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

朱厚煌默默的沉思,所有人都不敢說話。一個個雍軍軍官從四面八方趕來,站在下首等着朱厚煌說話。

朱厚煌正在檢討。

他不得不承認,陣而後戰,雍軍遠遠在明軍之上。但是兵法上的陰陽變化,虛實變幻,朱厚煌遠遠不如楊一清,連俞大猷與楊一清也還差些距離。

整個東雍都受到了朱厚煌的影響。講究的軍隊的戰鬥力,如果按兵家四派來分析,朱厚煌連帶整個雍軍都是兵技巧,講究“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指的是士兵單兵訓練、武器裝備等的創新發明和使用方法等。

而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雍軍之前的戰場都太狹窄了。

不管是安南,還是滿刺加,放在中原大地之上,也不過是區區一角而已。

地理上的先天限制,也限制了很多戰術戰略的運用。朱厚煌本質上是歐洲那一套,講究正面對拼,排隊槍斃。

但是朱厚煌這才發現,其中的問題所在。

很多人覺得中國這個時代的軍事已經落後於世界了,但是朱厚煌此刻才知道了,至少大明的軍事思想並沒有落後於世界,至少軍隊墮落的太快了。

在歐洲打仗,雙方的國土面積限制了雙方的迴旋餘地。而在大明打仗,不說別的,就楊一清玩的這個花招,一下子就改變了戰場形式,縱然朱厚煌有百萬之衆,而此刻在身邊的也不過是一萬五千多精銳,以及數萬民夫而已。

他要面對張經與楊一清的內外合擊。

不過,他從楊一清的想法來看。

楊一清也是孤注一擲了。

他敏銳的抓住了重點,擊敗雍軍的重點是哪裡?是殺了雍王。

雍王一旦身死,且不說雍軍會不會投降,單單是雍國內部的爭權奪利,就足以讓很多人放棄進攻大明,再給一些好處,拉攏一下,比如開海禁,想來就能將雍軍給安撫下去。

而楊一清一旦失敗,大明就失去了浙江境內所有的機動兵力,浙江根本不可能保住了,浙江不保,雍軍兵鋒直指南直隸,南京動搖。

那時候朝廷的根基都會被動搖了。

這是一場豪賭,勝則大事已定,敗則萬事皆休。

“楊一清敢賭,孤不敢賭嗎?”朱厚煌咬着牙說道。

他目光掃過下面的人。

劉伯臣,海盜出身,作戰勇猛,是一員福將。

黎子云,黎氏子弟出身,作戰有些章法,但是剛剛升上來,還不知道能力如何。

李良欽,自己的親衛出身,這些年也有一些領兵的經驗,但是率領數萬大軍還是力有未逮。

何文淵,不過一降臣而已。

吳鳳儀,做做情報工作還可以,但領兵作戰,還是算了吧。

朱厚煌暗道:“萬萬沒有想到,真正要決勝負的時候,孤的俞大猷,孤的戚繼光,孤的汪直居然都不在身邊。”

“諸位,楊一清氣勢洶洶而來。就在姚江之上,一兩日之內,就會到了寧波城下,估計會精兵數萬。”朱厚煌說道。

“局勢如此,諸位有何策教孤?”

“殿下。”黎子云說道:“敵勢洶洶,最後暫避鋒芒,殿下千金之軀,不應該在此處冒險。只需拖住敵軍,等我軍四面合圍,再戰不遲。”

黎子云此言一出,立即有很多人贊同。

“殿下,”何文淵說道:“殿下何必與楊一清爭一時之短長啊?”

朱厚煌想了想,他雖然不願意,但是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辦法。

www⊙ Tтká n⊙ ¢O

拖,是一個好辦法。等俞大猷大軍回來,再與楊一清一戰,就有把握的多了。

朱厚煌說道:“只是孤覺得,楊一清不會給孤這個機會的。”

楊一清將所有籌碼都砸進這一場賭局了,怎麼會允許楊一清撤退啊?

一個繡衣衛在吳鳳儀的耳邊說了兩句,吳鳳儀臉色一變,立即上前準備與朱厚煌私語。

朱厚煌說道:“有什麼情況就說?這都是孤親信重臣,每一個都值得信任。”

“是,殿下。”吳鳳儀說道:“從溫州到台州,還有寧波本地士紳都接到了楊一清的書信,告之,殿下將敗於寧波,讓他們做好準備。只有倒戈相向,有立功,則既往不咎,如何無動於衷,當大軍到時,則要窮追從賊之罪。”

朱厚煌說道:“好手段,這情報是不是來的一點也不費事?”

吳鳳儀說道:“正是。”

朱厚煌說道:“這是楊一清給孤下的戰書。”

朱厚煌擴張太快,不過一個月之內,就吞下了大半個福建,小半個浙江,但是暴力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但是卻控制不了人心。

朱厚煌知道,雍軍的佔領區,有很多人反對者,就是那些士紳,但是朱厚煌又不能將他們都殺了,朱厚煌想要入主大明,還少不了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最少不能將這些人推到勢不兩立的位置上。

很多人看不清楚戰事的走向,只要朱厚煌從寧波城下撤退,很多都覺得是雍王要敗,很可能從寧波到福州,到處都有造反。

朱厚煌要平定這一切,不僅僅需要人力物力,還需要時間。

而楊一清也需要時間來重整旗鼓,讓他從東雍之戰的失敗之中,回過氣來,而且不僅僅是楊一清回過氣來,自從雍軍佔領福建之後,整個大明都在緩慢而堅定的,向戰事轉向。

朱厚煌知道,他其實不過是打了一個冷不防。

東南是武備鬆弛,但是並不是大明沒有精兵了,不說別的,單單是楊一清來的浙軍狠狠的摔打幾仗,也能慢慢的成長起來。

時間越長,大明的兵力就越雄厚。朱厚煌很明白一年之內,不能結束這一場戰事,雍軍就要落於下風了。

因爲雍軍後續無力,他已經透支了財政,透支了東雍的兵役,甚至連安南都捨出去了,這樣規模的戰爭,東雍維持不了多久。

所以,朱厚煌沒有時間。

所以,他萬萬不能退,他能用自己一場場勝利,告訴天下人,什麼是天命所歸。

“殿下。”何文淵最懂的察言觀色了,一見朱厚煌的臉色,就暗道:“不會,雍王不會硬要在這裡決戰吧。”

“不用再說了。”朱厚煌一擺手,說道:“孤就在這寧波城下,與楊一清一決生死。敢言退者斬。”

“是。”衆將轟然應答。

不得不說雍軍也養出了一股常勝的銳氣,縱然楊一清大軍而來。他們也沒有懼色。

“可惜啊,可惜啊。”朱厚煌說道。

何文淵立即問道:“殿下在可惜什麼啊吧?”

“孤在可惜楊閣老,耗盡心機,卻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如果楊閣老手握的是先帝的外四家軍,孤絕對會退避三舍。但是他麾下都是什麼玩意,浙江精銳連同沈希儀沈將軍都折在東雍,此刻都在椰城爲孤守土,而楊閣老不過是一些民兵團練,新兵而已,什麼樣的計劃用這些士卒都達不成。”朱厚煌說道。

他微微一指說道:“你們如果連一些新兵都打不贏,就太辜負孤這麼多年的教導了。”

朱厚煌所說的話半真半假。

真的是,楊一清部下的質量的確堪憂。這也是朱厚煌敢與楊一清決戰的最大的砝碼。但是楊一清也是宿將,他麾下軍隊的實力,即便不怎麼樣,最基本的素養還是有的,否則楊一清絕對不會出頭,在寧波城下決勝負手。

朱厚煌的話中自然帶着一些鼓舞士氣的用意。所以帶了一些誇張。有些人聽出來了,有的人沒有聽出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九章 打虎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五十章 封賞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八章 練兵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