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

京中朝局將有變動,不知這變動是什麼?

林延潮心底揣測着問道:“回京?”

高淮點點頭問道:“先生,難道此心不願回京?侍奉聖駕?”

“那倒不是,只是回京……”林延潮言語中有幾分躊躇。

高淮見如此,立即問道:“先生莫非是擔心回京擔任何官?”

林延潮點點頭道:“這是考量之一。要知道眼下朝堂有不利於我之風聲。若是回京,恐怕……還有同在翰苑的趙蘭溪,之前得罪江陵公,也是與我一般被貶,去任解州同知,眼下江陵公雖不在位,但也只是南京太僕寺丞。”

“還有張新建,也是開罪張江陵,被貶爲徐州同知,現在爲南京尚寶丞。他們二人都沒有調回京師,若我回京師,恐怕朝堂上會有非議,”

趙蘭溪就是原翰林院侍讀趙志皋,張新建就是原翰林院侍講張位。

這兩個人都是當年張居正丁憂時,與王錫爵一起衝到張居正家裡大鬧的兩位翰林。當時衆翰林逼宮,逼得張居正拿了刀子以自盡相威脅。

堂堂權相落到這個地步,也是很窩火的事。

那件事後,王錫爵以探親守制爲名,掛冠而去,既用實際行動打了張居正臉,也是避禍。

而趙志皋,張位他們就都被算賬了。二人一起貶爲同知,現在張居正掛了一年半,二人也只是調至南京任閒職。

尚寶司丞、太僕寺丞雖說是清流,但也只是正六品,與當初侍讀,侍講的風光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說這兩位兄弟,與林延潮可是同病相憐,一併從翰林講官,貶至同知。只是林延潮才貶了一年多,這兩位兄弟已是被貶六七年了,至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京。

高淮點點頭道:“是啊,雖說眼下聖心迴轉,但先生現在若回京大概,也只能如趙,張兩位先生那樣,先任尚寶丞,太僕寺丞,待過數年,大概就可以回翰林院。”

“但就算如此,也算是回到京師了,在陛下身邊,如果稍有功勞,被陛下看在眼底,那麼回翰林院也是遲早。”

尚寶丞,太僕寺丞這樣的官職,在官場裡被稱爲升轉之階。

因爲名和權不可能一併給你。

當然任京官,確實比任地方官風光多了,這就是名。

就算是一名尚寶丞,整天在尚寶司裡給皇帝用黃綢子抹他的寶璽也是一等風光。

因爲這是一名人人嚮往之的京官。

林延潮默然,然後推開了窗戶,冷冽的空氣瞬間侵入屋中。

林延潮負手立在窗邊望去,但見天空亮得有些遲,可依舊是亮起來,從正月起,以後每一天都會亮得更早。

而不知不覺間,院裡的老樹開始抽出了新芽。

“宮裡最近有什麼大事?”

高淮沒料到林延潮爲何突然問了這一句,先是訝異,然後低下頭道:“宮裡?宮裡能有什麼大事?”

林延潮轉頭看去,以審視的眼光看着高淮。

高淮吃不住當下,額上滲出冷汗來道:“我說,我說,恭妃與皇長子移居景陽宮!”

林延潮聞聲愕然,心道果真還是如歷史上一樣,恭妃失去聖眷。

內廷裡三宮六院,三宮指的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乾清宮爲天子所居,皇后住坤寧宮

至於嬪妃住東六宮。

嬪妃是否得寵,一般是看居處離乾清宮遠近而論。

東六宮裡景陽宮位於東北角,距離乾清宮最遠,也是紫禁城裡最爲冷清的宮殿。

皇長子與恭妃住在這個地方,頗有失寵嫌疑。

“眼下宮裡得寵的是鄭妃,鄭妃現在雖還未誕下皇子,但恩寵早已十倍於恭妃了。恭妃看不過,她再如何能忍,在如何不與鄭妃爭,但她也不能不替皇長子爭啊!”

“但哪知鄭妃說了幾句什麼話,陛下就把恭妃連同皇長子一併移居至景陽宮。”

林延潮心道,不好,自己兒子當初與皇長子同日而誕,天子還說過要讓自己兒子給皇長子當陪讀的。

事後恭妃找到自己,懇請自己照顧皇長子。林延潮當然雖沒有答允,但也是出了主意。

這一次自己回京,難保恭妃不會再次找上門來。

若是天子繼續不喜歡恭妃,自己處於這兩難之間,如何做人?

要知道皇后可能無法誕下皇嗣,那麼皇長子將來繼承大寶的可能性很高。

天子又不喜歡皇長子,會不會也要自己拿主意?

將來萬一……這可是要丟烏紗帽的,甚至腦袋的事。

果真湯師爺沒有騙自己,這京師現在已是兇險之地,自己實不易在這個時候去摻合。

於是林延潮道:“公公放心,我馬上書信一封給陛下。但京師,我是暫時不會回去了!還有我勸你一句,你若是回宮,切記不要摻合進恭妃與鄭妃之間的事,就算天子問你也一個字都不要提。”

高淮露出疑難的神色。

林延潮正色道:“怎麼你已經站在誰的一邊了?”

高淮連忙道:“這倒是不曾,只是……只是老祖宗他……”

林延潮道:“你說得是內相他?他支持恭妃?”

高淮嘆了口氣道:“我也勸了老祖宗他幾次,但老祖宗說了,皇上可不喜歡恭妃,但不能不疼他的皇兒啊!他實在是看不過去啊!”

林延潮想起是張宏,不是高淮,心底鬆一口氣。

高淮沒事就好。

林延潮道:“此事你無論如何都不要管,對了,這一次你來河南宣旨後,安頓潞王之事後,就要回京了!文墨的事可有長進,你好歹也是進過內書堂。”

高淮搖頭道:“文墨之事我不甚喜歡,我與先生一樣喜歡事功。”

林延潮聽了頓沒好氣,他離京前,一再叮囑高淮多用功讀書,努力爭取進文書房。

在宦官裡內書堂好比官員的進士出身,文書房好比翰林院。

凡宦官升司禮監者,一般必由文書房出任。

而能在司禮監裡擔任掌印,秉筆太監的宦官,有的人文章水平甚至不輸給進士出身的官員。

但高淮這個樣子,看來進文書房是沒有戲了,實在是浪費了自己一番苦心。但你不愛讀書也就算了,幹嘛一定還要扯事功二個字,這不是打我的臉嗎?

這時高淮道:“對了,這一次天子派陳矩替馬玉,來辦潞王就藩之事,他馬上就要到了。你若有意,我可以幫你引薦!”

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章 不收禮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四百九十四章 對錯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七十二章 恩公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第三十九章 買書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九百九十章 儲相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九百五十章 價碼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五百六十六章 無恥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第四十六章 書院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八章 背書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