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七章 座次

林延潮躬身見禮之後。

蘇嚴也是半揖還之,上下打量林延潮,然後道:“司馬乃當今文宗,又是京裡的翰林,此番能來中州爲官。本地的官紳百姓如久旱盼甘霖。以後本府多多仰仗司馬了。”

林延潮肅然道:“府臺言重了,下官詞臣出身,沒有任親民官的經歷。在此爲官一任,要多向府臺,以及列位大人請益纔是。”

蘇嚴聞言撫須微笑,但是蘇嚴以下其他府衙大小官員,卻不敢當這句話,紛紛口稱不敢。

蘇嚴捏須道:“司馬說話真是謙遜,此來中州,先拜了藩臺,臬臺嗎?”

林延潮道:“本丞身負皇命,馬不停蹄地從京城趕來歸德赴任,還未到過開封。”

蘇嚴臉上終於不是客套的笑意,伸手道:“司馬,內堂請。”

林延潮一步不動,推讓道:“還是府臺先請。”

蘇嚴點了點頭率先邁步,林延潮沒有立即跟在蘇嚴身後,而是頓了頓回看一眼,但見其餘官員一併笑道:“司馬先請。”

林延潮笑了笑,於是跟着蘇嚴身後邁步跨過儀門,其餘府衙官員這才按照官位次序跟着林延潮從儀門進入。

入了儀門,就是正堂,正堂上匾額書三個字‘保民堂’。

歸德府衙是,嘉靖二十四年,由知府蔡汝楠,以州署改建。

這保民堂乃是府衙正堂,正堂之東乃府經歷司,之西乃府照磨所。

蘇嚴領着林延潮等穿過正堂,來至後堂。

這裡早設下席位,衆官員各居座次。

蘇嚴一府之尊的位子,乃居中背北面南的正坐,東側放了一張空椅,同樣面南,下面是兩排椅子左右對坐。

蘇嚴指着右手側面南的椅子道:“司馬請坐。”

林延潮雙眼一眯,心底暗暗冷笑。

“不敢當,下官還是與三位通判大人,一併坐在這裡好了。”林延潮堆起笑容說道,自己則是來到東側面西的第一張椅子前。

蘇嚴見了上前道:“誒,這可使不得。司馬這是讓河南官場上的同僚笑話本府。”

蘇嚴說着,衆官員都是應和地笑着。

這座位之事是有講究的。

知縣,知府乃正印官,正印官也稱正堂官。

爲何稱正堂官?

背北正門向南的大堂,稱爲正堂。正堂官位坐北朝南爲尊位,爲正堂之主。至於屬僚則是左右對坐,或是面北受命。

但是林延潮身爲同知,乃是知府的佐貳官,卻並非是屬僚,不可面北受命。故而蘇嚴就給他在東側設一席位,一併面南而坐。

林延潮本來坐之無妨,但他知道在府衙中,同知,通判都是知府的佐貳官。雖說同知比通判高一品,但畢竟大家都是輔佐知府的身份。但後堂裡既沒有設通判的側座,卻設了同知的側座,林延潮這就不能貿然坐下了。

林延潮想起之前聽說蘇嚴此人的風評,此人若真的是那等抓着大權不放手之人,那最忌憚就是有人不知尊卑。

蘇嚴故擺出尊敬的樣子,而林延潮則是堅決不肯上座。

於是推讓一陣,二人折衷。

林延潮依舊坐在蘇嚴身側,不與府衙各級官員同列,但是位子從原來面南改爲面西。其實這並非是折衷,而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官員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位序坐定,就是定下了府衙裡的尊卑上下,下面各級官員吏員前來參拜。

若在正堂中參拜,那是正式的衙參,但若在後堂參拜,那規矩就隨意些。

先是門子,轎伕,白役,見了林延潮在堂下直接是砰砰地叩頭。

林延潮端坐如常。

其次是三班六房胥吏,也是在堂下向林延潮叩頭。

林延潮照舊端坐。

其三是經歷司,照磨所,稅課司等官員,這些都是府衙屬吏,流品都不到七品。

在大明官場裡,八品九品是一個檻,七品六品五品是一個檻,四品三品又是一個檻。

雖說不到七品,但也是朝廷命官,如之前迎接林延潮的府經歷於有恩也在其中,他們來至堂上向林延潮行四拜禮。

林延潮起身答禮,然後還了兩拜。

最後就是推官,通判上前,林延潮這不能再坐着,大家平禮相待。

參拜後衆人即是散去,堂上只留下同府,推官,三位通判。

這數人就是府衙裡真正高官了,若拿後世的一個市來參考這府裡官員的班子。

知府就是市委書記,林延潮相當常務副市長,三位通判爲分管副市長,而推官即相當於人民法院院長,

歸德府三位通判分別是糧捕通判,商虞通判,儀考通判。

幾人通過名,林延潮正要開口,說一說此來使命。

蘇嚴即開口打斷,向外頭問道:“同知宅收拾得如何?司馬的隨從可否安頓?一應器物照着本府宅裡配給,不可短少。”

下人們應了立即去辦。

林延潮微微一笑,但見蘇嚴方道:“眼下這裡沒有外人在,司馬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林延潮知蘇嚴要自己說些乾貨。於是他道:“本丞離京時,向陛下辭行。陛下聖諭,說聽聞歸德決堤之事,十分痛心,他心憂子民。本丞見陛下不愉,奏對道要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當好這親民官,以解聖憂。”

其他數人聞言都面色一沉,獨蘇嚴不動聲色。

歸德府決堤,黃河百萬百姓受災,之後林延潮因此事上諫,百官叩闕。

天子不得不答允削減潞王大婚之用,來賑濟災民。

這件事攪動天下風雲,而歸德府是出事之地,歸德府上下官員都可稱爲始作俑者,難逃其責。而蘇嚴身爲一府之尊,更是首當其衝。

蘇嚴翻動茶蓋,徐徐道:“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此始所料未及,但具體爲何歸德決堤,本府在給撫臺,藩司呈文上都有細述。司馬欲知詳情,府衙這裡有呈文副本可過目一番。”

林延潮見蘇嚴如此鎮定,笑着道:“下官是來輔助府臺大人,卻並非來查問此事的,畢竟人死不能復生……”

“誒,司馬還是看過再說不遲,”蘇嚴對外吩咐道,“叫讓師爺將本府案上的呈文副本拿來。”

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四十章 交換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第二章 家有悍婦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第十章 趕出社學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三百六十九章 請教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第五百章 天網恢恢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三十章 奇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八百一十四章 視察河工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九百四十二章 科場弊案(二合一)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八十四章 密議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一百五十七章 定名次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四百七十章 牛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五百零六章 親人重逢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