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

一來,時間已經不夠了,亞伯奎不想耽擱時間了,二來,朱厚煌的身份,他不想與大明結死仇。所以朱厚煌的身份,讓他忌憚。

朱厚煌並不知道,他在生死之間走了一圈。

在亞伯奎壓力之上,已經攻上朱厚煌座船的佛郎機士卒,立即退到自己的船上。當他們退走的時候,與許棟一起,能站起來的人不過十幾個人而已。

大員子弟果然沒有辜負朱厚煌,他們拼殺到底,沒有一個人逃跑。

見敵人撤退,他們雖然不知道他們爲什麼撤退。卻高興非常說道:“大人,他們走了。”

“是啊,他們走了。”許棟說道。話音剛落,許棟就堅持不下去,撲通一聲栽倒在地面之上。

“大人,大人。”剩下的幾個人立即撲到許棟身邊大聲喊道。

卻見許棟渾身上下早已被血滲透了,有別人的血,也有自己的血。

“怎麼樣了?”朱厚煌大步走了過來。

朱厚煌雖然退開了,但是整個船總共纔多大了,他又能退到什麼地方去。朱厚煌將船上其他角落的裡面的聚集在一起,大約也有幾十個人。

有這幾十個保護着,朱厚煌的心才微微安穩下來,他正想是去支援許棟,還是乾脆撤離這一條船,卻支援李良欽。

還不等朱厚煌做決定,李良欽這邊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朱厚煌立即帶着這一批人來支援許棟。結果一過來就看見許棟倒在地面之上。

朱厚煌立即撤開許棟的衣服,馬六甲附近是熱帶,許棟身上也沒有多少衣服,這個時候,朱厚煌才發現,許棟並沒有穿甲冑,連一副軟甲都沒有。再一看許棟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口,不知道都有多少,特別上大腿上有一處傷勢,已經傷了大動脈,血水在不住的流淌,擋都擋不住。

朱厚煌大聲說道:“醫生,醫生了?”

“在那裡。”不知道誰輕聲說了一句,朱厚煌轉眼看去,卻看見地面上有一具屍體迎面倒地,不是別人,正是常常跟在朱厚煌身邊沈郎中。

朱厚煌走的時候,沈郎中也留下來與許棟一併斷後,但是沈郎中又懂什麼拼殺之術,所以第一批炮灰,就是沈郎中。

朱厚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愣了一會兒,開始將身上的衣服撕下來,爲許棟包紮。身邊的人立即來幫助。

一會功夫,李良欽也趕回來了。

許棟這個時候清醒過來了,立即說道:“殿下,立即向所有船隻傳達命令,讓他們知道殿下與我還在。”

朱厚煌渾身一震,他現在是在戰場之上,任何人的傷亡都比不上戰場上的局勢。

“殿下,臣無能爲了,這一切都交給殿下了。”這一句話說完了,許棟再次昏了過去。

朱厚煌站起來,立即說道:“誰懂旗語。”

“我懂。”

還好朱厚煌座船的上士卒的水平要強過一般船隻上的士卒。不然現在沒有一個懂旗語的都沒有。

朱厚煌立即下達命令,第一條命令就是追擊敵軍。第二就是整頓船隊。

不得不如此,經過一番許棟預料之內的亂戰,不僅僅佛郎機船亂成一團,連雍軍的所有船隻也都亂從一團了,朱厚煌指揮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了。

一艘船北邊停靠住,一道軟梯扔過來,一個人爬上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下官拜見殿下。”

朱厚煌認識此人。

不要覺得領導好當。

朱厚煌爲了當好一個王爺,他一直強迫自己好好認識人。

雍軍陸師就不用說了,幾乎是朱厚煌一手帶出來的,很多基礎軍官朱厚煌都認識。即便是水師朱厚煌也強迫自己將所有船長的人名字都一一記住。

要知道,以東雍現在的水師實力,四個艦隊大大小小一百多條船了。就一百多人了。不僅僅是這些了。

連東雍十幾個縣城,朱厚煌每一個縣令都要記住。

所以朱厚煌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翻開花名冊。看着這些人名,知道睡着。

這就是朱厚煌根本沒有十幾沾花惹草。

“老刀,快從你船上抽調水手,來孤船上,爲孤操船,你也過來,許二哥受傷,你就在孤身前以備顧問吧。”朱厚煌對這個船長說道。

這個老刀也算是跟着許棟的老人,人稱綽號,劉老刀,一手長刀使得不錯。不過跟着許棟一併洗白,在朱厚煌身邊做事之後,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大名,叫劉寒鋒。但是熟悉的人都叫他老刀。

朱厚煌這一句話,讓劉老刀聽來,如同仙樂。

他固然對許棟受傷感到傷心,但是此刻心中卻暗道:“許老大,你最後好好休息一陣子,我老刀出頭的日子來了。”

朱厚煌折騰了許棟一番,在東雍大發展的時候,將許棟發配到了琉球。並且親自出手,從福州三衛之中挑選人手。將水師分爲琉球水師與本部水師。

從那個時候許棟身邊的聰明人,就已經認識到,到底誰是主事之人。

所以從那一件事之後,雖然劉老刀還是許棟派系的中堅,但是他也明白,想要飛黃騰達要依附誰。

故而他得到這個朱厚煌身前顧問之職,才這樣的激動。

但是這一份激動,他卻一點也不敢表露出來。

朱厚煌其實已經實習過好長時間,對水師的一些門道,已經很瞭解了,再加上劉老刀這個老手相助,控制整個艦隊,還是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朱厚煌卻沒有信心與佛郎機人再打下去,只是將所有船圍在之起,準備按照原來的計劃,緩緩的退卻。

只是所有船隻剛剛整頓之後,朱厚煌的臉色不由的有些抽搐。

二十多艘大福船,三十多艘三桅船,以及四五十艘的輔助船隻,損失之大,讓朱厚煌臉色難看之極。

其中損失最大,就是三桅船,整整有十艘三桅船沉到海底,還有幾艘船以已經失去戰鬥力。此刻正在海面上漂浮着。

三桅船損失如此之大,並不是沒有原因。

對於那些輔助船隻,對他們的使用都是有共識,這些小船不值錢。朱厚煌甚至不用補充,只要有銀子,立刻能從沿海衛所之能拉過來一批。但是他們的戰力也是非常堪憂的。甚至朱厚煌在計算損失的時候,根本沒有將這些船隻計算在內,只是計算人員傷亡的時候,纔想起這些小船上還是有人的。

故而,朱厚煌與許棟都沒有指望過他們。但三桅船作爲明軍主力戰船。看上去還是很有戰鬥力的,自然在分派作戰任務的時候,指派一些有難度的任務。所以損失也就大了。

而大船也損失不少,沉的倒不多,只有三艘,但是失去戰鬥力的船隻卻有六艘之多,連同朱厚煌的座艦在內。

失去戰鬥力的戰船也是分爲不同的情況,比如朱厚煌的座船,其實船並沒有什麼問題,而是船上的人都死光了。這些樣的船隻,只要能帶回去,補充一批水手,自然能繼續作戰。

另一批船隻,就是已經進水了,但是還在努力的修補排水。勉強保持不沉而已,說不定一陣風就沉沒了。

這樣的船隻幾乎上都沒有救了,要知道從這裡回到古晉,還有幾百裡海路。說不定在路上什麼地方就沉沒了。

人員的損失,暫時計算不出來,但是朱厚煌相信,人員損失,將還是比船隻損失更大的損失。

現在火炮對戰船的殺傷,還力有未逮。但殺傷人員,卻容易的很。

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十三章 狩獵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十章 宣府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十章 長史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