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4章 文臣武將一言堂

整個事情的發展總是會超乎人的意料,準備的越多最後得到的結果反而不會越好,也就是說他們所做的事情到最後都變得無關緊要,甚至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一直努力追尋的事情到最後都會變得不那麼重要。

之前他們很努力的做了這件事情,後來這件事情漸漸的成爲朝中重臣,他們所要思考的事情,皇帝在之前一直都擔心,北方大營所做的事情會引起大的反彈,但是現在看來朝中的官員們還是分得清楚大局的。

這一點見皇帝中英文反而是想岔了那些大臣,最後覺得北方大營這次事情雖然做得不太好,但終究還是爲朝廷弄來了一座銅礦,這座銅礦現如今傳來的消息是非常非常的大。

就是說這一次的出兵,不僅沒有讓朝廷承擔大部分的份額。

對於朝廷官員來說,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管轄範圍之內,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成果,如今看來這一次他們是賭對了。

對於錦衣衛和方力在裡面所起到的作用。

他們是不關注的,或許有些人已經發現了,甚至說根據自己的事情做了某些關注,但對於很多人來講,這又能怎麼樣呢?在一場龐大的戰爭之中,個人的鼓勵與支持,都會顯得那麼的渺小,畢竟整個戰爭之中不可能因爲個人英雄主義來影響整個戰爭的結局。

但是他們有哪裡知曉錦衣衛的小隊在裡面按上了多少的部落頭人,又有大明幻夜騎,神出鬼沒騷擾敵方的後方。

那一支騎兵不會出現在朝廷的任何一場真正的戰役之中,只會在敵後進行大規模的偷襲。

這是他們總結出來大明換業企業最能夠建立功勳的地方,在之前平叛戰爭之中他們所表現的那樣直衝君,正是因爲評判戰爭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如果不在那個時候發力,最後帶來的結果是難以預料的,而如今大名的軍力一直在向上走,也就是說他們所要提到的就是奇功。

這纔是它們存在的必要性,放縱慾不能把他們當做普通的衛所兵,也不能讓他們和如今的北方大營士兵一樣,只是爲了防範而存在的。

如今他們的存在是真正的利器,也就是說國家利器。

就在建文皇帝朱允文以爲六部尚書會因此來對朝廷發難的時候,他們反而齊心協力的接受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安排,爲北方大運河那座銅礦的發現做後續的輔助工作。

御史臺也罕見的沒有發現聲音,畢竟大多數輔擅自出兵,甚至是在草原,不發生大規模的戰鬥着,是他們可以抨擊的地方。

左都御史一直保持着沉默,副都御史練子寧雖然在大殿上表示了自己的聲音,但事後也沒有進一步的說更多的話。

也就是說他們在事後都得到了一致的意見,在這件事情上要保持沉默,至少反對不去拖後腿。

年輕的學子們如今越來越多的參與朝廷的各項政治事務之中,他們也許憑藉着一腔熱血,憑藉着自己腦中更多的想象在做的事情,可這並不能阻擋他們成爲一個真正的人才,畢竟他們現在或多或少都跟方中玉有一些關係,所學的知識是由方中玉傳過來的所拿到的獎賞也是因爲方中愈提議他們才能獲得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探索更多的知識,而不是隻在那裡死讀書,是他們這一次更重要的事情,因爲傳承是很重要的。

就算是如今朝廷正在淡化方中寓所帶來的影響,但在年輕的學子當中,方中玉的形象一直都很高大,或者對於他們來講,那個年輕人已經超越了他們太多太多,而成爲了他們生命中的一座高山,如果我想要努力的追上他,恐怕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那個人就像一道光明一樣,那個背影就在前方,他們必須追隨着它的腳步才能趕上他。

當然這些話他們不會說出來也不會承認,畢竟對於帝國來講進入皇帝,朱允文才是真正的高高在上,還是那個帶領着他們走向更遠的帝王。

皇帝不會輕易下到戰爭之中,也不會帶你的兵馬去剿賊,畢竟進入皇帝,朱允文還是一個文皇帝,而不是燕王朱棣那樣能夠在戰場上廝殺一番。

也就註定了建文皇帝朱允炆不會真正的走進軍營之中,就算是去犒賞大軍也只不過是按照禮儀來走一遍,所以更多的將士們反而把心思放在了那些能夠上陣殺敵的將領之中,就好比駙馬也沒音,魏國公徐輝祖,雖然他們也很久沒有在戰爭之中了,但只要他們穿着盔甲在那裡一站,就會給人無限的信心,那些將士們就會爲之效死命。

誰都知道他們是忠於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但在戰場上能夠讓自己活下來的將領纔是最重要的,所以士兵們非常的清楚這一點,平時的操練,就算是再苦再累,在經歷過數次戰爭之後,他們都會明白那纔是對他們最好的。

畢竟活着纔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不小心死在戰場上啊,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第二就是自己太懶。

源源不斷的物資,從津市河津市附近的城鎮向北方運輸,他們將要在那裡建起一座大城,而且力量寬闊的道路將會從那裡連接到最近的開平衛。

北方的萎縮雖然在不斷的進行改變來靠近邊塞和草原部落的猥瑣一直都存在,他們也是更加善戰的邊軍,英王朱棣當初的軍隊有一部分就被解散在那裡,當然更多的是融入了北方大營。

畢竟大家都是當兵吃糧的,更重要的是當初他們想要造反,只不過是因爲燕王朱棣是太祖親自,但是如今燕王也已經離開了大明境內,大家都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手下的兵,自然要聽從皇帝的命令。

如果能夠從天空上看去,就會發現北方大軍源源不斷,因爲他們不僅要在那裡守候,還要清剿那些在草原上散下來的敵軍士兵。

源源不斷的騷擾對整個大軍都是一種威脅,甚至可以說補給線越拉越長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的不利的,草原上的男兒從生下來就會打仗。

所以那些高過車輪的人,在歷代中都是被殺掉的。

如今朝廷雖然沒有那麼殘忍可。

那些草原牧民們依然是戰戰兢兢的,他們害怕如今大名的士兵會對他們造成傷害,可是就是這一切現在還沒有發生,他們不認爲是這些人變好了,只是因爲還沒有到時間。

自然也沒有人去跟他們解釋,畢竟圈養它們跟圈養牛羊一樣非常的容易。

在朝廷的旨意沒有正式下來之前,他們只能這樣呆着,就算是那些與朝廷交好和暗中與朝廷交易的部落,如今也只能乖乖的在那裡表示自己臣服在大明的腳下。

戰爭是他們不具備的,也許在以前他們還能湊足萬人戰隊,可是如今他們的部落裡連1000壯丁都拿不出來。

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性,連年累月的戰爭已經讓他們吃盡了苦頭,不僅要跟草原部落相爭,還要給大明的軍隊象徵着已經讓他們疲於奔命,更別說養活更多的小孩子了。

此相比長一直都是一種事情,因爲有人成長就得有人便,若大明朝廷如今就像一具巨大的機器,正在以它的鋒芒向四周散發,而周圍那些人要麼臣服在大明的腳下,跟着他一起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之境,要麼就在大門的車輪之下完全被淹沒。

這是時代的自然,沒有人會去同情他們,因爲同情的人都死了,留下來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殘酷更加殘酷。

皇帝所要表明的事情也非常的簡單,因爲他想要大明更加龐大。

太祖高皇帝當年沒有做到的事情,他會去做太祖高皇帝,當年做到的事情他要做得更好,這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底氣,如今他已經做得夠好了,可是做的還不夠強大,因爲大明的江山還可以更大,那些民族還有更多的融進大明的部落裡來。

異族人這樣的稱呼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

越來越多的人認爲朝廷應該寬宏大量,赦免那些願意投降大明在大明定居的人。

雖然這樣的政策並不是太好,但是朝廷已經在慢慢探索,畢竟能夠容納更多的人進來,也就意味着朝廷會越來越壯大,朝廷統治的百姓越來越多,創造的利潤也就越來越多。

鼓勵生育的政策一直都在強制的執行,越來越多的城鎮開始這樣做,百姓們只要能夠養活得起就開始大生特生,朝廷也樂於見到這樣的場面。

糧食不夠吃,那就種南洋那邊的作物,如今已經慢慢的探索在大明國境內種植。

總之只要還沒餓死就要一直生,這是它們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做的事情。

如今最輕鬆的反而是方中玉了,他的父親要爲最新的理論一直做着研究,這幾年頻繁的跟大家接觸討論。

他的弟弟要不斷的跟太子接觸,然後幫助太子獲取更多人的支持。

皇帝如今還很年輕,但有些事情太早還是要學習,建文皇帝朱允文不像當年他的祖父一樣對待自己的父親那麼嚴厲,但是他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才。

早早的立下太子儲君之位,也是爲了保證大明江山能夠完整的延續下去,這也是爲什麼皇帝如今越來越多的對自己的兒子保持更加高效的教育,雖然他的年齡已經到了叛逆的時候,很多老師講的課他都不願意聽。

可這並不意味着太子如今都就很頑劣。

反而皇太子所表現出來的聰慧,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個未來的儲君不太好惹。

有建文皇帝朱允炆文擋在前面,更多的事情都不重要了,畢竟皇帝才需要和那些文臣們做鬥爭。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奇妙,那些文臣們盯着皇帝,生怕皇帝做出一絲一豪,對整個國家不好的事情,他們既不希望皇帝太聰明,那樣的話他們就沒有辦法去獲取自己的利益了,可是又不希望皇帝太過懦弱,如果什麼事情都要養成大臣的話,他們中間可能會出現一個大的權臣。

誰都想把權力弄在自己手中,可是又得提防其他人,這個時候他們更加多的是,希望皇帝能夠在居中調和,這也就是爲什麼如今朝廷雖然都很忙碌,但卻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黨政。

沒有誰希望自己的對手坐上全程的位置,因爲那樣只會意味着自己這一方,如果表現出了一絲一毫的弱勢,將會被趕出朝堂永久都不能回覆。

所以保持現狀是最好的,當然更多的是培養更多的年輕人,各個部門所建的學院如今開始出現了畢業生,與其說這些畢業生是那些學院培養出來的,倒不如說是方中愈給了這些人機會,畢竟光靠科舉考試哪裡有這麼多人能夠走進朝堂,走進朝堂的各個部門。

皇帝對這些事情都只是知道,但卻不會過多的干預,每個部門都有自己運行的方式,只要他能夠按照大明律,按照自己所有的規律來做事情的話,更多的事情她是不干涉的。

這也是爲什麼如今的文臣們雖然不再害怕皇帝,但也會敬畏皇權的事情,因爲皇帝越是表現的不在意,也就意味着他對這件事情有着充足的把握進行把控這也是爲什麼就算是方中愈離開了,盡是那些大臣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就算是一些小動作如今也不敢做了。

因爲有更多的人在承擔着這個責任,或者說有更多的人在盯着他們,只要他們稍有一絲妄動,帶來的恐怕就不止是牢獄之災了,流放這件事情如今已經更多的能夠威懾到人了,以前還是流放到北方前線,也現如今直接送到南陽,甚至是送到大明南洲,都有可能誰都不願意去更遠的地方,雖然那個地方有着能夠讓自己活命的東西,背井離鄉,可能一輩子再也回不來了,這樣的下場還是讓更多的人望而卻步,還是好好的活着吧。

第0650章 碧波盪漾揚風起第306章 你得趕緊生孩子第0777章 你的終點是起點第0744章 天下是年輕人的第1233章 父與子和君與臣第0471章 嫌隙越來越大了第1147章 水可載舟可覆舟第0080章 立萬世之功(求收藏)第0783章 建文皇帝的轉變第0050章 能不能練字(第三更)第0705章 帝國南北變朝陽第0705章 帝國南北變朝陽第1124章 凡事有因必有果第0586章 缺人是個大問題第1012章耍嘴炮人人都會第0555章 看年輕人的天下第0701章費盡心機的活着第0611章 氣運加身攔不住第0577章 朝廷現在很缺錢第0313章 統一思想的大戰第0491章 鳴金收兵的背後第0642章 錦衣衛發展計劃第0494章 大明朝廷的根基第0278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0997章繡口一吐要爵位第0402章 太祖屬意四皇子第0937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0138章 金字塔上掉下來第1148章 看起來都有道理第0952章悄無聲息幻夜騎第0871章 這個皇帝不一樣第0715章 建功立業好地方第1064章 來自帝國的壓力第0949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第1115章 帝國的未來出發第1042章 歲月從來不饒人第0067章 哈哈哈哈哈(求收藏)第0779章 複雜過程簡單化第0704章 平靜度過一整年第0890章 扼殺一切的苗頭第0607章 無奈帝王的心酸第0408章 蝴蝶扇了下翅膀第0922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0693章 活着就要爭口氣第1177章 朕的心思你知道第0036章 大明的鷹犬(求收藏)第0740章 有些事情還得做第0178章 流了口水的帝王第0975章鐵鉉大人的選擇第1074章 懸在頭上的陰影第1207章 皇帝所知道的事第0894章 被催婚的方中愈(大年初一不斷更)第0181章 誰告訴你它存在第0441章 運往軍營的物資第0897章 上門羞澀小郡主(大年初四不斷更)第0065章 蹭吃自助餐第0460章 無用那就全殺了第0427章 北平城裡小人物第0505章 大明沒有養豬場第0388章 晉藩倒了猢猻散第1032章 有一人可鎮故地第1070章 沒有絕對的公平第0746章 長治久安大政策第1101章 消息真回京來了第0686章 一人得道雞昇天第1106章 小人物的大夢想第1066章 帝國發展靠大家第0634章 哭窮還得有本事第0093章 陰溝裡翻船第1170章 朝廷能夠保持的第0264章 漫漫長夜的等待第1173章 帝國出現的問題第1248章 時間最好的解藥第1064章 來自帝國的壓力第0552章 朝廷欲學越勾踐第0132章 笑話般的免死牌第0326章 兔爺是如何練成第0539章 錦衣衛未來變格第0742章 烹飪學校的麻煩第0239章 情根深種救不救第0875章 他纔是穿越者吧第0243章 挖條小縫鑽一下第0333章 心思活絡的齊王第1219章 系統化危機呈現第0424章 真命天子會獲勝第1089章 我們來做要更好第1222章 這不是一件好事第0511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460章 無用那就全殺了第0709章 一家人情深似海第1196章 迷茫人入局更深第1140章 有種怪怪的感覺第0234章 燕王千歲千千歲第0939章相信願意相信的第0654章 海軍都督府新建第0342章 朝廷利器的成長第0149章 南方逍遙北方戰第0081章 失敗的試驗第0992章這一點事情繁雜第0653章 是否海闊憑魚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