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

自從朱厚煌來到這個時代以來,他一直想傳播科學,但是他想要給人講解科學的時候,卻張目結舌,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怎麼給明朝人解釋科學,怎麼在這個時代發展科學,一直以來是朱厚煌半夜驚醒過來,苦苦思索的難題。

爲什麼古代中國發展不出來科學?科學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直以來朱厚煌想給出,卻無法給出的定義。

科學它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係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科學是對已知世界-通過大衆可理解的數據計算、文字解釋、語言說明、形象展示的一種總結、歸納和認證;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與一致性,其爲探索客觀世界最可靠的實踐方法。

這是朱厚煌從記憶深處挖出的科學定義,但是他可以將這個定義說給明朝人聽嗎?

不能,絕對不能。

所以朱厚煌想知道到底什麼是科學,必須從科學的源頭上找答案。

朱厚煌最終不得不相信一點,科學的源頭是在哲學之中。而在古代中國爲什麼發展不出科學,是因爲哲學問題。

中國古代的工匠技藝之高,現在很多東西都還做不到,足以讓人歎爲觀止。

所以發展科學,中國有足夠的底蘊。歷代在雜學之上專心研究的人雖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只需去看天文儀器的發展,就知道有足夠的智謀之士在機械,物理,水力,數學,天文,星象上面窮極一生。

甚至在朱厚煌看來某些天文儀器研究,已經有後世科學實驗的雛形了。

但是爲什麼後面都沒有發展出來?

因爲沒有人這麼想。

是因爲東西方對世界認知的不同,直接導致了這一點。

到底爲什麼?朱厚煌自己又不是哲學大家。不清楚其中原因,但是朱厚煌想清楚了,任何行動必須思想先行。

朱厚煌想要南洋擴張也好,想要推崇科學也好,必須有一套支撐他行動的理論。可惜朱厚煌自己做不到這一點。

這纔是他找王陽明來的最重要的原因。王陽明的其他能力,固然是國士無雙,但是朱厚煌更看中他儒學上的造詣。

如果能讓王陽明將儒學改造成適合科學發展,並且鼓勵科學發展的學說,朱厚煌即便是拼了性命,也會讓這一門學說成爲顯學。到那時候,不用朱厚煌去努力發展科學,就有足夠的士大夫自己投身於科學之中。

但是想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他能說服王陽明爲自己所用?

他對自己能不能說服王陽明並沒有足夠的自信。所以才遲遲不肯開口。只是局勢逼人,讓朱厚煌不得不與王陽明提前攤牌。

“殿下。”王陽明來了,他躬身行禮道。

“王師請起。”朱厚煌客氣了兩句,兩人相對坐下,一壺清茶,冒着嫋嫋的青煙,在兩人面前散開。

“王師,孤想稱霸南洋,只是多有腐儒多有譴責,想要讓陛下撤銷雍蕃。孤實在是惶恐不按。臣這一次請王師來,就是請王師爲孤駁斥其人。”朱厚煌說道。

王陽明哪裡看不出朱厚煌心中之意。

王陽明在朱厚煌身邊時間也不短,這麼長的時間,足夠讓王陽明看清楚朱厚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朱厚煌仗着正德皇帝寵信,從來不在乎什麼彈劾。什麼腐儒的話從來不放在心上,除卻沒有往儒冠裡面尿尿,與劉邦對儒家的態度,相差不遠。

但是時過境遷。

秦漢之季的儒家與大明正德年間的儒家完全是兩個概念,朱厚煌這種態度,讓王陽明非常肯定,即便是陛下無子,皇位也絕對不會落在朱厚煌的頭上。

平時從不在乎這些東西的人,忽然請他來寫文章反駁,一看就有貓膩。恐怕是反駁是假,想看看自己的觀念纔是真的。

王陽明裝着沒有看見,揮毫寫了起來。

朱厚煌見王陽明動筆,立即站在王陽明身後看王陽明寫。不一會而王陽明就寫完了,這是一篇駢文,四六成句,文字綺麗,但是以朱厚煌的學識發現裡面有多多不認識的字,有些是某些字的異體字,有些是古代早已不用的字,再加上用典繁多,朱厚煌只能讀出一個大概意思,就是寫南洋的種種特產,能爲中原所用,而佛郎機人東來,殘暴之極,南洋諸國需要朝廷的保護。與此等等。

朱厚煌心中暗喜一番,不管怎麼說。王陽明是真支持朱厚煌向南洋擴張,還是是假支持,都無所有,王陽明是在往自己表態。

朱厚煌說道:“孤讀過一些泰西哲人的書,其中有二元論,孤十分感興趣,其中將世界分爲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天下之間,萬物運動,是物質世界,而人之所思所想都是精神,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

朱厚煌所說的二元論,是不是真的二元論,其實並不重要,朱厚煌要做的是打破自從董仲舒以來的天人感應體系。

朱厚煌覺得不將物質與精神完全劃分開來,不將物質不受精神影響的觀點確定,根本就無法進行科學研究。

萬一做一個實驗成功,士人觀點並不是這個人實驗做的好,而是這個人的人品好,以至於感動了上天。

這樣的東西,現代人看上去是謬論,但是古代人看起來卻是正理,不信請看聊齋,與閱微草堂筆記。

出現這樣的文字,只能說明儒家已經走進了死衚衕,不得不用被否定的鬼神之說,

對王陽明來說,朱厚煌所說的話已經明白的有些露骨了,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殿下,還請慎言,否則將給你帶來殺身之禍。”

朱厚煌大吃一驚說道:“怎麼會?”

王陽明說道:“因爲殿下身份非同小可。”

天人感應已經融入儒家血統之中了,從漢代以來,儒生就用上天的名義約束君主,成爲他們政治上工具。

如果朱厚煌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他隨便怎麼說都無所謂,他偏偏是一個王爺,而且是一個自從開國諸王之後,唯一一個有軍功的王爺,他說的沒一句話都會被仔細,甚至過分的解讀。大明的大官真不明白,朝政與老天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嗎?當然不是,但是這個約束皇帝工具很重要,怎麼能輕易丟棄嗎?

朱厚煌這一句話,政治將掀起巨大的波浪。

朱厚煌問道:“王師,你真的相信所謂天人感應嗎?”

王陽明王顧左右而言他說道:“人當有所敬畏。”

朱厚煌立即明白,很多儒生支持鬼神之說,並不是他們相信鬼神之說,而且他想借鬼神之說來嚇唬人。

但是朱厚煌卻不得不理清這一點,不理清之點,朱厚煌之後所做的都無法進行。只是他又不知道該從何出着手,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王陽明忽然說道:“其實,很多事情先賢早有論述,殿下只需找出來這些論述就行了。”

朱厚煌不由大喜,他想讓王陽明來做的就是這些。

在中國變法最好的口號是什麼,是復古。

朱厚煌知道,只要敢附會,朱厚煌很多觀點都在古籍之中,找到對應的條款。但是朱厚煌卻沒有那個實力去找每一段文字。朱厚煌問道:“孤該怎麼辦纔好?”

王陽明說道:“很多辦法,最簡單的,援引《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語,禁止儒生談論鬼神之說。”

存而不論,只是禁止談論,時間長了學生自然忽略了這一點。

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