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

林延潮暫署歸德府事後,丘橓連夜審問蘇嚴,從他身上頓時挖出了一條河工大案,此案一出,頓時整個河南,山東官場震動。

不過這已不慣林延潮的事了,他依仗着欽差丘橓的勢頭,扳倒了蘇嚴後,頓有種困龍入海之感。

蘇嚴被押後,在這歸德府官場上,林延潮就是官位最高的官員。林延潮掌知府印,代署府事,這等威風豈是昔日沒有半點實權的佐貳官可比。

不過驟得權勢,與驟得富貴一般,都不一定是好事。

爲何驟得權勢不是好事?

就是資歷經驗問題,林延潮爲詞臣多年,沒有擔任地方官的經驗。

一般而言進士出身官員,先要任三年府城附郭縣的知縣,然後再調往難治,要地的縣城任知縣。

若政績出色,再提拔爲知府,也是先去非要緊地方任數年知府,然後再至歸德府這等衝繁疲難的要緊難治之地任知府。

現在大明官場一直以來都很昏庸,但也沒有昏庸到讓菜鳥任要緊地知府的地步。

如歸德府這等要緊地,非能臣幹吏不可。

蘇嚴雖是爲官蠻酷,但治下確實有一套。現在林延潮接替蘇嚴,代署知府事,不用別人找他麻煩,地方上一堆麻煩事就已是找上他。

這一天,林延潮坐衙,刑房司吏以及本府推官二人一併向林延潮道:“司馬老爺,這是近兩月來所積的訟事卷宗,懇請司馬老爺過目,然後擇日放告審問。”

林延潮聞言草草過目後,這訟事卷宗有八十卷之多,有人命,戶役,賊情,婚姻,繼立,債負等等之事。

林延潮道:“這些案件州縣能審之則審之,爲何交給本府,莫非都是越訟上控不成?”

在大明律中規定,軍民訟詞皆至下而上陳告。比如分守道,分巡道,甚至一省主理刑名的按察司,都可以接百姓詞狀,但不可以親自審理,需發往州縣。

至於州縣,也不是什麼案子都審理,一般民事都由鄉間宗老裁斷,有一句話是民不舉則官不究,就在這裡。

一般只有大案要案,這才交給官府審理。

所以林延潮看這麼多卷宗,不由質問,難道這地方知縣都是吃乾飯的不成?這些積壓的刑事案件也要我這代理知府解決,我這到底是中級法院,還是地方法院?

一旁刑房司吏,以及推官向林延潮說了其中的情由。

原來這是與地方官的考評有關。

爲什麼呢?因爲儒家法治追究的是無訟境界,孔子就說過,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若一個地方老百姓好訟,就被稱爲健訟之地。官方評價是滿地刁民。

因此訴訟與教化有關。

地方官在治理地方時,目的是聽訟,使人無訟,達到無訟息訟的境界,若越聽訟,治下的訟案越來越多,這無疑影響他們任官的考評。

對此下面地方官,也很有辦法,如州縣衙門一般都是每逢三六九放告。

他們就投機取巧,改成每月初二,十六放告,從平常的一個月九次改成兩次。

還有很多地方州縣,都將四月一日至七月三十日定爲息訟期,理由時這段時間爲農忙之時,爾等老百姓還是安心種田,咱們州縣不接民間訟狀,名爲息訟養農。

當然還有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批駁。老百姓告狀是不,咱就給你找毛病,各種理由不給你審理。

於是老百姓們沒有辦法,只能越級上控。

林延潮看了這卷宗中,很多都是州縣不予審理的案子,然後老百姓越級上控。

一般而言老百姓都是好說話的,堆積到府衙來的案件,都是民怨甚大,實在忍無可忍才越級的。

其中有豪強侵佔民田的,有的是打死人的案件,拖延六個月不審理。老百姓也是鐵了心了,沉冤不雪,就不下葬。

如此案件比比皆是。

“如乃瀆職!”林延潮將卷宗放在一旁。

推官在旁道:“司馬,下面如此草率了事,是否以州縣批駁不當的名義,將這些案件重發州縣審理?”

林延潮伸手一止道:“若是如此,就成了相互推諉。下面這等碌碌無爲之庸官,比貪官污吏更惡。”

刑房司吏道:“可是裡面有些案子乃不好辦的,其中有豪右家公子殺人在逃,還有藩王府役強姦民女之案,件件都是爲難的官司。”

“這些案子就算以往蘇府臺在時,都不敢審,請司馬三思。”

林延潮略一思索即道:“這本丞都知道,但本丞既暫署府事,豈有坐視之理。傳令下去後日府裡放告,府內百姓皆可告狀,本丞親自審理,再下牌票給這些狀上的告訴二方,讓他們於後日一併來府衙。”

林延潮說完,推官,刑房司吏皆是驚道:“司馬大人,這麼多案子你要一日內審問?還請三思啊。”

林延潮道:“你們聽命就是。”

推官,刑部司吏都是對視一眼,心想這麼多案件,林延潮要一日審完,簡直是癡人說夢啊。

其中不少案件錯綜複雜啊。

林延潮暫署府事,沒有經驗,就處置這等複雜的刑名之事,怕是要惹大麻煩。

哪知林延潮又道了一句:“後日,你們還要將本府各州縣正印官盡數請至府衙。”

推官與刑房司吏對視一眼,心道還有這等事,審個案子還如此興師動衆。

二人都不明林延潮所以,若林延潮這一日審案出了什麼差池,那不是在衆下屬州縣官面前丟人嗎?

但二人都不敢再勸。

這天府衙裡,歸德府六縣一州七名知縣知州皆至。

府衙裡,幾名知縣知是林延潮因案件積壓之事,欲找他們麻煩,於是大吐口水。

“本地民風彪悍,百姓爭利,治下那幫刁民,有事無事就行衙門告訟,這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要我怎麼辦?”

“怪就怪在,朝廷以一縣訴訟多寡,參定我等知縣,將來大計列爲考覈。若是訟案多了,升遷之事就難了。”

又有一人道:“本官也不是怕事,但周王府下面的人犯事,我一個七品知縣,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也不敢管這檔子事啊。”

“是啊,我們河南一省有十五個藩王,甚至潞王也要在河南就藩,這些藩王各個都是大爺,咱要當祖宗般供着。”

“老百姓的事不管,是咱們失職,但管了,咱們丟烏紗帽,我今日就請司馬大人教一教該怎麼管?讓我們也學他豁出這條命,上諫天子。”

“馬兄,你看這事怎麼辦?”

“這林三元從京城來,不知我們親民官的難辦,你替我們說句話。”

“是啊,馬兄,你在我們這裡官位最高,一切就拜託你了。”

睢州知州馬光,乃從五品,比本府通判官位還高,位只遜林延潮一級,他是七位州縣裡級別最高的官員。

見衆人看向他,馬光冷笑道:“還能怎麼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林三元用什麼道理問我們,我們就怎麼回就是。”

“何況他眼下是暫署府事,若真在這節骨眼上出了什麼差池,他擔當得起嗎?分守道,藩司那邊不會問罪嗎?”

衆官員聽了都是點頭稱是,一人道:“別說他是暫署府事,就是他是知府,也不能拿此事怪罪我們。”

衆人都有了馬光這主心骨,當下也是不慌。

於是他們就坐在府衙的正堂上等着,哪知他們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林延潮人影。

待他們派人去問,府衙官吏只是說林延潮馬上就來。

於是這些人坐在府衙裡苦等,茶碗裡的水都沖泡了三五遍,喝得都沒味了,仍不見林延潮蹤影。

已是快是日上三竿了,不說府衙裡,府衙外的老百姓們也是等着筋疲力盡。

能走到越過州縣,到府衙上控,他們身上都是有大冤大仇,沉冤未雪的。他們不怕等,怕得就是等到最後,沒有人爲他們主持這公道。

“爹,你說林三元真是好官嗎?能替我們姐姐報仇嗎?”

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向他父親問道。

那爹爹頭髮花白,手腳肌膚都是乾裂,雖看起來連腰也伸不直,但口裡卻堅定地道:“能,咱們老百姓,都說林三元是好官,他定能替你姐姐討回個公道。”

少年點點頭,咬着牙道:“好,若是林三元不幫我們,等我長大了,就去殺這狗東西爲姐姐報仇。”

就這時候衙門口一聲炮響,但見十幾名衙役出了大門大聲道:“放告了,放告了,告訴兩方都各站一邊,然後將狀紙遞上來。”

老百姓都自覺地各站在一邊。以往哪些囂張跋扈的衙役們,今日卻一個個都是十分和藹客氣。

以往遞狀紙給這些書辦時,都要拿一筆錢通融,但今日這些書辦彷彿一個個都變得清廉如水,是一文不收。

就在這時但聞一聲升堂!

府衙正堂上衙役手持水火棍列班,至於林延潮穿戴正五品官服,走至正堂坐好。

林延潮站在堂上,一眼望去但見月臺下,老百姓們是人頭攢動。

自己以往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堂上得到伸張。

而今日自己卻坐在這案後,替老百姓主持公道。林延潮警醒自己,不要忘了當初自己爲小民時的委屈,坐在這個位置上,不可忘了爲民做主,替老百姓主持公義。

想到這裡,林延潮一拍驚堂木。

一聲清響,滿堂肅靜。

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四百六十章 幕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第二十八章 民意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一千章 經史並重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五十四章 我不是作弊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零九章 賜宴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八百九十章 投書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八百八十七章 殺棋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精一之功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第四十九章 神童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俘虜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五百八十三章 舌戰羣儒(下)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