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7章 寂寥落寞的身影

感情這件事情是強求不來的,不管對誰來講,這就是目前的現狀。

不努力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嘴上的話說的震天響,不落實到實處總歸是沒有用的。

建文朝廷的會議越來越多,從上到下越來越多的官員們喜歡上了那種大家一起交談的感覺。

圓桌會議以這樣的方式也逐漸得到了推行,雖然還沒有強制要求,但是隻要參與過一次的人,現如今都得到了改變,或者說他們更渴望有那種方式。

以前有一句話叫做揣度聖意,或者說往小的說,就是揣度上面人的想法。

上官的想法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們不知道,可是總得通過上官的一言一行探查一二,至少自己要揣度一番,要怎樣做才能迎合上官的心意。

但是如今雖然說話還是要看別人的臉色,如果在圓桌上,那麼這個時候不管誰說的話都將成爲他們彼此的亮點,道理很簡單,因爲有專人記錄。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說了真話,但最後卻被打擊着,立馬就能查出來是誰使的壞,暗中使絆子這件事情,除非你能做到特別強調,否則的話,現在暗中做事就是給自己挖坑。

如果他能夠排除錦衣衛的搜查可以逃避那些調查組的安排。

那麼暗中使壞,做這些還有可能,但是如果沒有那個本事,現在做的一切基本上就是引戰就是給自己找麻煩的。

高層的意見還是比較受大家重視的,至少在這個時候,雖然他們不會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但是隻要是在圓桌會議上,大家都會各抒己見,因爲這纔是能夠讓彼此進步,讓朝堂的政策發揮更大效益的地方。

每個人的心裡其實都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如果他們不努力的做這件事情,自然會有其他人去代替他們做,那麼他們的位置也就岌岌可危了。

高層的態度現在非常的明顯,那就是你不做,自然有人做事情,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複雜,人員也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缺少,雖然現在越來越明細到每個人的責任,但是他們的人數是並不缺少的。

很多事情,兩個人基本上都可以搞定,因爲一個人做的時候,另一個人可以監督,也就是說互相監督的話可以減少很多問題的發生。

建文皇帝朱允文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的這麼迅速,那就是他們所做的事情,很快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在之前,方中愈提出來的主意,都還有不少人的反對,但那也是很久之前了,自從太常寺卿黃子澄,黃大人結束了與方中愈的對峙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明面的預防中愈直接對峙了。

這個事情其實也非常的明顯,因爲以兵部尚書茹瑺爲首的一夥人完敗於方中愈。

後來兵部,尚書茹瑺,被調往了北方,跟他親近的那些人,也該貶官的貶官,該流放的流放。

所以百官們心裡多少都有一些想法,至少他們不敢胡亂的再去反對建文皇帝朱允文,反對方中愈。

雖然大家心裡都在琢磨皇帝朱允文現在到底要做到什麼地步,但是像這樣毫無底線的去支持方中愈進行一些改革,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這也是他們的錯誤判斷給他們帶來的後果。

建文皇帝朱允文或許沒有想到,現如今他所做的決定,影響到太多太多的人,那些臣子們雖然嘴上不說,但是私下裡還是有一些想法的,直到後來,方中愈幫他們每個部門都提供了大量的建議,讓他們做了各個部門的五年計劃,就那樣,每個部門從裡面獲得了大量的利益。

權力也是利益的一種,至少之前很多與他們交叉的部門,情況不明,權限不明,責任也不免出了問題,大家只能互相扯皮,討論來討論去,根本就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如今他們不能那樣做,因爲不管他們怎麼做,都將會收到很嚴厲的懲罰,因爲責任都非常的明確了,是誰就是誰,不是誰,也不會找到那些人。

正是因爲法律完善,制度完善,所以那些人現在只能老老實實的做事,甚至是不斷的創新,在法律允許的程度下創新,不給其他人增加麻煩。

大明的官員們,現在還是比之前要好,因爲他們發現如今自己的升遷,更重要的是在朝集那邊與他們的上司牽扯的越來越少,之前看到還需要考慮上司的眼色來做事情,但是如今卻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能夠做好事情,那麼總有一天會有出頭之日。

就是說現目前來說,他們並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做什麼事情都要聽從上次的安排,當然現如今他們也要聽從上司的安排,只不過不像之前那樣,爲了上司個人利益去做一些違心的事情。

因爲他們沒有辦法確認能做的事情會不會背吏部的觀察組對錦衣衛的人查到。

所以事情一下子就變得簡單起來,只有他們自己做事情,在自己付出了東西之後,纔可以獲取更多的東西。

當方中愈要求下面的人着重關注羈縻州那邊的事情之後,一下子就引發了羣臣們的議論。

少部分之前,本來就對方中愈感官不太好的大人們,現如今一下子抓到了事情的重點,所以紛紛聯合起來,要到陛下那裡進言。

但是有些官員們卻保持着觀望的態度,對於他們來講,方中愈現在做的事情與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就算是要刷聲明,方中愈,如果真的能夠做成功了,也是方中愈的名聲,他們就算是幫忙,也只是陪襯。

不說就算是方中愈沒有做成,那又能怎麼樣呢?

只不過是一種方法的嘗試。

只是有的人看的清楚,有的人看不清楚,再加上之前方中愈冒犯了他們許多,讓他們都憋住了我去,現如今有一個發泄口,自然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當然以太常寺卿,黃子澄,黃大人的勢力最爲強大。

就算是之前他們受到了打壓,受到了排擠,但是那股力量一直存在不過也分化了他們不少力量,畢竟方中愈的那些政策,對於某些大人來講是非常的合適的。

太常寺卿黃子澄,雖然品級不高,但是地位卻十分尊崇,這也是因爲他身爲當今陛下的老師。

帝師這個名號足以讓很多人依附在他的身邊。

只不過這個名號在前一段時間已經愈發的顯得不重要了現在建文皇帝朱允文比之前好學多了,而且更加喜歡用自己的渠道去了解外界的知識,當然那些對於經文,儒家經典的東西還是需要這些老師做以講解不過現如今執掌朝政,不可能只依靠儒家經典,依靠的東西特別的多。

所以想要依靠建文皇帝朱允文來做這樣的事情是已經沒有理論基礎了,因爲教導建文皇帝朱允文的老師非常的多,現如今各方面學科的老師將皇帝朱允文都有,而且他也在涉獵不同行業的知識,對於一個統治天下的帝王來說,學習那些知識是爲了防止自己被矇蔽。

這也是目前他所採取的政策之一,教導,皇室子弟也必須要這樣學習。

方中愈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是可以接受。

對於歷代中央王朝來說,羈縻州是一直存在的,況且那些地方上的頭人和部落,都需要朝廷安排去安撫。

雖然政策一直都在實行,但是中央朝廷所統治的力量非常有限。

雖然現如今,方中愈所要實行的具體政策,大家還不清楚,但是通過他們傳出來的風聲,還是讓那些大人們覺得方中愈太過,草率了。

在建文皇帝的暖閣格里面,一羣大臣正在他面前請命。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畢竟這樣的事情太過嚴重,醫術乃是國之根本,如今全國各地的府縣都還沒有完覆蓋到,有無數的百姓還在病痛之中,這個時候朝廷沒有拿出力量來幫他們解決困難,卻還要把銀錢拿出來放到外面去,這讓天底下的百姓怎樣看咱們陛下萬萬不可呀。”

“是啊,陛下,黃大人說的對,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也是用錢之際,現如今錢才每天進入國庫,用每天快速地進出國庫,等於就像是走了一個過場,對於現如今朝廷的狀況,大人們雖然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這種事情還是希望陛下能考慮一下國之根本。”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三思啊。”

下面的大臣們有一聲沒一聲的附和着,對於他們的表現,建文皇帝朱允文看得嚴,雖然他也知道這些老臣們的想法,不過既然已經答應了方中愈,他還是想按照方中愈的方法來做。

“諸位大人,黃先生,對於諸位的想法,朕已經知道了,但是朕還是決定按照方中愈的想法來做,如今朝廷確確實實是用人之際,但還沒有到人員匱乏的地步,同時各地方的那些年輕人們,現如今也能獨當一面,這人之前給了他們機會,發現他們做的非常的好,現如今朝廷有其他的地方需要他們去做,這也是他們把握住的機會。至於對待那些頭人和頭人統領下的百姓,真覺得方中愈的想法是沒錯的,況且既然你們也認爲他們是化外之民,現如今跟朝廷也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同事關係,那也就是說就算是失敗了,對你們的影響,對大明的百姓也不大,帝國需要向外發展,這只不過是向外走的第一步,所以在朕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不過是一種嘗試罷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着眼前的這一羣老臣,明白他們的想法,但卻不支持他們的想法,事情總是會證明建文皇帝朱允文是正確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他並不想放鬆,三思,怎麼了,他已經三思過了,,三思之後,就是按照方中愈來做。

“陛下真的沒有緩和的餘地嗎?要是讓百姓知道了,朝廷把錢花在了其他的地方,這這多少令朝廷蒙羞,朝廷難以交代呀。”

“誰告訴你們一定要有朝廷來承擔了,朝廷自然有朝廷的方法,讓那些頭人們心甘情願的做這些事,他們又想發展,他們也想獲得咱們的東西,帝國,想要向外交流,那些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況且他之前的百姓,總有一日會真正的成爲大明帝國的百姓。”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着他們,說出了這一番話語,這個時候他身上似乎亮起了光芒,從來沒有人有這樣的感覺,皇帝朱允文似乎已經走向了很多人的前面,在這之前,連太祖高皇帝都沒有這樣的威望。

那些老臣們似乎也聽出來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這個時候阻擋它,就是阻擋帝國的崛起,帝國,不可能因爲他們的原因而放棄。

既然事情已經不可爲了,黃子澄黃大人只能選擇了嘆息,扭頭看了看那些跟他一起來的人,心裡也有一些內疚。

之前跟在他身後的人很多,那個時候他一句話可以影響很多事情,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要看着他的臉色辦事,就算是一些地位比他高的人也來求着他,但是如今跟在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了,他不怪那些,他只怪他自己沒有辦法,按照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做事。

他有他的底線,那些人有哪些,從來沒有人真正的依附過他,大家各取所需,他一直都認爲那個時候諸位大臣是因爲能跟他有共同的愛好纔在這裡跟隨他了。

但是如今他知道,有些事情,確確實實不是他想的那樣,不可爲就不可爲。

離開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暖閣,這些人似乎都像泄了氣一樣,特別是太常寺卿,黃子澄大人。

就像是當初他那樣默默的離開皇宮一樣,這一次他更加的落寞了,因爲事情解決不了,沒有人會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句話就磨滅了他所有的想法,所有的希望也就是說這一次他失敗。

徹底的失敗了。

第1111章 朝廷的潛在意思第0071章 酒醉好辦事第1119章 長見識得出去看第0272章 你要做這個罪人第0305章 走在迷局中的人第1234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0838章 改變思想的難度第0002章 初見遂提醒第1142章 朝廷百姓的分歧第0259章 借雞生蛋的本事第1214章 盧掌櫃的煩心事第0236章 小子不是省油燈第0550章 不問鬼神問蒼天第1123章 上位者精神考慮第0738章 孤要做真正的王第0429章 肥胖而死的皇帝第0765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第1006章 帝國可持續發展第0557章 莫談江湖在九霄第1055章 收穫頗豐的商人第0154章 做您身邊的女人第0808章 從上到下的改變第0767章 困飛的太子殿下第1127章 傳世的經典之作第1027章我是誰有區別嗎第0468章 駙馬爺勾搭中愈第1179章糾結的親密君臣第0534章 到底看出了什麼第0994章 晚節不保那不行第0292章 送一個人進宮去第0888章 世上有事皆憂愁第0476章 燕王朱棣的籌謀第1145章 帝國軍隊的忠誠第1212章他的屁股是歪的第1079章 帝國的擴張戰略第0484章 朵顏三衛的禍事第0602章 政策開始方知無第0719章 活命真的好難啊第1181章 皇帝的情懷提現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強大明第0472章 事情的最新進展第1210章 着急的人太多了第0195章 低調高調的選擇第0075章 包圍博士府(求收藏)第0226章 狼趴在狽身上跑第1220章 能人輩出幫幫忙第0106章 兵部的恥辱(求訂閱)第0104章 人心隔肚皮(求訂閱)第0994章 晚節不保那不行第0060章 朕幫你拔刺(求收藏)第1207章 他們知道的故事第1089章 我們來做要更好第0174章 儒生屠夫間變換第0224章 額額被看穿了嗎第1026章百姓之樂我無關第1077章 鞠躬盡瘁死後已第0868章 咋說都是你有理第0565章 年輕一代的爭鋒第608章 一分錢是一分貨第0719章 活命真的好難啊第1045章 可謂高處不勝寒第0530章 國朝老將的期待第0812章 一絲一毫顯功勞第0670章 大明戰兵保家國第0721章 封王之事定乾坤第0732章 麻煩來了有人管第1193章第0356章 朝廷的迷之自信第1028章您辜負我的敬意第1143章 成長是必然過程第1091章 貼心的建文皇帝第0531章 真值得這樣做嗎第0916章 不忘初心皆爲好第0176章 私生活朕沒興趣第1067章 沉思之後的故事第0269章 行家等你看街景第0549章 太祖高皇帝伏筆第1163章 父皇並不生氣啊第0915章 死了管洪水滔天第0773章 朝中風向衛所制第1214章 盧掌櫃的煩心事第0110章 國子監講課(求訂閱)第0469章有人盯着最好了第0967章父親的信任始末第0294章 在等待那一個人第0546章 咱們想到一塊啦第0064章 遲早要還的(求收藏)第0613章 集中精力辦大事第1155章 做選擇他們會嗎第0932章 燒火燒的更旺了第0752章 君權神授的思潮第1115章 世界情勢的縮影第0349章 大明第一美男子第0696章 只要鋤頭舞的好第0621章 認命的朱家天子第0069章 玩點新花樣(求推薦)第0529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0375章 晉藩的天太小了第0328章 竟對叔叔這樣做第0801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