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

高務實的這句話半真半假,因爲“一路平推”並不代表不需要動腦子了,甚至可以說,在古代戰爭中,“一路平推”的技術含量其實並不低。

鉅鹿之戰時的秦軍按理說是有實力“一路平推”的,淝水之戰時的前秦按理說也是有實力“一路平推”的,官渡之戰時的袁軍按理說依然是有實力“一路平推”的,可是結果呢?

他們都輸了。

誠然,這三次著名的以少勝多之戰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戰前兩軍隔河相對,從戰術地形上來說比較容易出現“計戰”,但不要忘了,金邊的位置在什麼地方?

在“四臂灣”——由湄公河、洞裡薩河、巴沙河交匯而形成,可謂水網密佈,易守難攻。

如果劉馨也只是一路平推,重蹈王離、苻堅、袁紹覆轍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但凡你有足夠的兵力讓自己覺得可以“一路平推”,實際上你現在面臨的後勤壓力也就遠遠超過你的對手了。

過往的戰例也都表明,但凡準備“一路平推”,必然先囤積大量物資補給。

四十萬秦軍在鉅鹿以北的時候,項羽爲什麼要破釜沉舟?因爲只要他不能一戰拿下,那可能就永遠拿不下了,秦軍不僅兵力龐大,而且物資充沛。

袁紹在官渡之戰失敗的關鍵,爲什麼被認爲是“失烏巢”,正是因爲烏巢乃是袁軍糧倉。烏巢被燒,糧草告急,十萬袁軍軍心動盪,焉有不敗之理?更不要提還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了。

所以高務實打仗就一貫重視後勤,迄今以來,除了漠南之戰中受他統一指揮的土默特騎兵之外,其餘任何一場戰爭,高務實的主要工作都只有兩樣:戰略和後勤,具體某一場戰鬥的指揮他基本不問,那是統兵將領的工作,他既沒有超過他們的能力,也沒有那個必要插手,以免變成常公凱申。

然而,劉馨現在卻沒有高務實此前那樣優渥的條件,因爲京華現在很忙,忙到沒有太多的餘力給她提供足以“一路平推”所需要的巨量物資補充。

京華在南疆的擴張實在太快了。原本在滇緬之戰以前,京華只掌握了安南,如果以後世的區劃來說,實際上只是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

可是一場滇緬之戰打下來,京華近乎完成了一次蛇吞象的壯舉:一次性拿下了除緬北和柬埔寨外的差不多整個中南半島(地理上一般不把馬來半島算做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有多大?206.5萬平方公里。

去掉當前的緬北和柬埔寨,京華的實際控制區域至少已經超過130萬平方公里。然而在滇緬之戰以前,京華實際控制的安南只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

一下子擴大了四五倍的實控區,京華在南疆有多忙是可想而知的,這也是黃芷汀在有孕在身的情況下,也不得不留在暹羅坐鎮的最關鍵因素。

除了在軍事上肅清反對派,持續維穩各地之外,京華還要同時在這些地方建立起自己的那套行政機構,其中主要就是將安南的傀儡政府模式移植到暹羅、南掌、勃固等國,使之逐漸與安南一樣,成爲京華牢牢掌控的領地。

安南模式已經在這幾年時間裡證明了它的可行性,移植到國情與它類似的南疆各國,理論上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實際上各國的國情還是不盡相同的,在實際操作中肯定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微調。

比如說暹羅,由於之前爆發了叛亂,京華方面以雷霆手段立刻完成鎮壓,肅反工作幹得最好,再加上定南警備軍與安南協防軍兩支軍隊兇名赫赫,又有黃芷汀親自坐鎮,於是各項政策的移植就推行得最快。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暹羅的建設任務很重,尤其是定南城的建設,不僅是京華迄今爲止最大的建設項目,也是暹羅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建設項目。按照京華的計劃,定南城的建設至少分爲三個工程階段,其花費的時間分別是三年、三年、四年,累積長達十年之久。

第一階段的建設任務,主要是在確定城市整體規模的情況下建立核心區域。外城的城牆暫時不修,但會修建環城小型棱堡十二座。而核心區域就是內城,包括王宮(暫時只修五分之一,以便軟禁坦馬羅闍和偶爾讓他露面接見臣工)、各部衙門、中心商業區和內城居住區,另外就是臨時港口了。

第二階段的建設任務主要有兩點,一是把臨時港口升級爲一個規模很大的標準海港,而且要建成外城城牆,如果還有富餘建設能力,則可以建設部分外城內的其他設施。

第三階段就不必多說了,補全外城內各項建設,把定南城真正建設完全。

而在三個階段的建設同時,京華還必須全力以赴遷徙人口補充定南城——有城無人算什麼城市?

但這裡別有講究:京華將會不公開地悄然控制定南城的人口比例。簡單的說,就是暗中確保定南城的明人必須佔據絕對優勢。當然,考慮到實際操作中的各項困難,這個“絕對優勢”暫時只是被確定在百分之七十。

至於“明人”具體是什麼民族,高務實卻不做任何要求。你是漢人也好,僮人也罷,乃至於苗人、瑤人或者甚至是安南血統的“歸化漢人”,在定南城都統一被算作“明人”這一大類,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必須在任何時間都說漢話。

高務實堅持他的一貫觀點: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以血統劃分的民族,它是以文化來劃分的。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在這一點上,高務實完全認可孔子的主張。

當然,他認爲這種轉化需要一定的時間,就好比安南的“歸化漢人”也不是高呼一聲“我是漢人”就能被京華認可爲漢人了。

在安南實行的“歸化戶籍制”也同樣被移植到暹羅,暹羅人願意“歸化”的,只需要完成漢語學習,然後通過如參軍、納獻等方式完成各種名類的“社會貢獻”,就能申請京華的考察,順利通過考察即可成爲歸化漢人,享受與漢人完全一致的各種優待和社會福利。

剛剛穿越時還做夢“人人平等”的高務實,現在不僅早就拋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甚至變本加厲,把人的等級搞出了越加複雜的劃分。

作爲安南人、暹羅人等原住民,高務實現在是一邊嚴加控制,一邊又給於其中的優秀人才以上升空間,使他們把人生目標從“打倒明人”改變爲“成爲明人”。

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這一招真是百試百靈——只要你的確又有大棒,又有胡蘿蔔就好。

暹羅可以很好的執行安南模式的移植,但勃固和南掌卻有所不同。

勃固方面,高務實和黃芷汀需要考慮孟族人的反應,因爲阿布拉邦陛下——哦,他現在叫夏慕明瞭——雖然原本只是京華自說自話推出來的“勃固國王”,但滇緬之戰勝利後,他的地位得到了大明皇帝的確認。

朱翊鈞已經正式冊封他爲“大古剌宣慰司宣慰使”——按照一般慣例,大明冊封的這些外藩宣慰使基本都是對內自稱國王的,大明也從來不會認真追究,只是他們進貢的時候落款要落某某宣慰使而已。

於是夏慕明一邊作爲京華當初的“盟友”,一邊又作爲大明的“順臣”,地位就比較特殊,京華也不好完全不考慮以他爲代表的孟族人的利益。

另外,孟族人在戰爭結束之後雖然在京華的“建議”下,以財政困難爲由裁撤了很大一批“義軍”,但現在依舊保留了兩萬人作爲地方部隊存在。雖說高思廉未必把這兩萬裝備垃圾的民兵放在眼裡,但多少還是要給點面子,畢竟兩萬壯丁一旦要是化爲**,那也是不小的麻煩。

於是安南模式在勃固王國的推進就比暹羅慢多了,甚至連“歸化戶籍制”都暫時沒有推出。至於移民方面……京華現在任務實在太重,光是臺灣、安南和暹羅這三處,就已經讓京華忙不過來了,一時半會兒又哪裡顧得上緬甸?估計至少要等定南城建設完成,京華纔會有餘力考慮往緬甸移民。

最後就是南掌。南掌……唉,這地方真是聽者傷心聞者落淚,實在是太窮了,而且光從地理上來看,就很不好發展。

現在這個年代,又不可能修高速、建高鐵,高務實左思右想,覺得也只能利用水路來帶動南掌的經濟發展。

可是利用水路也不是動動嘴就行的,原本高務實已經把定南城定爲將來中南半島的核心城市,理論上來說南掌的經濟最好能夠和暹羅產生互動。

然而事實上這很難辦,因爲南掌國內雖然是不少水系的發源地,但它們卻大多往東流向了安南,或者先東再南,流向了柬埔寨。極個別有流向暹羅的河流,偏偏因爲南掌是其上游,水淺而窄,並不適合通行運輸性質的內河航船,頂多也就能使用些竹筏子——那管什麼用?

京華的一貫手段,就是軍事威懾加利益捆綁,現在對於南掌而言,軍事威懾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利益捆綁的問題就很突出了。

因爲京華的利益捆綁,前提是“先把蛋糕做大”,而南掌這邊的情況,京華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根本不知道這個蛋糕要怎麼做,遑論“做大”。

既然如此,針對南掌的各種改革就不好辦了。因爲在沒有提供新利益增長點的前提下,不管怎麼改都會觸動一部分南掌人的利益,到時候很可能是改革還沒改出什麼成績,反倒把南掌人對京華將他們從緬甸人手上解放的謝意消耗殆盡,那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虧大了。

所以在南掌,京華“安南模式”的移植工作進展非常不順,比在勃固王國還要糟糕,幾乎可以說是停滯不前。

從以上種種就可以看出現在京華本身也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因此在出兵柬埔寨這件事上,京華除了能給劉馨這兩萬金港警備軍之外,就很難再給她多少支援了。

劉馨在黃芷汀那裡得到的保障也只是“確保火器使用不匱”——除了火藥和彈丸,其他的你得自己想辦法。

這也幸好是在中南半島作戰,不需要準備軍隊的冬裝,而且考慮到目標地區是湄公河三角洲,則只要把發動戰爭的時間控制好,還是很有機會“就地就食”的。

換句話說,就是在糧食收割期出兵,到了柬埔寨之後,直接收割當地糧食來供給軍隊,或者更直截了當一點,去搶柬軍的糧草,以戰養戰。

這種事高務實沒有做過,讓他來指揮這種作戰,他恐怕是心裡打鼓的,但劉馨卻不怕這個。

劉馨本人倒是也沒有幹過這種事,但她帶來的劉家軍將領卻有不少對此經驗豐富。

畢竟當年劉顯還沒投入高黨懷抱的時候一貫被文官和南京勳貴打壓,以至於劉家軍待遇極差,軍紀自然好不了,抗倭的同時摟草打兔子也是時有發生,軍中的一些將領早就練就了一身搜刮地皮的好本事。

劉綎成爲高務實看好的將領以後,劉家軍待遇肉眼可見的得到提升,這種事倒是越來越少,但這就好比一個人學會了游泳之後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一樣,現在讓他們重操舊業也沒有什麼困難,甚至在劉馨和他們說過之後,還有不少人一臉懷念的模樣……

人吶,真是學壞容易學好難。

大明大統歷萬曆五年正月十六,元宵節剛過,金港警備軍的兩萬大軍在劉馨的率領下悄然出兵,向西南方向疾馳而去。

湄公河三角洲的水稻一年三熟,春節前剛插完秧,此時過去算上趕路和作戰的時間,搶收第一波稻米正是時候!

而劉馨預備的切入點,正是京華剛剛到手不久的占城。

----------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嶽曉遙”的月票支持,謝謝!

特別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成爲本書第一位盟主,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包括今天在內,本書將會連續三天加更,每天加更一章,聊表謝意。(PS:本章是加更,晚上還有一章正常更新。)

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六)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63章 密議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216章 準備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95章 破虜(中)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205章 高思棠當重賞!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00章 胡鬧!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199章 傳教士?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54章 頭疼的圖們第113章 平臺召對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138章 果然不出朕所料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11章 材料價格(下)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295章 成婚嘍!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122章 覆滅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206章 弒嶽(下)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206章 弒嶽(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