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

淤田賣得差不多,林延潮剛回同知署,就被告知付知遠派人來找林延潮去府衙議事。

孫承宗,丘明山等人擔心是否有什麼變故。林延潮卻知付知遠卻不是那等朝令夕改之人。

林延潮來到府衙時,付知遠正在吃飯,順便還在看公文。

他的桌上一盤魚,一盤青菜,見了林延潮就命旁人給他添了一副碗筷。

付知遠夾了一筷子魚道:“堤內淤田,本府已與湯先生商量過了,此事還是悶聲的好。賣了多少畝田,收了多少兩銀子,本府已嚴令下面的人封口……”

“朝廷那,藩司那,本府可以主張。修……修百里縷堤,不費朝廷一文錢,此事就算是對的,說出去,其他治河的官員顏面上是不好看了。”

付知遠吩咐着,他說得對,林延潮修建百里縷堤,還倒賺三萬兩的事,若傳出去,簡直是打黃河兩岸管河官員的臉,這對於他的仕途沒有好處。

而且對於付知遠而言,林延潮向老百姓收錢的事,心底還是有保留。

林延潮開淤田此舉,畢竟還是向老百姓收了錢的。就類似於王安石變法,口中喊着‘民不加賦則國用足‘,但司馬光反對,認爲‘善理財之人(王安石這一套),不過頭會箕斂以盡民財。民窮爲盜,非國之福‘。

但付知遠有所保留,卻不等於反對。

不肯變通的儒生稱爲腐儒,不能大儒稱之。真正的大儒是能包容並蓄的,特別是上層的士大夫。歷史上利瑪竇進京時,對於西方學科,明朝上層士大夫是能包容接受的,而且還大有西學東漸之勢。

若明朝國祚可以延續,可能根本不會有什麼後來的洋務運動之事。

而林延潮搞水利,向老百姓賣淤田。

付知遠心底對林延潮能撈到這麼多錢是很震驚,因爲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但震驚之餘他首先想到,此舉是不是壓榨老百姓錢財了,取利於民?有沒有愚弄百姓,斂取錢財的嫌疑。

待林延潮解釋以後,付知遠這才放心,但他又覺得官府除了稅賦外,另外以賣田的方式向老百姓要錢此舉,會引起官場上不必要的麻煩。

儘管他心底有這個擔心,但對林延潮此舉卻沒有阻止。因爲確實老百姓,官府盡得其利了,所以他最後的決定,先放在那看一看,讓林延潮摸石頭過河試一試,如何最後再說。

儒家的功夫都在‘靜敬‘二字上,所謂敬就是時刻能將一碗滿得水倒掉。因此內心越是堅持,外表反而越是謙和退讓。

付知遠深得其道。

付知遠停下筷子道:“璐王就藩衛輝之事,已是定下。來督辦就藩之事的內監馬上就要至開封。聽聞除了鹽引外,還有各府藩產事宜。”

“本府以爲,我們不能坐等藩司下令,應是主動與藩司溝通,故而還是你勞動一趟,去省城向有司陳言我們歸德府眼下的難處。”

林延潮去開封的事本早已定下,但因爲堤內淤田的事拖延至八月後。

林延潮道:“府臺,各府藩產是怎麼回事?”

付知遠道:“璐王奏請將原先景王在河南的藩產悉數給之,天子已是答允。另外在衛輝建璐王府預算要六十七兩七千八百兩銀,這錢也要我們河南各府攤一攤。”

景王乃嘉靖之子,後來病故,因而國除。

嘉靖皇帝當年是窮奢極欲,對於景王也是很大方,賜了不少莊田給他,其中不少在河南。璐王於是奏請將原先景王的藩產盡數給他。

其實天子已是賜了不少藩產給璐王了。璐王仍嫌不夠。

要知道河南已經有十五個藩王了。國初時,河南稅田有一百五十萬頃,而今不到五十萬頃,你璐王還要往裡面湊?這麼多藩王扎堆一起?

還有修建璐王府近六十八萬兩,這錢不從國庫支取,而是要河南各府平攤,有這個道理嗎?

林延潮面上則是雲淡風輕,萬事不介於懷的樣子,開口道:“我們歸德府去年才遭了大水,百姓還未休養生息,璐王這時前來就藩實是不妥。”

“既是如此,下官就往開封走一趟就是。”

付知遠點點頭,然後站起身子送林延潮出門。

衙外不知何時已是下起了雨,雨水順着屋檐灑落。

付知遠道:“來人,給司馬掌燈打傘,送司馬回府。”

林延潮笑着道:“不必,下官所乘的馬車就在外面。”

“那就送至馬車上吧!”付知遠對林延潮道,“景王遺業有湖廣,河南兩省九府二十一縣,約有一萬五千頃,歸德雖是貧瘠也在其中,大約有一千頃。”

一萬五千頃莊田?林延潮冷笑,他想說歷史上萬曆給他兒子福王更大方,那一共給了四萬頃,然後滿朝官員爭相上書反對,最後才減爲兩萬頃。

這兩萬頃可不是隨便給的,必須是良田。當時河南的好田都被璐王及其他藩王搶光了,於是只能從湖廣,山東去湊。

這等事林延潮初時聽聞很憤慨,但在官場經歷久了,久而久之就習慣,不值得什麼大驚小怪了。

比起太后當年拿六百萬兩給璐王大婚,此事根本不值一提。

只是從河南官員角度看來有些夠嗆,因爲一旦璐王就藩的事定下,僅歸德一府,就要出幾萬兩的修王府的錢,一府鹽課還有一千五百頃的地,變成璐王的俸祿田。

如此一進一出,明年府裡的稅賦短了,還要多交幾萬兩的稅賦,換了是誰當這個知府都是坐不住。這官沒辦法當下去了。

付知遠面色凝重地道:“林司馬,本府身爲一府正印無法抽身前往開封,林司馬你也是一省父母官,職責所在,去藩司那爭一爭,能爲百姓爭下一畝是一畝,一兩銀子是一兩銀子。”

付知遠與林延潮都是一府最高官員,身爲知府付知遠若抽身去開封,就是擅離職守之罪。所以只能讓林延潮去代表歸德府爭一爭。

林延潮聞言,沉默半響道:“府臺,上一次我爲璐王之事上諫天子,被貶至河南。而今卻是不好再說了,下官唯有盡力爲之吧。”

數日後,林延潮將河工的事安置妥當,留孫承宗在署裡坐鎮後,即帶着丘明山,以及一干門生前往開封公幹。

論及出行,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水路,要勝過陸路。

從歸德至開封,在宋朝時,水路可以走汴河,但現在汴水早已是淤塞了。

不過幸虧還有一條賈魯河。

這賈魯河乃元代治水名臣賈魯所掘,因人而得名。這賈魯河前身據說是鴻溝,就是象棋裡的楚河漢界。

賈魯河起於封丘,經開封朱仙鎮,至商丘丁家道口,還經虞城,商丘二縣,可謂是貫通了河南,歸德兩府,然後在徐州入運河。

不過現在的開封府不比宋朝開封的地位,朝廷的漕運不再經過開封,故而賈魯河並未作爲主要運道,不在朝廷重點治理範圍之內。

加上賈魯河有一段經黃河,故而河水含沙量大,加上去年河水大堤潰決,運河現在時常淤積。

之前府裡議事,載糧的漕船早已不能走賈魯河了,所以纔有了後來,讓漕船空船至臨清買糧北上的方案。

現在林延潮即坐船從歸德府走賈魯河,一路也是順便看看運河兩岸。

果真坐船後,林延潮已深感賈魯河確實需要浚疏了。現在已至九月,尚未入冬,但吃水稍深的船過賈魯河,已是要用縴夫了,淤塞情況可想而知。

船隻當夜就停在一處河灘邊。

當夜月光如水,照在運河上,林延潮拿着一本書在船上讀着。

這時候忽聽得,河岸邊有馬蹄聲響起。

馬蹄聲先遠而近,船艙裡陳濟川,展明都是登上船樓眺望,至於袁可立,侯執蒲這些門生也是被馬蹄聲驚醒。

不久馬蹄聲漸漸遠去,大家鬆了一口氣後,馬蹄聲又兜了回來,至船邊停下。

這時船裡早有戒備了,二十餘名官兵上船戒備,陳濟川,展明也是手持鋼刀。

林延潮起身但聽河風呼呼直吹,他不由心想自己這是官船,就算有什麼賊人再不開眼,也不會劫至自己船上吧。

就聽船樓上陳濟川道:“不知是哪位朋友在對岸,這邊有禮了。我們這裡是歸德府的官船……”

這時河對岸一陣騷動,一個聲音傳來:“敢問是歸德府同知林青天在船上嗎?”

船上下都是一驚,竟是專程而來。

“我等年初時見過一面,眼下知林青天從此路過,特來一敘,一回生兩回熟,請林青天賞臉。”

林延潮聞言想起了,年初時響馬圍攻歸德府府城一事,當時林延潮將這些響馬勸走,撤了圍。

後來某日,林延潮收到一張一千兩銀子的銀票,下面寫着山東李二回拜上。

陳濟川不知如何是好,林延潮道:“這些山東響馬,既是千里迢迢找上門來,若不見我一面必不罷休,放二個人上船,問問什麼事。”

陳濟川得了吩咐對響馬道:“還真是一回生兩回熟,請吧!”

當下船後放了一條柴水船從岸邊請了兩個人上了船。

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四百七十章 牛人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一千九十五章 林學南傳九百二十八章 重逢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驛站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一百六十六章 這也行第六十八章 冬衣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五百三十章 回京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單章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東事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一百六十章 存問大臣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大忽悠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一千一百四十章 聽君一席話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