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降服

脫脫!

蒙古第一勇士,哲別神射恰臺吉!

哪怕他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但正如與土默特打了幾十年的馬芳擁有“威名萬里馬將軍,白髮丹心天下聞”的美譽一般,年過五十的脫脫,那也依然是脫脫!

更何況以伊勒都齊的年紀,他本就是成長在脫脫神話之下的一代,眼見得脫脫跟從高務實的“穿雲箭”,難免驚得頭皮發麻、背脊生寒。

恰臺吉的旗幟如此耀眼,如此震撼人心,以至於沒有伊勒都齊親自坐鎮的兩萬鄂爾多斯騎兵雖然驚恐不安,但竟然沒有一人敢於臨陣脫逃。

不是不想,是不敢。

誰敢保證自己能在脫脫面前逃走?

這就像一羣人面對手裡只有一支飛刀的李尋歡,卻沒有一個人敢先上同理。

伊勒都齊一下子就急得滿頭大汗,下意識想跑出去回到自己軍前與脫脫交涉,但理智卻又告訴他,那根本不可能。

而且現在的情況明擺着,脫脫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但持刀者卻另有其人。

眼見得脫脫率領的土默特騎兵明顯比自己麾下更多,而且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對自己部衆的包圍,伊勒都齊知道事不宜遲了。他猛地深吸一口氣,飛快轉身,“撲通”一下跪倒在高務實面前,大聲道:“樞臺,伊勒都齊知錯了,請樞臺高擡貴手,放過卑職這些部衆!”

伊勒都齊此言一出,點將臺下的明軍將領個個挺胸凸肚,同時悄悄朝高務實望去,眼神中充滿了與有榮焉的崇敬。

蒙古人在請求貢市的時候並不介意“言辭甚恭”,但讓他們黃金家族的臺吉乖乖跪下自稱卑職,這在庚戍之變後卻只怕還是第二回——第一回是把漢那吉求封。

這些事,明軍將領們都是清楚的,所以高經略此番輕而易舉就逼得伊勒都齊如此奴顏婢膝,大家自然無比振奮,對這位名動天下的文帥也有了更清晰、更直接的認識。

按照大明文官的習慣,對方既然服軟,那接下來也就好說話了,因此大夥兒都等着高經略親自上前把伊勒都齊攙扶起來,笑容滿面、溫言勉慰的戲碼。

可惜高務實卻似乎並沒有那麼好說話,他只是淡淡地看了伊勒都齊一眼,然後緩緩走到他面前,看也不看跪在腳邊的伊勒都齊,道:“真的知道錯了?”

“真的知道錯了,請樞臺看在卑職粗鄙不文,不知禮數的份上高擡貴手。”

伊勒都齊的聲音顯得很是惶恐,但高務實卻從眼角余光中看到伊勒都齊微微擡了擡頭,似乎看了看自己站在他面前的雙腳。

高務實輕聲一笑,道:“我現在離你不過三尺,你是不是在想,如果突然暴起,將我擒下,今日所有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伊勒都齊身子猛地一震,本來就跪在地上的他甚至嚇得往後退了幾步,渾身都開始發顫了。

此刻的伊勒都齊心中真是震怖異常,暗忖:難怪huo佛說他是明王真身,此言果然不虛,否則他怎能洞悉我心中所想?幸好我方纔猶豫了一下,要不然他既知我所想,豈能沒有準備?縱然其爲文人,但只要周邊早有火銃手安排在側,我又如何在被打死之前擒下他來?

伊勒都齊悄悄朝旁邊瞥了兩眼,果然發現有火銃手持銃瞄準着他,而且不止一人。

好歹是切盡之子,伊勒都齊自然並不是蠢蛋,知道現在抵賴是不會有人相信的。再說,此刻在明王面前他也不敢抵賴了,只能兩股戰戰地伏地求饒。

高務實稍稍等待了一下,這才叫他擡頭,伊勒都齊惶恐地擡起頭來,高務實見他眼神中已經帶着瑟縮之意,知道他這纔是真怕了。

高務實很清楚,伊勒都齊本人怕的不是火銃手,甚至未必是恰臺吉,他怕的是自己對他心中所想洞察無餘。這種感覺或許是伊勒都齊這半輩子都沒有感受過的,今日他體會到的這番惶恐,恐怕要陪伴他一生,將來他只要想起“高務實”三個字,這份惶恐就會浮現在他的腦海心頭。

高務實淡淡地道:“降三世明王,降服過去、現在、未來之一切貪、嗔、癡念。你事前不肯聽令尊教導,按兵不動,待價而沽,是爲貪也;得聞我令旨,不肯老實就範,非要耀武耀威,是爲嗔也;明王法駕當前,仍敢心生惡念,不知自己所思所想均在我洞察之中,是爲癡也。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令尊與我又是昔時舊交,我今日法外開恩,且饒你這一回。你既已有畏懼惶恐之心,便還有迷途知返的機會,望你好自爲之……你且起來吧。”

高務實說罷,轉身便走回了點將臺上,同時故意大聲朝麻貴吩咐道:“打旗語,請脫脫將軍過來一晤。”

伊勒都齊這時候終於回過神來,在點將臺下學着漢人的模樣拜了三拜,口中大聲道:“多謝明王開恩寬恕。”

高務實平靜擺手,示意他站到一邊。伊勒都齊此刻已經沒了半分傲氣,老老實實站到右側一排明軍將領的最末——這羣能在高務實面前露臉的將領最低都是指揮使頭銜,而伊勒都齊的老爸切盡黃臺吉在大明也不過是個指揮同知,因此他只好靠後。

高務實沒有說話,坐回點將臺上便開始閉目養神,其餘人幾乎全是武將,在他面前也沒有主動搭茬的資格,於是一時安靜了下來。

伊勒都齊這時候悄悄觀察了一下,雖然高務實已經閉目養神,但自他身邊的麻貴起,明軍這一溜兒的將領卻沒有任何一人敢於鬆懈,個個目不斜視的站得筆直,彷彿仍在等候“點將”一般。

伊勒都齊心中暗忖,明人雖不排斥佛教,但並不像我們蒙古人這般崇佛之極,顯然不會在意他明王轉世的身份。那麼這些將領在高太師面前如此老實恭敬,究竟是樞臺之威一至於斯,還是安南定北戰無不勝的威名已經讓這些領兵將軍心服口服了呢?

他正思索間,忽然聽到前軍傳令兵高聲報告:“報——昭勇將軍脫脫恰臺吉軍前求見!”

“報——昭勇將軍脫脫恰臺吉軍前求見!”

“報——昭勇將軍脫脫恰臺吉軍前求見!”

連續三聲,由遠及近的宣報傳來,高務實終於睜開眼睛,道:“有請。”

此時高務實的中軍乃是禁衛軍,禁衛軍是有鼓樂手的,等高務實這一聲“有請”說完,立刻便開始奏起了迎賓曲。

伊勒都齊心中有些吃味,心道:我來時怎麼沒這般禮遇?

但轉念一想,又忍不住有些心中嘆息,知道自己肯定不能和脫脫相比,除非今天來的不是自己,而是阿布本人。高太師三番兩次說他與阿布乃是舊交,要是阿布親來,想必也能聽見這迎賓曲吧?可惜阿布現在已經病得連說幾句話都斷斷續續,不知道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伊勒都齊的心態轉變得還真快,他此刻忽然冒出一絲爭勝的心態,目光朝轅門外望去,看見從遠處走近的高大身影,暗暗下定決心:漢人說長江後浪推前浪,脫脫,你的時代即將過去,這一次我就要證明給天下人看看,我伊勒都齊的巴圖爾稱號也是實至名歸!

恰臺吉的依舊如過去一般來去如風,即便他臉上的風霜之色更重了一些,但高大的身形依舊剽悍而敏捷,目光也仍然凜冽如刀鋒一般。只有當他看見高務實之後,那三十年來無敵手的冷厲才頃刻散去,換上了由衷的笑容,彷彿見到經年老友。

但他依然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下,高聲道:“外臣脫脫,代順義王殿下問大明皇帝陛下聖安。”

高務實端坐不動,微笑道:“聖躬安,脫脫將軍請起。”頓了一頓,又問:“順義王可好?”

“順義王很好,就是思念安答,思念孩子。”代順義王問安結束,恰臺吉起身後,說話就隨便多了,甚至有些開玩笑的意思。

高務實哈哈一笑,擺手道:“額爾德木圖很好,他的學業進步很快,我年前的時候還曾想過要不要讓他去考個生員,但考慮到縣試要回籍參考,歸化城只怕是考不了的,只得暫且作罷,容後再議。”

脫脫驚訝道:“額爾德木圖都能考秀才了?這可真是名師出高徒,我和大明朝廷派來‘支教’的秀才們交談過,知道他們都很有學問。”

所謂“秀才支教”,就是前次戚繼光剛剛鎮守大寧時因爲圖們打擊大寧城糧道,高務實與把漢那吉達成的那筆交易——由脫脫率領本部精銳遊牧於大寧城南部,換取大明派往土默特一批讀書人教導儒學等知識,那批秀才被高務實用後世術語稱之爲“支教”。據說他們到了土默特以後頗受尊敬,如今看來倒還真不假,連脫脫這樣的悍將都和秀才們交談過。

高務實哈哈大笑,道:“想不到脫脫將軍還有這般雅趣,卻不知道你和秀才們都談了些什麼?”

“談的可多了,天南地北五花八門,不過咱們今天先不說這個吧。”脫脫拱手道:“伊勒都齊所部我已經安撫好了,他們不會亂來的……不過我剛纔問過了,他們大概什麼都不知道,這事估計要麼是切盡糊塗了,要麼就是伊勒都齊自作主張。”

高務實微微挑眉,看了伊勒都齊一眼。

伊勒都齊面色漲紅,心中嘆了口氣,出列朝脫脫道:“脫脫叔父……”

脫脫是俺答汗的義子,切盡是俺答汗的侄兒,切盡比脫脫正好大一歲,因此伊勒都齊只能叫叔父——此前已經說過,由於成吉思汗當年的做法,因此蒙古人的義子甚至是可以有一部分繼承權的,所以脫脫雖然不是黃金家族出身,依然能被冠以“臺吉”稱號,只不過要加一個“恰”,大致就是“相當於臺吉”的意思。

脫脫看了他一眼,微微皺眉,很不客氣地問道:“博碩克圖亂來,你阿布爲何不管,真的病重了嗎?”

伊勒都齊有些黯然,點頭道:“阿布已經吃不了多少東西了,食量恐怕只有往日三成。”

脫脫有些變了臉色,沉默了片刻,嘆道:“他是難得的聰明人,比我也聰明很多,真是可惜了。”頓了一頓,又道:“不過,他是六萬戶之中崇佛第一人,將來定然能夠往生極樂,你也不必太過悲傷。”

高務實在一邊覺得這對話有些詭異:人都還沒死呢,你怎麼就先說讓人往生極樂了?

他對蒙古人的習俗說到底還是不夠了解,此時的蒙古醫學並不發達,加上蒙古人的飲食偏油膩,特別是這些貴族們,早死的很多,長壽的反而少,因此他們倒也看得開。如今信了佛,就更看得開了,特別是那些覺得自己禮佛甚篤的,都認爲自己死後能夠往生極樂,因此並不把死亡看得多麼恐怖。

伊勒都齊默然點頭,也不知道是什麼心情。但脫脫顯然也不關心他是什麼心情,說完又繼續道:“既然他病成這樣,那這次沒有看住博碩克圖的責任就該你擔負起來了——你爲什麼沒有看住他?”

伊勒都齊道:“此事……方纔明王已經降責,我已認錯,接下來如有需要效力之處,我必奮勇當先,請脫脫叔父監督。”

恰臺吉顯然有些意外,看了高務實一眼,見高務實微微點頭,這纔信了。他又轉頭看了看伊勒都齊,沉吟了一番,勉強點頭道:“好吧,既然高樞臺已經處置過,那順義王的處置我就暫且按下——不過你先不要高興得太早,要是接下去你的表現不能讓我滿意的話……”

他說着從懷裡掏出一根金箭令,冷冷地道:“我就只好親自抓你去徹辰汗面前等他發落了。”

伊勒都齊心中也是一驚,他都不知道把漢那吉竟然是打算要抓他去歸化城問罪。他心中暗道:“難道脫脫此來就是爲了抓我?那爲何他又聽高太師指揮了?”

此時高務實正好輕咳一聲,道:“這件事就先談到這吧,咱們時間都挺緊張,就不要再耽誤了——諸位,準備拔營,與脫脫將軍和伊勒都齊將軍一道,穿越河套,直奔寧夏!”

----------

感謝書友“閆雲鶴”、“dj000214”、“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259章 妖書案?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27章 劉氏獻藥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229章 指點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098章 曙光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6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215章 大燈泡第060章 張馮靠攏(下)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073章 召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129章 關係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68章 幕後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006章 留宿安肅(下)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159章 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093章 命案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