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去遼陽

從蓋州去遼陽,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兩百多里路,途經四處馬驛。

本來高務實是打算不走陸路,改走大遼河、太子河水系的水路去遼陽的,但後來聽說要途經鞍山馬驛,他就改變了主意,還是選擇走陸路。

顯然,他不是對鞍山馬驛有興趣,而只是對鞍山這個地方有興趣。

鞍山在後世被稱爲“鋼都”、“玉都”,尤其是鐵礦探明儲量達到100億噸,居全國之冠。

京華擁有開平,煤炭是肯定不缺的,但鐵礦石則未必,雖說現在看來不缺,但那是由於目前的鋼鐵供應主要以軍事方面爲主,實際上如果敞開向民用方面供應,這年代的鐵製品幾乎永遠是供不應求——因爲產能就那麼大。

當然這裡還牽涉一些其他問題,比如挖鐵礦的時候,以現有條件顯然不可能如後世那樣挖得極深,只能挖一些露天礦和淺層礦,這就大大限制了鐵礦產能的提高。

另外,鐵製品現在雖然是高利潤產品,但由於鐵器本身就很重,所以在運輸過程中的耗費也較大,雖說從開平運鐵器來遼東可以走海路然後轉內河,但不管怎麼說,肯定也不如直接在遼東本地生產。

原先高務實沒有在遼東搞鋼鐵工業,並不是因爲遼東的資源條件不好,而是政治、軍事方面的情況不可控,但現在他自己做了遼東巡撫,他就有信心將這種不可控改變成可控了,相應的,遼東的鋼鐵工業也就可以考慮納入議事日程。

此刻的鞍山也有築城,不過城池很小,放在中原大概也就一個下縣的水平。這裡的駐軍也很有限,只有定遼左衛留在此地的一個百戶所,簡直不值一提。

高務實在鞍山耽誤了一天工夫,四下查看了一下,又找人問過當地百姓,確認本地民間經常會撿到鐵礦石、岫巖玉等,尤其是岫巖玉,鞍山城雖小,卻有十幾個玉雕作坊。

那就對得上了,這個鞍山就是記憶中的那個鞍山。

京華鞍山鐵礦、京華鞍山兵工廠什麼的,現在可以開始派人來鞍山勘探和選址了。

不過高務實並不打算把鞍山的冶鐵和兵器產業搞得過於巨大,至少沒必要去和開平爭雄,他對於鞍山兵工廠的要求,第一步就是供應遼東,第二步則是擴大到可以支撐援朝之戰。

歷史上的萬曆三大徵雖然都打贏了,但都不是一波推平,尤其是援朝一戰,打得反反覆覆,明軍也多次吃了不小的虧。

雖說援朝一戰打得反覆並不是出在明軍的戰鬥力比不上日軍,而是出在一開始的輕敵,以及後來的後勤保障一塌糊塗等原因,但在高務實的一貫思維下,後勤保障本身也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後勤保障不利,那就是戰鬥力有缺陷,所以這一塊的短板要提前補上。

不過話又說回來,明軍當時的後勤保障最糟糕的方面,其實並不是軍械物資不足,而是糧餉供應時斷時續。這裡頭有朝鮮朝廷很大的責任——根據一開始說好的,朝鮮方面是要爲明軍就近提供糧草的,而實際上朝鮮局面當時已經完全失控,朝鮮朝廷根本掌握不住地方,怎麼提供糧草?

本身大明一方倒也不是爲了節省那點糧草,而是從遼東運糧去朝鮮相當不方便——遼東東部本身就是大片的山林,再加上朝鮮北部也是山區,運輸損耗巨大,本來就是應該避免的。

但朝鮮當時只求大明爸爸趕緊出兵,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都先答應下來,結果明軍一過去就陷入各種物資不足的境地。

而且這個情況一直到援朝一戰結束都沒能全部解決,以至於明軍在朝鮮不斷地搞添油戰術,兵力最多的時候也只有約七萬人,遠遜於日軍兵力。而日軍方面,由於是利用海運補充,而且作爲侵略者,在佔領區可以隨意搜刮,反倒是糧草相對充足。

如此看來,單搞鞍山鐵礦和兵工廠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把遼東的底子夯實,要能經得起消耗戰的考驗才行。

當然與此同時,最好能研究一下通過海運補充援朝大軍的可行性。

好在壬辰倭亂還有九到十年的時間纔會爆發,現在還有時間慢慢應對。

至於遼東的當務之急,一方面是高務實自己想要做的夯實遼東根基,另一方面則是大明朝廷關注的焦點——東制。

西懷東制這個由高拱定下的國策,現在已經完成了一半以上,眼下土默特歸附,而察哈爾實力受損,的確是大明的好機會。

不過,由於漠南大戰和遼南之戰連續爆發,大明朝廷現在肯定是拿不出錢來立刻推動對察哈爾的戰爭的,這件事至少要拖到明年秋天。

而察哈爾方面現在應該也沒有餘力再出來攪風攪雨了。

現在,大明和察哈爾部暫時都只能和平一段時間,看誰恢復得更快。

不過察哈爾部因爲離得稍遠,有和平一段時間的底氣,而炒花部卻未必,高務實對收復遼河河套還是很有興趣的。

此前秦得倚急着要去遼河河套搶功之時,高務實並沒有表現出對遼河河套地區有很大興趣的樣子,但那畢竟只是故意爲之,實際上高務實是很想收復遼河河套的。

遼河河套地區的重要之處,在於一旦收復,遼東邊牆就可以少一個V字型的大彎,不僅邊牆本身可以減少三分之二(指在該段),而且可以使遼西與遼東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便捷,相互支援也變得更快,同時還大大降低了蒙古人直接威脅遼東腹地遼陽等處的可能性,軍事方面的效應很明顯。

也就是說,一旦收復了遼河河套,蒙古人還想像這次遼南之戰一樣都已經殺到東昌堡以北才被發現,那就根本不可能了,可以大大提高遼東腹地的戰略縱深。

現在的問題在於,炒花部的剩餘實力到底怎樣,以及該派誰去打。

尤其是後者,更是關鍵——派李成樑去應該是最佳選擇,贏的機率極大,但高務實不大想選。

總兵不行,副總兵呢?現在副總兵空缺,李成樑已經上疏推薦了祖承訓,但薊遼總督和遼東巡撫也是有舉薦權的,只是這兩個位置剛剛換人,所以朝廷打算再等一等。

-----------

感謝書友“系統崩潰”、“至百里”的月票支持,謝謝!

重感冒中,一整天腦袋如墜雲端,不停的犯困,難……(不發熱,勿慮)

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190章 去遼陽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53章 最後一課(下)第211章 目標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225章 三策(中)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90章 降服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29章 關係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250章 誰是虎,誰是食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99章 借刀第092章 各有所謀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102章 利用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八)第162章 二段擊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135章 密奏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098章 回柳州!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252章 兄妹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42章 纖幫第152章 認賊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