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

測試過了火銃的可靠性,得出根本就是一堆垃圾的結論之後,已經徹底對北軍火器失望的高務實決定再多找幾個理由給自己涉足軍工增添籌碼,於是又當着王崇古和馬芳的面開始測試射擊精度。

由於這一次不是非得打到炸膛,高務實下令每支三眼銃只打兩發,一排十人,打二十組,然後記錄成績算整體射正率。

三眼銃因爲有三個銃管,打兩發的意思其實就是射出六枚彈丸,不過這無關緊要,要緊的是這玩意歷來就不是靠精確度混的,所以成績一塌糊塗也在情理之中。

精確度測試完,高務實猶自不肯放手,又開始測試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果然這一次測試的結果也不例外,這批存儲在庫的三眼銃,真正能有效殺敵的射程只有不到三十步——平均計算的結果是僅僅27.1步。

高務實都忍不住嘆氣,難怪北軍士卒直接拿來當鐵棍用,就這點殺傷距離,對面又是蒙古騎兵,真打起來,估計對面衝鋒的話,一眨眼就已經到自家面前了,那還射擊個什麼,明顯不如直接操棍子砸。

不過高務實對蒙古騎兵的戰法明顯思路偏了,其實蒙古人從元朝到現在幾乎沒有半點進步,其最喜歡的戰法,仍然是當年成吉思汗的那套戰法——曼古歹。

據說,成吉思汗總結出的這套曼古歹戰術,被西方人稱爲“安息人射箭法”,實際上說穿了就是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這一戰術的核心就是假裝潰逃,誘使敵人追擊,而其精髓就是速度和突然性。

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三點,一是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是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是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

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理論上來說,徹底崩潰都只是時間問題。當時歐洲騎士大多配備重盔重甲,雖然近戰時十分強大,機動力卻根本無法和蒙古騎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騎射手,不僅追不上,連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

而且蒙古騎兵不像歐洲騎士那樣完全依賴強攻,他們只有當先用弓箭把敵人殺傷大半時才與敵人短兵相接。當初1241年4月時,蒙古騎兵就靠這種戰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的十萬匈牙利大軍(由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率領),一戰殺敵七萬餘,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血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

這一戰術一直被蒙古人沿用至今,不過由於漢人長期與蒙古交戰,對於這一戰術也漸漸找到應對辦法,那就是堅陣與火器。

然而應對辦法畢竟只是應對,要擊破還是很困難,如果蒙古人堅決要走,漢人軍隊由於機動力遠不如對方,所以也沒什麼好辦法。這也是爲何北軍總打出一些數字上很難看戰績——人家來了你只能結陣迎敵,人家要走你只能跟在後面吃屁,所以哪怕戚繼光打倭寇動不動就是全殲,到了北疆之後也多半隻能“擊破”、“迫虜退避”等,斬首能上百就算了不起的戰果。

好在蒙古人也不是永遠只有一套戰法,他們也會有所謂“鐵騎強攻”的時候。在這種時候,蒙古人的戰鬥隊形一般是分作五排。重騎兵組成前兩排,揮舞長矛、戰斧和狼牙棒等作爲主要打擊力量,當然也會帶上強弓。而身穿輕甲或者不帶甲的輕騎兵構成後三排,他們的主要武器是短劍和投槍,當然也同樣少不了強弓。

當兩軍交戰時,其他的輕騎兵部隊會首先分散開來和對手展開小規模戰鬥,並在戰鬥中轉向兩翼而以主力部隊構成正面。

當這一步完成後,主力部隊中後三排的輕騎兵就穿過重騎兵的陣列向敵人發射箭和投槍來造成敵人陣列的混亂。如果此舉沒有造成敵人的混亂,輕騎兵就會採用一邊後退一邊轉身射箭的曼古歹戰術,勾引對手追擊並導致其陣型混亂。

一待敵人陣營混亂,輕騎兵就轉移到兩翼給重騎兵留下暢通的通路以進行決定性打擊。

如果輕騎兵沒有達成目標,帶兵首領通常就會命令一翼上的輕騎兵從側面攻擊敵人側翼來吸引敵人的注意力,同時重騎兵包抄到這一側翼後面,從後方發動致命的攻擊。

鑑於這種情況,戚繼光所部南軍一到薊鎮,就全部配上了戰馬,成爲“騎馬步兵”,其軍中火銃手,也變得有些像歐洲的所謂“龍騎兵”。

而馬芳則是另一種風格,他由於少年時期被抓到蒙古人那邊多年,甚至在那邊打出了不小的名頭,回到大明之後一貫是以騎克騎的典範,也就是用蒙古人的戰法對付蒙古人。只不過,由於這一戰法需要弓馬嫺熟,所以馬芳的嫡系騎兵家丁部隊數量一直上不來,而且其中本身就有很多蒙古人。

不過高務實雖然一時想岔了,但蒙古人的戰術其實他還是瞭解的,甚至他還知道當年英國龍蝦兵靠空心方陣大破僧格林沁滿蒙騎兵的事蹟,所以纔會特意測試了三眼銃的有效射程——結果當然沒的說,這玩意的有效射程還不如人家蒙古人的弓箭,就算擺出空心方陣也是白送戰績給對方。

想到這裡,他不禁又有些佩服戚繼光、馬芳甚至李成樑等人,他們沒有空心方陣加持居然還能經常打贏,實在是大有本事。反正他覺得換了自己去,沒有軍紀嚴明的大批鳥銃手擺出空心方陣,那是鐵定要輸……

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涉足軍工產業尤其是火槍生產的決心,因爲不管是戚繼光、馬芳,甚至李成樑,這種軍事人才都是明末不可複製的,與其指望源源不斷的軍事天才出現,倒不如老老實實提高武器和戰術水平,靠着科技與智慧來應戰遊牧民族的最後輝煌。

不僅僅是蒙古,還有野豬皮,甚至在遙遠的未來,搞不好還要對陣沙皇的尖刀——哥薩克騎兵。

第070章 逐保倒張(十)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218章 聖心獨重啊(4更破萬)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43章 致謝?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25章 可戰方和(五)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00章 忽悠第068章 幕後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197章 高孟男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77章 說方陣第206章 弒嶽(下)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135章 蟻穴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08章 隱情(下)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22章 天壽山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221章 抵京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