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

王景爲,陸學右就問了幾句林延潮要不要準備歸德當地的‘土特產‘給諸位官員。

林延潮笑了笑,自己還真的帶了足夠的‘土‘特產。於是林延潮就不用二人準備了。

然後二人就給林延潮定了酒席,之後林延潮宴請了什麼人,就不得而知了。

這確實令二人有些鬱悶,他們任坐省長隨以來,尚未有之事。林延潮此舉自是不欲外人知曉。

故而二人在院舍裡每日見林延潮是早去晚歸,到底去了何處,他們卻是不得而知,他們也不好過問。

過了數日,王景爲從外歸來,拿了一封帖子向剛剛回院舍的林延潮道:“司馬老爺,這是開封府知府送來的帖子,請我們歸德府在省官員,前往府衙敘話。”

林延潮接帖子後疑道:“開封府知府怎會知道本府有官員在省城?”

王景爲大驚失色:“什麼?司馬老爺前幾日應酬時竟沒有去拜會辜府臺?”

“這確實沒有。”

王景爲欲言又止,他前幾日分明在話提醒過林延潮,這一次省裡就是命開封府來盤點各府積欠庫銀,若有不繳者,就地停職。

但是他的話已經是說得很清楚了,林延潮竟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

這也就罷了,現在開封府來帖子請歸德府官員過衙,豈非未卜先知。林延潮若是疑心,二人泄露他的行藏,那麼他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陸學右連忙道:“小人也不知爲何開封府發來帖子,大概是一試而已,看看有沒有人在。”

林延潮笑了笑道:“無妨,開封府又非什麼龍潭虎穴,本官走一趟也無妨。”

這開封府知府與周王一直走得很近,上一次自己杖斃周王世子的僕人,此人就力主嚴懲

自己。

此事在官場上知道的人不多,而林延潮也就沒去他那拜訪,也是不願討個沒趣。

王景爲硬着頭皮道:“司馬老爺,不可掉以輕心啊,爲了璐王就藩,省裡爲了湊銀子,這一次是動真格了。”

“真格?”

王景爲道:“小人在藩司的那個把兄弟告訴我,這一次藩司聽聞要重重辦幾個積年拖欠庫銀的官員。”

“這開封府知府乃首府,身爲首府本來司盤查各府府庫之職,而且這一次藩司如此嚴苛,恐怕辜府臺不會好說話。”

要知道京兆尹,首府,首縣三個地方的正印官都是不好當。但是若是能當得好,利用頻繁接觸省裡大員,京裡大員的機會,升遷的速度卻也比平常官員快。

至於這盤庫之職,卻是是首府,首縣的差事。

有一名當過首縣的官員自嘲,要當首縣一定要有一個本事,那就是‘認識古董‘。

這是爲什麼?

因爲盤庫時經常發現虧空,下面官員爲了順利交割,都要用‘重物‘來作抵押。所以擔任首縣這當鋪掌櫃的本事一定要學,免得識貨不明被同僚給蒙了。

所以在王景爲看來林延潮來了開封竟沒去拜會開封府知府,此舉實在是太失禮了。

次日林延潮穿上官服,持着帖子坐馬車前往開封府府衙。

入府衙通稟後,林延潮被請至二堂。

二堂裡早就候着八名官員,林延潮掃了一眼,河南布政司八府一個直隸州,一州府出一名官員,那麼眼前這八位肯定就是其他州府的通判,同知官員了,沒想到自己最後一個來。

眼下兩排椅子左右對坐,右首第一椅爲尊,現在空着那肯定是開封府知府的位子。

八名官員齊刷刷地朝自己看來,他們見林延潮年輕雖輕,但身穿五品官服,在座衆官員都起身見禮。

林延潮也笑着還了一揖,禮數週全。

林延潮被引至席間就坐,坐定後立即身旁一名官員即問道:“老弟是哪個府的官員?”

林延潮笑着道:“在下乃歸德府同知林延潮。”

“哦,狀元公!”

“原來是本朝文宗啊!”

“久仰,久仰!”

衆官員都舉起袖子拱手。

“老弟,一至歸德府任官,整省官員都驚動了。”

“當初丘都憲查案,若非老弟與元輔在天子面前說話,我等烏紗帽都要不保了。”

“以後咱們好好親近。”

林延潮一一作禮,看來自己的河南官員心目中人緣實在是不錯啊,然後他們又道。

“不知元輔安好?老哥我原來是元輔同榜進士,呵呵,不敢,不敢,世伯這句當不起,你我同省爲官,以後要勤走動啊。”

“代我問元輔好。”

“若老弟與元輔相見時,請轉告我們河南一省的官員對元輔的大恩大德一直心存感激啊。”

林延潮點點頭,一一答過,也算是混了個臉熟。

有人好意提點道:“老弟,你怎麼纔來啊,歸德是窮地方,去年又過了大水,可以拿此與省裡多求情。”

“要與省裡多走動走動。”一人意味深長地言道。

過了許久,堂外喊道:“開封府知府到!”

衆官員們一併起身,面露恭敬。

開封府知府雖也只是正四品,但人家是首府。開封一府人口兩百萬,而歸德府在人家眼底,如同是一個縣的地位。

何況開封知府又身在開封,與‘大吏‘接觸,其官員多是藩撫的親信,甚至有首府爲藩撫私人之說。

但林延潮卻知辜知府拜得卻是開封府第一藩王‘周王‘。

辜明己入內後抱拳笑道:“公務纏身,讓各位久等,兄弟我在此賠罪。”

衆人都知哪裡是‘公務繁忙‘,若是巡撫,布政使來了府衙,你敢拿公務繁忙的藉口,讓他久等嗎?

大家心知肚明,面上都是笑。

當下衆人入座,開封府佐貳,屬官也坐在一旁。

辜明已其實已看見林延潮,但卻故意裝作不知。

待下人拿起名帖給他過目時,辜明已笑道:“竟是狀元公來了,不知是哪一位?”

林延潮起身笑着道:“下官歸德同知林延潮見過府臺,新科狀元已有他人,下官不好再以狀元當人稱呼。”

辜明已笑了笑,示意林延潮入座,然後道:“林司馬不僅科名了得,任官後向河道總督,陳詞說不要朝廷一文錢,興建百里縷堤之事,我等都聽說了。”

說到這裡,辜明已話音突然一頓,開封府屬官都是嘴角一勾,心想府臺今日又要讓人難堪了。

辜明已目光掃過,其他各府的佐貳官面對他的目光,都是連忙賠笑點頭。辜明已向林延潮笑道:“當時我等聽說林司馬之言,開封的官場爲之一震,官吏一醒,士心民心也爲之振奮,這都是老弟之功啊。”

換了他人,若是聽明白辜明已話裡暗藏的刀子,當下就要立即請罪,說小子初來官場,狂妄無知,口出狂言,實在不知天高地厚,讓各位大人見笑了。

如此雖說當面丟臉,但也是爲自己爭取了餘地,免得被人當堂按在地上打。

這時候必須要知進退啊。

可是哪裡知道,林延潮竟沒有‘聽明白‘,人畜無害地笑着道:“府臺過譽了,下官實不敢當,當時只是一心要替老百姓辦事,至於其他的倒是沒有多想。”

辜明已滿臉笑容,頓時僵住了,這林延潮竟沒有領悟自己的意思,莫非此人當初在翰林院讀書讀傻了嗎?

不可能,此人若是沒有眼色,怎麼三年裡就爲日講官呢?

那就是有恃無恐了,不就是依仗着自己是當今元輔的門生嗎?不過那又如何,他這一次上諫,冒犯天顏,失了聖眷,否則也不會從翰林院貶至河南來爲官。

就算是首輔門生,也沒有東山再起之日。

辜明已臉上的笑容斂去,熟悉之人都知這位府臺動了真怒。

衆官員都是心想,林延潮乃官場新丁,不知規矩,這一次麻煩了。

辜明已對衆官員道:“各位都知道璐王就藩,朝廷下旨令本省承辦。但是本省的情況,也是寅吃卯糧。但是我們爲官之人,衣食都乃天家所賜,我等必須上體天心,不可拿府那些破事,向聖上,向司裡哭窮。”

衆官員臉色都很尷尬。

“本府這一次奉司裡的意思,追討各府積欠,聖命難違,司裡也要交代,故而一會若有的罪的地方,在這裡先給各位賠罪了。”

辜明已話裡滿是肅殺之氣。

衆官員連忙道:“都是爲聖上當差,司裡辦事,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於是一名吏員拿起一疊厚厚的賬本,拿到辜明已面前。

辜明已拿起一精銅眼鏡戴上,明朝時眼鏡稱爲靉靆,有些目力不佳的士大夫都有佩戴。

辜明已讀賬本,然後問道:“河南府的官員?”

下首一名官員稱是。辜明已道:“河南府去年的庫銀都未繳清,今年又要拖欠嗎?”

河南府的官員本要訴苦,但是心想辜明已有言在先,不可以拿府裡破事哭窮,於是道:“今年府裡有困難,但是既是省裡發話了,那我們今年咬牙忍一忍,先繳了去年的積欠。”

“至於今年,懇請拖延至明年二月。”

“不行!”辜明已當面拒絕道,“今年最遲不可拖過十月。”

河南府官員哀求道:“懇請府臺寬限一二。”

“罷了,先繳納一半,明年二月再繳納另一半,沒有第二條路。”

這名官員想了一番道:“那就依府臺大人的意思。”

這名官員見事解決,當下鬆了一口氣。

“彰德府?”

“下官在。”

“已是累積拖欠兩年,一共兩萬兩庫銀,你就是補了前兩年的,今年也寬限不了。”

“下官已是盡力,明年的實在沒辦法。”

辜明已道:“那本府也沒辦法了,你們府正印佐貳官員都自領處分。”

這官員哀道:“求府臺寬限一二。”

但凡領了處分,三年內不得升遷,仕途大受影響。

辜明已道:“沒辦法,只有得罪了。若是明年前補齊,司裡不會與你爲難,並撤去處分。”

這官員垂下頭去。

“衛輝府?”

“下官在。”

“璐王藩邸就在衛輝,你府既司營建藩邸,那麼拖欠之事,本府會替你奏明司裡。”

辜明已說到這裡,向衆官員解釋道:“終歸是璐王藩邸,若是追繳太過,激起民間物議,此於璐王面上不好看。”

衆官員聽了心底呵呵,這衛輝府官員不知如何巴結的,竟免去了處分。反正嘴巴在你身上,怎麼說都行。

辜明已又拿起一賬本,嘴邊冷笑然後道:“歸德府?”

衆官員看去,但見林延潮一臉‘懵懂地‘道:“下官在。”

辜明已寒笑:“林司馬,百里縷堤已經修好了嗎?”

“這個……尚未全功。”

辜明已摘下眼鏡道:“原來如此,那麼這百里縷堤修了不少銀子吧?”

“今年朝廷下撥的五萬兩河工銀都用進去了。”

“五萬兩銀子就能修百里長堤?怕還挪用了不少吧。”辜明已話音已冷。

衆官員都替林延潮捏一把汗,但見林延潮笑道:“府臺真明察秋毫,確實如此。”

辜明已捧起賬本念道:“歸德府拖欠庫銀三年,一共是三萬七千三十二兩七錢五分三釐。還有今年的賬,你準備如何繳?”

“最好……還是請府裡這邊寬限一二。去年黃河決堤,歸德遭了大水,所淹最重……”

辜明已將手一擡道:“本府沒空聽你哭窮,若有難處,各府都有難處,不僅是你歸德一府。如今你拖欠三年庫銀,一年一個處分,那就是三個處分。”

“歸德府窮困至此,你既好大喜功,爲了貪圖政績,吹捧自己的官聲,自不量力修建百里縷堤,可有將府裡的虧空,絲毫放在心底。你如此與藩司如何交代,與聖上又如何交代?”

辜明已說到這裡,露出痛心疾首之色道:“不說處分,僅憑你不顧府裡虧空,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僅僅是這一條罪,本府就可奏請朝廷,勒汝就地免職。”

“諸位同僚,今天也看見了,不是本府爲難林司馬,實在是其自作孽不可活。到了眼下,本府也唯有揮淚斬馬謖了!”

說到這裡,辜明已還真作出了灑淚之狀,可見他是多麼痛心疾首。

開封府的屬官見此都是在心底默嘆,又一個年少氣盛的官員,倒在了老謀深算的知府手裡。

若是林延潮方纔服軟,現在也不至於到這個地步啊。

一旁一名看着‘不知所措‘的林延潮,低聲道:“林司馬說句話啊,先向府臺賠罪……”

辜明已冷笑一聲,他心道,現在賠罪,晚了!

衆目睽睽之下,面對衆人的目光,但見林延潮長嘆道:“到了此刻,實在也沒有辦法了……敢問府臺一句,若是下官將虧空一氣補齊了,今年考績能得‘卓異‘嗎?”

六百二十九章 拜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第六十五章 比試(第二更)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單章七百九十章 對策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第二場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第七十七章 你敢再說一句試試?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五百七十二章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一千兩百零一章 下馬威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