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六十章 官吏

面對林延潮的質問,陳行貴,張豪遠都是對視一眼。

林延潮言語也並非如何嚴厲,但陳行貴,張豪遠卻都是不寒而慄。方纔他們還在談笑正歡,但瞬間林延潮卻已沉下臉來。

陳行貴,張豪遠二人現在是心底發毛,林延潮不是那等得到權位後,六親不認的人,但卻會公事公辦。

林延潮沉聲問道:“農商錢莊在柘縣的掌櫃是何人?”

張豪遠道:“暫由我代管。”

“那你爲何不管一管賬?至少首尾掐住。”

張豪遠道:“是我的不周。”

“你任掌櫃也不短了,就算行事糊塗,爲何陳掌櫃不提醒?”

陳行貴道:“府臺,實不相瞞以往共事時,孫先生對我們二人多有照拂,而且他又是府臺最器重的師爺,故而豪遠雖當初覺得心底有不妥,但覺的此事看在孫先生的面子上就沒有計較。後來張掌櫃有知會我一聲,我初時心想,儘量捅到府臺那邊去,也沒說什麼。但後來缺口太大,我這纔來稟告府臺。”

“我與豪遠二人也有過錯,並非是孫先生一個人的事,還請府臺明察,我與豪遠都以爲孫先生必有苦衷。”

林延潮道:“你們確難逃其責。但我不明白,孫稚繩在我幕下辦事時,極爲穩重,爲何到了地方卻出此差池?此事我會召孫承宗來問一問。”

陳行貴,張豪遠對視一眼問道:“那河工款項,我們是不是還要再撥付給柘縣?”

林延潮道:“現在一切停住,不能因爲孫先生是本府曾經幕僚,就有所偏愛。其他各縣如何柘縣也是如何,公事公辦。”

陳行貴,張豪遠二人稱是離去後,林延潮踱步想了一陣,當下吩咐一旁的陳濟川道:“你立即去柘縣一趟,將此事查清楚後,再請孫先生過府一趟。”

陳濟川稱是後,當夜即去拓縣。

數日之後。

陳濟川與孫承宗一併來到歸德府。

林延潮見到孫承宗時,但見他穿着一件破舊的棉衣,臉色有些蠟黃,鬍子拉碴。

林延潮見孫承宗如此憔悴,當下坐在他的面前道:“聽說稚繩病了,讓你在柘縣多休息幾日,何必仍急着趕來?”

孫承宗撐着身子行禮參見,然後道:“孫某自知辦砸了事情,有負府臺重託,今日纔來請罪,實是太遲了。”

林延潮命人端一炭盆到孫承宗的身邊,讓他暖暖身子,又命人奉上飲子。

看着孫承宗臉上有幾分紅潤,林延潮方纔開口言道:“本府不是責怪你,只是你一向辦事極爲穩妥,怎麼這一次會出了這麼大的疏通,此實是我不能理解。”

孫承宗苦笑道:“是,孫某辦事糊塗,有負府臺所託,實在是難辭其咎。”

林延潮道:“稚繩,我問你。此事與柘縣李知縣有無關係?或者是其他什麼人插手了?”

孫承宗連忙道:“啓稟府臺,這打壩放淤的事,是孫某一人辦的,縣尊就是相信孫某,這纔將所有之事一手交託,是,孫某辜負了他。此事與其他任何人都是無關,都是孫某一人的過錯。”

“一人的過錯,你將所有都攬在身上?那你與本府說說你過錯何在?”

孫承宗沉吟了一陣然後道:“孫某以往在府中辦事時,託着府臺的名聲,上下官員,吏員對孫某都是客客氣氣,恭恭敬敬的,有什麼事看在府臺的面子上,他們也不會與孫某計較,故而孫某不免傲慢,以爲很多的事,都是一力成之,卻忘了在下不過是府臺的師爺緣故,他們並非尊敬孫某,而是尊敬府臺,他們知道府臺處事的手腕與辦事之精細,就算能瞞過孫某,也瞞不過府臺,所以在下能夠成事,都是託府臺之故。”

“而今孫某才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什麼事在衙門裡都是別人過一道手的,孫某隻要審覈一番即可,但真正辦事時,方方面面都要顧慮周全。到地方修壩治河,打壩放淤真正辦事時,方方面面都要顧及到。孫某運籌帷幄尚能成一二,但親自歷事決斷一切,卻並非孫某所長。”

“各縣之中,柘縣河工之務最重,淤地最多,府臺將如此重任交託給孫某,但孫某卻犯了紙上談兵的毛病,實在是有負府臺所託。”

孫承宗說的確實誠懇。

林延潮聽了半響,然後從桌旁取了賬本來,放在手中道:“你說是紙上談兵,以至於誤了河工之事,但是本府看了賬簿,就算是紙上談兵,最多也是修不成堤,但也不至於河工之費超支了一萬六千五百五十七兩。”

“一萬六千五百五十七兩?柘縣去年整個縣的稅賦加在一起還不夠相抵的,這多出的費用是怎麼回事?這虧空誰來填?”

孫承宗沉默了一陣道:“孫某慚愧。這一次在下特意向府臺謝罪,就算是傾家……”

“孫先生,你我相交一場,我怎麼會讓你到這個地步,但有些話,本府還是要替你問一問,”林延潮翻開賬本道,“本府看過你賬,也派人查過你的堤,你們拓縣所修的堤壩,都是好工好料,遠勝於其他各縣採買的工料。至於每段河堤所用都比其他縣多了三成之多。”

“比如老河口這一段堤坡,河工署下文此堤的規格修一丈高,半丈寬就好了。但你修了兩丈高,一丈寬。沒錯如此老河口的堤段,可成御百年一遇大水的堅堤,但如此用工用料,遠超本府其他各縣,那麼超支也是理所當然。”

孫承宗道:“府臺真是明察秋毫,孫某當初只想……”

林延潮道:“你只想給老百姓辦實事對嗎?所以不惜好工好料,都用在堤上,能用多少就用多少,還將險工之處都加高加厚,寧可有揹債的風險,也要一勞永逸永遠解決柘縣的河患?”

孫承宗道:“府臺明鑑,孫某確有此心,其實府臺早就下文給孫某,這一次疏河兼打壩淤田之事,以築壩淤田爲先,治河次之。是孫某貪心,自以爲能一舉兩得,將淤田與治河兼顧,所以不自量力,最後失了計較。”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你不是失了計較,你是將錢用的一文不剩剛剛好,這是你心底的打算,想用最少的錢幫老百姓辦最多的事,所以你更改了本府的初衷。”

“當然我想你一個人也無此把握,但下面給你修河的官吏,在給你打包票後,你方纔下的決心。”

孫承宗劇烈地咳了幾聲,然後道:“府臺沒有親自到地方,但卻對地方的事一清二楚。”

林延潮道:“一清二楚?不,還不僅如此,我想你此刻心底委屈,認爲是將好工好料都堆在堤上,而至費用超支,但本府卻認爲不僅僅是如此。”

孫承宗道:“孫某請府臺明示。”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當初你在河工署時,本府給各縣修河之費,都留有富裕,你知道這是爲何?各縣將工料錢拿來給本府題銷時,本府明面不說,但都允他們私下多報一成,你又知道這是爲何?”

孫承宗瞬間明白了什麼。

林延潮嘆道:“當時你有問過本府,本府不好與你明言。但現在論到你事功,你爲了將治河,淤田二事兼顧,將府裡下撥的經費,一文不多,一文不少都用上,算的恰到好處。這是你擔心下面官吏貪墨,故而嚴控預算,不肯留一點油水的緣故。”

孫承宗合上眼睛半響道:“府臺,是孫某沒有聽你當初之言,當初在下於各段河堤題估時,下面幾個監督修壩的胥吏,曾向孫某擔保修壩之費,比在下當初題估時還省三成。孫某當時質疑,但他們卻拍着胸脯向在下擔保,當時我爲了能夠省工就信了他們。”

“卻不知他們刻意估低之後,事後孫某查堤,卻發現按他如此根本修不成堤。當時在下以爲他們也是如孫某這般一心省工,故而疏忽少算了,事後沒有追究,還替他們擔保,最後以致工程超支。”

“事後孫某方覺得有些不對,但當初府臺再三與孫某交代,吏者,可用,但絕不可信,是孫某沒有放在心上。孫某以往依仗府臺聲威,在府裡行事順風順水,但自己行事卻沒有料到下面的胥吏絲毫不懼在下。”

陳濟川也是嘆息,此事是他查出來,向林延潮稟告的。

孫承宗在林延潮心底是如何地位,而且與他也十分交好,所以也是不由替他難過。

孫承宗以最省的工錢預估每段大堤,結果將那些胥吏的油水榨的乾乾淨淨。胥吏們就一併聯合起來整孫承宗,你不是要省錢多辦事嗎?

好,我們就順着你的意思,你要我們省兩成,我們給你報省三成,夠給你面子吧。事後孫承宗發現堤建不成,就算知道中了計,還沒辦法追究他們的責任,因爲這事的責任在孫承宗啊。所以孫承宗只能硬着頭皮追加預算,否則大壩根本修不好。

所以最後的結果,工程遠遠超出預算。孫承宗這教訓實在太大。

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九百零四章 榜樣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六百一十章 拿人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四百四十九章 滿分的逼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八百零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四十章 交換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五百三十章 回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談話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