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

五月末的一日。

正是府試的日子。

今年二月,歸德各縣縣試已是考畢。

從縣試脫穎而出的翹楚,都聚集在歸德府府城之中。

這剛剛考過縣試的讀書人,現在只能稱作儒童,唯有過了府試後,才能稱作童生,故而他們現在一個個是摩拳擦掌,待自己魚躍龍門之時。

這一天是學生來府衙領考票,以及廩膳生作保的日子。

而現在府衙裡,林延潮正與下面府學,州學,縣學的教授,學正,教諭們說話。

教授,學正,教諭都是學官。

學官只司教書之事,可以說是清流,官員們常以-俸薄儉常足,官卑廉自尊-自勉。

說白了,就是咱們油水雖少,但清廉啊。官場上有-酸甜苦辣-之說,其中酸官,指的就是學官,意思是學官都有三分酸氣。

但是這些學官雖說酸氣,但官卻不低微。如府學設教授一人,正七品,訓導四人,從八品。

至於州縣學正,教諭,州訓導最少也要是舉人功名的讀書人方能擔任。。

特別是府學教授,一定是朝廷選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

所以知府或許會是舉人出身,但府學教授卻一定是進士。雖說一個正四品,一個正七品,但知府往往不敢怠慢府學教授,見了面都要客氣敬重。

這即是敬重對方科名,也是表示對學官的尊敬。

所以這些官學官員,官俸低微,但既是學官,但面對其他官員總是帶着傲氣,當然在外面官員看來就是酸氣。

故而也會有舉人出身的知府,府學教授還經常不賣對方的面子的事。

可是這些學官到了知府林延潮面前,卻是將所有酸氣都是收斂起來,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當年海瑞爲縣學教諭時,見了知府來視察而不跪,得了個海筆架的名聲,當時海瑞就認爲自己貴爲學官,何必迎逢知府。

從此學官們紛紛以海瑞爲榜樣。

但是現在,連府學曾教授,其餘學官都是恭恭敬敬,這是爲什麼?

沒錯,他們不是敬重林延潮的知府身份,而是他科名。

林延潮的事功學提出以來,一直被理學,心學攻訐,要稱上大儒尚有爭議。但是無論理學,心學的讀書人,你都必須承認從科名上,整個大明包括已作古的商相公,都要遜色林延潮個幾分。

衆學官中科名最高的曾教授,也不過是三甲一百名以後的名次而已。

與林延潮相較,簡直螢火與皓月的差距。

林延潮對衆人道:“諸位學官……”

衆學官們一併垂首道:“恭候府臺吩咐。”

林延潮道:“不敢當。本府這一次主持衡文大典,有許多地方,還請諸位協助一二。”

“一切聽憑府臺吩咐。”學官們再度齊聲道。

林延潮道:“既是如此,本府也不客氣了,曾教授,這一次各縣儒童都已是到了?”

曾教授道:“昨日都已到了,一共一千兩百八十名儒童侯考。”

林延潮點點頭道:“也好,三日後府取時,各州各縣的學官,都要監督好本縣儒童,領着他們進考場。若是儒童在府試時有什麼異議,或遇到什麼不公,你們必須立即向本府提出。”

“至於曾教授,你就隨同本府臨至考場,盡監督之責。”

曾教授當下道:“下官遵命。”

林延潮道:“這都是本分的事,本官已是發文詢問過大宗師了,他說八月之時,必會按期來本府主持院試,若是本次府試通過的學子,都可參加八月的院試。”

衆學官們聞言都是大喜。

提學官一任三年,到地方主持院試,少則三年一次,多則三年兩次。

至於多還是少主要看心情。

歸德府去年已是進行過一次院試,今年林延潮又將提學官請到地方來主持院試,不就意味着本府童生多了一次考取進士的機會。

這當然是身爲知府的林延潮爲本府學子爭取來的機會。

衆學官們不約而同地向林延潮躬身行禮道:“一切聽府臺吩咐。”

見學官們如此聽話,林延潮笑着點頭道:“既是外面諸生雲集,我們一併去外邊看看本府們的讀書人。”

衆官員們轟然稱是。

林延潮居前,其餘學官分兩列魚貫隨後。

之後但聽梆子聲三響,本是喧譁至極的衙門前大街一下子安靜下來。

府衙中門大開,林延潮看着門外如潮般聚集的讀書人,當下一提官袍下襬,跨過門檻走了出去。

一旁府衙衙役高聲讚道:“府臺大人到!”

接着又有人道:“府臺大人有言,本府敦重興學,倡詩書禮儀,請諸位學子不必跪拜行禮。”

衆書生們本是要跪倒在地,聞言都是躬身齊道:“謝過府臺大人!”

林延潮見上千讀書人躬身向自己行禮,點了點頭。

這是他第一次主持衡文之典,令他不由緬懷起自己當年第一次考府試時候的經歷,對於衆學子們的現在不由感同身受。

歸德府府試名額與自己當初在福州府讀書時一樣,都是五十人。

不過福州府是科舉大省,讀書人一直都是很多,一個縣試就幾千號的人。

而歸德府府試也不過千餘人,但人數雖少,可歸德的科舉成績一貫優異,每次會試都能中一兩個進士的。

而在這些讀書人中,有沒有幾個人將來會與自己一樣金榜題名,御街誇官呢?

林延潮目光環視左右,衆讀書人看向林延潮心底想的就是,眼前此人就是堂堂林三元啊,若是我的文章能得他讚賞,豈非能一飛沖天。即便不得讚賞,只要通過了府試,以後就是他的門生,也是有說不盡的好處啊。

這時林延潮目光看來,彷彿洞悉了他們的心事。但見他道:“諸位學子,爾等今日來此都是有意以科舉博一個出身。本朝乃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朝廷以文章取士,科舉者必由學校,爲卿相者必由科舉出,當今天子更是思賢若渴,求才於天下之間……”

“……然科舉重否?”

林延潮問向衆讀書人。

大家被林延潮方纔一番話說的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聽了他這一問,心底都是心想若是不重,何必十年寒窗來考呢?

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八百六十章 鹽政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不是後記的後記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七百零三章 封妻廕子(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情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五百三十章 回京八百六十章 鹽政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八百三十一章 按院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勝歌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五百七十四章 工於謀身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二十九章 送信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四百五十五章 道賀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