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歸德府府衙排衙。

下面的官吏都是捏了一把汗。

因爲大老爺與二老爺,又起爭執了。

以往蘇嚴在歸德府坐衙時,從來都是一言堂,但現在林延潮任同知,終於有人可反對幾句。

但見林延潮道:“吾以爲這一次隨賊的亂民,乃不得已爲賊所裹挾,另外也是爲飢寒所迫耳,若是以雷霆手段鎮壓,恐怕會失去民心。不如大赦百姓,歸田者不問,再犯者弗赦,以爲寬仁之政。”

蘇嚴不悅道:“司馬又生婦人之仁了,這亂民不追究,日後再作造反生事,如何是好,唯有殺一儆百,震懾這些宵小。”

林延潮說完,下首本府巡捕也是爲難地道:“府臺老爺,這一次造反亂民,牽涉甚多,若是強行去民間抓拿,恐怕會激起民變。”

蘇嚴斥道:“那是你的事,不是本府關心之事。”

巡捕爲難地道:“那府臺大人,懇請你調動官兵,協助捕快抓拿,以免亂民生事。卑職請府臺撥一百名官兵相助。”

蘇嚴雙目圓睜道:“呂巡捕,告訴你不要與本府算賬,不然將來本府找你算賬!”

當下散衙,呂巡捕一臉大汗而去,其餘官員彷彿剛纔在正堂內都呼吸不暢般,到了堂外方纔立在那長長的喘息。

堂中林延潮搖了搖頭,自己在蘇嚴這等人手下爲佐貳官,真是十足擺設一個。

不過林延潮爲何明知自己反對無效,也要出言反對,那當然是爲自己留後路。

萬一蘇嚴將來作死,又再度激起民變。林延潮也會因當初在議政時,說了這句話,而免去罪責。若林延潮一句話不說,就如同默認此事,將來歸德府第二次激起民變,自己身爲佐貳官就要再度與蘇嚴一起背鍋。

林延潮可真的不想再來一次下城退兵之舉了,自己的命不可能總是那麼大。

所以寧可在堂上得罪蘇嚴,也要明確表達自己意見,否則就如同其他三位通判,與蘇嚴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

但自己至歸德府任官以來所提建議,蘇嚴一句也沒聽過,權力甚至還不如三位通判,他手上至少還有分管轄事之權,這令林延潮不免生不得志之意。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林延潮心底長嘆,正要起身,蘇嚴在旁道:“林司馬請留步。”

林延潮停下腳步,蘇嚴難得溫言地道:“林司馬這邊坐。”

林延潮點點頭,坐在了蘇嚴案邊問道:“府臺有什麼吩咐?”

二人都是很有默契,剛纔堂上不過公事上的爭執,大傢俬交還是可以的,也算是大家不‘因公壞私’。

蘇嚴從匣子裡取了兩錠銀子放在案上,林延潮見這兩錠銀子與庫銀差不多大小,但唯一就是銀錠上沒有府庫的印記。

蘇嚴道:“司馬初來乍到手頭想必不寬裕。”

“府臺……”

蘇嚴笑了笑道:“林司馬看來是誤會,本府爲官清廉,豈是行賄之人。此乃兩百兩耗羨銀,司馬爲本府同知,一年可從耗羨銀中支一千兩百兩。”

什麼是耗羨銀?

這名詞纔出來不久。

但一提耗羨就知道了。

這可是千百年來之陋規,在漢朝時,每繳糧食一石,官員稱爲了免被雀鼠偷食損耗,讓老百姓加耗兩鬥,這兩鬥稱爲雀鼠耗。

到了明初和明中,百姓繳糧,就有淋尖踢斛。

什麼是淋尖踢斛?

就是官吏收糧時,用斛裝糧,老百姓將糧往斛裡裝滿後。

官吏用腳踢斛,斛面堆尖的糧食就掉到斛外,然後這掉出斛外的糧食都歸官吏了。

此外還有順風米,養斛米,鼠耗米等各色名目。

好了,現在張居正搞一條鞭變法了,老百姓不繳米糧,改繳銀子了。

張居正以爲官員們如此沒辦法搞淋尖踢斛那一套了,但沒料到官員貪腐的智慧是無窮的,沒有淋尖踢斛,咱還有火耗嘛。

一府一縣所徵火耗,除了實際火耗,其餘都由官員自己分了。

一般火耗是老百姓繳納正稅的二至五成不等,到底是二還是五,一看地方窮富,二看官員良心。

面對這耗羨銀,林延潮沒有動手拿。

首先這算貪污嗎?算,這是林延潮官俸之外的收入。

但這真的能算貪污嗎?、明朝官員官俸之微薄,衆人皆知,若林延潮真靠官俸,只能勉強一家吃喝,至於師爺,隨從,以及官場打點根本無從說起。

故而官員們都默認耗羨銀收入,在明朝爲官,恐怕沒有幾個人是不收耗羨銀。

甚至耗羨銀這一潛規則,到了清朝,朝廷還將他合法化了。

這就是著名的火耗歸公及養廉銀製度。就是朝廷將耗羨銀,視同爲正稅,定一標準,不許官員濫徵。然後將這徵來的耗羨銀一部分作爲官員養廉銀髮放,剩下一部分稱爲羨餘,繳入藩庫。

林延潮之所以猶豫,不是收不收這兩錠銀子,而是在想蘇嚴背後的用意。

林延潮道:“這耗羨銀不是由戶房分發嗎?怎麼勞府臺親自送,此下官實不敢當。”

蘇嚴見林延潮看破了他此舉之後用意,笑了笑道:“林司馬可知分管河工之事,藩司那已是有決定了。”

林延潮心道蘇嚴果真在藩司那有人,藩司公文還未下移,他就提前知道了。

蘇嚴道:“藩司言歸德同知管河工乃是循例,非尋常不可更易。”

林延潮心知蘇嚴是一定要將自己擠至管河同知的位上,免得以後他在府衙管事,林延潮在旁反對。

林延潮問道:“那本丞設廳之請呢?”

蘇嚴面無表情地道:“藩司讓本府自行裁定。”

林延潮聞言心底一笑,布政司這麼說,就是默許了。當然此事卻令蘇嚴卻很不高興。

但見蘇嚴道:“分廳視事,如此就是兩個衙門了,正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本府以爲此舉不妥。”

林延潮心道,蘇嚴好大的口氣,這一府知府,竟給你當出皇帝的趕腳來。

“若是林司馬不分廳視事,那麼這府衙內永遠都有司馬辦事之地,這耗羨銀本府可作主,給司馬增至一年兩千兩。若林司馬堅持己見,那就是要另起爐竈,本府雖不贊成,但也唯有祝司馬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蘇嚴皮裡陽秋地道。

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一千五十一章 最後一步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做客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七百一十四章 販售私學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一千二十四章 恩榮宴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經略高見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一千七十一章 活在狗身上了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五百一十四章 故人之事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第三百一十一章 會元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