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

香山,見心齋別院。

自從山腳下的白玉樓建設完成,高務實已經很少來到山上的見心齋本體。

這些年來,“見心齋別院”的範圍越來越大,已然數百倍於先帝隆慶賜予他的見心齋,畢竟此前的見心齋不過是個院子,後來財雄勢大的高務實不停地在周圍買地、換地——有些地方曾被勳貴們買下,高務實既然想要,他們是樂意做交換的——於是現在的見心齋已經主要作爲這座超級大別院的“冠名”,實際上很少被使用。

不過當高務實今日到此,倒還頗爲滿意。整個見心齋被保存得很好,就像一直有人使用一般,院中各處雖有掃灑的痕跡,但只是尋常清理,可見這些工作平日裡都有專人看顧,讓見心齋始終保持隨時可以迎接他前來的模樣。

錢果然是錢,見心齋能有這樣的狀態,可不都是因爲不缺錢麼?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是見心齋中年輕侍女很少,大多都是成了家的奴婦。

高務實隨口向高陌問了一句,才知道這其實還是他自己的主意:當初高務實曾經要求降低見心齋別院整體的年輕侍女比例,讓更多的年輕侍女該嫁人的嫁人,別在他這裡拖成了老姑娘,到時候只能嫁給條件更差一些的人。

這個要求當然得到了執行,不過高務實自己常住的白玉樓沒有被降低年輕侍女比例,而整個香山上的其他部分,無論主人區還是客人區,年輕侍女都大大的減少。

這一情況直到黃芷汀嫁入高家才略有改善,因爲黃芷汀作爲土司世家,家中的侍女丫鬟全是六百多年來的真正“奴僕”——不知道多少代祖宗全是這個身份,比大明漢人的所謂“家生子”還厲害得多。她陪嫁的這些侍女從出生起就已經註定了有這一天,因此一下子給高務實的別院補充進來將近三百人十多歲的小姑娘,至於年輕男丁,數量也差不多,同樣留在了此處。

等級森嚴的社會就是如此,這些小姑娘們享受了這個時代不常見的待遇,也有着她們必須遵循的人生軌跡。

對於她們的人生而言,最好的結果莫過於被高務實看上,無論收不收房,作爲主母的黃芷汀都會對她們更好一些——因爲她們的奴契並不會變化,所以她們受寵則相當於黃芷汀受寵。黃芷汀依舊擁有對她們進行任意處置的權力,於是也不會有什麼嫉妒,這種規矩或者說習俗在土司之中是習以爲常的。

可惜直到現在,高務實都沒有對此表現出什麼興趣,反倒讓不少希望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姑娘們失望。

當然,好處也不是沒有,至少高務實明確定下過一條家規,二十歲尚未被收房的侍女都會被允許嫁人,當然前提是“內部通婚”——這個內部包括高、黃兩家的家丁、奴僕,後來甚至放寬到整個京華的長期僱員。

別小看了最後這一條,在高務實身邊做過丫鬟的經歷對她們而言不僅不是污點,反而是極大的加分項。因爲自身條件不好的女孩是不可能被挑選進入京華覈心的見心齋別院做事的,能進見心齋就代表這姑娘不僅年輕貌美,而且其他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甚至有些還讀過書,懂些琴棋書畫、茶藝女紅之類的技術活,娶回家裡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至於這個時代的人最擔心的貞潔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這個道理就更簡單了:沒有人會相信一位姑娘被高務實那個之後還會被放出來嫁人——你的臉面有高樞臺的臉面值錢?

這道理很殘酷,但也很現實。

因此見心齋別院的侍女現在有了一項新的“作用”,即用來與京華系各種表現優異的家丁成親,讓忠誠者更加忠誠。

高務實來見心齋當然不是閒極無聊,他有兩個原因:一來昭回靖恭坊的狀元第(現在是侍郎府)就在皇宮北門不遠,來來往往的官員太多,更有很多人想方設法希望與高務實見面,而高務實現在又不方便見他們,於是乾脆自己躲出京城,來到京郊的別院閉門謝客。

二來他今天要與永寧公主會面,別說侍郎府不方便暗中接待,就算白玉樓都有些過於招人耳目,因此直接上香山可以更加隱蔽一些。

新任高務實私人幕僚的劉馨沒有同來,雖然高務實特意開口邀請過一聲,但劉馨卻以“新任幕僚,需要查閱許多文檔卷宗”拒絕了邀請,留在山下的白玉樓。

經過上次張鯨事件,永寧公主的長春宮被黃孟宇和陳矩再次“關照”過,裡頭的宮女太監全部被換成了可以信賴的人。而隨着京營的改制,以及王之禎、高務本在錦衣衛中地位的提升,皇宮守衛方面高務實也有更深的滲透。

如果說要安排人進宮還是比較敏感,最好不要輕易嘗試的話,那麼安排一兩名“宮女”從宮裡出宮,這就簡直太容易了,根本不成問題。

高務實在見心齋主樓正凝堂等待,順便對京華各地各部送來的請示、報告做一些批覆,並沒有等太久,便有侍女領着已經換了一身大家閨秀常見服飾的永寧公主前來。

永寧公主穿着一身胭脂紅的褙子,葡萄紫的襖裙,整體打扮有些偏沉穩,不知道是誰的主意。當然,也可能是她自己想要從着裝上提醒自己已經是個“孀居”的婦人吧,儘管這事即便在民間也有很多人爲她不值——畢竟她一來根本不曾與那樑邦瑞洞房,二來事後也已經證明樑家人是故意欺君,死有餘辜。

當然,民間更主流的觀點還是“可惜”,畢竟大家都知道天家要臉面,事情到了那一步,皇帝、太后既然沒有多說,永寧公主自己也不肯再嫁,那這件事的後果也就只能讓公主殿下自己承受了。

不公嗎?當然,天下人都知道不公。

該悔婚或者宣佈這件婚事無效嗎?這就不好說了,可能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悔婚說得過去,但不悔總還是更好”。

禮教吃人,果然是有傳統的。

當永寧公主出現在門口的時候,高務實已然起身,小快步走到近前,微微躬身:“臣高務實見過長公主殿下。”

永寧公主剛剛忍不住泛起的一臉喜色頓時僵住,稍稍沉默,擠出一抹強笑,小聲道:“少司馬不必多禮。”

高務實一邊看了高陌一眼,一邊面色自如地對永寧公主道:“長公主請上座。”

永寧公主沒動,高陌倒是飛快地動了,同時一招手,把所有伺候在側的侍女全部帶了出去,步伐之矯健絕對不該是這個年紀的老人所應有。

高務實目視永寧公主,正要再次請她落座,誰料永寧公主忽然往前一撲,乳燕投林一般撲進了高務實懷裡。

“你怎麼敢只帶三萬人去打十五六萬蒙古人?我在宮裡急得要命,一夜一夜不敢睡,生怕忽然得到消息說你……說你出事了,你知道嗎?你爲什麼……嗚嗚……”

急急忙忙說了這段話,公主殿下已經說不下去了。她把頭埋在高務實懷裡,身體微微顫抖着,雙手緊緊環抱着高務實的腰間,兩隻小手還抓着高務實後腰的衣物,似乎生怕他忽然飛走了一般。

“殿下……”高務實也沒料到今天的見面會是這樣一個開場。哪怕他素來“料事如神”,也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該順着公主的意思,也反摟着她爲好,還是趕緊把手伸展開來,示意自己沒有趁機非禮爲好。

“我不要你叫我殿下!”永寧公主的聲音明顯有一種既幽怨又嗔怒的意思,聽得高務實面帶苦笑。

“朱姑娘……”

“也不是這樣叫!”

呃,這下就是嬌嗔的意味更濃了。

“這個……”高務實幹笑道:“若叫堯媖,只怕有些不敬。”

“你反正也不是沒有‘不敬’過,再不敬一次又如何?”永寧公主終於捨得擡起頭來,看起來稍稍有些噘着嘴,以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直視高務實的雙眼,道:“上次在白玉樓,你不僅抱了我,還親了我,甚至……甚至還解了我的上衣,你還要怎樣不敬?”

高務實瞪大眼睛,心道:上次那事怨不得我啊,是你自己帶了催情的藥物在身上,這是你自己玩火,怎麼能怪我不敬?

“你眼睛睜得再大也沒用,反正你都已經不敬過了……爲什麼這次就不敢了?”永寧公主的勇氣雖然不知道是從哪來的,但羞澀畢竟不能掩蓋。她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雖然“理直氣壯”,但卻早已霞飛雙頰,一張精緻的小臉紅得猶如火燒。

高務實一邊近距離聞着她身上的幽香,一邊聽着她如此大膽的話,心道:壞了,這姑娘每天悶在宮裡,估計除了我之外,其他什麼事情都懶得想,只怕都快要魔怔了。我要是現在還拒絕她,以她之前受過的打擊來說,恐怕不啻於世界崩塌,搞不好要出大事。

高務實苦笑道:“這個嘛,四公主若是準了,我自然還是敢的。”

這一次的永寧公主真的和以前不同了,一聽高務實這樣說,居然並不退縮,也不因爲羞澀而遲疑,反而立刻便道:“好,我準了。”然後仰起小臉,閉上眼睛。

高務實本來是想將她一軍,畢竟哪怕是上一次在白玉樓,永寧公主甚至都帶着催情的藥物來了,但實際上在單獨相處的時候也格外害羞。誰知道這一次永寧公主宛如吃了豹子膽,居然都敢主動索吻了!

按照高務實的一貫習慣,一個人的心態出現巨大變化的時候,他是肯定要仔細思索一下這其中的原因的,但眼下肯定來不及……

高務實深吸一口氣,俯下頭去,嘴皮子輕輕在永寧公主的朱脣上碰了一碰。正要收回來,誰知道永寧公主原本摟着他腰間的雙手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移到他的腦後,此時居然一用力,將他按住在自己的脣上。

這還沒完,公主殿下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預先做過什麼“功課”,居然笨拙地開始將丁香小舌往前伸去。

高務實大吃一驚,心說這玩意難道真是無師自通的嗎?

他一時處於震驚之中,自然就沒“開門”,那邊廂的永寧公主卻似乎打定了主意,不僅不肯停下,反而還更加用力了一些,大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勢。

高務實見勢不妙,心說今天可沒準備在這裡做那件壞事的啊,一會兒和她談完還要去見劉馨討論正事呢,萬一被劉馨看出來點什麼,以她現在和黃芷汀宛如閨蜜一樣的身份,自己到時候怎麼和芷汀解釋?

高務實趕緊用力把頭往後一仰,同時立刻開口道:“且慢,我有話要問!”

永寧公主正動情,忽然被高務實這樣一打岔,大爲不滿地將小嘴撅起老高,幽怨地看着他,不情不願地道:“你就不能等會兒再問嗎?”

臥槽,等會兒?再等會兒就出大事了!

高務實連忙搖頭,道:“四公主,你近來……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

“是啊!”永寧公主依然噘着嘴:“差點被你嚇死了,還不算受刺激嗎?”

高務實有些不相信:“就這?”

“就這?你還要怎麼刺激我?”永寧公主不依地道:“你上次已經……我了,我也想通了,就算……就算……我也不肯放棄。”

嗯?

不是,我上次也沒怎麼着啊?抱了抱,親了親……呃,摸了摸而已,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啊,你還是完璧呢,怎麼說得好像已經那啥了似的?

或許是高務實的神色太怪異,永寧公主的臉色更紅了些,也終於還是羞澀佔了上風,但她低下螓首之後,口中卻依舊道:“你上次不是還用‘執競武王,無競維烈’的朱注來勸我嗎?【注:朱註解曰:言武王持其自強不息之心,故其功烈之盛,天下莫得而競。】

你說:此意歸根結底,是不以當下所面臨之困境而自怨自艾,而是始終堅持本心,不懈努力,朝着自己所想要的去奮鬥——這是你說的吧?”

高務實嚥了口吐沫,乾笑道:“是我說的沒錯,但我的意思是……”

“我想要的就是你,也只有你。”永寧公主忽然擡起頭來,目光中寫滿決絕:“今年是萬曆十五年,我馬上都要二十歲了,我……我怕我再等下去,你都不肯要我了。”

----------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豆腐燉泥鰍”、“o尚書令”、“兔子哥哥0”、“曹面子”、“單騎照碧心”、“年久失修nn”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257章 後續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124章 奉旨觀政(八)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44章 內因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051章 議定出兵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70章 這就是大勝!第112章 入城式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36章 同往別院(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九)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36章 爲西南千秋永固!第062章 打草驚蛇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135章 蟻穴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94章 無間道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095章 破虜(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下)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108章 隱情(中)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40章 瞭解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205章 政策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97章 高孟男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14章 長公主的決斷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