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

召對雖然結束,朱翊鈞對申時行的話也還是放在心上了。申時行的觀點主要是兩條:一方面是不主張在遼東針對圖們發動反擊,堅持認爲只要牢牢守土就好;另一方面則是對戶部提出的批評,認爲戶部的表現無法令人滿意,處事理政過於刻板,不知變通,面對突然需要大筆花錢的情況不知所措。

另外,申時行對此還有一句話讓朱翊鈞印象深刻,就是他提到“錯非寧夏旦月而定,戶部如今該當如何?”

該當如何朱翊鈞也不知道,但他知道以今年的情況來看,高務實平定寧夏這一仗但凡打上三個月,戶部大概就能餓死耗子了;萬一要打半年,戶部上下有一個算一個,全殺了也不帶冤枉的。

但是按照正常來說,叛軍高達六萬,號稱二十萬的這種場面,平叛之戰一打半年是真的一點也不稀奇。這次只打了一個月就基本告定,真沒有別的道理可以講,完全是高務實兵略無雙。

朱翊鈞雖然是不懂作戰的,但是他當了十多年皇帝,親政也有五年了,是看得出來此戰最關鍵的兩點在哪的。

第一個關鍵點就是高務實的切入點,他沒有選擇帶領大軍直奔寧夏,來一個什麼大軍雲集、幾路合圍這種最常見的平叛打法,而是一邊命李如鬆去加強陝西防衛,以免寧夏之亂波及更廣,一邊親自領兵去解決鄂爾多斯的問題。

作爲一個事後諸葛亮,朱翊鈞現在也看出來了,高務實的這套打法有點像他小時候跟自己說的“圍點打援”,而且一出手就如“圍點打援”的經典之戰——唐鄭虎牢關之戰一樣,打掉了被寧夏視爲後手的鄂爾多斯部,讓寧夏城中的叛軍體會到了當年王世充的絕望。

而且在朱翊鈞看來,高務實這一次甚至比虎牢關之戰還要有效,因爲他不僅是擊敗了“竇建德”,還把河套的力量收爲己用。此戰之後,高務實除了順義王派來的三萬脫脫軍之外,還憑空得到了太虎罕同、伊勒都齊四萬餘騎,奠定了以夷制夷擊敗火落赤兄弟的基礎。

“以夷制夷”是中國曆朝都玩的把戲,但玩得好的還真不多,比如唐朝前期玩得還是不錯的,怎料後期就玩脫了。不僅是安史之亂由“胡兒”發動,還有怛羅斯之戰的葛邏祿人、收復長安時的回紇人等等,都是玩脫了的表現。

按照高務實當年的說法,這是大唐自身衰落導致無法有效震懾附庸軍的表現,不過他也說了,唐朝的控制和本朝對土默特的控制不同,唐朝基本上是單純靠着軍事實力控制的,而大明控制土默特則更多的是靠經濟手段——當然,軍事前提還是有的,那就是土默特既打不進來,也搶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些話是當年高務實在闡述控制蒙古的可行性時和朱翊鈞說的,朱翊鈞一直記得很清楚,所以高務實這次一用上這種手段,朱翊鈞就更加高興了。這說明高務實此前說的道理是真實存在的,當土默特靠軍事手段無法在大明取得足夠的生活物資,就只好依附於大明,久而久之,當這種依附性越來越強,越來越形成習慣之後,他們就連自己的軍事力量也不得不爲大明所用。

漠南之戰後,高務實說動土默特幫大明守好大寧城的後路,脫脫還只是帶了一兩萬騎兵出馬,甚至把漢那吉還收了謝禮(儒生北上)。而數年之後寧夏平叛,脫脫再次出馬的時候直接帶了三萬大軍,不僅幫忙搞定了鄂爾多斯,而且還肯出兵甘肅,並且沒有提其他要求,這就是“西懷”成功的明證啊。

高務實先處理完鄂爾多斯部是這次寧夏之戰能夠如此快速獲得成功的第一個要因,不僅打滅了哱拜等人的退路和信心,而且直接給自己增加了七萬餘騎兵,形成對火落赤兄弟的巨大兵力優勢。

接下來第二個關鍵點,則是高務實在奪取寧夏之戰中所使用的攻心之策。

這攻心之策也可以分作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圍而不打,第二部分是離間計。

一戰擊敗博碩克圖主力,一日之內拿下靈州。此二戰之後,寧夏叛軍對高務實所領官軍已經產生了強烈的畏懼心理,只好全軍龜縮於寧夏堅城之中負隅頑抗。這個時候,高務實帶着七萬大軍在寧夏城外圍而不打,會導致什麼呢?當然是城內人心惶惶,誰都不知道接下來的雷霆一擊有多猛烈。

道理很簡單:沒有出手的小李飛刀才最有威懾力,因爲誰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不會死在這一刀之下。

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種不斷加強的心理威懾之下,寧夏城內當然會出現不同的聲音,這就是圍而不打的意義。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高務實沒有時間坐等他們“久則生變”,因此第二計出現了,離間——給這些不同的聲音再加把火。

朱翊鈞收到戰報之後,對高務實的這一套組合拳真是歎爲觀止。此戰之勝,不是高務實算盡了天機,他是算盡了人心啊。

雖說這場仗最後還是放了幾輪炮,但也算得上是“不費一兵一卒”輕取寧夏堅城了,若這還不叫世之名帥,那什麼纔算名帥?

所以申時行這話其實也有道理,要不是高務實這一仗打得如此快速、順利,戶部不得天天跑來哭着說真的沒錢了?更別說按照一般的平叛戰爭來打的話,打完這場仗估計寧夏也就差不多廢了,十年都未必能恢復得過來。

朱翊鈞不知道,原歷史上的寧夏之役打完,寧夏是真的打廢了。那一次戰爭,光是圍城就圍了六個月,期間官軍使用了各種戰術,最後甚至連水淹寧夏之法都祭了出來。打完之後的寧夏城基本離報廢不遠,也不知道多久才緩過氣。

朱翊鈞想到這裡,就不禁對戶部不滿了起來,對於沈鯉這位自己昔日先生的才學也有些懷疑。朱翊鈞倒是知道沈鯉品行不錯,但就近來做大司徒的表現而言,朱翊鈞認爲沈鯉並不合適。他這個人從品行來說可以管錢,但管錢不等於理財,他做戶部尚書的表現是不合格的。

申時行的這口軟釘子扎得非常高明,朱翊鈞已經起了調整戶部尚書的念頭。

不過朱翊鈞現在也不光是關注這茬,他還很擔心遼東的局面。

高務實的眼光已經被一次又一次的證明過了,那麼他口中的“鬆嫩平原”想必也真的是一塊寶地。這麼一塊寶地,如果被開始農耕化的察哈爾部掌握,對大明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在俺答封貢的時候朱翊鈞就聽說過了,蒙古人之所以人丁不旺,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食物有限。遊牧生活雖然不要什麼本錢,但白災黑災之類的災害對他們影響太大,一個運氣不好就要凍死病死大批牛羊。

凍死的牛羊當然能吃,但要知道吃肉本身只是少數人的享受,絕大多數牧民平時主要是食用各種奶製品過活,凍死的牛羊可提供不了這個,因此食物的總量就大大的受限了。吃的滿足不了,人口當然上不去,蒙古人再厲害也不可能喝風拉煙活着。

於是在土默特開始進行農耕的時候,就有人擔心將來的土默特人會變得不可控,不過當時高務實打消了他們的顧慮。高務實表示,土默特適宜農耕的領地過於靠近大明,如果他們將來真的不受控,那就會導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情況出現——大明可以很方便的出塞掃蕩他們的田地。

土默特人要麼選擇保地,要麼選擇保人。保地,則他們將無法發揮騎兵優勢,將會被迫與大明打陣地戰,這對土默特而言是絕對的以己之短攻彼之長;保人,那麼他們種下的莊稼就算是送給大明瞭,而習慣了糧食供給之後的他們,必將因此受到嚴重的打擊,大規模的非戰鬥減員是可以預見的事。

但是高務實的這個說法有個關鍵要素,就是土默特的農田離大明太近,而高務實提到的那個“鬆嫩平原”不僅很大,而且離大明(遼東)也有一定的距離,至少比土默特方面的農田要遠不少。更何況海西女真那邊比漠南要冷,明軍想要出兵,需要克服的困難也越大。

“皇爺?”

陳矩的輕聲叫喚驚醒了朱翊鈞,他朝陳矩望去,問道:“何事?”

“開原參將麻承勳和瀋陽遊擊戚金均有新的奏疏呈上,皇上可要御覽?”

不是每個皇帝都跟朱元璋一樣是個工作狂,朱翊鈞平時可很少看參將、遊擊的奏疏,同品級的文官奏疏纔會御覽,因此微微搖頭,道:“你說吧,他們都說了些什麼。”

陳矩答應一聲,打開麻承勳的奏疏看了看,道:“麻承勳說,圖們此次帶了約有四五萬騎,但葉赫方面的探馬似乎趕在前頭查知了消息,葉赫部把大量的族人和物資集中到了東、西二城,目前正在據城死守。”

朱翊鈞撇了撇嘴,道:“葉赫倒還警覺,沒有被偷襲得手。”心中卻道:這莫不是上次被求真打怕了,所以才這麼警惕的?

然後問道:“麻承勳就只是上報這一情況?”

“回皇爺,不是。”陳矩又看了一眼,繼續道:“麻承勳說,葉赫部派了人去開原,以大明邊將(葉赫兩個貝勒都是指揮使)的身份請求大明出兵,擊敗蒙古人,救他們一命。”

朱翊鈞輕哼一聲:“喲,捱打之後就記得自己是大明的臣子了?”不過這話就是說說,他頓了一頓,問:“麻承勳自己是什麼看法?該地督、撫等人又可有表示?”

陳矩道:“督撫的意見尚未呈送抵京,麻承勳的意見是應該出兵,但是他表示他手頭的兵力是肯定不足以擊敗圖們的,如若要出兵,須得朝廷下旨調動大軍。”

朱翊鈞想了一會兒,卻沒有答話,反而問道:“戚金的奏疏說什麼?也是這件事嗎?”

陳矩雖然是司禮監的二把手,但其實司禮監不經皇帝問詢,是不能主動表達看法的,因此他只能又翻開戚金的奏疏看了看,答道:“戚金說的是努爾哈赤,他說努爾哈赤此番出征哈達,幾乎是傾巢而出,現在建州衛和建州左衛空虛之極,他上疏請求允許他出兵建州衛,幫尼堪外蘭收復舊地。”

“嗯?”朱翊鈞稍稍一愣:“他要幫尼堪外蘭收復舊地?”

陳矩想了想,答道:“奴婢看他的意思,似乎是秉承此前高樞臺在遼時的主張,要平衡建州實力,不讓努爾哈赤一家獨大。”

“朕知道他的意思是來自於求真的主張。”朱翊鈞皺眉道:“但是朕很懷疑尼堪外蘭現在就算在我大明的幫助下重新佔據建州衛,也未必是努爾哈赤的對手。到時候努爾哈赤和哈達之戰打完,回頭南下時說不定又跟攆雞趕狗一般,把尼堪外蘭一舉擊敗。他前次能跑掉,這次可不一定還有那樣的運氣。他死不足惜,可到時候我大明就尷尬了。”

那是挺尷尬的,力挺的人是稀泥巴扶不上壁,可他若是被努爾哈赤一刀砍了,大明是該出兵好,還是忍下這口氣好?高務實當初的原則可是大明應該依靠政治和經濟手段來平衡女真內部的實力,而儘量避免主動下場幫着打仗的。

陳矩搖頭道:“這個……戚金沒說,從他的奏疏來看,他應該主要是覺得不應該錯失這個機會。”

朱翊鈞皺眉遲疑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你派人私下問問求真,西北還要多久打完。另外,再問他一句,火落赤那邊是不是需要他親自去,如果能不去,何時可以回京?”

----------

感謝書友“阿勒泰的老西”、“嘉輝”、“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19章 你敢對咱家無禮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08章 隱情(中)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004章 京營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85章 議定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264章 出宮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02章 利用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96章 地雷陣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050章 擔當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00章 胡鬧!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109章 喜與憂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88章 切盡二子之決斷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97章 再會劉顯(下)第091章 討價還價第200章 立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