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3章 建文皇帝的轉變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因爲可能什麼時候開始他就可能成爲那個壓到你最後的稻草。

朝廷的動向雖然只是少數人知道,但只要他們做開始做事的時候,就會引發越來越多的人猜測。

畢竟如今朝廷內外只要有大的動作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影響。

遠在西北的方中愈也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到的通告,畢竟從軍營裡發放消息,向京師和向他這裡,距離大概是差不多的,當然有可能更加的近。

對於駙馬爺留下3萬兵馬在這裡駐守,房東也覺得還是太少了,畢竟那一座銅山雖然對於大明來說還很遙遠,可是隻要能夠足足的把它把握在手中,那麼這就是一大助力,所以他立馬對於回覆,希望朝廷能夠派遣更多的大軍前往。

不過他也能夠猜道朝廷的反應,畢竟之前他跟建文皇帝朱允炆商量過,也就是說皇帝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派人開始主持遷移百姓的事宜了。

這裡肯定要建設一座,都司府和承宣布政使司的。

都司府負責軍事上面的事情,不過如今看來,肯定是以北方大營爲主。

布政使司負責民政,不過這都是後話了,畢竟首先要保住這塊地方。

如果這塊地方根本就保不住的,話說這一切都是沒有用的,以前朝廷管理這些邊遠的地方都是入不敷出的,畢竟消耗的比收回來的要多,所以在朝廷官員的眼裡是不划算的。

他們自然有自己的主意,打的主意也是非常的好,至少在朝廷沒有得到明確的利益的時候,他們是不願意支持這樣做的,但是如今如果這一座銅礦能夠給朝廷減少壓力,甚至可以說帶來更多的利益的話,朝廷應該會允許,畢竟養活大軍需要錢,甚至是能夠解決帝國內部所需要的銅,甚至是金。

方中玉甚至可以想到隨行的將士們是非常的高興了,因爲這一次他們立了大功,最後能夠獲得的獎賞肯定是更多的,如今北方大營非常看重他們的軍工,這也是重要的一環。

張中煜其實非常的清楚,畢竟朝廷現在想要擴張,不僅僅要保持國內的資源的合理利用,更重要的是有源源不斷的資源可以攫取,這也是爲什麼他一直在鼓勵對外貿易,甚至可以說用大明最精銳的力量去外面進行搶奪。

當然這個強度要做得隱秘一些,甚至可以說必須要名正言順。

方中愈也都沒有想過操控太多的事情,畢竟他也不是專業的,有些事情能夠給個商量,甚至說給個建議,已經很不錯了。畢竟現在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再往其他方面做,他現在也沒有能力。

“少爺,咱們這一段時間已經在這裡逗留了許久了,您跟秦王之間的聊天及溝通基本上已經到了一個地步,不過你聽完目前的狀態,恐怕不適宜咱們進一步扶持,屬下還是建議咱們去看看肅王。”

先秦王是一代梟雄,畢竟當初還是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但後來實在是太過頑固,身體也垮得很快,死在了太祖高皇帝的前面,所以他的兒子繼承了情況之後,自然比他更加的昏庸無道,雖然不至於讓其他人記恨,可是在封地裡不作爲就是最大的罪過,更何況如今朝廷鼓勵藩王,積極爲朝廷出謀劃策,甚至是外出到時候封地外翻都是有可能的,可這秦王就是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既不對外也不對內,反正之前的事情跟自己沒關係,就一直這樣。

方中玉這次來其實是想看看這位歷史上的二代秦王到底是怎麼想的,不過幾天接觸下來,他也發現秦王似乎真的沒有太多的興趣,就願意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折騰,畢竟當初他手中的軍權已經慢慢的被朝廷接管,甚至是現在的三護衛,都已經比不上晉王的了。

晉王朱濟熺不僅在平叛戰爭之中立了大功,而且在平叛戰爭結束之後,也在積極的爲朝廷謀劃,甚至是答應朝廷,只要能夠有合適的封地,它會立即選擇外封,這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對於自己的這位堂兄還是很滿意的。

“罷了罷了,既然如此咱們啓程再向西走吧,肅王那裡也去看,畢竟是皇帝的親叔叔,太祖高皇帝的兒子,咱們去看看。”

見過了太多的歷史人物,方中玉現在已經習慣了,對於那位鼎鼎大名的肅王,方中愈還是有一些瞭解的,畢竟那一位鎮守蘭州已經很久很久了。

草原部落上的人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這一點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一直都是自己知道的,可是卻沒有辦法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方中愈知道,就算是現在武力完完全全打敗他們,也沒有辦法在這片土地裡長久的儲存,所以按照他的想法還是要進一步的用經濟狀況來打敗他們,畢竟草原部落的人不懂得生產,甚至可以說除了牧羊以外他們做不了其他的事情。

籠絡一大批草原部落其實是比較容易的,畢竟他們不能夠自己生產,又需要用牛羊來交換他們所需要的茶葉,絲綢甚至是鹽。

錦衣衛內部和廖氏兄弟控制的那些行商們,一直都在跟草原上親近的部落進行交易,只有將他們的利益跟大米的利益綁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纔可能進一步的靠攏大名蛋,這樣的話就可以逐漸削弱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到最後如果他們離開大名就沒有辦法存活下來,這纔是能夠讓他們真正的成爲大明百姓的手段,當然這需要時間,畢竟民族的融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長久的文化的侵入。

方中愈相信在這方面沒有誰比得上大明的那些夫子們,只要他們肯願意去教,只要他們能夠用一些手段去獲取草原部落的信任着一些最後都會成爲他們最佳的手段來幫助朝廷獲取更多的百姓。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這是他們能夠做到,最方便的是大家都要爲了自己的利益來做,朝廷考慮的,當然更多,要爲整個大明百姓的利益來做,所以方中愈非常的知道如今那些夫子們朝廷的官員們正在制定什麼樣的政策。

也許不久之後草原部落裡面的貴族將會驅趕他們手下的努力幫忙採礦,甚至是幫忙去挖煤,畢竟想要練礦不挖煤是不行的。

雖然有一些殘忍,可是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也許前世發生的事情會再次發生,方中愈可不想到那個時候再後悔,大明畢竟是漢人江山。

在方中愈做着一份決定的時候,有更多的人得到了消息,畢竟他們也有着各自的渠道,如今能夠發現這樣的事情,自然要在軍中好好的運作一番。

個個猥瑣,雖然都已經打亂,甚至是開始整編,但畢竟北方大營裡面的人馬還是當初那些參與平叛戰爭的軍隊,整頓而來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各自的關係,也就是說從軍事角度上來講,這一支軍隊並沒有那麼純粹,他們的背後或許都有其他的力量,朝廷也沒有打算瞞着這個事,讓更多的人知道,也能促進更多的人願意去探索。

北方的戰爭還沒有結束,但支持戰爭的物資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向北方大運氣,然後又有北方大一向外運轉,畢竟他們還要去支持整個在外探索的朝廷軍隊。

朝廷不動聲色的就進行了一場戰爭,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但畢竟動用了朝廷的力量,所以朝廷還是要給一些交代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愈發的見識到了軍事制度改革所帶來的好處,畢竟他是皇帝,從制度上進行改革是他才能做主的,其他人只要稍微粘了一下,恐怕就會被人冠上亦有異心的帽子。

所以方中域之前並沒有對這些做太多的瓜葛,只是實實在在的以錦衣衛的模式做出了改變,然後再由軍隊自己向皇上提出,由皇帝親自做主實行。

錦衣衛畢竟是天子親衛,不管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情進入皇帝朱允炆都不會不知道,所以沒有人會去責怪方中義做這樣的決定。

關於制度的事情,其實都不是太着急,或者說並不是不能改變,只是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集在一起,這五年來見過皇帝,朱允文已經從點到面,從前到後仔仔細細的思索了,他之前和方忠宇討論的紅土帝國,想要慢慢擴大,想要變得富強,必須要做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就只能自己來做。

所以他親自擔任了黃名軍事學院的院長,甚至以教師的身份在裡面進行教學,這也是他對一個軍事制度改變上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家都能看得出來,皇帝要在軍事上做更大的變動,當然更重要的是要把軍權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如今看起來這一次的軍事行動還是非常的成功的,他也知道這裡面方中玉和方忠宇領導的錦衣衛肯定起到的作用,暗地裡的戰鬥,纔是真正的戰鬥,畢竟草原部落不可能就那樣輕易的把他們的行動都暴露在整個大軍之中。

情報工作和內部泄露出來的消息很是重要,建文皇帝朱允文非常的清楚,越是瞭解到錦衣衛的強大,就越是慶幸當初方中愈成爲了他身邊的人,也成爲了他最重視的年輕人。

大明混一圖上進入皇帝,朱允文又在看着當初他們一起討論的大政方針,往北去草原部落還是佔據了很大的一塊地方,如今那一塊地方雖然有一部分已經落入了朝廷手中,可更遠的地方還是在草原部落的統治之中,皇帝,朱允文手在上面扶了一下,感覺還是得往那上面去。

當然他也看到了大明蘭州和前往大明蘭州的那些島嶼,如今那上面有不少的漢人,當然是當初移民過去的,畢竟大明建國的時候,有不少人都從本土逃到了外面。

方中愈對於那些有着漢家血脈的人還是比較親切的,皇帝自然要同那四方,不過與之前的萬國來朝是不一樣的,那個時候就是臉面大家都弄得比較稀,但是真正的裡子卻很稀。

之前錦衣衛積極開展了海上貿易,那個時候各個部門認爲這樣太過的浪費錢財,只是參與了一部分的海上貿易,可是如今大家心裡都清楚,海上貿易開始賺錢了,畢竟歸於內褲就是皇帝的私房錢,就算是他們自己要做,也沒有辦法。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了大明海上貿易之中,乃大明帝國想要發展的更加壯大。

只有錦衣衛和皇家參與進來是發展不起來的,只有讓更多的人把目光都從大明如今有限的國土上轉移到更加廣闊的海洋之中,乃才能夠確保他們有充足的資源進行更大的發展。

你的增長不能只依靠一家一族的收穫,還得依靠全天下的百姓,更多的人來創造,畢竟天下的財富是無限的,只要你創造就會有更多,而不是你多了別人就會少,這纔是真正的能夠促進大明國力增長的方法。

建文皇帝朱允文之前也聽從了方中愈的建議,讓更多的皇室中人蔘與的海上貿易職中來,畢竟這樣既可以把他們圈在封地,讓他們自身一些各種各樣的怪模怪樣的想法,反而能夠讓他們體會到皇帝對於整個皇族還是非常仁慈的,如果那些人能夠把搶奪皇位或者說暗地裡做一些不法勾當的興趣轉移到做生意賺錢探索新區域的方面上來,他還是非常高興的,畢竟作爲一族的族長,作爲漢家百姓的最高統治者,他可是希望自己的皇位能夠做得更加長遠的,而別人不要老是盯着他的位置。

畢竟藩王最後如果不能離開封地的話,他們基本上都會成爲大明皇室的蛀蟲,因爲光是供養他們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銀錢,這對於整個帝國和整個帝國的百姓都是不公平的,畢竟他們自己都還養活不了,還要養活越來越多的,享受着皇家共同的朱家人,這個負擔就太過的中了。

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論第0205章 刀該飲血劍殺人第0416章 你想做那隻雞嗎?第0248章 勝者爲王敗者寇第0226章 狼趴在狽身上跑第0532章 每個人不同思量第0642章 錦衣衛發展計劃第0786章 帝國大發展體系第0110章 國子監講課(求訂閱)第1209章 連鎖反應的起來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內第1097章 分封文武好消息第0606章 怎麼解釋微生物第0440章 雪中送炭大營行第112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190章 承認錯誤很困難第0083章 小孩過家家第1020章好戲開鑼看戲忙第1198章 錦衣衛不能妥協第0522章 外遊豆腐回京師第0336章 大明最真的講究第0830章 各有各的小心思第0955章 高朋滿座賜封爵第0844章 一網網住天下人第0869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第1136章 清者不用人自污第0570章 本是知子莫若母第0268章 消息的真假晚宴第1166章 終究是帝國之殤第0393章 大明便依舊堅挺第0530章 國朝老將的期待第1066章 試錯成功是本事第0717章 宮裡到底要做啥第0394章 沒切鳥的嶽不羣第0510章 建文皇帝出櫃了第0837章 關心偉大的母親第1079章 帝國的持續發展第0505章 大明沒有養豬場第0013章 父子深夜談第1059章 搶功的北方軍隊第0972章 無言信任壓力大第1037章 要不朕玩個大的第1105章 他真來了請睜眼第1102章 百姓們的大期待第1155章 做選擇他們會嗎第0060章 朕幫你拔刺(求收藏)第0932章 燒火燒的更旺了第0160章 御前會議的安靜第0326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第0654章 海軍都督府新建第1128章 做工是要給錢的第0982章第1239章 年輕人的大盛宴第0514章 是你的蛙乾的嗎第0227章 壞壞大人的謀劃第1175章 變化趨勢的呈現第0709章 一家人情深似海第0435章 東宮伴讀的心思第0581章 連鎖品牌的雛形第0469章有人盯着最好了第1128章 做工是要給錢的第0420章 大明容納很多人第0047章 求見溺死鬼(第三更)第1097章 皇帝的放縱成功第0432章 沒有簡單的事情第0404章 突如其來的敵襲第0990章千古罵名也擔着第0918章陛下爲短命之君第0137章 這家國總得擔着第0511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668章 帝國的榮耀風雲第0908章 有錢我們認真的第0130章 聽宮闈秘事第1152章 別人家的好兒子第1139章 處於暴風的京師第0671章 帝國風雲大點兵第1150章 迫不得已的地步第0518章 趁夜色人心難測第0511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0240章 三級戒備探路者第0897章 上門羞澀小郡主(大年初四不斷更)第0475章 突然出現的聖旨第0422章 民間自有大佬來第0739章 變革只在一瞬間第1087章 海軍將領的不滿第0055章 陛下失蹤了(第二更)第0238章 暗有佳人心擔憂第1220章 能人輩出幫幫忙第0830章 各有各的小心思第1134章 巡視之事慢慢來第1008章 駙馬爺困惑之旅第1049章 在位久天下有礙第0822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0522章 外遊豆腐回京師第0325章 早早發現的問題第1082章 心煩意亂建文帝第0982章第0868章 咋說都是你有理第0164章 我們一起造反吧第0716章 意興闌珊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