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

伊勒都齊坐在馬上,聽着身邊的楚庫克爾絮叨,過了一會兒,他才突然開口:“楚庫克爾,你有沒有覺得高太師這一次……有些託大?”

楚庫克爾的絮叨應聲而斷,詫異道:“託大?阿哈是指哪方面?”

伊勒都齊沒料到楚庫克爾會這樣說,也有些意外,反問道:“你以爲我是指哪方面?”

楚庫克爾道:“高太師是明國的大官,手下有好多好多軍隊……誒,他現在到底是什麼職務來着?”

伊勒都齊一翻白眼,沒好氣地道:“兵部戎政侍郎兼七鎮經略,提督西北軍務”。

楚庫克爾毫不羞愧地點頭道:“這就是了,你看他又不姓朱,卻在二十多歲就當了這麼大的官,這相當於什麼?”

“哦,什麼?”

“相當於三十年前脫脫在大汗心中的地位啊!”楚庫克爾一翹大拇指:“脫脫是誰?哲別神射,蒙古第一巴圖爾(勇士,也音譯爲巴特、巴特爾,後世學界主流觀點認爲滿語“勇士”的“巴圖魯”也是出自於此),大汗麾下除了阿布之外,還有誰能比脫脫更受信任、地位更尊貴?”

伊勒都齊笑了笑,問道:“那你爲何不說高太師是蒙古的切盡黃臺吉(此時蒙古不避父諱),偏拿脫脫說事?脫脫是武將,阿布好歹才更像身爲文臣的高太師一點吧?”

“我剛纔不是說了嗎,高太師又不姓朱,但阿布是黃金家族的臺吉啊,這不能比!”

“好吧,那你說這個的用意何在?”

“哦,我的意思是說,他在大明的地位這麼高,而咱們在大明的官職哪能跟他比啊,他下令讓阿哈你去見他,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算不得託大。”

原來伊勒都齊和楚庫克爾點齊兵馬之後,還沒出徵就收到了高務實派人送來的“命令”。這份命令是高務實以大明兵部侍郎兼七鎮經略、提督西北軍務的身份下達給“大明指揮同知切盡”的,要求他本人或遣將“即刻檢點兵馬,至永興堡外拜見。”

不過,楚庫克爾這般一說,伊勒都齊卻大搖其頭,道:“你誤會了,明人文官架子大,這我是知道的,但我所謂高太師託大卻不是說這一點。”

“哦?那阿哈的意思是?”楚庫克爾有些不能理解。

伊勒都齊目光閃了一閃,左右看了看,壓低聲音道:“我部此次調動了兩萬精騎,高太師手裡卻只有三萬餘步兵。這般情況之下,他若是讓我孤身去永興堡內拜見,那也還罷了,也符合明人的一貫做派。可他的命令卻不是如此,他是讓我去永興堡外拜見——永興堡外就是我們鄂爾多斯的領地了,他的意思是自己會率軍在堡外等我,這還不託大嗎?要是我忽然反戈一擊,他的人頭能不能保住都是兩說呢。”

“阿哈萬萬不可!”楚庫克爾大驚失色,連忙拉住伊勒都齊的手道:“阿哈忘了阿布對高太師的評價了?這般明顯的破綻,連咱們都能看得出來,高太師還能看不出來嗎?我看他要麼就是自信手底下這三萬步兵一定有能力抵擋阿哈的偷襲,要麼就是另有安排或者埋伏,就等阿哈做出這辦事來,他纔好名正言順的動手了!”

伊勒都齊一開始聽着還不覺得如何,聽到後面這句,才真正吃了一驚,心道:這一點我都沒料到,怎麼楚庫克爾竟然想得如此之深?

那邊楚庫克爾卻沒察覺伊勒都齊的疑心,自顧自地道:“阿哈你也知道,阿布曾經仔細研究過高太師在漠南大戰的表現,他說高太師這個人最厲害之處就是始終能料敵如神,而所謂料敵如神其實說穿了就是總能猜到對方會怎麼想……這就厲害了啊,你要是想在永興堡外動手,他豈不是早就在那裡準備好了要守……守什麼來着?”

“守株待兔。”伊勒都齊心中不忿,氣道:“你這渾小子,竟把我比作兔子?”

“我只是那個……學以致用。”楚庫克爾隨口解釋了一句,又道:“阿哈,這件事真的不能亂來,要不然到時候只怕連阿布都要被你連累了……”

“好了好了,我只是這麼一說,又不是真要做,你着什麼急啊。”伊勒都齊甩開楚庫克爾的手道:“不過,既然你這麼相信高太師厲害無比,那咱們就走着瞧,等我到了永興堡外,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什麼埋伏或者倚仗。”

楚庫克爾見他答應下來,總算鬆了口氣,伊勒都齊與他從小長到大,別的先不去說,至少“一諾千金”是當得起的,他既然說不會,那就肯定是不會了。

“好吧,阿哈想看就自己小心着看看,我還要回去守住老營、照顧阿布,就不遠送了,阿哈自己一路小心。”

“好,你也小心一些,我這次帶走了兩萬精銳,你要防備博碩克圖那小子的同黨,千萬不能讓老營出了事。”

“我知道,阿哈保重。”

伊勒都齊不再多說,點了點頭,轉而大聲喊道:“全軍加快速度,明日午時之前必須趕到永興堡!”

伊勒都齊這一路行軍果然很快,次日上午便趕到永興堡外的荒原,翻過一座平緩的山頭,永興堡已經遙遙在望。

但比永興堡本身更加明顯的,則是堡外的聯營和分作數十個小方陣的整齊軍伍。

伊勒都齊微微眯起眼睛,精於射術的他看得很清楚,這些聯營至少是昨天紮下的,而且扎得很有法度。無論是間隔距離,還是鹿柴拒馬的分佈都十分嚴謹合理,一看就知道住在此處的是一支精銳之軍。

不過,他也發現自己的情報有誤了——其實他根本沒有多少情報,只知道高務實此來所帶給陝西三邊的援軍是三萬餘人,但卻並不知道高務實此時並沒有與從太原出發的李如鬆部會合。實際上,眼下永興堡外只有他的家丁和京營七千,以及麻貴所部兩萬,一共不到三萬人。

“託大”這個詞又在伊勒都齊腦海中浮現。

“是支精兵不假,但在這荒野之外,不到三萬步兵只怕攔不住我。”伊勒都齊自言自語地嘟囔了一句,然後轉頭吩咐道:“一會兒咱們先上前,等離明軍陣地五里……算了,離十里處你們便停下來,我帶兩百人上前參見高太師——除非我大旗倒了,否則你們絕對不可輕動,知道嗎?”

蒙古騎兵甩了甩膀子,紛紛笑着道:“知道,咱們不會嚇着明軍的!”

伊勒都齊笑罵了兩句,帶着兩萬騎兵上前。

過了一會兒,高務實端坐陣中閉目養神,有傳令兵上前與侍立一旁的麻貴耳語數句,麻貴擺手讓其下去,然後走到高務實身邊,抱拳道:“樞臺,來者是伊勒都齊,他把大軍留在了十里之外,自己帶着兩百騎過來了。”

高務實嘆了口氣,緩緩睜開眼道:“想不到這伊勒都齊還挺瞧不起我嘛。”

麻貴略有些尷尬,但還是道:“蒙古,蠻夷也,只服於武力,卻不知智謀之可貴……”

“這卻不然。”高務實搖頭道:“蒙古未必是蠻夷,也未必不知智謀之可貴,只是伊勒都齊畢竟既沒在我手底下辦過差,也沒在我手底下吃過虧,大概是有些不服氣罷了。他將大軍留在十里之外,明面上是向我表示沒有惡意,暗地裡其實是在嘲諷我軍不足一戰,只有離得這麼遠了,才能讓我安心,呵呵。”

麻貴下意識捏了捏拳頭,瞥了正朝這邊過來的伊勒都齊一眼,問道:“若是樞臺想要教訓一下這廝,犬子雖然年幼,倒也還有幾分武勇,可以讓他去挑戰一下伊勒都齊。伊勒都齊是蒙古臺吉,且在前次隨切盡西征之時就拿到了‘巴圖爾’稱號,如此一來他要麼親自接受挑戰,要麼選一部將接受挑戰……”

高務實搖頭道:“沒有必要。”

麻貴一愣,遲疑道:“蒙古人服於力,一般不會因爲比武失敗而羞惱,反而會敬重勝者……”

“我知道,我只是不想耽誤時間。”高務實微微一笑:“令郎承詔少有勇名,我也是知道的,這一次若你放心的話,我也會給他一些機會證明自己,這一點你不必着急。”

麻貴面色郝然,微微退後。

過不多久,外頭報伊勒都齊已至,請求拜見。高務實淡淡地吩咐:“讓他過來。”

前軍變陣,空出一條寬大的道路,伊勒都齊擺手讓隨從騎兵停下,自己也從馬上下來,昂然步入中軍。

直到走到高務實的點將臺前,伊勒都齊才收起倨傲之色,以漢禮遙遙參見:“番外屬臣伊勒都齊代父庫圖克臺(切盡蒙語音譯)指揮同知參見樞臺,樞臺萬福金安。”

高務實打量了伊勒都齊一眼,發現此人身材不算格外魁梧,沒有大多數蒙古貴族那種五大三粗的感覺,倒和“明化”得非常厲害的把漢那吉有些類似,偏於瘦削清雋。要不是他依然長了一張典型的蒙古圓臉,還真看不出他是個蒙古人。

“起來吧。”高務實吩咐道,但卻沒有看座。

伊勒都齊心中想什麼沒人知道,但他似乎也不因爲高務實未曾看座而惱怒,起身之後就安安分分站在那裡。

高務實道:“我與令尊曾有過數面之緣,對他的印象頗爲不錯,一直認爲他是蒙古人中難得的智者。聽說他現在抱病在身,我也非常遺憾,並時常爲他頌禱祈福。”

伊勒都齊連忙道:“多謝明王。”

因爲切盡本身篤信佛教,高務實此刻既然說“頌禱祈福”,所以伊勒都齊只好改口叫“明王”了,畢竟他這個“降三世明王”轉世真身是huo佛認定的,當然否認不得。

不過高務實只是提醒一下他,自己有這樣一個讓信了格魯派佛教的蒙古人無法抗拒的身份,卻並不打算一直拿這個說事,因此話鋒一轉,又道:“不過令尊雖是大智者,但你身爲其子,卻還有待進益。”

伊勒都齊心中一愣,繼而有些惱怒,強壓着怒火問道:“不知樞臺所指爲何?”

高務實淡淡地道:“十里,不遠不近,對於蒙古騎兵而言,可謂是既可示恭,亦可示威。伊勒都齊臺吉,你是這個意思吧?”

伊勒都齊心中一驚,有些不安地道:“恕伊勒都齊愚鈍,不知樞臺所言何意……大軍遠離,只是爲了避免因爲雙方語言不通而可能出現的衝突。”

高務實笑了笑,根本不理他這茬,反而淡淡地道:“或許你以爲這已經足以示威了,不過很可惜,你此舉並無意義。”

伊勒都齊面色慢慢沉了下來,依然堅持道:“伊勒都齊不知樞臺何意。”

“是嗎?”高務實嘆了口氣,搖頭道:“那就看看我爲何這般說吧。”然後朝麻貴擺了擺手。

伊勒都齊立刻朝麻貴望去,麻貴卻不看他,只是從身邊家丁手中接過一支古怪的火器拿在手中,然後又拿過一個火摺子點燃,對着那古怪火器底部伸出來的一根引線點了火,用力往空中一拋。

“啾——砰!”

那顆火箭式的信號彈帶着巨大的聲響飛上天空,在空中炸出一朵不小的大紅色火花。

大明朝的特色火器之一就是火箭,而且各式各樣,名目繁多。高務實參與軍工之後,尤其此次協理京營戎政之後,將京營也就是禁衛軍的“花樣火箭”砍了一大半,只留下幾種他認爲有發展前途的,其中之一就是信號彈。

而且留下的幾種也被他下令去掉火箭上的什麼“鳥嘴”、“龍頭”之類的裝飾件,只留下實際有用的部分,麻貴剛纔使用的就是其中京華產的新型號:穿雲箭一號。

此刻高務實忽然神秘一笑,朝伊勒都齊道:“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伊勒都齊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心中忽然冒出一絲不妙的感覺,連忙伸長了脖子朝周圍望去,心中暗道:難道真有埋伏?可是我已經孤身入了他的大營,這埋伏還有何用?

但他還沒來得及細思,面色就已經變了。

目力所及的四周遠處荒原上,地平面的位置忽然出現了滾滾揚塵。

有大量騎兵!

伊勒都齊微微眯眼,儘量讓自己的目力提高到最大,仔細盯着黃塵之中一面最先出現的大纛,然後瞪大雙眼,驚得聲音都變了:“脫脫?”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sandmark”、“機的大哥”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90章 去遼陽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108章 隱情(中)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41章 沒轍了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29章 關係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53章 蛇影(還是4更破萬)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84章 變色龍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83章 避蟲湯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150章 張四維小出一手第066章 天津開港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30章 立威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211章 目標第095章 破虜(中)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54章 明修棧道(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284章 設計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146章 狂瀾巨浪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42章 纖幫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95章 破虜(中)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292章 風聲鶴唳,所謀者誰?第205章 政策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