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

朱厚煌大笑一聲,說道:“孤沒有想到,莫老賊還敢迎戰。俞大猷。”

俞大猷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孤命你統領全軍,爲孤擊破敵軍。”

俞大猷說道:“遵命。”

朱厚煌也有一些自知之明。在這種數萬戰爭之中,臨陣指揮之能,自己並不是俞大猷的對手。隨着這東雍的部隊數量的急速擴大,朱厚煌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他麾下的將領不夠用了。

擴大他麾下重將勢力。

比如俞大猷,比如汪直,比如吳明。

在俞大遒的指揮之下,雍軍好像是一道刀切的橫線,緩緩的向前挪動。

雍軍的陣勢在朱厚煌的意思之下,又有很大的變化。

之前,雍軍是以佛郎機炮爲火力輸出,用長槍作爲的鋼鐵屏障。還有手-榴彈作爲攻堅克難的武器裝備。

但是現在的情況大大不同了。

自從朱厚煌從佛郎機人手中獲得重型火槍之後,就改變了那種重量,火力,射程相當完美的火槍,不過,完美的火槍,就代表着打造困難,數量稀少。

而換成了這種重型火槍,在打造成本上大大降低了。所以裝備數量極速擴張,不過,這樣的數量上還不足以裝備整個雍軍。

在俞大猷的調度之下,長槍手與火槍手混編。列在最前面了。

雍王大軍緩緩的向前一步步的前進,幾乎無數只腳同一時落地,震天的腳步聲將如雷的鼓聲都給壓制住了。

“如火如荼,我今日方知什麼叫做如火如荼。”沈希儀說道。

大明尚紅,東雍在軍裝上也遺留了紅色。朱厚煌最注重軍紀,所以在服裝上也繼承了這一點上。

整齊的軍裝蔓延下來,暗紅色衣服,鐵色的頭盔。

這樣的陣勢,這樣的氣度,沈希儀從來沒有看見過。

莫登庸同樣也被眼前的陣勢震驚了。

莫登庸心中暗道:“這是怎麼回事?雍軍好像越來越強大了。”

的確如此,莫登庸正說明了雍軍的情況。

雍軍是建軍思想是來源於朱厚煌。但是朱厚煌在前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軍迷而已,根本上不了什麼檯面。對軍事思想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瞭解。

剛剛開始的雍軍不過是朱厚煌一知半解的軍事思想,與一個邊軍低級軍官吳明的軍事實踐的結合。

可以說漏洞百出。

再次之後,朱厚煌雖然主持雍軍的建設,但是也有很多人蔘與,其中就有楊慎,陸完,戚景通等人。

有他的填補,朱厚煌纔將自己所計劃的藍圖一一實現出來。

雍軍從朱厚煌建軍那一刻開始,本來就在一直變化,不管是裝備,陣型,還是編制。

不過雍軍這一兩年的變化極大。

首先是擴軍,急速擴軍降低了雍軍的質量。但是時間長了,最先建立的那幾個營的實力,在日刀鋒之間磨礪出來,有一種更勝往昔的氣勢。修養了半年之後,纔在此刻陡然發威。

朱厚煌陡然握緊了手,死死的拽住馬鞭,心中暗道:“這真是我的雍軍嗎?”

這樣的陣勢在後世看來,一次軍訓的實力都比這個好看。但是朱厚煌也只能當初親兵演練的時候,見過這樣。

但是那不過千人的部隊,而現在不過是數萬大軍陣勢,兩者難度不可同日而語。

朱厚煌再次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在軍事指揮上,遠遠比不得俞大猷。

在這個時候,莫登庸無論如何也不能退了。

雙方大軍緩緩的相合。

俞大猷眼睛微微眯着,計算着雙方的距離,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

俞大猷一揮手,立即有人恢復令旗。

陣前無數人高聲喊道:“止步。”

大片大片的煙塵升起,本來緩緩的移動的大陣,猛地止步了。

“準備。”

這些都不用俞大猷指揮了,朱厚煌訓練出來的軍官體系在幾個老營之中,還是夠用的。

本來半抱着的重型火槍全部放了下來,並且開始裝彈。

一根根的長槍,好像是鋼鐵刺蝟一樣,一根根的雪亮的長槍對着前方,保護着火槍手。

雍軍這邊停止的腳步。讓莫登庸感覺不對勁。但是現在有進無退。

莫登庸立即下令道:“加速,衝。”

緩緩的向前移動,還能勉強保持陣型,但是一衝陣型就亂了,前後有差,左右失節。勉強保持一個陣型的樣子。

“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俞大猷聽着前面壓在嘈雜的腳步聲之下尖銳的呼喊之聲。

“嘀。”的一聲,是尖銳的哨聲,好像利箭沖天而起。

這哨聲就是雍軍火槍發射的信號。

“砰。”的一聲,無數杆火槍瞬間響起來了。無數子彈都瞬間打了出來。

衝在前面的莫軍與雍軍相距不過五六十步,正好是火槍發揮威力的距離。

子彈打了出去,無數莫軍士卒就好像是割草一樣,倒下一大片。

這纔是開始。

前三排火槍打的還算整齊,但是之後的火槍打的就快慢不一,清脆的排槍聲,也變成了混雜的無數槍聲。好像鞭炮一樣。

朱厚煌聽着皺起眉頭。

他心中暗道:“看來火槍手還要加緊訓練啊。”

火槍兵是新添進陣列之中,雖然訓練了半年有餘了,但是並不能數量到下意思就能完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火槍畢竟重,整個火槍除卻下面有一根加長的木柄以外,其餘地方全部用鋼鐵打造出來的。

比起尋常兵刃還要沉重上好幾分。所有西人使用這種火槍的時候,都在槍管下面放上一個木叉來支撐。而大軍行動哪裡有時間讓他安置木叉,所以這幾次射擊全靠火槍手的臂力。所以齊射幾次下來,下面的射擊就參差不齊。

不過,參差不起的火槍射擊,威力同樣不小。

俞大猷聞着熟悉的硝煙之聲,只見兩軍陣前已經瀰漫着淡淡的薄霧。俞大猷立即下令道:“停止射擊。”

“嘀------”一聲長長的哨聲,好像是火車的長鳴一樣。

在戰場之上,煙霧,噪聲,還有的其他干擾信息的傳遞,唯獨這樣尖銳的刺耳的聲音,才能傳遞消息。

一聲聲終止射擊的哨聲反覆響起。槍聲才陸陸續續的停了下來。零零碎碎的槍聲纔算是終結了。

不過槍聲停止了。

無數其他的聲音好像猛地響起一樣,其實這些聲音之前,只不過被槍聲壓制住了。

兩軍陣前屍橫遍野,死了到還好,但是更慘的是沒有死的,無不是斷臂殘肢,他們來回翻滾掙扎。慘叫。

似乎從人間一下子到了地域之中一樣。

其實這一陣子殺的人並不多。不過數千人而已。如果莫軍有死戰不退的意志,未必沒有衝到雍軍之前。但是他們被這殺人如割草一樣的效率,給嚇到了。

前面的人嚮往後退,後面的人向前衝。就這樣退的退不下來,向前衝的衝不上去。無數人堆積在一處。

正好在火槍的射程之內,簡直是活靶子一般的存在。

俞大猷在戰場之上,絕對不會放棄戰機的。俞大猷說道:“長矛在前,火槍手在後。”俞大猷緩緩的抽出了長劍,向前微微一斬。說道:“衝。”

“殺。”震耳欲聾的喊殺之聲響起。

雍軍就好像是雪崩一樣衝了過去。

莫登庸咬着牙說道:“督戰隊上,敢回顧着斬。”

雍軍衝進莫軍陣中,好像是兩塊磐石重重的撞在一起。

莫軍不敵雍軍,重重的退了數丈。

不要小看這數丈,戰場是什麼?是立屍之地,區區數丈,不知道要用多少人的性命來填滿。

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九百章 影響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章 傷寒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