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

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張四維告訴高務實,他現在每個月的月例銀子是按張氏近支宗親來算,每個月有二十五兩,也就是說,下個月他將攢足一千兩銀子。

高務實心道,張家果然是鹽商鉅富之家,這月例銀子的額度是自己在高家的三倍還多——他在高家也是有月例銀子的,每個月是八兩。現在兩邊加起來,他每個月的月例銀子足有三十三兩,差不多頂半個“太子太師”的正俸了。

其實他一個八歲孩子,現在又是跟在高拱身邊,平時根本無需花錢,不過眼下大明都是這樣的氛圍,世家豪族子弟大多都是有例錢的,他自然不會例外。而高家雖然按照官宦世家的角度來講算是頗爲安貧樂道的了,高拱這些年在家鄉也沒有添置哪怕一畝地。不過高家畢竟數代爲官,數十年一點點累積下來,在當地也算是一方豪門,又豈會少了他的一份例錢?

不過再怎麼說,高家要論財富,跟鹽商鉅富出身的張家那是遠不能比的,因此張家給的月例格外高一些也是情理之中。要知道,張家在商界的地位可是相當高,幾乎壟斷了著名的長蘆鹽場。而且張家在商場上還不是獨立作戰,而是協同作戰,是張、王、馬“三家聯軍”——張四維家族、王崇古家族以及馬自強家族的商業合作聯盟。這三家的聯合,幾乎壟斷了大明北部邊疆的鹽業市場,甚至在整個北方的鹽業市場都佔據着巨大的份額。

以高務實這個“後來人”的觀點,他並不特別反對壟斷,因爲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一種使國家迅速富強的好路子,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直到他穿越爲止,也沒親眼見過什麼沒有毛病的路。因此,某種程度、某種方式的壟斷,高務實是可以接受甚至還樂意推廣的。

但,這並不意味着眼下的張王馬聯盟符合高務實的思路——高務實的看法其實說到底是十分功利的:你壟斷不壟斷我不在意,我只在意國家是否因此受益。

倘若你壟斷的結果是自家富甲天下而國家毫無所得,那麼高務實就一定會認爲這種壟斷要不得。反之,你壟斷的結果是雖然自家財源廣進,但國家也因此獲利頗豐,那高務實就會認爲這個壟斷還算不錯。

畢竟,商人不可能自己毫無所得給國家打白工,高務實相信有不知多少萬分之一的機率出現“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官員存在,畢竟海瑞海青天此刻就正在應天府跟徐華亭對着幹嘛。但他卻絕不會相信有“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商人存在。

商人永遠追逐利潤,不追逐利潤的商人是不存在、也不能存活的——除非他別有所圖。

而張王馬聯盟,在高務實看來,就是典型的“自肥”型商業聯盟,國家在其中幾乎不能獲得任何好處——至少應該說,獲得的好處和付出的代價相比,完全不在同一個利益層次上。

有明一代所謂壟斷鹽場,其實主要在於壟斷鹽引,這個問題牽涉到一個幾乎延續了百五十年的制度。簡而言之就是商人將糧食運抵邊疆,官府則給予商人以鹽引,商人越是能保證邊疆軍隊食用乃至部分存儲糧食之所需,就越有機會獲得大量鹽引。根據財富集中原則,時日一久,這些鹽引就逐漸匯聚在極少數人手中,形成壟斷。

這個方法看似國家也因此獲利不少,至少邊疆軍隊的糧食供應看起來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但以高務實來看,鹽商們獲取的是十足的暴利,而國家的獲利相對就少了太多太多,實在談不上是公平交易。

張家是蒲州鉅富,自然也就是晉商的一員。高務實對明末晉商是非常警惕的,因爲歷史上他們實際上成了賣國商業集團——所以清軍奪取天下後,他們中的幾大代表成了所謂的皇商。

所以在高務實看來,晉商的大問題還不是國內壟斷,而是走私,在這一條上,晉商所爲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在爲大明掘墓。當然他也知道,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譬如邊軍困苦,竟然要靠走私來獲利而維持,可謂飲鴆止渴。而這裡頭,又牽扯到邊軍很多將領在其中謀取私利等等。

總而言之,光從某一部分人身上找原因、加罪名,其實都不全面,歸根結底,高務實認爲是明朝現行的政策已經完全落後、過時,只有改變政策纔可能較好的解決——然而這一點,高務實眼下肯定是無能爲力的。

他決定按照自己此前幾年定下的規劃慢慢行事。

至於張家這筆例錢的出現,對高務實來說基本等於一筆意外之財,這筆意外之財讓他的計劃似乎可以稍稍提前。那麼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創收、斂財。

當然,作爲一個想要有所作爲的穿越者,他的創收斂財手段肯定不是打着高拱的名頭去受賄——這太低端,也太作死了,簡直有辱穿越者的名頭嘛!

當年他好歹也是主持過一鎮政務的人……呃,一個鎮的格局小是小了點,但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哪怕只是一個鎮的政務,在現代社會的那種大前提下,也足以涉及到方方面面了。畢竟不管是農業、工業亦或是各種各樣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有各個部門、各個企業以及各村之間關係的協調等等,都是需要他來安排、處理乃至督促的。

至於具體到賺錢斂財,作爲現代人而言,可以運用的手段其實真的很多,只不過有些東西什麼時候推出,這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譬如說,高務實知道火器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也知道明朝火器發展過程中的幾個比較關鍵性的問題,甚至還大概知道某些火器的改良與革新應該從何處下手,但是他現在肯定不可能去做,原因很簡單——你一個八歲孩子搞這個,恐怕不僅難以得到支持,搞不好還要被當做怪物,更糟的是很可能就此失去了推動火器發展的機會。所以說,好東西也必須在恰當的時機才能推出。

年齡,在目前來說,是他斂財大計的一個桎梏,這決定了他不能搞出太過於“高精尖”的產品。可是麻煩在於,簡單的產品如果只是有些創意,生產難度太低而又沒有壟斷效應加持的話,是很難賺大錢的,因爲很快就會被模仿。一旦有實力更雄厚的商人或者商幫看上這個生意,強勢介入之下,他這個長江前浪就只好被拍死在沙灘上了。

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05章 升官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18章 鎮暹羅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295章 成婚嘍!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116章 陽謀!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22章 天壽山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117章 銷售火爆(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75章 追擊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098章 回柳州!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204章 陰謀進行時第225章 三策(下)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257章 後續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229章 指點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