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章 林延潮審案

公堂之上一片肅然,馬光等六縣一州七位州縣官員,各自坐在公案的兩旁。

他們看着林延潮公案上堆疊得高高的卷宗,臉上都是露出各等表情,就差沒寫上‘呵呵‘二字。

林延潮此純屬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把他們從各自州縣的官衙叫來,這不是找茬是什麼?你林延潮只是暫署府事,何必操那麼多心?外頭那些以訴訟爲能事的刁民,你林延潮來對付看看啊。

不說案件難易,就是這八十多宗各州縣積累上來的疑案懸案,就立即能把你問趴下了。

不說你一日能審得完,眼下已過了小半日,剩下的案子,我看你又如何審?

林延潮升堂已畢,這時候兩名刑房書辦,一人一個各捧着一疊山高的卷宗來至林延潮的公案旁。

領頭的刑房司吏道:“啓稟司馬老爺,這是今日之告狀訴狀,一共三十六卷。”

聽了這刑房司吏的話,馬光等官員要麼是脣角一動,要麼是捏須搖頭晃腦。

積累的八十餘宗,加上今日放告的三十六宗,這一百多宗的案子,林延潮要今日裡要審完,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聽完稟告林延潮點了點頭道:“放下。”

幾名刑房書辦跟上來幫忙,但見卷宗實在太多,連公案都堆得放不下了,索性就放在公案一旁的地上。

面對如此多的積案,林延潮仍不着急着抓緊時間審案,而是慢條斯理地喝了口茶道:“列位都是一州一縣的正印官,本司馬身爲佐貳官,又不是在提刑按察司兼差,本不該拿這訴訟之事來問諸位。”

馬光等人聽了林延潮話中所有鬆動,都是釋然。這也是,高高舉起再輕輕放下,纔是爲官之道嘛。林延潮將他們抓來問個話,表示一個不滿態度,如此與自己撇清干係,以後他們該幹嘛幹嘛,這官不都是這麼當的。

卻見林延潮繼續道:“但是本官既代掌府事,那麼就不能坐視不理。諸位身爲正印官,怎可見得百姓冤屈不雪,至於一旁不問,批駁而回,令百姓告狀無門,走投無路,不得不來府衙上控。”

“百姓呼諸位爲老父母,但豈有父母至子女於不聞不顧?若各位人人都如此怠慢公事,那麼本丞是不是要日日都跟在諸位背後給你們收拾爛攤子?”

衆官員聽林延潮這麼說,知他是要真追究了,但是道理說得好聽,也人人會說,可是誰又能做到呢?

幾位縣官都知林延潮不是好相與的,不敢抗聲,唯獨目視知州馬光。

馬光咳了一聲,當下道:“司馬所言甚是,但道理人人會講。我等爲親民官,也有許多難處,就以本官而言,州內不僅僅是訴訟之事,我還要勸農勸桑,興以教化,不可一一面面俱到,故而有所疏忽大意,也是難免的。”

“至於司馬驟暫府事,不知下情也是理所當然,久而久之也是自會明白了。”

馬光這話幾乎就是說,林延潮你站着說話不腰疼,你翰林出身,了不起也就是當過一任佐貳官,你我易位而處,你來當這基層親民官試試看啊?

林延潮看向馬光問道:“哦?馬知州是忙着勸科農桑,以致無暇處理刑名之事,導致貴州治下,賀姓苦主,其家人七月而亡,暴屍至今日仍不得下葬,只因兇手仍逍遙法外?”

馬光聞言面色一變道:“此事另外有內情,司馬不要聽信刁民一面之詞。賀姓刁民讓其兄暴屍半年不得下葬,此乃孝悌乎?”

“也好,司馬既不以爲然,今日在此,不如讓我等見識一下司馬審案的手段,也讓我等一長見識。”

馬光說完,下面幾位縣官都是附和地道:“是啊,久聞司馬大名,今日正好見識一二。”

“司馬有三元及第之名,又曾是帝王師,想必斷案的水平定是高於我等好幾籌。今日也讓我等見識一下,開開眼界。”

“不錯,不錯,百聞不如一見,聞名不如見面,要見識的,要見識的。”

這幾名縣官看似吹捧林延潮,其實用意就是在於捧殺。你林三元不是很厲害嗎?好啊,等會有你丟人的。捧得越高,摔得越慘,聽過沒有?

林延潮哪裡不知這幾人用意,微微一笑道:“本丞雖是不才,爲官資歷也不如各位,但論及實心用事,比諸位還是有一日之長的!”

衆人聽了心底都是怒,好啊,你林延潮是說我們不實心用事,那你實心用事給我看。

馬光冷笑拱手道:“實心用事之言,我等不敢苟同,話說眼下日已過午,這案司馬審還是不審?”

他們這幾人一打岔,正好日已正午,半日過去了,剩下半日,他們就是挖了眼睛,也不信林延潮能審完。

就在這時,林延潮點點頭道:“多謝馬知州提醒,本丞正要看卷宗。”

馬光等七品州縣官聞言不由莞爾,什麼林延潮竟連案件卷宗都沒有事先看過,這是毫無準備啊,就你這水平還敢來審案,簡直笑話。

林延潮持一卷宗,飛快過目,邊看邊對堂下道:“哪個是寧陵縣苦主於二苗?張大狗。”

兩名百姓上前跪下道:“小人是。”

林延潮繼續看卷宗,口裡發話問:“你說鄰居張大狗搶你之栲栳,有何憑證?”

於二苗當下開口訴說案件,林延潮一面聽,一面又取了另一案子的卷宗過目。

於二苗道完,張大狗正要分辯,林延潮止住問道:“你們二人用着栲栳盛什麼?”

於二苗道:“裝菜籽。”

張大狗道:“盛米。”

林延潮不假思索地道:“命衙役用棍敲之這栲栳。”

於二苗,張大狗被請至一旁。

說完林延潮拿起手上卷宗問道:“許大,王二何在?”

兩名百姓上堂,二人穿着富貴,看來是有錢人家。

許大說了情由,原來許大昔日家貧,將子寄養給王二,後許大發跡,想將子討回,王二不肯。許大將王二告上衙門。

許大訴說案件,衙役上稟道:“擊栲栳見菜籽。”

林延潮當下道:“將栲栳判給於二苗。”

於是林延潮手書判詞,這邊許大說生恩大於養恩,理應兒子歸宗,王二說養恩大於生恩,理應兒子歸王家,且子不識許大,也不願認生父。

林延潮寫完判詞後,於,張二人心服口服退下堂去,而許大,王二當堂吵作一團。林延潮將驚堂木一拍喝道:“先將二人拖下去杖六十。”

許大,王二抗聲申辯,表示不服。

馬光等人也是一曬,林延潮這簡直亂來。

林延潮冷笑道:“依大明律,只可收養本宗子弟,若有收養異姓子弟者,送養者,養者皆杖六十。”

許,王二人聽了都是大懼,一併跪下道:“此小民不知,求老父母饒命,替我們二人裁斷,只要不受杖責,如何我們都聽。”

林延潮當下又傳二人,一面聽一面手書判詞:“例載歸宗,姓難亂也,王二不從本宗子弟中收養,收養異姓子弟,已是違律在先,本不正焉言末正,怎能以生恩養恩論之,判子歸許大。”

王,於二人對視一眼,只能領判。

至於馬光衆官員對視一眼,都是心驚,爭子案,事關儒家最重視的倫常,十分難判,一個弄不好老百姓罵,按察司複查時也要問責。

但林延潮一句話擺平王,於二人,斷案更是合情合理,更難得是片刻間作出決定,手書判詞時,還正看着下一案的卷宗。

對此衆人只能送上一個大寫的服字。

衆人看林延潮手書判詞,筆下不停,口中發落,耳邊聽判,斷案無有任何失當之處。任何疑難的案子,到了林延潮口中三言兩語立解。

就算有豪右權貴仗勢壓人,但林延潮也是輕而易舉從中緩解,不偏不倚,判一個兩邊都接受的結果。

但見每審一案後,聽判的老百姓無不心悅誠服,連連叩頭而去。

馬光此刻唯有驚呼,此子真乃奇才?三國演義中龐統決案也不過如是。

此刻不消多久,但見公案旁如山高的卷宗,如冰融雪化般消解,馬光等七人各個都是面無血色。

但見林延潮一口氣連審百件大案,沒有半刻疑難。馬光方纔不是說案子沒空一一審問嗎?林延潮一日審百案給你,在衆人面前狠狠抽你兩記耳光。

月臺外老百姓見林延潮審案無不拜伏,大聲談論着方纔的案子,待卷宗還剩數案,外邊仍天色尚早。

林延潮忽投筆一旁,離開公案向馬光等問道:“諸位以爲審案難乎?不難乎?”

衆人皆是垂頭不語,無一言以對,馬光更是連連咳嗽,以掩飾尷尬。

“本丞知爾等欲看我之笑話,但不到半日,百案已決,爾等以爲如何?”

“莫說是百案,就是千案,本丞又有何懼?”

聞言衆官員戰戰兢兢不敢言一字,一旁刑房司吏,書辦,以及衙門官員皆是大開眼界,他們就算是久歷案牘,精通刑名幾十年的老吏也不能如林延潮這般決案。

他們都是打心眼裡佩服,想起方纔馬光等刁難,都有替林延潮吐氣揚眉之感。

這時馬光忽立起道:“林司馬或許真是百里之才,但是也不過如此。只敢拍得蒼蠅,卻不敢打老虎。”

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一百零六章 交卷(第三更)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一千零六章 國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重新廷推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七百八十章 進言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一千二十六章 秋夜讀書第兩百三十一章 心底只有你(一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五章 師徒問答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一百零三章 赴考(第二更)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第一百一十六章 戲弄(第一更)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六百一十章 拿人第三十二章 好處(第一更)第九十章 禮宜先行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入貢資格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