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

作爲現代人的朱厚煌,從來不相信什麼無條件的效忠,從來只相信,忠誠不過是背叛的價碼不夠而已。

但是在大明卻不是這樣的。

誠然,對很多人來說,忠誠是可以用來權衡的,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忠誠卻不用來用來權衡的。朱厚煌這一層身份,就有一個天然的光環,讓人效忠。

所謂的尊卑有別,不是一句戲言。

大明很多王爺,在他們看來,很多人都應該天然的效忠自己,故而不對。但是多這一層光環,如果數據化,那麼王爺這個身份天然有忠誠度加三十天賦。

看歷史上白手起家之輩,如果是一窮二白什麼也沒有起家,那麼功臣得到善終的可能性就畢竟小,無他,當初起事的時候,大家都同伴,結果現在你一個站着,大家跪着,所以他們要麼是有的人不服氣,要麼站着的那位覺得跪着的不服氣。所以兩方關係很難處置好。

但是如果起家的時候,就有身份,比如他起家之前,本身家中就是豪強,這樣的諸侯成事之後,就會宗族強盛,外姓不強,反而能善始善終,因爲雙方的尊卑在起事之前就已經確定好的。

而朱厚煌正是後者,可以說他麾下的羣臣,大多沒有背叛朱厚煌的意思,朱厚煌還偏偏防範的手法良多,並且很是拙劣,讓人一眼能看的出來。

自然有人不高興,不舒服,不願意爲朱厚煌賣命。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朱厚煌處處防範他們,他們自然會降低對朱厚煌的忠誠度。

所以朱厚煌功於心計權謀,非但無益,反而有害。

朱厚煌正在海邊反思自己的時候,有人來到朱厚煌身邊,不是別人正是李良欽,李良欽說道:“殿下,佛郎機那邊來人了。”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說道:“請他到正廳。”

“是。”

朱厚煌坐在主位之上,看這來人,來人是老熟人了。不是別人正是託梅。

託梅的神色變得好看多了,少了一份趾高氣昂,說道:“殿下,前日一戰,殿下已經知道佛郎機帝國的實力,今日我來這裡就是帶着和平而來的。”

朱厚煌面無表情的說道:“怎麼樣的和平?”

託梅說道:“我們雙方的貿易往來都是彼此的財政支柱,我們希望殿下能恢復到戰前水平,我們不再尋求與大明直接貿易,不過殿下需要退出古晉,恢復渤泥國,讓渤泥國成爲我們雙方的緩衝。”

朱厚煌依然是面無表情,說道:“還有嗎?”

“還有一點,就是必須將俘虜西班牙戰艦上的人交給我方,其他的都可以讓步,唯獨這不可一讓步。”託梅說道。

佛郎機人爲什麼要打破平衡,發動戰爭,就是爲了航道的秘密,他們纔不願意與西班牙人分享東方,故而對西班牙人是怎麼來到東方非常感興趣。最少不能將他們留給明人。

託梅準備了不知道多少脣槍舌劍,但是面對朱厚煌這一張死魚臉,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只好說道:“沒有了。”

“既然沒有了,就請你離開吧,孤需要與臣下商量一下。”

朱厚煌毫不猶豫的下了逐客令。

託梅雖然不情願,但是依然被帶了下去。

朱厚煌說道:“你們覺得與佛郎機人是戰是和?”

朱厚煌看着下面,許棟的位置空着,應該不會有人來坐了。許鬆第一個開口發言了。

許松本來是要回東雍的,但是這一戰來的太突然,幾乎轉眼之間就爆發了,也幾乎轉眼之間,就遇到自己弟弟的死。許鬆早已暗自哭過了,此刻雙眼還佈滿了血絲。

許鬆說道:“殿下,臣以爲當與佛郎機人言和,不過不是這個條件,應該將佛郎機人限制於南海之外,我們就能霸佔南海貿易,壟斷中西方貿易,纔有足夠的財力。支持的東雍的建設。”

一邊說,一邊許鬆死死的握緊了,恨不得將指甲插進手裡面。

許棟是許鬆的親弟弟,他們兄弟兩人的關係向來很好。

當許老爺子不知道該將家業傳給長子還是次子的時候,許棟主動退出,拿了一筆銀子跑海,開始了海商生涯。

許鬆永遠記着許棟的人情。

許鬆比誰都恨不得將佛郎機人碎屍萬段,但是許鬆必須權衡利弊,與佛郎機人停戰,對東雍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不要看,朱厚煌的縱橫南洋看起來很厲害,但是許鬆比誰都知道,那都是虛的,不過是一口強橫之氣,朱厚煌承受不起一次大敗,東雍的底子太薄了。

在許鬆看來,必須一步步走踏實。等回到東雍修養幾年,再次捲土重來。對付佛郎機就簡單的多了。

朱厚煌看到下面問道:“你們的意見?”

“殿下,”汪直起身說道:“臣本不該說,至少許大人已去,不知道誰可爲水師統領,如果沒有合適的水師統領?臣的意思還是穩一穩吧。”

汪直的觀點,直接從戰爭勝負着手,許棟出手,尚且不能保證勝利。而許棟一死,整個東雍有幾個能海戰指揮上能超過許棟?

誰也不知道?如果戰事上沒有成算,那就緩一緩也不能說不對。

朱厚煌沒有說對,也沒有說不對,只是靜靜的說道:“還有誰有沒有意見?”

“殿下。”說話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麥哲倫。“我覺得,絕對不能與佛郎機人和談。”麥哲倫當然不想和談了,和談的話,他就會被交給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對他這個叛徒,會怎麼樣用腳趾頭想,就能想到的。

“敵人想要的,絕對不能給。佛郎機人來和談,正是因爲他們低估了殿下力量,他們已經打不下去了,如果殿下與佛郎機人和談,他們就有時間。從西方調集力量,倒是他們將會更難纏,故而趁着這個機會,拔掉他們東方的據點,殿下就可以獨霸南洋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麥哲倫努力的鼓動朱厚煌作戰。

朱厚煌說道:“還有誰其他意見嗎?”

此刻他們也感受到今日朱厚煌與往日不同,都不敢擅自開口,朱厚煌這才緩緩的說道:“堂堂天朝豈能有辱於夷狄。許棟乃孤手足,如此大仇豈能不報,孤在此言,前言不計,再敢言與佛郎機和議者,猶如此案。”

朱厚煌一按腰間,卻忘記,自己一劈斷一把長劍,他一手摸空,隨即從李良欽的身上拔出一柄長劍,一劍將眼前的桌子給硬生生的劈斷。稀里嘩啦上的瓷器碎了一地。

衆人大驚道:“殿下。”

朱厚煌說道:“不必多言,孤意已決,不管多麼艱難,孤也要將這一場戰事給打下去,要麼孤全軍覆沒,要麼佛郎機人退出南洋。沒有第三個結果。”

朱厚煌知道,他做這個決定並不明智,是的並不明智。

但是他卻忍不住了,不僅僅是爲了許棟,而是朱厚煌自己也不想再承受第二次城下之盟了,一次屈辱也就夠,豈能再二在三嗎?

在許棟死後,朱厚煌也在反思自己,他是不是計算太多,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朱厚煌就遵從自己的本意,或許這一戰,會打的很艱難,但是絕對不是沒有勝利的希望。之前朱厚煌一直迴避慘烈的勝戰,覺得這樣慘勝如敗的勝利,並沒有意義,此刻朱厚煌的才知道,即便是慘勝也是一場勝利。如果害怕損失就不必上戰場了,而且現在的東雍,有了一些承受損失的本錢。

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四百章 善後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十章 長史第四百章 善後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