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

馬光言語不忿。

林延潮心道,這時候你還與我頂嘴,這糧捕通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當了。

林延潮面上不動聲色,反而笑着道:“馬知州誤會了,本官至歸德到任日淺,對於下面官員的才能不甚瞭解,到底誰能勝任,誰不勝任,不好妄自決斷。但糧捕通判之位事關重要,放在此時討論,是望大家謹慎推舉,倒不是對馬知州有所成見。”

這時何通判道:“司馬說得不錯,推舉之事事關重大,謹慎一些總是沒錯。”

儀考通判何通判一貫是三位通判中最沒存在感,前任知府總攬大權時,周,吳二位通判都是緊跟正堂步伐,故而頗爲得勢。他卻門庭冷落。

在衙門裡從來都是得意得意的一路,不得意不得意的一路。

何通判不得意,林延潮也是如此,故而他們關係頗爲不錯。眼下林延潮得勢,何通判自也是順理成章站在林延潮一邊。

何通判出面反對,林延潮也是點點頭然後道:“眼下正有一件難事,開春之後漕糧就要起運,這本乃糧捕通判之職,但眼下週通判告老還鄉,通判署無人主持。故而此事令大家議一議。”

衆官員們揣摩出,林延潮話裡的意思,他要以此事來考較馬推官,馬知州二人。

馬光本對林延潮不滿,但轉念一想就佩服他的手段。

漕糧起運,關乎到正堂官的考覈,林延潮若辦不好,一定會吃漕運衙門的掛落。既是如此,大家就舉能爲之。誰能將漕運之事解決,誰就來當糧捕通判。

馬推官則是目光一閃,他想起日前在二堂拜見林延潮時。二人閒聊,林延潮曾拿過這個問題考較過自己,這算不算是開後門呢?

馬推官沉吟不語,馬光以爲他無計可施,於是微微一笑,漕運之事可是大事,雖說歸德府不是江南產糧大省,但每年幾萬石漕米卻是一斗都少不得。

就算是去年遭了災,朝廷撥款賑濟,但該運至通州倉場的漕糧卻是一粒米也不能少。由此也看出朝廷對漕糧的重視。

衆官員議論紛紛。

“唉,漕糧北運不是那麼簡單,首先漕糧開徵,地方官要能從老百姓手裡將漕糧收上來,有錢有勢的人要繳,老百姓也要繳,這一碗水必須端平了,還要小心下面徵糧之人的貪污。”

“你說是開徵,還有運船呢,漕船運兵,你要能鎮得住,否則今年的漕運,你拖到明年運抵京師,那麼烏紗帽就不保了。”

“這都不算是事,漕運衙門,倉場衙門都有一羣喂不飽的人要打點,若是朝中無人,等着被他們敲骨吸髓,還要被罵一頓。”

馬光聽着衆官員的議論,故意不接話,他自己身爲睢州知州,在本州之中一貫很有能量,沒人敢不賣他的面子。運兵鬧事,他也有手段鎮壓的住。

就是漕運衙門,倉場衙門不是好相與的,但也是孝敬銀子多些少些的事。

但馬光的優勢,比只通曉刑名案例的馬推官強上不少。所以馬光故而拿捏架子,如果馬推官不說話,他也沒必要答。

“馬知州可有良策?”

上首林延潮發問了。

馬光暗中一笑,心道這時你終於有求於我了。

馬光當下道:“諸位大人方纔說得都是在理,但其他不怕,可今年本府漕運之事又與往年不同,甚至更加艱難。要知道本府漕糧北運一貫是從下官治下的睢州起錨,走一段黃河,然後在徐州入運道背上。”

“但是去年黃河大水,本州的河道早已是淤了。就算沒淤,水也淺,漕船吃水深,船行不得。”

何通判道:“既是如此,先疏通河道就是,如此漕船就能開了,有何之難?”

馬光冷笑道:“何別駕有所不知,本州足足有二十里河道要麼淤了,要麼水淺,要疏通河道,徵發民役不說,少說還要萬把兩銀子,這錢從何而來?”

何通判聞言失語道:“這。”

吳通判見馬光掃了何通判的面子,心底高興,面上卻裝作神色凝重的樣子向馬光問道:“漕糧乃朝廷正用,絲毫耽誤不得,馬知州可有何策解決此事?”

馬光故意爲難了一陣後,沉吟道:“我也知此事事關在座諸位烏紗。徵發本州民役,本官可設法解決,主要是錢,本州看看能不能墊付部分,然後請府裡再行劃清。如此本官可擔保最少五月前,漕船可以起運。”

吳通判不由撫掌讚賞道:“馬知州爲漕運之事賣力到這份上,着實令吳某欽佩。司馬大人,這河道疏通,即可解決了漕船起運,於河運而言也是一件利事。此一舉兩得,下官以爲馬知州此議可行。”

林延潮點了點頭,對馬光着實誇獎了幾句。

馬光謙讓了一下,心道疏通河道費得不過是人工,哪裡花得多少銀子呢?但能從林延潮那摳下一萬兩修河的河工銀,自己纔是賺到了。

林延潮看向馬推官問道:“帳幹有何高見?”

馬推官思索片刻然後道:“下官除了刑名,還分掌本府計典,以下官所知疏通河道,所費之大在於徵調民役,再劃這一萬兩銀子疏通,所費太大。”

馬光聞言色變道:“馬大人,這是哪裡話?難道民役工銀不同貼補嗎?”

馬推官道:“回別駕,那就不是徵發民役,而是僱傭民役。”

馬光勃然大怒道:“好你個馬大人,竟與本官摳起字眼來了,本官既徵且貼不行嗎?到時你只知說風涼話。給你一萬兩銀子,你若是能讓漕船起運,那麼這糧捕通判就由你來擔當。若是不能,就給我閉嘴。”

見馬光動怒,衆官員都是連忙起身相勸。

馬光卻怒不可遏,當堂冷言冷語,數落起馬推官起來。

馬推官初時尚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後被逼起了性子,意欲反駁,於是先看向林延潮。

林延潮給他點點頭,當下馬推官道:“若依我的辦法,這一萬兩都不用花。“

馬光一愕,氣笑道:“不花一文錢如何讓漕船起運呢?你說出辦法來,我拜你爲師好了。”

馬推官搖頭道:“拜師倒不用,依本官之見直接在臨清買糧,再僱商船北上。”89

感謝書友們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同受彈劾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第兩百四十七章 收徒(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立言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第七十二章 恩公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四百七十八章 足以心安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五百二十六章 世當珍惜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三百三十四章金殿傳臚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九十一章 民心第一百九十章 賢良方正(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權相權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第五十八章 質疑第兩百六十八章 進京趕考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九百六十三章 考語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