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

戰襖錦繡鴛鴦色,刀槍如林駿馬喑。天公畏我兵威壯,豈敢逞得片雲陰。

初春的薊鎮,今日雲銷雨霽,總兵府督標大校場的天空竟然澄清如洗、萬里無雲,似乎連天老爺也在畏懼薊鎮督標之殺氣,沒有一片雲彩敢停留在此。

大校場閱兵臺上,一員武將傲然而立。這武將身着大紅蟒紋曳撒,外罩方領對襟無袖罩甲,面色肅然地看着臺下正在操演的三千兵士,神色如往常一樣淵渟嶽峙,無論臺下操演是精妙絕倫還是氣勢如虹,這將領看在眼裡,都毫不動容,似乎早已習以爲常。

閱兵臺主位兩側,分立八員重將,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面上卻都有些憂色,在閱兵之時,還時不時悄悄打量閱兵臺中間那將一眼。

忽然,斜斜裡跑出一員夜不收打扮的健卒,神色焦急,但卻不敢上臺打攪,只是在臺下急得打轉。

那閱兵臺中間的大將淡淡掃視一眼,身側諸將下意識挺身站直,目光盯着他,只聽得這大將道:“吳惟忠,你暫代本帥檢操。”

一名頂盔貫甲的高大將領應聲出列,聲含金石之音,抱拳大聲道:“喏!末將領命!”

那蟒袍大將面色平靜地轉身走下閱兵臺,朝那夜不收招了招手。夜不收連忙匆匆跑去,一個頭磕在地上,手裡遞出一封火漆完好的信件,口裡急匆匆地道:“大帥,楊將軍說,京師局勢全在此信之中,但他無從知曉其中內情,請大帥閱後自行定奪。”

蟒袍大將接過信函一看,只見信面上寫着“拜呈戚帥親啓”,信腳落款爲“承恩執繮小卒楊文通”。

這天下,配稱“戚帥”者,惟戚繼光而已。而楊文通,則是當年戚繼光在義烏招兵時收入麾下的悍將,此後因其忠勇,轉九門左城主將,拱衛京師。戚繼光很多時候都得靠他將京中情形轉告。

戚繼光沒有多說什麼話,只是默默打開信函,抽出信紙飛快地上下看了起來,時而蹙眉,時而揚眉,最後把信紙往手心用力一攥,緊緊地皺着眉頭,半晌長嘆一聲,道:“你等辛苦,本帥已經知曉,下去領賞吧。”

戚繼光治軍極嚴,那夜不收不敢多言,磕了一頭,拜謝而去。

攥着手裡已經只有佛珠般大小的信紙,戚繼光猶豫了一下,正欲轉身下令,忽然聽見大校場內士卒齊聲高唱: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

戚繼光微微皺眉,但未置一詞,只是原地等候。不多時,只見大校場軍兵整齊變陣,魚貫退場,吳惟忠等將領匆匆朝戚繼光趕來。

但他們到了戚繼光面前,卻有些面面相窺,一時無人敢領頭說話,剛纔受命代爲閱兵的吳惟忠沒辦法,只好出列道:“大帥,可是出事了?”

戚繼光不答。

吳惟忠心裡發毛,自己解釋道:“大帥,標下知道大帥除了得知敵情之外,從不曾在閱兵時半途退場,今日大帥……因此標下自作主張,命他們且先解散歸營整裝待命,若是有犯規條,請大帥責罰標下一人。”

戚繼光淡淡地問道:“我方纔命你做什麼?”

吳惟忠答道:“大帥命標下代爲閱操。”

“做完了麼?”戚繼光問道。

“這個……”吳惟忠面色有些尷尬,道:“做倒是做完了,不過……”

“好。”戚繼光道:“吳惟忠代本帥檢閱例行春操一次,賞銀五兩,記功一次。你還有別的事要說麼?”

吳惟忠支吾道:“這個……例行春操本未演練完全,是標下擅自刪減了項目,所以提前完成。”

戚繼光仍然面無表情,卻反問道:“本帥可有權如此?”

吳惟忠愣了一愣,道:“大帥自然有權這麼做。”

戚繼光點了點頭:“甚好,那麼,本帥既然命你代閱,你之所命,便是本帥所命,此舉有何不可?”

吳惟忠又是一呆,遲疑道:“這個……看起來……”

“你以代閱春操之身份下令並無不妥,是以有功。”戚繼光說着,語氣轉冷:“但本帥未曾命你擅自揣度上意,此事有過。”

吳惟忠有些沒有明白過來,卻不敢多話,只是跪下磕了個頭:“標下領罰。”

“吳惟忠擅自揣度上意,舉止失當,罰爲本帥轅門守夜三日。吳惟忠,你可認罰?”

“標下認罰。”

戚繼光這才點了點頭,轉身朝一名小將道:“紀綱,記下此罰。”

他說的紀綱,不是正德朝那個名叫紀綱的傢伙,而是軍法官的正式名稱。

那小將漠然抱拳,微微低頭:“標下已經記下。”

戚繼光掃視了一眼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的衆將,平靜地道:“爾等隨我回節堂議事。”

衆將見果然有事,不敢怠慢,齊聲應了。

所謂節堂,便是白虎節堂,這詞是個泛指,一般指的是領兵一方的大帥下達軍令的所在,既可以是行轅主帳,也可以是總兵衙門大堂等處。此時戚繼光並非行軍途中,指的當然是總兵府正堂。

衆將隨戚繼光到了總兵府正堂,各按品次就坐,戚繼光自己自然雄踞上首主位,見衆將早已安靜下來,都盯着自己等候指示,這纔開口道:“前幾日,本帥收到了一封來自高閣老府中的私信,寫信的是高閣老的一位侄兒……這件事,想必你們幾個應該有所耳聞了。”

衆將不敢應答,但都豎起了耳朵。

“本帥知道你們心中好奇,這位高公子與我戚某人素不相識,再加上文武殊途,能有什麼事情讓他親自來函,是麼?”戚繼光說着,自己也笑了一笑,但也沒等人回答,就自己接口道:“其實本帥當時也很疑惑,因爲除了剛纔那些原因之外,還有一點,你們或許不知道,但本帥是知道的……這位高公子年僅七八歲,只與當今太子同齡。”

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62章 二段擊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73章 厚道人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28章 恩憲?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01章 定調子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052章 又面聖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211章 目標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43章 致謝?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87章 回京嘍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132章 遇刺!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06章 老將凋零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