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

這一次暴雨來的極是突然。

大水之下,黃河航運中斷。這個年代可沒什麼黃河大橋,林延潮當然不願意冒着風險從府城城北的丁家道口乘船北渡黃河。

就算成功渡河,再以陸路上京,但大雨之下驛路泥濘,如此之下所謂的馳驛也就成了一個笑話。

所以等待黃河汛期過去再渡河已不現實,因此只能繞道,那麼走水驛就成了最好選擇。反正天子賜馳驛,只是一個榮譽,臣子表示恭敬可以不用使用馳驛,或者是隻馳騁一段路,也叫馳驛。

見這汛期來的迅猛,林延潮索性改道從陸路改走水路。

當然大雨之下,走水路不一定快,但是水路可以休息。而且賈魯河經疏通後,河情很平穩,畢竟不比黃河航道,沒什麼風險。

所以林延潮決定趕在汛期前,走賈魯河舊河,再取道大運河。

路線是歸德府城,再至徐州小浮橋,再從徐州沿運河北上至通州,順利的話一個月以內就能抵京。

所以林延潮攜家人就改乘驛船沿舊河東行。行了數日來至徐州地界,林延潮進京趕考,還鄉探親這大運河已是走過好幾趟了。

杭州,蘇州都曾短暫逗留過,唯獨徐州卻只是路過。

徐州乃運河往來重鎮,號稱五省通衢。特別是賈魯河新河,舊河疏通後,山陝的大商人可以經開封直抵徐州,然後南下蘇杭,或者北上進京。

新河不過七十餘里,快是快,但省裡在這裡設了稅關,要走不便宜。

舊河兩百多裡,慢是慢一點,但卻沒有設稅關。

走新河舊河,對於老百姓的區別,就類似於坐飛機或是火車,就看你趕不趕時間,缺不缺錢。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直接走黃河主河道,從開封至徐州的,在汛期走這段路,基本都是不要命。

不過徐州的繁華遠不如杭蘇揚常等城,原因是徐州乃黃河,運河交匯之處,黃河時常氾濫,但潘季馴疏河已是大有改善。

到了徐州地界,暴雨剛剛停歇,但見朝陽升起,從烏雲裡綻出金光來。

林延潮登上船頭,但見水道十分擁擠,到處都擠滿了船隻。

林延潮在水道,就看見一艘大船不顧他船直衝而來,一艘百姓坐的小艇避讓不及,被大船撞翻,十幾個百姓都丟進水裡,幸虧路過的船施手搭救。

林延潮見此一幕臉色一沉,陶望齡,袁可立等學生都是憤慨。

袁可立不由問船伕道:“這是哪裡的船,如此囂張?”

那船伕是驛站僱的,雖不知林延潮的身份,但是也知道此人是很大很大的官。

於是船伕恭恭敬敬地道:“回稟老爺,是從雲南來的銀船。”

林延潮恍然,一條鞭法後白銀爲官方貨幣,但坑爹的是明朝大部分地方不產銀,只有雲南產銀。

所以朝廷在雲南課銀,出銀後直接解入京師。

林延潮記得張居正歸政後,有一次雲南進京的銀船失期,天子震怒要責怪當地官員,幸虧首輔張四維勸解這才免了。

但有了這件事後,雲南銀船在運河上更是暢通無阻,不將他人放在眼底。銀船撞其他船不僅沒事,還要怪你耽誤上京的時機,倒敲你一筆。

這個套路,林延潮以往在漕船上面見識過。

但漕運最多是針對民船,而銀船則是連有背景的官船都不放在眼底!

這時候銀船已是從後方趕上,銀船上的官兵揮舞着旗幟,喝令林延潮的船給他們讓出水道,言語裡十分的不客氣。

銀船畢竟也看出前面是驛船,一來個頭差不多不一定撞的過,二來他們也顧忌驛船之人身份,但這河道之上,唯吾獨尊的氣勢,還是有的。

船老大怕當事非,討好地與林延潮道:“老爺,我們是不是也讓一讓?”

林延潮嘴角一翹道:“讓什麼讓?告訴他們,就是雲南布政使的官船來了,也需跟在本官的船後!”

船老大一聽,好大的口氣啊,連布政使的面子都不賣,難道你是巡撫不成嗎?可是巡撫是封疆大吏,沒見過這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當巡撫的。

一旁袁可立心底早是有氣,見林延潮發話了,就直接至船尾喊話。

但見運河之上,兩船隔了有十來丈,河風一吹聲音弱了傳不過去。

但袁可立一臉正氣對比自己船高半丈的雲南銀船道:“我們老師說了,不讓!”

雲南銀船上一片譁然,他們在河上橫行霸道慣了,以往即便是官船也要讓他們三分。

“什麼人這麼囂張?”

“若耽誤了朝廷貢期,你們擔當的起嗎?”

“是啊,你們不怕皇上怪罪嗎?趕快讓道,不然撞上了。”

袁可立冷笑道:“世上就是有這麼多拿着雞毛當令箭的人,你們說耽誤了貢期。那我倒要問你們,天子下旨召我們老師入京,若路上有所耽擱了,你們擔當的起嗎?”

袁可立一言之下,銀船上的人都啞巴了。

袁可立冷笑道:“若是你們哪個人長着三頭六臂,不怕砍腦袋的,就站出來,擔這個責任!到時候我們老師上京面聖時,就如實稟告聖上!”

“你們哪個人敢站出來?”

林延潮聽了袁可立的話,不由笑了笑,陳濟川笑着道:“老爺,這袁師爺倒有些鋒銳。”

林延潮笑着點點頭。

聽說驛船上的官員要進京面聖,銀船上沉默了好一陣子,然後出來一名官員說話。

“敢問船上是哪位大人在船?不知下官可否上船拜會?”

這態度已是非常服軟。

袁可立不屑地道:“我們老師也是你們可以打聽的?雲南布政使大人在船上,還差不多。”

這話言下之意,除了你們布政使以下的官員,都不配與我們老師打交道。

銀船這邊終於不再說話了,船上立即下了半帆,減慢船速,然後氣焰全消地跟在林延潮的驛船之後。

而林延潮驛船這邊繼續前行,船老大見林延潮喝退雲南銀船好是威風,佩服之下全力操船,於是驛船順風順水的抵達了徐州。

船至徐州碼頭時,林延潮但見這裡早已停滿了無數貨船商船,原來這些船都是被黃河大水被阻在了徐州。

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第七十八章 背書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一百章 出山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一千三十一章 林神醫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六十三章 林府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八百九十章 投書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第七十八章 背書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大結局上篇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撰文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