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

嘉靖說道:“去待朕看看楊廷和,代朕問幾個問題?”

陸炳說道:“是。”

詔獄之中,

似乎詔獄並不如傳說之中那麼恐怖,牢房是一個單獨的單間,其中有桌有牀,牀上的居然不是稻草,而是鋪蓋。

一般百姓都住不起這樣的房間。

可惜這樣的房間都有幾件,都是用來安置大有來頭的客人了,畢竟成祖的時候,常常有大臣在詔獄待了好幾年,十來年之後,繼續當大官。

所以這些獄卒們都學乖了,不到蓋棺定論,從不敢對這些大有來頭的人怎麼樣,從來不會將他的請到隔壁去。看看隔壁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但是一旦結果下來,這位大有來頭人翻不了身了,他立即就會從所有人尊重的對象,一下子變成了所有的銀子,會活動的銀子。必須讓家裡拿錢過往這裡填,有錢有好的生活,沒有錢,就讓他嚐嚐詔獄的滋味。

陸完就在這樣一個牢房之中。

陸炳在楊廷和的牢房之外站定,看着楊廷和,身後立即有人將椅子放在陸炳身後,陸炳說道:“楊閣老。”

楊廷和此時正在打坐,他緩緩的睜開眼睛,看到了陸炳,說道:“原來是陸大人啊!”

聽上去親切,但是實際上卻疏遠的很。

陸炳將一個龍形玉佩拿過來,說道:“我是代皇帝來問話的。”

楊廷和立即跪倒在地說道:“問吧。”

陸炳說道:“陛下,問你爲什麼一定要跟他作對?”

楊廷和說道:“臣從來沒有想過與陛下做對,不過臣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爲了大明好,絕無虛假之處。”

“你當初,爲什麼要放棄雍王,選陛下?”陸炳繼續問道。

“國之大好戰必亡。”楊廷和說道:“我國雖然是大國,但是先帝不修政治,東征西討,耗資太大,當鎮之以靜,修養生息的時候。而雍王如果登基,則天下永無寧日。”

“那麼你現在覺得,陛下與雍王誰畢竟適合當皇帝?”陸炳說道。

“當然是陛下了。”楊廷和說道:“雍王多謀足以拒諫,想法太多,很多地方都不切實際,如果在大明來實行,定然是天下大亂的局面。故而雍王絕對不能承擔大統。”

陸炳也不知道楊廷和說的是不是真話。不過陸炳也不必知道了,他的立即回宮,將在詔獄之中,問出來的所有話,全部說給嘉靖聽。

嘉靖聽完,久久不能平靜。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應該怎麼處理楊廷和啊?

殺,還是不殺。

正在嘉靖思考的時候,忽然有人傳來,張璁求見。

嘉靖將張璁給傳進來。

張璁行禮之後,直接切入正題說道:“陛下,將楊廷和置於詔獄之中,想如何處置?”

嘉靖說道:“先生想如何處置?”

張璁說道:“楊廷和有大功有國家,有大恩於陛下,還請陛下放楊廷和還鄉。這樣與家國兩便。”

嘉靖冷哼一聲,說道:“外面都是怎麼說的?”

張璁說道:“外面羣情激奮,商議在明日早朝,當面向陛下求懇。”、

嘉靖說道:“明日早朝嗎?”嘉靖冷哼一聲說道:“傳令下去,明日免朝,從今開始,朕身體欠安,那一位大臣都不見。”

張璁還準備爲楊廷和求情,但是看這架勢,張璁就知道求情也求不下來,他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楊廷和,你也就今天?”

今天楊廷和罵他的那一句小人,恐怕要哄傳天下了,張璁豈能不恨楊廷和,不過張璁作爲嘉靖的謀主。他必須到此拉攏人。

楊廷和的死對嘉靖的威望並沒有什麼好處。

但是嘉靖恨意難消,勸說也沒有什麼用處,張璁也自問已經盡力了。爲了楊廷和這個仇人,得罪嘉靖,根本不值得。

第二日一早。

楊慎就在宮門之外等候着。

楊慎昨日一夜都沒有怎麼誰,當楊廷和下詔獄的消息傳來,他要安撫家裡,楊廷和不在家楊慎就是楊家的主心骨了。

除此之外,他還去了一趟詔獄,詔獄自然不允許探視,但是楊慎還是留下兩三封銀子,要他們善待楊廷和,有什麼需要,快馬來報,家中一定滿足。

然後就是串聯了。

楊慎在翰林院很長時間了,也算是老翰林了,他立即鼓動了一大羣人,上書營救楊廷和。只是一封封奏疏,送上去之後,好像是石沉大海一樣,一點反應都沒有。

楊慎往宮裡送了 好幾封銀子。才探聽到一些宮中消息,這還是楊廷和關係,他們才肯爲楊慎探聽消息。

所以關於楊廷和的奏摺,全部被留中了。

楊慎一咬牙決定,早朝一定要勸諫陛下。

只是他們等了好一陣子,沒有聽到靜鞭響,而是一個小太監出來說道:“陛下旨意,陛下偶感風寒,今日免朝。”

“什麼?”楊慎大吃一將,說道:“今日不開宮門嗎?”

“正是。”小太監說道。

楊慎說道:“臣翰林院編撰,求見陛下,這是我的名刺。”

小太監說道:“陛下已經紛紛過了,不允許任何進宮,陛下要靜養。”

楊慎立即感受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接衝到太陽穴之中,如果這個時候楊慎還判斷不出來,嘉靖是一個什麼態度,他就不是楊慎了。

“怎麼辦?”楊慎想道。楊慎陷入沉思之中。

詔獄是什麼地方?楊慎一想起,這個名字,就覺得渾身發抖,心如刀絞,他暗暗後悔,沒有勸父親急流勇退。以至於現在的局面。

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他眼睛掃過所有人,這些有翰林院的,有低階官員,心中暗道:“我一個人是救不了父親,必須藉助這些人的力量,但是怎麼讓他們和我一起冒險,不能用救父親的名義。”

楊慎大腦急速旋轉,忽然想道:“對了,必須有禮儀之爭。”

楊廷和之所以堅持續嗣,是因爲這個說法,符合理學,符合道統,這纔有這麼多人響應,這是所有讀書人的主流價值觀。

所以楊廷和有這麼多人支持。

楊慎說道:“諸位。國朝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盡在今朝。”

有時候語言的力量非常強大,本來還猶豫的百官,停了楊慎的話,一個個好像打了雞血一樣,對他們來說,很多時候名聲比性命重要。

爲什麼,因爲有名聲,即便別罷官,回到家鄉也會被人尊崇。有了名聲,幾乎就有了一切。

這樣的特殊文化之下,纔有了爭廷仗之說。

大約有二百多人,一起跪倒在宮門之外。有人高呼高皇帝,有人高呼孝宗皇帝,一起一伏,好像是哭喪一樣。

嘉靖正在靜修,忽然聽到遠處隱隱約約傳開的嘈雜之聲,皺起眉頭,他吩咐過,他靜修的時候,是絕對不能讓人打擾的,誰敢這樣大聲喧譁。

“陛下,不好了。”黃錦跌跌撞撞的闖了進來,說道:“百官哭門。”

“什麼?”嘉靖絕對渾身一冷,他咬牙,說道:“怎麼回事?”

黃錦說道:“百官在宮門之下,對續嗣之事,不滿意,正在哭喊高皇帝,孝宗皇帝。”

嘉靖渾身顫抖。

中國其實是一個道德社會,評價一個人,一般來說,都說的是不是一個好人,甚至說如果人不是好人,他的事業,也不是正確的事業。

而這一件事情鬧大了,嘉靖很可能被扣上一個不孝的名聲。對嘉靖的政治聲望打擊非常大,本來嘉靖就是旁支入主紫禁城,如果再沒有威望,恐怕廢立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