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

付廣知沉思片刻道:“從眼下至秋後,少說還有四五個月,若是其中出了什麼變故,本府可是擔當不起。大家都是在外爲官,誰也不能將宦途賭進去,這點還請林司馬見諒。”

林延潮此舉有點耍賴。

爲了自己治河之事,將府庫挪用,那對於一府正堂而言,下面的日子怎麼過?現在府庫裡的錢,連府衙官吏的薪俸都給不出。

林延潮於是道:“請府臺恕下官沒有辦法,錢已經都投至河堤上了,河工賬上現在一兩銀子也沒有。府尊總不能讓林某把堤面上的石料,土方,柳葦卸下來,賣了錢再補這窟窿吧!”

“你!”付廣知終於氣炸了,他拂然道:“當初河道衙門讓林司馬只是修補遙堤就好了,但你卻自作主張以一府之力修百里縷堤,此舉幾乎將一府錢糧都是掏空。以後倉谷,馬匹等等雜項,哪個不是用錢之地。”

“這歸德府剛剛遭了災,正是休養生息之時,哪裡有錢供汝如此揮霍,萬一有何應急之事,要用得錢來,你讓本府如何向百姓交代?”

這一番話說得義正嚴辭。

林延潮正色道:“府臺此言差矣,我建這百里縷堤還不是爲了歸德一府三十萬百姓。”

“建縷堤之事,一來可以加固遙堤,收事半功倍之用,二來可收千頃淤田,三來以工代賑,活了多少饑民災民,我林某所作所爲,哪一樣不是爲了本府百姓?”

林延潮心想,與付廣知無論如何解釋,也說不明白什麼是凱恩斯主義。

大機建,大工程,對刺激經濟增長,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而不是放在那,用靜養療法,馬上歸德就能大治了。

面對林延潮反駁,付廣知認真思索後道:“林司馬所言,本官不敢妄下結論,但本官爲官二十年,從不喜歡被別人脅迫做事。若本官之前爲知府,斷不會允你修縷堤之事,就算再益於百姓,但這不是一個窮府該作之事。”

頓了頓付廣知道:“但眼下修已是修了,就算扒了河堤,也換不了錢,本官唯有默認,但此事將來我會如實寫入考評,呈交吏部。現在本官給你出具了結。”

林延潮聞言,摸不準付廣知的套路。

因爲林延潮當初保住了河南一省官員,這是多麼大的金面,加上又有申時行撐腰,府裡上下官員吏員被他拿捏的服服帖帖的,他完全有底氣在歸德府上與新任知府打擂臺。

這新任知府林延潮打聽過,沒有什麼背景的人物,雖是甲科進士出身,但同鄉裡沒有什麼有名望的大臣,而且進士出身官員混了二十多年官場,仍止步於知府,也科看作沒有背景。

否則對方真有背景,也不會輕易塞到歸德來當官,要知道在他之前,官員一聽說來歸德任知府,可是接連跑走三個。

付廣知能來此,說明他恰恰是‘上面沒有人‘。

所以付廣知這時‘服軟‘,到底是真正爲了一府百姓呢?還是怕於林延潮衝突?

付廣知說完,是說辦就辦,立即給林延潮出具了結。

放下這樁事,付廣知又道:“本官赴任前,聽聞林司馬捉拿了本府七十餘名官河的堡長鋪長。”

林延潮聞言恍然,原來是這樣,還以爲你爲何賣我這個人情,心底是打算如此。

林延潮心想若對方真準備結好河道總督,自己也沒辦法。這畢竟是人家知府的權限,自己沒有辦法插手。

於是林延潮也不願在此事上與他爭執,以後人家畢竟是自己頂頭上司。林延潮起身道:“既已交割妥當,那麼這些人問罪之事,就一切交給府臺。”

“至於這些人的罪責,在卷宗上已是清清楚楚,到底是平息民怨,還是結交上官,就看府臺的意思了。”

說完林延潮就起身欲走,而付廣知聞言道:“慢着,林司馬此言是什麼意思?”

林延潮道:“回稟府臺,就是話裡的意思。”

說完林延潮舉步離去,付廣知聞言不由震怒。

對林延潮而言,卸下了代理知府的差事,這使得他可以專心於河務上。至於歸德知府,林延潮也不管他,欠錢的纔是老大,這筆賬就拖欠下去。

五月歸德府伏汛已起,不過幸虧水勢不大。

林延潮這日去府衙議事,來至月臺下,就看見七八個書辦皁吏被扒了褲子在那吃板子。

板子一落,盡是肉聲。

這些人慘叫聲四起,有幾人與林延潮相熟,見了林延潮連聲哀求道:“司馬老爺救命,救我等一命。”

人都出聲了,林延潮也不好看到了裝着沒看到,當下上前問道,這幾人犯了什麼事啊?

於是一名官吏向林延潮道出情由。

原來付廣知上任第一件事,先找本地官員問情各房餘利,耗羨,然後定下規矩。

之後付知府重新打造了庫戥,與捕快所用的大板。

打造之後三五日一驗,若是書辦庫戥不合分量,二話不說拉來打板子。

而捕快用的大板,輕重統一。付知府上堂時,吩咐用大板,皁吏取了其他大板,那肯定輕了或重了,那麼必然暗中收了錢的,也一律抓來打板子。

林延潮頓時露出驚愕之色,不是驚訝付廣知如此手段,而是驚訝對方竟敢動真格。

書辦更改庫戥分量,從入庫銀子中收取外快,衙役在打犯人板子時,輕的時候連只雞都能毫髮無傷,而重的板子三五下就能要了一條粗壯大漢的命。

這都是衙門裡的陋規,林延潮代理知府時,對這些也是門兒清。但是他卻是睜一眼閉一眼,因爲一,林延潮要革除陋規,是很得罪人的事,二來自己只是代理知府,何苦整肅吏治來,替下任知府作嫁衣。

除了河工之事外,林延潮爲官,一向是隻掃自家門前雪的態度。

林延潮聞言道:“黃堂此舉意欲爲何?”

那官吏仗着與林延潮有幾分相熟,當下道:“司馬老爺,這你還看不透嗎?新官上任三把火,常言道這爲官三年,一年清,二年半清,三年濁,這第一年當官總要擺擺樣子的。”

林延潮點點頭,這說的也挺有道理。

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三章 能否讀書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九百二十一章 鳳凰不與寒鴉爲伍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晉州城下(恭喜書友歷史啥時真實爲本書盟主)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八百八十六章 局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封推感言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九百零四章 榜樣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兩百八十章 人情六百九十八章 順水人情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四百七十章 牛人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七十七章 聽老婆的話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商稅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一百三十六章 同窗之間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