起一塊紙糊的大牌,牌爲長方形,空其四周,中間點着蠟燭,上頭寫着“點某縣”,一面用硃筆寫着考生姓名。每塊牌上寫十人姓名,由人舉着,在漆黑的夜色之中,老遠便一望分明。應考者隨着寫有自己姓名的牌子,跟着舉牌人下考場。

從龍門至大門點名的地方有幾十丈遠,這裡已經搭了個竹木棚子,兩邊護以欄杆,中間可容二三人並行,類似後世春運高峰期火車站的入站口。

不同的是考場這個棚道有九個曲折,名曰“九龍廠”。考生手提長耳竹籃,緩緩行走在曲折的通道上,廠盡而點名處到,比春運時的秩序倒是強得多了。

道試由督學親自點名,提督河南學政李元泰坐在北面大廳的西間。大門一開,照例由知府擔任的提調官和首縣、各學教官及廩保都入內參見。

司儀者高喊“提調官進”,知府免禮作揖,督學則起立答禮,然後再呼首縣和學校教官進去,其禮節與知府同。最後傳廩保進,督學這一次端坐不動,任其參見。

這時便開始點考生之名,新鄭縣排名比較靠後,高務實並不着急,安安心心等着。老半天之後才聽見前頭點了自己的名,高務實連忙大聲回答:“有!”

督學案上放着各學教官申報來的名冊,名冊上每個人名下詳註有籍貫、年齡、面目、有須無須、面黑麪白、有無麻點瘢痕,以及三代履歷,並由廩保親筆畫押。

這些做法就比縣試和府試嚴格得多了,其目的就是嚴防有冒名頂替者下場作搶手代考。把廩保召至督學身邊的目的也是一樣,若點名上前的考生有上述情弊,他們就要馬上指出。 щщщ •тт kan •co

若確係本人無誤,則唱:“某某人保”,廩保應聲道:“某某人保”,考生才交上“道試卷結票”驗明,到髮捲處領取試卷和草稿紙。

假若是冒名頂替,而廩保未發覺或有意隱瞞,一經發現,廩保要黜革治罪,搶手則戴枷跪於轅門前示衆,然後治罪。

高務實走過這道流程,領完卷後到搜檢處聽候搜檢。考生入場,按例只准攜帶長耳竹籃,也稱考籃,籃中放筆墨食物,甚至江南某些地方連墨硯都不準帶入。至於紙片,那更是隻字不許帶進,以防作弊。

如此一來,搜檢嚴格,也就比較慢,哪怕是安排了多個搜檢口子,速度也快不起來——不僅考籃之物要一一檢查,連饅頭、包子之類的食物都要掰開來看看,防止抄寫的八股文章被夾帶進去。

這還不算完,查了物還要查人,考生還要解發脫衣,脫鞋脫襪,光着上身只穿一條短褲讓人搜檢。脫下來的衣物也有專人查看,以防上面抄有文字,甚至連耳朵孔裡也要打着燈籠看一眼有無夾帶,真是比搜賊還嚴,簡直斯文掃地。

高務實一看這陣勢,心裡不禁嘀咕:某些小說裡在大明朝玩女扮男裝考科舉的女神仙們,到底是怎麼過的這道搜檢?都脫成這樣了,你就是個飛機場怕也瞞不住吧?

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211章 目標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16章 陽謀!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08章 剿殺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22章 日講官上任啦(3更破萬)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47章 有詔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200章 立威之戰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27章 倒潘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040章 瞭解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215章 大燈泡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167章 定策(二合一)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